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蒸发和结晶
- 共125题
下列实验操作或描述中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氯化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可以通过加热冷、却结晶的方法来实现氯化钠和氯化钾的分离,故A正确;
B.晶体颗粒的大小与结晶条件有关,溶质的溶解度越小,或溶液的浓度越大,或溶剂的蒸发速度越快,或溶液冷却得越快,析出的晶体颗粒就越小,故B错误;
C.过氧化氢具有氧化性,可以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海带中碘元素的提取实验中,需要向海带灰的浸取液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和过氧化氢溶液,故C正确;
D.如果不晾干就展开,铁离子和铜离子易溶于水,水会影响扩散速度,故D正确.
故选B.
用蒸发结晶的方法从NaCl溶液中得到NaCl晶体,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开始加热就搅拌,防止液体局部过热,发生飞溅,故A错误;
B.蒸发皿中出现多量固体时,就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晶体,故B错误;
C.蒸发皿可以直接加热,不需要垫石棉网,故C错误;
D.蒸发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分离方法,故D正确.
故选D.
蒸发操作中必须用到蒸发皿,下列有关蒸发皿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蒸发皿可以放在铁圈上或泥三角上直接用酒精灯加热,故A正确;
B、蒸发皿可以直接加热,不需要垫石棉网,故B错误;
C、用手持着蒸发皿直接用酒精灯火焰加热,容易烫伤手,故C错误;
D、将灼热的蒸发皿直接用冷水冲洗,容易炸裂,故D错误;
故选A.
在蒸发皿中蒸发液体,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蒸发皿可以直接加热,可以直接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蒸发皿,故A正确;
B.蒸发过程中,为了使滤液受热均匀,加速蒸发过程,需要使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B正确;
C.蒸发时,不能将滤液蒸干,否则会导致固体四溅,容易发生危险,故C错误;
D.蒸发时,不能将滤液蒸干,否则会导致固体四溅,容易发生危险,应该在蒸发皿中具有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液体蒸干即可,故D正确.
故选C.
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在蒸发食盐水时,边加热边用玻璃棒搅拌,以便使氯化钠溶液受热均匀,加速蒸发过程,故正确;
B.由于盐酸具有挥发性,且盐酸盐沸点低,加热能够挥发,所以做焰色反应的实验时用盐酸洗涤铂丝,故B正确;
C.为了避免生成的氢氧化亚铁被氧化,无法观察到生成的氢氧化亚铁颜色,所以在操作时应该将胶头滴管深入到液面以下,故C正确;
D.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方法为:将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不是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否则生成的不是胶体,是氢氧化铁沉淀,故D错误;
故选D.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