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图12和表3,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分析图12所示有关内容,简述2000年中国农村劳动力产业转移的流向特征。(2分)

表3:  2000年中国跨省人口流动的地区构成

(2)根据表1内容,说出2000年中国人口跨省(市)流动的空间特征,并分析其原因。(5分)

(3)简述农村劳动力转移对迁入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3分)

正确答案

(1)主要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第一产业内部转移最少。(2分)

(2)从经济欠发达省(市)流向经济发达的省(市);从内陆省(市)流向沿海省(市)。(2分)为了获取较高的经济收入,较多的就业机会,较好的生活环境等。(3分)

(3)促进迁入区经济发展;提高城市化水平;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增加交通压力等城市问题。(3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某地等温线图,回答问题。

(1)描述图中-10℃等温线的分布特征,并说明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图中河流的甲河段至乙河段流量减小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鄂尔多斯高原在我国能源资源跨区域调配中是重要能源输出区,其输出的主要能源是什么?简述能源资源调配对本区域发展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大体上呈东西方向延伸;原因是受太阳辐射的影响。Q地等温线明显向南(低纬)凸出,原因是Q地位于贺兰山,气温较低,等温线向低纬凸出。P地等温线明显向北(高纬)凸出,原因是P地位于宁夏平原,且位于冬季风的背风坡,气温较高,等温线向高纬凸出。

(2)流经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很少有支流汇人;流经宁夏平原与河套平原,农业灌溉用水量大;气候干旱,蒸发量大(或沙质土地,渗漏严重)。(两点即可)

(3)煤炭、天然气。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成为当地经济的一个新增长点;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当地能源供应,从而缓解因过度樵采带来的环境压力;矿产开发过程中处理不当,会带来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秘鲁拥有世界上迄今为止已建成的海拔最高的调水工程:马赫斯-- 西瓜斯调水工程。该工程缓解了阿雷基帕地区严重缺水的困境,成功开发了马赫斯和西瓜斯两片平原荒漠,工程艰巨宏伟,开创了高山地区调水之先河。阿雷基帕是秘鲁第三大城市,南部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和行政、文化、军事中心。

(1)据图中描述秘鲁等降水量线分布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据图中描述秘鲁有色金属矿分布特点并分析成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结合图文材料分析秘鲁设计修建马赫斯-- 西瓜斯水利工程的意义及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正确答案

(1)西北东南向延伸(或与海岸线平行),由西南向东北递增或东多西少

(2)集中分布在安第斯山区  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交界处;由火山活动或岩浆活动所致

(3)意义:缓解西部用水紧张状况、为该国经济发展提供电力依据:东部年均降水多,人口稀少,经济落后:西部降水少,人口稠密,工矿企业和农业需水量大地势西高东低,水可自流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气东输二线管道主供气源为引进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的天然气,国内气源作为备用和补充气源。西气东输二线工程西起新疆的霍尔果斯口岸,总体走向为由西向东、由北向南,途经14个省(区、市),主要目标市场为珠三角、长三角和中南地区。

材料二 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管线走向示意图。

材料三 我国1980年——2003年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变化状况示意图。

小题1: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有哪些?(4分)

小题2:简述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主干管道向东、向南跨过长江后所经主要地形区的地表环境特点以及铺设管道要克服的困难(4分)

小题3:材料三中:曲线①代表能源        变化状况,其中我国石油进口量最多的年份是       年,试分析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的特点。(5分)

正确答案

小题1:有利于缓解我国天然气供应紧张的局面;有利于优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环境;有利于发展相应的工业部门;有利于推动国际间能源合作,实现互利共赢。(4分)

小题2:二线工程主干管线跨过长江以后所经过的主要地形区是江南丘陵,该区为湿润地区,地表水丰富,山间多河谷、盆地,红壤广布,植被覆盖率较高。铺设管道要克服我国南方丘陵山区地表崎岖不平,水系发达,多滑坡、泥石流等困难。(4分)

小题3:生产(1分)2000(1分)我国能源生产量和消费量总体都呈现出上升趋势(波动上升),在1995年以前,生产量大于消费量,1995年以后,消费量大于生产量。生产量和消费量相差不大,大致呈正相关。(3分)

小题1: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可以参照教材中西气东输一线工程的意义来回答;

小题2:结合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管线走向示意图,二线工程主干管道向东、向南跨过长江后所经主要地形区是江南丘陵,该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大,多山间河谷、盆地,铺设管道要克服地表崎岖不平,水系发达,多滑坡、泥石流等困难;

小题3:结合材料三中和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实际情况,现在我国能源面临压力,石油需大量进口,则可知,曲线①代表能源生产,曲线②代表能源消费,根据消费与生产的差距可知我国石油进口量最多的年份是2000年,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的特点主要结合图中消费和生产曲线的变化特点和两者之间关系来回答。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

材料二:2010年11月4日,国家电网公司在北京、新疆乌鲁木齐和甘肃酒泉同时宣布,新疆与西北750千伏联网工程、甘肃千万千瓦级风电一期外送工程建成。

(1)甘肃省气候地区差异大,大部分地区为____________气候,最南端为____________气候。

(2)河西走廊在干湿状况上属于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地区。

(3)联网工程标志着新疆电网结束了长期以来孤网运行的历史,甘肃千万千瓦级风电外送通道也就此打通,西北地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电“打捆”东送成为现实。

(4)试分析甘肃省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简述甘肃省建设风电基地的优势条件及其对环境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温带大陆性;亚热带季风

(2)干旱;半干旱

(3)水电;火电

(4)距冬季风源地近;河西走廊地形狭长,地势不高,有利于冬季风的深入,形成狭管效应,风力大。

(5)此地风能资源丰富,许多地方都有建设大中型风电基地的良好条件;有大面积的荒漠可用来建设风电基地。风能是可再生、无污染的绿色能源,不会产生环境污染。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资源的跨流域调配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