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在漫长历史过程中,民主政治制度建设不断走向完善和成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雅典民主政治家伯里克利在一次演讲中说:“我们的制度被称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就法律而言,一切人解决他们私人纠纷方面都是平等的;就人的价值而言,无论任何人以何种方式显露出优他人担任一些荣耀的公职,那不是因为他们属于特殊的阶级,而是由于他们个人才能。”

——摘自《希腊伯罗奔尼量战争史》

材料二 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材料三 长期的分裂局面使得德意志民族无法作为整体来追求国家现代化,因此远远落在英、法等国后面。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英、法。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 

——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1)根据材料一中伯里克利的说法,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雅典为后世创造出哪些民主运作方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所学知识,概述“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中期前,英国是怎样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转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中“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是指什么?这种“错位”给德国政体和世界分别带来怎样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主政治建设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特征:少数服从多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人唯贤。方式:法治基础上的差额选举制、任期制、比例代表制等。

(2)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限制君主权力;18世纪中期形成责任内阁制,国王统而不治;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利。

(3)容克地主贵族掌握了德意志现代化的领导权。德国由皇帝和首相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使德国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之一。

(4)各国的国情不同决定民主政治模式的多样性等;民主政治需要不断完善;民主政治的建设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欧美各国的国会或议会都曾取得过“至高无上”的地位,拥有很大的权力。不论是共和制还是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精髓都是使权力分散,以达到权力间相互制约的目的。因此,各国的议会或国会不但拥有立法权,而且拥有对政府进行监督的权力,结果造成议会权力膨胀、政府权力萎缩的状况。

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以后,各国都加强了国家元首的权力,减弱了国会的权力,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势力。在英国,内阁开始凌驾于议会之上,几乎垄断了全部立法提案权。1875年,首相狄士累利未经议会同意,擅自购买了苏伊士运河44%的股票。

——以上材料均摘自马世力主编《世界史纲·下册》

(1)根据材料一,指出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欧美国家的政治特征。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些政治特征对欧美社会发展产生的主要影响。

                                                                                                                                                                 

(2)以英国为例,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19世纪70年代以后英国政府职能的发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

                                                                                                                                                                 

(3)在欧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影响下,19世纪末中国的政治运动中提出了什么政治主张?这场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正确答案

(1)特征:议会或国会权力大,拥有立法和监督政府的权力;权力分散,且权力间互相制约;政府权力相对萎缩。影响: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奠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基础;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变化:内阁权力扩大,议会权力缩小;政府元首或政府首脑权力加强;中央政府权力加强。原因:工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或答“工业革命”);议会改革进一步扩大了民主权利;社会发展需要有一个强大的政府支持。

(3)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积极影响: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推动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等。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探究大国崛起,借鉴历史经验,认识人类历史走向。

英国的兴衰说明了一个道理:一国的振兴和强大靠的是制度性创新,英国从500年前开始崛起,就是因为它在许多关键时刻站在历史的前沿,创造了历史的未来。

——齐世荣主编《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的历史演变》

(1)结合所学,指出17世纪以来英国崛起,在政治方面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制度性创新”的表现。

(2)结合所学内容,参照示例,为两位历史人物撰写简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

克伦威尔:英国革命政治家、军事家,17世纪领导英国人民推翻斯图亚特封建专制王朝,利用独裁统治,维护革命成果。

(3)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阐述你对17世纪以来英国崛起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代议制、君主立宪制、责任内阁制。

(2)洛克:17世纪英国政治思想家提出“天赋人权”“分权制衡”等政治原则,对18世纪欧美革命产生重要影响。牛顿:17世纪英国科学家,提出物质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等力学原理,(开创了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现形式的经典力学体系)奠定近代科学基础,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

(3)认识:英国的崛起取决于制度创新、人才辈出等多方面因素。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表是某中学在“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研究性学习活动中,两个研究小组展示的材料和得出的结论。

请回答:

(1)上表中哪一组的结论与材料是不相符的?哪一组的结论是错误的?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哪个组的材料不全面?应补充哪些史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指出美国组材料中关于“一个新的种类的新国家”的含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民主政治在“所有的力量关系、力量均势和力量趋势方面引起一个巨大变化”的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英国组不相符;美国组的结论不正确。原因:《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是英国政治民主化的开端;美国的民主共和政体是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一种形式,并不具备绝对进步性。

(2)英国组的材料不全面。补充史实:《权利法案》的颁布;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9世纪议会改革。

(3)含义:三权分立的联邦共和政体。表现:1787年宪法体现了“分权与制衡”的原则;两党交替执政;实行共和政体。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材料二 法国之所以采用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王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做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然而,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材料三 长期的分裂局面使得德意志民族无法作为整体来追求国家现代化,因此远远落在英、法等国后面。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英、法。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 

——以上材料均选自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1)结合史实概述“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中期,英国是怎样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转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 

                                                                                                                                                                

(2)1870年后,法国“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的标志是什么,法国能够采取这种方式确立民主制度的根源何在? 

                                                                                                                                                                

(3)材料三中“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指什么,这种“错位”给德国的社会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现代化模式的看法。

                                                                                                                                                                

正确答案

(1)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限制君主权力;18世纪中期形成责任内阁制,“国王统而不治”;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利。

(2)标志:颁布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根源: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3)容克地主贵族掌握了德意志现代化的领导权。德国由皇帝和首相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

(4)各国的国情不同决定了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铸造,方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其实中国历史上以往一切制度传统,只要已经沿袭到一百两百年的,也何尝不与当时人事相配合,又何尝是专出于一二人之私心,全可用专制黑暗四字来抹杀?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序》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能简单地用“专制黑暗来抹杀”,而是“利泽长久”。并请分析近代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试图用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度改造中国却没能“真实发生相当作用”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1832年,议会下院中土地利益的代表489人次,而工业、商业和金融业利益的代表248人次,工业企业家的代表只有44人次。1852年,下院中土地所有者和工矿主双方代表各为442人次和122人次。

——沈汉《英国近代国家是怎样形成的》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中期前,英国议会出现了哪些新变化?反映了什么样的发展趋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对美国《独立宣言》的介绍,在辛亥革命时期外国史的介绍和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期间,《独立宣言》曾五次全文发表,在国内广为流传。1901年5月10日,刊发《美国独立檄文》,这是在中国最早全文介绍美国《独立宣言》……1911年11月21日,《民国报》创刊号刊发了《美利坚民主国独立文》……

——摘自《北方论丛》

(3)结合近代中国的社会状况分析美国独立战争和《独立宣言》在二十世纪早期的中国引起强烈反响的原因。并根据材料二、三谈谈你对民主政治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理由: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利于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客观上有利于封建文化的发展。

原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帝国主义的阻挠和破坏;儒家思想根深蒂固等。

(2)变化:颁布《权利法案》确立议会高于王权的原则;责任内阁制形成;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参政权和选举权。

趋势:代议制度形成并不断发展(政治民主化发展趋势)。

(3)原因:①国情相似:近代中国曾经受到西方列强殖民压迫;②任务相似:面临着民族解放,国家独立的相同任务。美国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对中国民族解放运动起了极大的鼓舞和推动作用;③《独立宣言》宣布了民主共和国的原因,成为中国资产阶级效仿的榜样。

认识:政治制度在借鉴中发展;实现政治民主化是世界各国人民共同追求的目标;民主政治的实行应该从本国国情出发。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比较是研究历史、学习历史的主要方法,它能使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历史的前因后果。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世纪的西方封建国家中,与君权平列的有教权。君权是世俗权力,管辖世俗界,教权是精神权力。……一个封建君主如果侵犯了封臣的权利,封臣就可以不对封主尽义务。……西方封建时代并无近代意义的立法概念,法律是古老的习惯法。所谓习惯法,就理论上讲,就是法律来自社会,而非出自君权。

——吴于廑《中西启蒙运动的比较》

材料二 (英国)议会分上下两院,下院是由乡绅和工商业发达的城市代表所组成的,此时已成为议会的主体。议会与国王在经济基础上是对立的,不过,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议会成了国王的支持者。议会作为越来越重要的独立的法权机构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与强大的经济基础,以代表着新兴城市工商利益的权力组织的姿态在中央的权力系统中占有强硬的一席,对王权是一种潜在的致命的制约。正是在这种议会的发展基础之上,在资产阶级革命成功之后,议会内阁制成为了英国的新型政治体制。明代内阁制与英国的议会有着本质的不同:在与王权的关系上,内阁的权力源在于皇帝,而议会则可以在法权上限制皇帝的权力,乃至有人主张最高的权力在于议会;在社会基础上,内阁是官僚地主阶级,而议会则是城市工商业者。正是基于这些不同,明代内阁不可能助产出一个新型的政治体制。

——戚国淦:《十六世纪中英中央政治制度的比较》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15世纪左右中国和西方政治状况的区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英国内阁和明朝内阁性质有什么不同?从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的角度分析其性质不同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西方有与君权平列的教权;中国是君神合一。西方君主对封臣没有绝对的权力;中国君主具有一切权力。西方法律来自社会;中国法律出于君权。

(2)明朝的内阁是皇帝为加强君主专制而建立的政治机构,本质是为加强专制。英国内阁则是资产阶级代议制中的一个部分,内阁有行政权。英国内阁:有强大的工商业经济;议会下院由城市工商者组成;议会有限制王权的传统。明朝内阁:自然经济占主导,工商业发展不充分(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内阁权力来自国王;内阁由官僚地主组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997年5月布莱尔首任英国首相,到2005年5月5日布莱尔领导的工党在英国大选中再次获得胜利,布莱尔也成为工党历史上第一位三次蝉联首相职务的领导人。在布莱尔执政的2003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出兵伊拉克,作为美国的重要盟国,英国也派兵参加了对伊拉克的战争。2007年布莱尔辞职后,有人则又把这次出兵看作是其执政期间的最大失误。

(1)布莱尔成为英国首相,应具备什么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英国派兵参加对伊拉克的战争,内阁大体上是赞成还是反对?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当时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反对出兵,首相是否会因此而撤兵?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具备条件:工党必须在议会选举中获胜成为议会第一大党;布莱尔必须是工党领袖;必须通过英国女王的任命。

(2)赞同。内阁对国家事务集体负责,内阁与首相共进退。

(3)不会。首相掌握行政大权,只对议会负责,不对国王负责。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完善、加强,反映出专制统治加强的轨迹。据此回答:

(1)实行中央集权的目的是什么?它包含哪些矛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汉唐是如何处理皇权与相权矛盾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明朝是怎样解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的?为加强皇权,清朝又有何重大举措,这些举措的实施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巩固统治,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2)汉朝:汉武帝重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让他们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把相权一分为三,避免权臣独揽大权。

(3)废丞相,权分六部,设内阁,设军机处。说明皇权高度发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渐趋衰落。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皇权与相权

  自秦朝以后,皇帝为了集中权力,不断削弱相权。唐朝曾以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行使宰相职权;清朝又以满汉大学士等出任军机大臣,主持全国军政要务。问题:

(1)下图反映了汉、唐、明、清四朝中枢的演变过程,按示例完成空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上述材料中归纳出皇帝集权的两种方式及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内朝或中朝;三省六部制或三省制;内阁制度或内阁。

(2)一种是起用身边的亲信近臣,以成决策核心,另一种是令多人共行“宰相”之职,以形成相互牵制。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