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2.4g白磷晶体中含有的P-P键数约是0.6×6.02×1023

B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水是人体所需的营养素

C工业上用电解熔融Al2O3来制取金属铝;用电解熔融MgCl2来制取金属镁

D在鸡蛋清溶液中分别加入饱和Na2SO4、CuSO4溶液,都会因盐析产生沉淀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P4为正四面体型,1molP4有6molP-P键,12.4g是0.1mol,0.1×6×6.02×1023=0.6×6.02×1023,故A正确;

B.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物质: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故B正确;

C.镁铝比较活泼应用电解法制取,用电解熔融Al2O3来制取金属铝,用电解熔融MgCl2来制取金属镁,故C正确;

D.在鸡蛋清溶液中分别加入饱和Na2SO4溶液会因盐析产生沉淀,但是加入CuSO4会使蛋白质发生变性而产生沉淀,故D错误.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因与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作用而引起中毒的气体是(  )

ANO2

BCO

CNH3

DCl2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二氧化氮的毒作用主要是损害呼吸道,不是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作用,故A错误;

B.一氧化碳有毒,它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导致体内组织器官严重缺氧而死亡,故B正确;

C.NH3不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故C错误;

D.氯气有强氧化性,使人中毒,故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甘油、氨基酸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酯化反应

B菲的结构简式为,它的一硝基取代物共有10种

C某有机物分子式为C14H12O2,球棍模型如图所示,此有机物能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气体

D分别完全燃烧等物质的量的果糖和蔗糖,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酯化反应的本质为酸脱羟基、醇脱氢,甘油、氨基酸分别含有羟基和羧基,都可发生酯化反应,故A正确;

B.为对称结构,有如图所示的5种H原子,所以与硝酸反应,可生成5种一硝基取代物,故B错误;

C.有机物不含有羧基,则不具有酸性,不能与碳酸氢钠反应,故C错误;

D.1mol果糖C6H12O6消耗6mol氧气,1mol蔗糖C12H22O11消耗12mol氧气,消耗的氧气的质量不等,故D错误;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瑞典皇家科学院2009年10月7日宣布,三位分别来自英国、美国和以色列的科学家获得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因他们在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研究中做出突出贡献而获得该奖项.核糖体主要由蛋白质(40%)和RNA(60%)构成.则下列关于蛋白质的性质叙述正确的是(  )

A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α-氨基酸

B通常用酒精消毒,其原理是酒精使细菌中的蛋白质变性而失去生理活性

C浓Na2SO4溶液能使溶液中的蛋白质析出,加水后析出的蛋白质又溶解,但已失去生理活性

D凡含有“-CONH-”的化合物均为蛋白质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天然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α-氨基酸,但是人工合成的可以不是,故A错误;

B.能使蛋白质变性的物理因素有:加热、加压、搅拌、振荡、紫外线照射、超声波等;化学因素有:强酸、强碱、重金属盐、三氯乙酸、乙醇、丙酮等.甲醛有杀菌、防腐性能,硝酸汞是重金属盐,氢氧化钠是强碱,所以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故B正确;

C.浓Na2SO4溶液能使溶液中的蛋白质析出,发生盐析,盐析是可逆过程,加水蛋白质能溶解,不失去生理活性,故C错误;

D.蛋白质含肽键(-CONH-),但含肽键的不一定是蛋白质,如尿素NH2-CO-NH2,故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04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以色列科学家阿龙•切哈诺夫、阿夫拉姆•赫什科和美国科学家欧文•罗斯,以表彰他们发现了泛素调节蛋白质水解.关于蛋白质的组成与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蛋白质在酶的作用下水解的最终产物为氨基酸

B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NH4)2SO4浓溶液,会使其变性

C天然蛋白质仅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

D氨基酸和蛋白质都是只能和碱反应的酸性物质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为氨基酸,故A正确;

B.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NH42SO4浓溶液,会使其发生盐析而不是变性,故B错误;

C.某些蛋白质还含有S、P等元素,故C错误;

D.氨基酸和蛋白质都具有两性,故D错误;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温度越高,酶的催化活性越强

B用灼烧的方法可以鉴别毛织物和棉织物

C在豆浆中加入少量的石膏,能使豆浆凝结为豆腐

D浓硝酸使皮肤呈黄色是由于浓硝酸与蛋白质发生了颜色反应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酶是蛋白质,温度过高会发生变性,失去催化活性,故A错误;

B.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毛织物的成分为蛋白质,棉织物为纤维,无烧焦羽毛气味,则可用灼烧的方法可以鉴别毛织物和棉织物,故B正确;

C.在豆浆中加入少量的CaSO4会使豆浆中的蛋白质凝结,故C正确;

D.皮肤组成重要成分是蛋白质,含有苯环的蛋白质遇浓硝酸显黄色,浓硝酸沾到皮肤上能使皮肤变黄,这是由于浓硝酸和蛋白质发生了颜色反应,故D正确.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预防SARS时,医学专家告诉我们对公共场所要进行消毒;毛巾、口罩要经常用开水蒸煮;被褥要放在太阳光下直射,其目的是(  )

A使多糖水解

B使油脂水解

C使蛋白质水解

D使蛋白质变性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加热能使蛋白质变性,太阳光中有紫外线,紫外线能使蛋白质变性,能杀死毛巾、口罩、被褥中的微生物,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春蚕到死丝方尽”这句诗中的“丝”的主要成分是(  )

A糖类

B油脂

C蛋白质

D烃类物质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诗句中的“丝”含有的物质是蛋白质,诗句中的“泪”指的是液态石蜡,液态石蜡是烃.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美国科学家罗杰科恩伯格因研究信使核糖核酸而获得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信使核糖核酸是由多个核昔酸结合而成的化合物,其相对分子质量很大且不固定,在真核状态下它利用氨基酸生产蛋白质.核昔酸分解后可得到磷酸、戊糖,以及含氮的有机物等.下列有关法正确的是(  )

A信使核糖核酸是种高分子化合物

B信使核糖核酸是单糖

C上述生产蛋白质的过程是物理变化

D信使核糖核酸和淀粉是同系物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信使核糖核酸是由多个核昔酸结合而成的化合物,其相对分子质量很大,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A错误;

B.信使核糖核酸是核酸,不是糖,故B错误;

C.用氨基酸生产蛋白质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故C错误;

D.核糖核酸是核酸,淀粉是糖类,结构不相似,不是同系物,故D错误.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物质中含有氮元素的是(  )

A糖类

B维生素C

C蛋白质

D油脂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糖类只含有C、H、O三种元素,故A错误;

B.维生素C都只含有C、H、O三种元素,故B错误;

C.蛋白质含有C、H、O、N等元素,故C正确;

D.油脂只含有C、H、O三种元素,故D错误.

故选C.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蛋白质和核酸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