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心肌酶测定中最早升高的是

A门冬氨酸转移酶

B乳酸脱氢酶

C细胞色素氧化酶

D缓激肽酶

E肌酸磷酸激酶

正确答案

E

解析

急性心梗患者血清心肌酶最早升高的是肌酸磷酸激酶,一般在心梗后6小时即升高。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男性,65岁,突然出现原因不明的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血压下降。护理上述病例,首要的护理措施是

A吸氧

B监测生命体征

C建立静脉通路

D绝对卧床休息

E心理护理

正确答案

D

解析

急性期患者首先应绝对卧床休息,然后持续吸氧4~6L/min,如发生急性肺水肿,给予6~8L/min,并以20%~30%乙醇湿化。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的心律失常最常见于病后

A2~3天

B3周

C4~5天

D24h内

E2周

正确答案

D

解析

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多发生于病后1-2天内,前24h内发生率最高,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见,如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成对出现或呈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常是出现室颤先兆。室颤是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急性心肌梗死者最早表现、最突出的症状是

A胃肠道症状

B疼痛

C心律失常

D心源性休克

E心力衰竭

正确答案

B

解析

疼痛;是最早最突出的症状,性质和部位与心绞痛相似,但程度更剧烈,伴有烦躁、大汗、濒死感。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患者,男性,68岁,突起剧烈压榨样胸痛、呕吐伴窒息感2小时入院。查心率110次/分,BP 85/60mmHg,心电图示V1~V4导联ST段呈弓背向上抬高,心律不齐。 本病例最可能的诊断为

A肺梗塞

B高血压危象

C急性心肌梗死

D心脏神经官能症

E高血压脑病

正确答案

C

解析

此题考查急性心梗的诊断:心梗疼痛的性质、部位与心绞痛一致,不同之处在于心梗疼痛时间长,程度更加剧烈,硝酸甘油不能缓解疼痛。心电图表现为ST段的弓背上抬。因此该患者的可能诊断为心肌梗死。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高血压患者,65岁,发生广泛前壁急性心肌梗死3小时入院。请问下列哪种情况提示该患者不能应用溶栓治疗

A频发室性早搏二联律

B血压180/115mmHg

C伴发急性左心衰竭

D一年前做过阑尾切除术

E年龄偏大

正确答案

B

解析

溶栓治疗适用于:发病小于6小时,年龄≤70岁,而无近期(<2周)活动性出血、脑卒中、出血倾向。禁忌证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活动性消化性溃疡、严重高血压未能控制(血压>160/110mmHg)和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等。综合上述适应证和禁忌证,该患者的血压过高是不能进行溶栓治疗的主要原因。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男性,65岁,突然出现原因不明的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血压下降。应首先考虑可能发生

A急性胃肠炎

B食物中毒

C胃癌

D急性心肌梗死

E急性胰腺炎

正确答案

D

解析

典型的心肌梗死症状包括:①突然发作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疼痛,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常伴有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或濒死感。少数患者一开始即表现为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部分患者疼痛位于上腹部。②神志障碍。③胃肠道症状,表现为恶心、呕吐、腹胀等,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更常见。④心律失常。⑤心力衰竭。⑥低血压、休克。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男性,65岁,突然出现原因不明的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血压下降。护理上述病例,下列哪项措施不需要

A监测血压

B监测心电图

C拍X光胸片

D抽血查心肌酶

E查血、尿、便常规

正确答案

C

解析

急性心梗出现心电图特征性改变:宽而深的异常Q波;出现S-T段弓背向上性抬高;T波导致。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肌钙蛋白升高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指标。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患者,男性,68岁,突起剧烈压榨样胸痛、呕吐伴窒息感2小时入院。查心率110次/分,BP85/60mmHg,心电图示V1~V4导联ST段呈弓背向上抬高,心律不齐。 该患者的处理原则,下列哪项不对

A心电监护

B消除恶性心律失常

C减轻疼痛

D抗凝治疗

E扩容升压

正确答案

E

解析

此题考查心梗的处理原则。急性心梗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采取心电监护,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电图,及时发现并消除危险的心律失常;对于患者首要症状疼痛,应给予吗啡肌注以减轻疼痛,心梗发病时间不足6小时,具有溶栓指征的患者可以采用溶栓和抗凝治疗。心梗疼痛时可有血压的下降,如果疼痛消除后收缩压仍然低于80mmHg,才可能是发生了心源性休克,否则不必急于扩容升压。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患者,男性,55岁。因胸闷、胸痛持续发作6小时急诊入院。入院诊断:急性前壁心肌梗死。1小时后,因病情恶化死亡。最可能的死因是

A心律失常

B呼吸衰竭

C脑溢血

D心功能衰竭

E心源性休克

正确答案

A

解析

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约有75-95%的病人发生心律失常,多发生于病后1-2天内,前24内发生率最高,以室性心率失常最多见,如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成对出现或呈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常是出现室颤先兆。室颤室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患者女性,70岁。因“急性心肌梗死”入院,遵医嘱绝对卧床休息,现4天未排大便,感到腹胀不适。该患者目前存在的护理问题是

A腹胀与卧床有关

B活动减少引起便秘

C便秘与卧床有关

D腹胀由便秘引起

E便秘、腹胀与活动减少有关

正确答案

E

解析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需卧床休息,活动减少,易出现便秘。应向病人强调预防便秘的重要性。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患者男性,60岁。患急性心肌梗死,心电监护时发现室性期前收缩每分钟10次,呈二联律。此时应立即采取的护理措施是

A通知医生

B准备除颤器

C备齐急救药品

D安慰患者

E减慢输液速度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女性,62岁,退休工程师,因心前区压榨样疼痛3小时,伴冷汗,恐惧,来院急诊,该病人最重要的检查是

A肝功能检查

B血液常规检查

C尿常规检查

D心电图检查

EB型超声图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患者,男性,冠心病10年。半月来频繁发作心前区不适,含服硝酸甘油无效,疑为急性心肌梗死,最具诊断意义的检查是

A血常规

B尿常规

C血沉

D超声波

E心电图

正确答案

E

解析

典型的心肌梗死的特征性心电图改变是在起病数小时出现高尖T波。数小时后,ST呈弓背形向上抬高,与T波形成单相曲线。1~2d内出现病理性Q波。70%~80%Q波永存。2周内ST段渐回到等电位,T波平坦或倒置,3周倒置最深,有时呈冠状。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患者男性,60岁。患急性心肌梗死第2周,活动中出现呼吸困难、胸痛、眩晕,心率增快,由平时的80次/分到100次/分。经休息3分钟后未恢复。应指导患者

A服用强心药

B心电监护

C绝对卧床

D深呼吸

E暂停活动

正确答案

E
下一知识点 : 中医基础知识
百度题库 > 护士资格 > 专业实务 > 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