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用符号“>”“<”或“=”连接下列各项关系.

(1)第一电离能:Na______Mg,Mg______Ca.

(2)电负性:O______F,F______Cl.

(3)能量高低:ns______ (n+1)s,ns______np.

(4)主族序数______价电子数______元素最高正化合价.

正确答案

解:(1)同一周期元素中,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Na和Mg位于同一周期,且Na位于第ⅠA族、Mg位于第ⅡA族,Mg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s2全满稳定,所以第一电离能Na<Mg,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Mg、Ca都位于第ⅡA族,镁元素属于第三周期,钙元素属于第四周期,所以第一电离能Mg>Ca,

故答案为:<;>;

(2)电负性最大的为F,同周期自左到右电负性逐渐增大,所以电负性O<F,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电负性逐渐减小,故电负性F>Cl,

故答案为:<;>;

(3)能级符号相同时,能层序数越大,能量越高,故ns<(n+1)s,能层序数相同时,能级越高,能量越高,故ns<np,

故答案为:<;<;

(4)一般情况下,主族序数=原子核外电子数(价电子数)=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但有例外如F、O,

故答案为:=;=.

解析

解:(1)同一周期元素中,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Na和Mg位于同一周期,且Na位于第ⅠA族、Mg位于第ⅡA族,Mg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s2全满稳定,所以第一电离能Na<Mg,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Mg、Ca都位于第ⅡA族,镁元素属于第三周期,钙元素属于第四周期,所以第一电离能Mg>Ca,

故答案为:<;>;

(2)电负性最大的为F,同周期自左到右电负性逐渐增大,所以电负性O<F,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电负性逐渐减小,故电负性F>Cl,

故答案为:<;>;

(3)能级符号相同时,能层序数越大,能量越高,故ns<(n+1)s,能层序数相同时,能级越高,能量越高,故ns<np,

故答案为:<;<;

(4)一般情况下,主族序数=原子核外电子数(价电子数)=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但有例外如F、O,

故答案为:=;=.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已知元素的电负性和原子半径、化合价等一样,也是元素的一种基本性质,表Z-1给出14种元素的电负性:

表Z-1

试结合元素周期律知识完成下列填空:

(1)根据上表给出的数据可推知元素的电负性具有的变化规律是______

(2)根据你的理解,元素的电负性是指______

(3)预测K与Na、Br与I元素的电负性关系:K______Na,Br______I.(填“>”或“<”)

正确答案

在同一周期中,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增大,并呈周期性变化

元素的原子在化合物中把电子吸引向自己的本领

解析

解:(1)由表中数据可知,第二周期元素从Li~F,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增大,第三周期元素从Na~S,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电负性也逐渐增大,并呈周期性变化,

故答案为:在同一周期中,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增大,并呈周期性变化;

(2)同一周期自左到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电负性逐渐增大,表现元素的原子在化合物中把电子吸引向自己的本领,

故答案为:元素的原子在化合物中把电子吸引向自己的本领;

(3)同主族自上而下,电负性逐渐减小,因此电负性:K<Na,Br>I,

故答案为:<;>.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已知X、Y是主族元素,为电离能,单位是kJ/mol.请根据下表所列数据判断,错误的是(  )

A元素X的常见化合价是+1

B元素Y是ⅢA族元素

C元素X与氯形成化合物时,化学式可能是XCl

D若元素Y处于第3周期,它可与冷水剧烈反应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X、Y是主族元素,为电离能,X的第一电离能和第二电离能相差较大,所以X为第IIA族元素;

Y元素的第三电离能和第四电离能相差较大,则Y为第IIIA族元素,X的第一电离能大于Y,则X的金属性大于Y,

A.主族元素,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与其族序数相等,所以元素X的常见化合价是+1,故A正确;

B.通过以上分析知,Y为ⅢA族元素,故B正确;

C.元素X处于第IA族,X与氯元素形成化合物时,X易形成+1价,所以化学式可能是XCl,故C正确;

D.若元素Y处于第三周期,则Y是Al,铝和水不反应,但Al能和酸、强碱溶液反应,故D错误;

故选D.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O>N>C

B由于C和O互为等电子体,所以可以推断O的电子式为

C根据岩浆晶出规则,Ca0比Mg0更容易在岩浆冷却过程中先结晶

D液态HF通常也可以写成(HF)n的形式,是因为液态HF分子间存在氢键.

正确答案

B,D

解析

解:A.C、N、O为第二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三种元素,元素N,其2p轨道为半充满的原子,其第一电离能大于相邻元素,所以N>O,同一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呈增大,所以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O>C,故A错误;

B.C22-和O22+电子数都为14,具有相同电子数目和原子数目,是等电子体,C22-含有C≡C键,等电子体之间结构相似,含有O≡O键,所以可以推断O22+的电子式为,故B正确;

C.晶格能是气态离子形成1摩尔离子晶体释放的能量,通常取正值;晶格能越大,形成的离子晶体越稳定,而且熔点越高,Mg0的晶格能大于Ca0,根据岩浆晶出规则,Mg0先结晶,故C错误;

D.HF分子中F的电负性很大,则液态HF分子之间易形成氢键,液态HF通常也可以写成(HF)n的形式,故D正确;

故选:B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对一些实验事实的理论解释正确的是(  )

A实验事实:氮原子的第一电离能大于氧原子;理论解释:氮原子2p能级半充满

B实验事实:CO2为直线性分子;理论解释:CO2分子中C=O之间的夹角为180°

C实验事实:金刚石的熔点低于石墨;理论解释:金刚石是分子晶体,石墨是原子晶体

D实验事实:HF的沸点高于HCl;理论解释:HF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HCl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氮原子2p能级半充满,所以比较稳定,氮原子的第一电离能大于氧原子,所以正确.

B、理论解释不对,CO2分子的价层电子对是2,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CO2分子是直线型,所以错误.

C、金刚石是原子晶体,所以错误.

D、理论解释不对,HF分子中含有氢键,故HF的沸点高于HCl,所以错误.

故选A.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电负性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