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子的立体结构
- 共1308题
A-N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单质及化合物,A、B、F每个分子中电子总数相同,A、C、D均为可燃性气体,B通常为无色液体,D、E、G、J、M为单质,其中J为黑色粉末,M为中学常见的金属,N可用作耐高温材料。各物质间存在下列转化关系(部分产物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分子空间构型为_________
(2)写出M与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3)写出加热条件下J与K的热的浓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4)简述实验室保存K的浓溶液的方法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正四面体形
(2)2Mg+CO22MgO+C
(3)C+4HNO3(浓)CO2↑+4NO2↑+2H2O
(4)密封保存在棕色试剂瓶,并置于阴凉处
已知A、B、C、D、E 和F这6种分子所含原子数目依次为1、2、3、4、6、6,且都含有18个电子。又知B、C、 D和F是由两种元素的原子组成。请回答:
(1)B和C的分子式分别是________ 和___________ ;C分子的立体结构呈__________ 形,该分子属于 分子____________(填“极性”或“非极性”);
(2)若向D的稀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有无色气体生成。则D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 ,结合该物质的性质,推测D分子的极性_____________ (填“极性”或“非极性”);
(3)若将1mol E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1mol CO2和2molH2O,则E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 。
(4)我国神州8号使用的燃料就有F,F完全燃烧,生成一种空气中主要气体和另外一种常见液体。试写出F在纯氧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 HCl; H2S; V ;极性
(2) H2O2; 极性
(3)CH4
(4) N2H4 + O2 ===== N2 + 2H2O
CS2和S2Cl2都是硫的重要化合物,在工业上有广泛的用途。二者的部分性质如下:
(1)①在 CS2+3Cl2=CCl4(g)+S2Cl2反应中,化合价没发生变化的元素是 。
②在CS2和S2Cl2中,含有非极性键的是 。
(2)以CS2或单质硫做原料与氯气反应都可以制得S2Cl2。下图是实验室里通过在熔融的单质硫中通入少量氯气的方法制取S2Cl2的装置(夹持装置、加热装置均已略去)。
①装置a中的试剂是 ,其作用是 ;
装置d的名称是 ,其作用是 。
②该实验的操作顺序应是 (用序号表示)。
A.加热装置c B.通入Cl2 C.通冷凝水 D.停止通入Cl2
E.停止加热装置c
③f装置中的试剂是 ,其作用是 。
正确答案
(1)①C(或碳)(2分)。②S2Cl2
(2)①浓硫酸,干燥剂(或除去Cl2中的水蒸气);冷凝器(管),将S2Cl2气体液化。
②BCAED或CBAED。③碱石灰;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e,吸收Cl2(2分,只要有这两个要点即给2分,多答不扣分,答对一个要点给1分。)。
试题分析:(1)CS2中S是-2价,C是+4价,CCl4中C是+4价,Cl是-1价,S2Cl2中S是+1价,Cl是-1价,可知化合价没发生变化的元素是C;根据化合价推出它们的结构式为S=C=S和Cl-S-S-Cl,S2Cl2中含有非极性键;
(2)①因为S2Cl2能与水发生水解反应,整个制取装置不能有水,因此氯气通入前要干燥,装置a中的试剂为浓硫酸起干燥剂作用;生成物S2Cl2常温下是液体,需要冷凝处理,装置d的名称是冷凝管,将S2Cl2气体液化;
②实验操作注意,在开始反应之前一定要先通入氯气排尽装置中的空气,再进行加热,以免副反应发生,当反应结束停止加热后,还需继续通入氯气,排除装置中残留的S2Cl2气体;
③尾气吸收可以用碱石灰来吸收氯气,同时还可以防止空气中的水分进入e装置与S2Cl2发生水解。
(12分)A、B、C、D、E分别代表五种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B的最外层电子排布是nsnnpn+1;C的p能级上未成对的电子比B少一个;D的二价阳离子与C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E与D同周期且E在该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小;B与A的单质能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极易溶于水。
(1)B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与E化合时原子间以_____________键相结合,D与C化合时原子间以_____________键相结合。
(3)写出A、C的单质直接化合形成的化合物与E单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与B形成化合物时,中心原子采取________杂化成键,其立体结构为________,属于________(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
(5) 将白色的无水CuSO4溶解于A2C中,溶液呈蓝色,是因为生成了一种呈蓝色的配合离子。请写出生成此配合离子的离子方程式: 。
(6)五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 (填元素名称)。
正确答案
(共12分,除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
(1)1s22s22p3 2分 (2)共价 离子 2分
(3)Cl2+H2O===H++Cl-+HClO 2分 (4)sp3 三角锥形 极性 3分
(5)Cu2++4H2O=[Cu(H2O)4]2+ 2分 (6)氧 1分
根据元素的结构及有关性质可知,A、B、C、D、E分别是H、N、O、Mg、Cl。
(1)根据构造原理可知,氮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3。
(2)H和Cl原子都是非金属,所以二者的形成的化学键是极性键;氧元素是活泼的非金属,镁是活泼的金属,二者形成的化学键是离子键。
(3)A、C的单质直接化合形成的化合物是水,所以和氯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l2+H2O===H++Cl-+HClO。
(4)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可知,在氨气分子中氮元素含有的孤对电子对数是(5-1×3)÷2=1,所以氨气是三角锥形结构,氮原子是sp3杂化,由于正负电荷不能重合,所以氨气属于极性分子。
(5)硫酸铜中电离出的铁离子能和水分子形成配位键,其中水是配体,配位数是4,所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u2++4H2O=[Cu(H2O)4]2+ 。
(6)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由于氧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强,所以氧元素的电负性最大。
A、B、C、D、E是原子序数递增的五种短周期元素,其中A元素组成的一种粒于不含电子;B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甲能与其氢化物生成一种盐乙;D的单质能与酸、碱反应均生成氢气;A、B、D三种元素都能与C元素形成常见化舍物;D、E两种元素组成DE3型化合物,
(1)写出由以上某些元素构成的既含极性共价键,又含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台物的电子式: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2)B的常见氢化物的空间构型是______.
(3)常温下1克A单质在足量C单质中燃烧生成稳定的液态物质释放出142.9kJ热量,写出表示A单质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
(4)A单质和C单质在浓KOH溶液做电解质溶液时可形成原电池,写出该电池中正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______;
(5)常温下,甲、乙的水溶液的pH均为5.则两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之比是______;
(6)由上述元素所形成的常见物质X、Y、Z、W、M、N可发生以下反应:
①X溶液与Y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②M→N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正确答案
A元素组成的一种粒于不含电子,只有H+符合,则A为H元素;B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甲能与其氢化物生成一种盐乙,则乙应为NH4NO3,B为N元素,D的单质能与酸、碱反应均生成氢气,应为Al元素;D、E两种元素组成DE3型化合物,则E应为Cl元素,A、B、D三种元素都能与C元素形成常见化舍物,结合原子序数可知C为O元素,则
(1)由以上某些元素构成的既含极性共价键,又含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台物为H2O2,电子式为
,
故答案为:
;
(2)B为N元素,对应的氢化物为NH3,空间结构为三角锥形,故答案为:三角锥形;
(3)n(H2)==0.5mol,释放出142.9kJ热量,则1mol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285.8kJ,
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g)+O2(g)=H2O(l)△H=-285.8kJ/mol,
故答案为:H2(g)+O2(g)=H2O(l)△H=-285.8kJ/mol;
(4)碱性氢氧燃料电池中,O2在正极上得电子生成0H-,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0H-,
故答案为:O2+2H2O+4e-=40H-;
(5)甲为HNO3,抑制水的电离,乙为NH4NO3,NH4+水解促进水的电离,甲、乙的水溶液的pH均为5.则两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之比是10-9:10-5=10-4:1,
故答案为:10-4:1;
(6)上述元素对应的金属元素只有Al,则N为Al,M为Al2O3,Z为Al(OH)3,W应为铵盐,为AlCl3或Al(NO3)3与氨水的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H2O=Al(OH)3↓+3NH4+,工业常用电解Al2O3的方法冶炼A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O34Al+3O2↑,
故答案为:①Al3++3NH3•H2O=Al(OH)3↓+3NH4+;②2Al2O34Al+3O2↑.
X、Y、Z、W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均为短周期元素.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Y有两种常见的同素异形体,其中一种是很好的脱色剂和消毒剂.Z、W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是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且Y与W同族.请填空:
(1)固态的XY2属于______晶体.X的氢化物中含氢的质量分数最高的分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
(2)W与X可形成化合物XW2.①XW2为______(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②Z的单质在XY2气体中燃烧的现象为______.
(3)工业制Z的方法为______.
(4)WY2→WY3的工业反应条件是______其方程式为______.
正确答案
X、Y、Z、W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均为短周期元素.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则X为碳元素;Y有两种常见的同素异形体,其中一种是很好的脱色剂和消毒剂,则Y为氧元素;Y与W同族,则W为硫元素;Z、W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是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则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4×2-6=2,原子序数Z<W,则Z为镁元素.
即X为碳元素;Y为氧元素;Z为镁元素;W为硫元素.
(1)XY2是CO2,固体CO2是分子晶体;X的氢化物中含氢的质量分数最高的分子为CH4,是正四面体空间结构.
故答案为:分子;正四面体.
(2)W与X可形成化合物XW2是CS2.
①CS2与CO2的相似,为直线构型,是非极性分子.
故答案为:非极性.
②镁条在二氧化碳中剧烈燃烧,发生反应:2Mg+CO22MgO+C,生成白色粉末,在瓶的内壁有黑色固体附着.
故答案为:镁条在二氧化碳中剧烈燃烧,生成白色粉末,在瓶的内壁有黑色固体附着.
(3)镁是金属性非常强的活泼金属,通常采取电解法冶炼.
故答案为:电解法.
(4)WY2是SO2,WY3的是SO3,二氧化硫在高温常压催化剂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反应方程式为
2SO2+O22SO3.
故答案为:高温常压催化剂;2SO2+O22SO3.
现有前20号的A、B、C、D、E五种元素,相关信息于下表:
(1)B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CB3的晶体类型为______.
(2)B、C、D三元素的电负性大小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3)C的氢化物的空间构型为______,其氢化物在同族元素所形成的氢化物中沸点最高的原因是______.
(4)E2D的水溶液呈_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用离子方程式解释理由:______.
(5)已知:12.8g液态C2A4与足量A2O2反应生成C2和气态A2O,放出256.65kJ的热量.
A2O (l)═A2O (g)△H=+44kJ•mol-1.
2A2O2 (l)═2A2O (l)+O2(g)△H=-196.4kJ•mol-1.
则液态C2A4与足量O2反应生成C2和液态A2O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正确答案
A元素的核外电子数和电子层数相等,也是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A是氢元素;B的2p轨道差一个电子为全满,则B为F元素; C的p轨道有三个未成对电子,即为np3排布,又其氢化物溶解性为同族中最大,则C为N元素;D的最高化合价和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为4,则最高化合价为+6,最低化合价为-2价,其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DO3,最高价氧化物中含D的质量分数为40%,令D的质子数为x,核内质子数等于其中子数,所以=40%,解得x=16,所以D为S元素;因E+和B-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E为Na元素.
即A是氢元素;B为F元素;C为N元素;D为S元素;E为Na元素.
(1)B为F元素,原子核外有7个电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5.C为N元素,CB3为NF3属于分子晶体,
故答案为:1s22s22p5;分子晶体;
(2)B为F元素;C为N元素;D为S元素;电负性也指非金属性,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非金属性F>N>S,所以B、C、D三元素的电负性大小顺序为F>N>S,
故答案为:F;N;S;
(3)C的氢化物为NH3,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形,由于其分子间能形成氢键,因而在同族元素所形成的氢化物中沸点最高,
故答案为:三角锥形;氨分子间形成氢键;
(4)E2D为Na2S,Na2S为强碱弱酸盐,Na2S的水溶液中S2-离子水解S2-+H20⇌HS-+OH-,水溶液呈碱性,
故答案为:碱性; S2-+H2O⇌HS-+OH-;
(5)已知:12.8g液态N2H4与足量H2O2反应生成N2和气态H2O,放出256.65kJ的热量,12.8g液态N2H4的物质的量为=0.4mol,
该反应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①N2H4(l)+2H2O2(l)═N2(g)+4H2O(g),△H=-641.625kJ/mol,
由于②H2O (l)═H2O (g)△H=+44kJ•mol-1,
③2H2O2 (l)═2H2O (l)+O2(g)△H=-196.4kJ•mol-1,
则液态N2H4与足量O2反应生成N2和液态H2O的热化学方程式为:①-4×②-③得:
N2H4(l)+O2(g)═N2(g)+2H2O(l)△H=-662.025 kJ•mol-1,
故答案为:N2H4(l)+O2(g)═N2(g)+2H2O(l)△H=-662.025 kJ•mol-1.
I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______
A、CS2为V形的极性分子
B、Cl03- 的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
C、SF6中有6对完全相同的成键电子对
D、SiF4和SO32- 的中心原子均为sp3杂化
Ⅱ金属镍及其化合物在合金材料以及催化剂等方面应用广泛.请回答下列问题:
(1)Ni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
(2)Ni0、Fe0的晶体结构类型均与氯化钠的相同,Ni2+和Fe2+的离子半径分别为69pm和78pm,则熔点NiO______ FeO(填“<”或“>”);
(3)Ni0晶胞中Ni和O的配位数分别为______、______;
(4)金属镍与镧(La)形成的合金是一种良好的储氢材料,其晶胞结构示意图如左下图所示.该合金的化学式为______;
(5)丁二酮肟常用于检验Ni2+:在稀氨水介质中,丁二酮肟与Ni2+反应可生成鲜红色沉淀,其结构如图所示.
①该结构中,碳碳之间的共价键类型是σ键,碳氮之间的共价键类型是______,氮镍之间形成的化学键是______;
②该结构中,氧氢之间除共价键外还可存在______;
③该结构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有______.
正确答案
Ⅰ、
A、依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可知CS2为直线形的非极性分子,故A错误;
B、由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可知Cl03-中中心原子的孤电子对数是×(8-3×2)=1,所以Cl03-是三角锥形,故B错误;
C、硫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和氟原子之间有6对完全相同的成键电子对,故C正确;
D、SiF4和SO32- 的空间构型分别为正四面体和三角锥形,但中心原子均采用的是sp3杂化,故D正确.
故选C、D.
Ⅱ、(1)镍属于28号元素,根据构造原理可以写出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Ni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63d 84s2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63d 84s2;
(2)Ni0、Fe0的晶体结构类型均与氯化钠的相同,说明二者都是离子晶体,离子晶体的熔点与离子键的强弱有关,离子所带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离子键越强,熔点越高.由于Ni2+的离子半径小于Fe2+的离子半径,属于熔点是NiO>FeO.故答案为:>;
(3)因为Ni0、Fe0的晶体结构类型均与氯化钠的相同,而氯化钠中阴阳离子的配位数均为6,所以Ni0晶胞中Ni和O的配位数也均为6.故答案为:6;6;
(4)晶胞中镧原子数=8×=1;镍原子数=1+8×
=5,所以化学式为LaNi5,故答案为:LaNi5;
(5)①双键是由一个σ键和一个π键构成;镍原子有空轨道,氮原子有孤电子对,因此二者形成配位键.②氧原子与氢原子之间可以形成氢键.③在该结构中碳原子既有单键又有双键,因此杂化类型是sp2和sp3杂化,故答案为:①一个σ键、一个π键;配位键;②氢键;③sp2、sp3.
四种元素X、Y、Z、W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前四周期,已知他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强,且核电荷数之和为51;Y原子的L层p轨道中有2个电子;Z与Y原子的价层电子数相同;W原子的L层电子数与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4:1,其d轨道中电子数与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5:1.
(1)Y与Z可分别与X形层只含一个中心原子的共价化合物a、b,它们的分子式分别是______、______;杂化轨道分别是______、______;a分子的立体结构是______.
(2)在X和Y的氧化物中,属于非极性分子的是(填分子式)______;其结构式为______,属于含有非极性键的极性分子的是(填分子式)______.
(3)Y与Z比较,电负性较大的是______.
(4)W的元素符号是______,其+2价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______.
正确答案
Y原子的L层p轨道中有2个电子,所以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2,为6号元素碳;Z与Y原子的价电子数相同:最外层为四个电子且均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前四周期,为14号元素硅;W原子的L层电子数与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4:1,其d轨道中的电子数与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5:1,所以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为30号锌元素;电荷数之和为,X为51-30-6-14=1,1号元素氢.
(1)C与Si可分别与H形成只含一个中心原子的共价化合物CH4、SiH4,甲烷、硅烷分子中都分别含有4个σ键不含孤电子对,所以都是采取sp3杂化,甲烷分子是正四面体构型,
故答案为:CH4,SiH4,sp3,sp3,正四面体;
(2)C、Si形成的氧化物中,属于非极性分子的是CO2,其结构式为O=C=O,属于含有非极性键的极性分子的是H2O2,故答案为:CO2,O=C=O,H2O2;
(3)碳和硅是同一主族元素,同一主族元素中元素的电负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所以电负性较大的是Y,故答案为Y;
(4)通过以上分析知,W是Zn元素,锌原子失去最外层2个电子变成+2价阳离子,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63d10.
配位键是一种特殊的共价键,即共用电子对由某原子单方面提供和另一缺电子的粒子结合。如NH4+就是由NH3(氮原子提供电子对)和H+(缺电子)通过配位键形成的。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粒子中可能存在配位键的是________。
(2)硼酸(H3BO3)溶液呈酸性,试写出其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3)科学家对H2O2结构的认识经历了较为漫长的过程,最初,科学家提出了种观点:
甲:、乙:H—O—O—H,式中O→O表示配位键,在化学反应中O→O键遇到还原剂时易断裂。化学家Baeyer和Villiyer为研究H2O2的结构,设计并完成了下列实验:a.将C2H5OH与浓H2SO4反应生成(C2H5)2SO4和水;b.将制得的(C2H5)2SO4与H2O2反应,只生成A和H2SO4;c.将生成的A与H2反应(已知该反应中H2做还原剂)。
①如果H2O2的结构如甲所示,实验c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A写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了进一步确定H2O2的结构,还需要在实验c后添加一步实验d,请设计d的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BD
(2)H3BO3+H2OH++[B(OH)4]-
(3)
②用无水硫酸铜检验c的反应产物中有没有水(或其他合理答案)
本题综合考查配位键的形成和配合物的性质。解题时要注意配位键形成条件中的一方提供孤对电子,另一方提供空轨道。
(1)由题中信息可导出结论:凡能给出H+的物质中一般含有配位键。
(2)硼原子为缺电子原子,H3BO3的电离实质是B原子和水中的OH-形成配位键,水产生的H+表现出酸性。
(3)由题中所含配位键的物质的反应特点分析。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