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互作用
- 共34453题
水平桌面上,重300N的物体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最大静摩擦力为33N,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由题意可知,最大静摩擦力为33N,而滑动摩擦力大小f=μN=0.1×300N=30N;
当水平拉力F=15N<Fmax,则物体未被拉动,受到静摩擦力作用,大小为15N.
当水平拉力F=32N<Fmax,则物体未被拉动,受到静摩擦力作用,大小为32N.
当水平拉力F=60N>Fmax,则物体被拉动,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大小为f=μFN=μmg=30N.故错误的是C,ABD正确;
本题选择错误的,故选C.
如图所示,一个木块A放在长木板B上,长木板B放在水平地面上.在恒力F作用下,长木板B以速度v匀速运动,水平弹簧秤的示数为T.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B稳定时,A保持静止.A水平方向受到弹簧的拉力和B对A的滑动摩擦力,由平衡条件得到,木块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的拉力T.故A正确,B错误.
C、若长木板B以2v的速度匀速运动时,AB间动摩擦因数不变,A对B的压力不变,则木块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不变,仍等于T.故C错误.
D、若用2F的力作用在长木板上,木板加速运动,而木块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不变,仍等于T,与F无关.故D错误.
故选:A.
如图所示,斜面体的上表面除AB段粗糙外,其余部分光滑.一物体从斜面的顶端滑下,经过A、C两点时的速度相等,已知AB=BC,物体与AB段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等,斜面体始终静止在地面上,则(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根据运动学公式分析
对于AB段:vB2-vA2=-2a1x
对于BC段:vC2-vB2=2a2x
由题vA=vC,则由上两式比较可得:a1=a2.即BC段与AB段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故A错误;
B、经过A点时的速度与经过C点时的速度相等,根据公式=
,知AB段和BC段的平均速度相等,两段位移相等,所以运动时间相等.故B错误.
C、在AB段,物体的加速度沿斜面向上,以斜面和物体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整体有水平向右的合外力,则地面对斜面的静摩擦力水平向右;在BC段,物体的加速度沿斜面向下,以斜面和物体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整体有水平向左的合外力,则地面对斜面的静摩擦力水平向左.又合力相等,故水平分力相等,斜面体受到地面静摩擦力的大小相等,故C正确.
D、在AB段,物体的加速度沿斜面向上,故超重,对地面的压力大于重力,在BC段,物体的加速度沿斜面向下,故失重,对地面的压力小于重力,由牛顿第三定律得,斜面体受到地面支持力的大小不相等,故D错误
故选:C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在平行斜面向上的恒力F作用下,沿倾角为θ的粗糙斜面匀速向上滑行,则物体在运动中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对物体,受到重力、水平推力、斜面的支持力和沿斜面向下的滑动摩擦力四个力的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将力沿平行于斜面和垂直于斜面正交分解,可得:
在平行于斜面的方向上,有:Fcosθ-mgsinθ-f=0,所以f=F-mgsinθ
故选:C.
顶端装有定滑轮的粗糙斜面体放在地面上,A、B两物体通过细绳连接,并处于静止状态(不计绳的质量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如图所示现用水平力F作用于物体B上,缓慢拉开一小角度,此过程中斜面体与物体A仍然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对木块B受力分析,如图,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F=mBgtanθ,在缓慢拉开B的过程中,θ变大,故F变大,故A错误;
B、对整体受力分析,受拉力F、地面对整体向左的静摩擦力f、重力(M+m)g、支持力,根据平衡条件,有:
f=F…③
N=(M+m)g…④
由④式,支持力不变,故B正确;
由①③两式,静摩擦力变大,故D正确.
C、物体A受重力、拉力和斜面体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合力,由于支持力不变,摩擦力可能变大,也可能变小,故斜面体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合力可能变大或者变小,故C错误;
故选:BD.
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体c置于水平地面上,小物块b置于斜面上,通过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与沙漏a连接,连接b的一段细绳与斜面平行.在a中的沙子缓慢流出的过程中,a、b、c都处于静止状态,则(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B、设a、b的重力分别为Ga、Gb.若Ga=Gbsinθ,b受到c的摩擦力为零;若Ga≠Gbsinθ,b受到c的摩擦力不为零.若Ga<Gbsinθ,b受到c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上,当沙子流出时,b对c的摩擦力始终增加;故A正确
B、以bc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如图,根据平衡条件得知
水平面对c的支持力N=(Gb+Gc)-Tsinθ,
在a中的沙子缓慢流出的过程中T减小,则N增大,B错误.
C、以bc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如图,根据平衡条件得知
水平面对c的摩擦力f=Tcosθ=Gacosθ,方向水平向左,则c对地面的摩擦力方向始终向右C错误.
D、绳子对滑轮的作用力为两个相等的力T方向不变,所以绳子对滑轮的作用力方向不变,则滑轮对绳的作用力方向始终不变,D正确;
故选:AD.
(2015秋•宜春校级月考)粗糙水平面上有一个三角形木块ABC,在它的两个粗糙斜面上分别放两个质量m1和m2的木块,m1>m2,如图所示,已知三角形木块和两物体都是静止的,则粗糙水平面对三角形木块(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将三个物体看作整体,则物体只受重力和支持力作用,水平方向没有外力,故三角形木块不受地面的摩擦力,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如图所示,斜面体M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位于斜面上的物块m受到沿斜面向上的推力F作用.设物块与斜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1,斜面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2.增大推力F,斜面体始终保持静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D由图看出,F平行于斜面,如果物块沿斜面向上滑动,物块对斜面体的压力和摩擦力保持不变,增大推力F时,斜面体的受力情况没有改变,则F1、F2一定不变.故A错误,D正确.
B、C如果物块与斜面相对静止时,以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如图,由平衡条件得到:
F2=Fcosθ,θ是斜面的倾角,可见,F增大时,F2一定增大.
而对物块研究得知,F1可能增大、可能减小,也可能大小不变.故BC错误.
故选:D.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的木块水平方向受到F1、F2和摩擦力的作用而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1=10N,F2=2N,当撤去F1后木块(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木块开始在水平方向受三个力而平衡,则有:
f=F1-F2=10-2=8N;
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则说明物体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大于8N;
撤去F1后,外力为2N,故物体仍能处于平衡,故合力一定是零,受静摩擦力大小为2N,方向向右;
故选:A.
如图所示,P是位于水平粗糙桌面上的物块,用跨过光滑轻质定滑轮的轻绳将P与小盘相连,小盘内有砝码,小盘与砝码的总质量为m,在P向右加速运动的过程中,桌面以上的绳子始终是水平的,关于物体P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的以下描述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以P为研究对象,对其受力分析,受重力,绳子的拉力,P受到的拉力的施力物体是绳子,A错误;
B、桌面对其垂直向上的支持力和向左的滑动摩擦力;P向右做加速运动,加速度向右,合力向右,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知:T-f=ma,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大小小于绳的拉力.m向下加速运动,加速度向下,合力向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知,绳的拉力一定小于mg.所以P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一定小于mg,BD错误C正确.
故选:C
2015年10月21日,在我县“鸟巢”举行的宿迁市第四届运动会闭幕.如图所示,为某运动员在100m决赛途中的两个瞬间,其中图(甲)、(乙)分别表示运动员脚用力后蹬和前脚刚好接触地面,用F1、F2分别表示运动员在两瞬间所受到的摩擦力,则关于F1、F2的方向,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当运动员奔跑途中,后脚用力向后蹬,人才向前运动,正是由于地面给后脚有个向前的静摩擦力,使人能向前运动,即F1向前.
而当前脚向前跨时,正是由于地面给前脚有个向后的静摩擦力,否则人会向前滑动.所以前脚受到地面的向后静摩擦力,即F2向后,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水平桌面上有一个重200N的物体,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当依次用15N、30N、80N的水平力拉此物体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依次为(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因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故最大静摩擦力为:Fm=μmg=0.2×200=40N;
当拉力为15N和30N时时,物体处于静止,摩擦力分别等于15N、30N;
当拉力为80N时,拉力大于最大静摩擦力,物体发生滑动,受到的为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μmg=0.2×200=40N;
故选:A.
下列说法中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B、静止的物体才会受到滑动摩擦力,比如:在地面上滑行的物体,地面是静止的,受到是滑动摩擦力;故A错误,B正确;
C、只有两物体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才会产生弹力.故C错误;
D、力学中的弹力、摩擦力、浮力都属于电磁力的范畴,都属于四种基本相互作用,故D正确.
本题选择错误的,故选:AC.
在建筑装修中,工人用质量为M的磨石对斜壁(斜壁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进行打磨,如图所示.当对磨石加竖直向上的推力F时,磨石恰好沿斜壁匀速向上运动.已知磨石与斜壁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磨石受到的摩擦力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磨石受重力、推力、斜壁的弹力及摩擦力而处于平衡状态,由图可知,F一定大于重力;
先将重力及向上的推力合力后,将二者的合力向垂直于斜面方向及沿斜面方向分解可得:
平行斜面方向:f=(F-mg)cosθ;
垂直斜面方向:N=(F-mg)sinθ;
则f=μ(F-mg)sinθ
故选:B.
(2015•滕州市校级模拟)如图甲所示,A、B两长方体叠放在一起,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物体B从静止开始受到一个水平变力的作用,该力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运动过程中A、B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则在0~2t0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C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得知,0、2t0时刻整体所受的合力最大,加速度最大,再以A为研究对象,分析可知,A受到的静摩擦力最大.故A错误,C正确.
B、整体在0-t0时间内,做加速运动,在t0-2t0时间内,向原方向做减速运动,则t0时刻,B速度最大.故B正确.
D、2t0时刻,整体做单向直线运动,位移逐渐增大,则2t0时刻,A、B位移最大.故D正确.
故选:BCD.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