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位于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在斜向下的推力的作用下向前运动,当推力增大时,该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和它们间弹力的比值将(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先增大后减小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由题意可知,在斜向下的推力的作用下向前运动,则物体受到滑动摩擦力,

当推力增大时,该物体与水平地面间存在滑动摩擦力,

根据滑动摩擦力公式f=μN,可知,滑动摩擦力和它们弹力比值是不变,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员刘翔奋力拼搏,勇夺男子110m跨栏冠军,成为新的世界飞人,图为刘翔奔跑途中的两个瞬间,用f1、f2分别表示刘翔在图甲、图乙两瞬间所受到的摩擦力,则关于f1、f2的方向,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f1向前,f2向后

Bf1向前,f2向前

Cf1向后,f2向后

Df1向后,f2向前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当刘翔奔跑途中,后脚用力向后蹬,人才向前运动,正是由于地面给后脚有个向前的静摩擦力,使人能向前运动.而当前脚向前跨时,正是由于地面给前脚有个向后的静摩擦力,否则人会向前滑动.所以前脚受到地面的向后静摩擦力.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某同学用传感器来探究摩擦力,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力传感器连接到计算机上;

②将一质量m=3.75kg的木块置于水平桌面上,用细绳将木块和传感器连接起来;

③沿水平方向拉传感器,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一段时间后停止拉动;

④将实验得到的数据经计算机处理后在屏幕上显示出如图所示的图象.

下列有关这个实验的几个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0~6s内木块一直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

B木块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大

C木块与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3N

D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08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在0-2s时间内,木块不受拉力,木块不受摩擦力,故A错误.

B、由图象可知,用力沿水平方向拉长木板,拉力从0开始逐渐增大.刚开始木块处于静止状态,木块受到拉力和水平桌面对木块的静摩擦力,当拉力达到4N时,开始发生相对滑动,木块与水平桌面间产生了滑动摩擦力.由图可知木块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为4N.当拉力达到4N时,开始发生相对滑动,木块与长木板间产生了3N的滑动摩擦力,最大静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故B错误;

C、D、在0-2s内,物体不受外力,此时没有摩擦力,木块滑动后,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为f=3N,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大小为N=mg=37.5N,根据滑动摩擦力公式f=μN得:μ===0.08,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两个物体如图放置,水平力F=1N作用在b上,两物体保持相对静止向左作匀速直线运动,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b对物体a的摩擦力为1N

B物体b与物体a之间可能是光滑的

C地面对物体b的摩擦力为0.5N

D地面对物体b的摩擦力为1N

正确答案

B,D

解析

解:A、B,对a研究,由平衡条件水平方向合力为零,则受摩擦力为0,即a与b之间没有摩擦力,则b与物体a之间可能是光滑的.故A错误,B正确.

C、D、对b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压力、向右的拉力和向右的摩擦力,根据共点力平衡,则有地面对物体b的摩擦力为1N,故C错误,D正确.

故选:B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压力大小成正比

B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沿接触面的切线方向,可能跟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同

C两接触物体之间存在相对运动时就一定有摩擦力

D相互接触的运动物体之间不可能产生静摩擦力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总是跟压力的大小成正比,与运动状态无关,故A错误;

B、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沿接触面的切线方向,但可能跟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同,也可以相反,也可能不共线,故B正确;

C、由摩擦力产生条件可知,接触且产生弹力的两个物体之间可能产生摩擦力,故C错误;

D、接触的运动物体保持相对静止,可能产生静摩擦力,故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置于粗糙的斜面上,恰能沿斜面匀速向下滑动,则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和滑动摩擦力的合力的方向为(  )

A竖直向上

B竖直向下

C垂直于斜面向上

D平行于斜面向上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物体受重力、支持力及摩擦力而做匀速直线运动,故物体受力平衡,故摩擦力及支持力的合力一定与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两力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上;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所示,A、B两物体重力都等于10N,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等于0.3,同时有F=1N的两个水平力分别作用在A和B上,A和B均静止,则地面对B和B对A的摩擦力分别为(  )

A6 N;3N

B1 N;1 N

C0;1 N

D0;2 N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对物体A,因为F作用,从而受到物体B给A物体的静摩擦力.大小等于F的大小,即为1N.方向与F方向相反.

对物体AB,同时有F=1N的两个方向相反的水平力分别作用在A和B上,所以地面对B的摩擦力为零.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所示,固定斜面C的倾角为,物体A放在斜面C上,物体B叠放在物体A上,A、B的质量均为m,且上、下表面均与斜面平行,A、B-起沿斜面匀速下滑,则(  )

AA与B之间没有静摩擦力

BA受到B的静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

CA受到斜面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2mgsinθ

DA与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tanθ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对B受力分析可知,B受重力、支持力;将重力分解可知重力有沿斜面向下的分力,要使B能匀速下滑,受力一定平衡,故A对B应有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故A错误;

B、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A受到B的摩擦力应沿斜面向下,故B错误;

C、对整体分析,并将整体重力分解,可知沿斜面方向上,重力的分力与摩擦力等大反向,故A受的滑动摩擦力沿斜面向上,大小为2mgsinθ,故C正确;

D、A与B间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无法根据滑动摩擦力的公式求解动摩擦因数,故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运动员用双手握住竖直的竹竿匀速滑下和匀速攀上时,运动员所受的摩擦力分别是F1和F2,那么(  )

AF1向下,F2向上,且F1=F2

BF1向下,F2向上,且F1>F2

CF1向上,F2向上,且F1=F2

DF1向上,F2向下,且F1>F2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匀速攀上时,其重力与静摩擦力平衡,由平衡条件可知:fl方向竖直向上,f1=G;匀速下滑时,其重力与滑动摩擦力平衡,则f2方向竖直向上,且f2=G,所以f1=f2.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所示,长木板上放一物体A,当木板由水平位置缓慢向上以另一端为轴转动,在由水平转至木板与水平方向成α角的过程中,物块始终相对木板静止.则物块所受支持力FN与摩擦力Fμ的变化情况为(  )

AFN增大,Fμ增大

BFN减小,Fμ增大

CFN增大,Fμ减小

DFN减小,Fμ减小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木板倾角θ由很小缓慢增大到物体刚要相对木板滑动的过程中,物体的合力为零,则有

    FN=Mgcosθ,θ增大,FN减小;

    Ff=Mgsinθ,θ增大,Ff增大.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西昌市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必与其几何中心重合

B放在桌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

C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D每辆相同的车,速度大的后停下来,说明速度大的车惯性大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只有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其重心才在几何中心上.故A错误.

B、放在桌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故B正确;

C、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但不一定与运动方向相反,故C错误;

D、两辆相同的车,质量相同,惯性相同,与它们的速度无关,故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重心、弹力和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

B劲度系数越大的弹簧,产生的弹力越大

C静摩擦力的大小是在零和最大静摩擦力之间发生变化

D动摩擦因数与物体之间的压力成反比,与滑动摩擦力成正比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重心不一定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只有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才在其几何重心,故A错误;

B.根据弹簧弹力的表达式F=kx,x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可知:弹力不仅跟劲度系数有关,还跟伸长量或压缩量有关,故B错误;

C.静摩擦力的大小是在零和最大静摩擦力之间发生变化的,当超过最大静摩擦力之后就开始相对运动了,此后就是滑动摩擦力了,故C正确;

D.动摩擦因数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物体之间的压力、滑动摩擦力无关,故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重量为G的物体与竖直墙壁间的滑动摩擦系数为μ,水平力F作用于物体上,如图所示.在水平力F由0逐渐变大过程中,水平F与物体和墙壁间的摩擦力f的关系用图象表示.则A、B、C、D四个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在水平力F由0逐渐变大过程中,则开始物体受到滑动摩擦力,根据滑动摩擦力公式f=μN=μF,因此f与F成正比;

当达到最大静摩擦力时,物体处于静止,则受到静摩擦力大小不变,始终等于其重力,

且最大静摩擦力大于滑动摩擦力,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2015秋•攸县校级期中)竖直细杆上套有一个质量为1kg的小圆环,圆环左侧系有一劲度系数k=500N/m的轻弹簧,已知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37°,圆环与细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弹簧的伸长量x=2.5cm时,圆环与细杆间的摩擦力为零

B当弹簧的伸长量x=5cm时,圆环与细杆间的摩擦力为3N

C当弹簧的伸长量x=4.0cm时,圆环与细杆间的摩擦力为12N

D当弹簧的伸长量x=2.0cm时,圆环与细杆间的摩擦力为2N

正确答案

A,B

解析

解:A、当弹簧伸长量x=2.5cm时,弹簧弹力:F′=kx=500N/m×0.025m=12.5N;

弹簧弹力的竖直分力为:Fy=F′cos37°=12.5N×0.8=10N=mg,故摩擦力为零;故A正确;

B、当弹簧伸长量x=5cm时,弹簧弹力:F′=kx=500N/m×0.05m=25N;

而弹簧弹力的竖直分力为:Fy=F′cos37°=25N×0.8=20N>mg,

圆环与竖直杆的弹力与弹簧弹力的水平分力平衡,故:F=μF′sin37°=25N×0.6×0.2=3N;故B正确;

C、当弹簧伸长量x=4cm时,弹簧弹力:F′=kx=500N/m×0.04m=20N

而弹簧弹力的竖直分力为:Fy=F′cos37°=20N×0.8=16N>mg;

圆环与竖直杆的弹力与弹簧弹力的水平分力平衡,故:F=μF′sin37°=20N×0.6×0.2=2.4N,故C错误;

D、当弹簧伸长量x=2.0cm时,弹簧弹力:F′=kx=500N/m×0.020m=10N;

弹簧弹力的竖直分力为:Fy=F′cos37°=10N×0.8=8N<mg,

但弹簧弹力的水平分力为:Fx=F′sin37°=10N×0.6=6N,

那么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0.2×6=1.2N,故圆环与细杆间的摩擦力为1.2N;故D错误;

故选:A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所示,物体B放在物体A上,A、B的上下表面均与固定粗糙斜面平行,第一种情况下,两者以某一初速度向上做匀减速运动,第二种情况下,两者从静止开始向下做匀加速运动,运动过程中A、B两者始终保持相对静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一种情况下B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下,第二种情况下B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

B第一种情况下B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第二种情况下B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下

C两种情况下B受到的摩擦力均为零

DB受到的摩擦力情况取决于A、B表面的性质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第一种情况下:先对A、B整体受力分析,受重力和支持力,及沿着斜面向下滑动摩擦力,合力沿斜面向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m1+m2)gsinθ+μ(m1+m2)gcosθ=(m1+m2)a (θ为斜面的倾角)

解得

a=gsinθ+μgcosθ ①

再隔离出物体B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假设有沿斜面向上的静摩擦力f,如图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m2gsinθ-f=m2a ②

由①②两式可解得

f=-μm2gcosθ

故A对B的摩擦力方向沿着斜面向下;

第二种情况下:先对A、B整体受力分析,受重力和支持力,及沿着斜面向上滑动摩擦力,合力沿斜面向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m1+m2)gsinθ-μ(m1+m2)gcosθ=(m1+m2)a (θ为斜面的倾角)

解得

a=gsinθ-μgcosθ ①

再隔离出物体B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假设有沿斜面向上的静摩擦力f,如图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m2gsinθ-f=m2a ②

由①②两式可解得

f=μm2gcosθ

故A对B的摩擦力方向沿着斜面向上,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下一知识点 : 牛顿运动定律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相互作用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