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黄血盐(亚铁氰化钾,K4[Fe(CN)6])易溶于水,广泛用做食盐添加剂(抗结剂),食盐中黄血盐的最大使用量为10mg•kg-1.黄血盐经长时间火炒,超过400℃时会分解生成剧毒的氰化钾.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基态Fe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______.K4[Fe(CN)6]中Fe2+与CN-之间的作用力是______

(2)CN-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1molCN-中含有π键的数目为______

(3)金属钾、铁的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钾、铁两种晶体晶胞中金属原子的配位数之比为______

(4)黄血盐溶液与稀硫酸加热时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盐和一种与CN-是等电子体的气态化合物,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铁是26号元素,其原子核外有26个电子,铁原子失去最外层2个电子变成Fe2+,根据构造原理知,其基态离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 或[Ar]3d6 ,亚铁离子含有空轨道,N原子含有孤电子对,所以能形成配位键,

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63d6 或[Ar]3d6 ; 配位键;

(2)CN-中碳原子含有2个σ键且不含孤电子对,所以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sp;1个CN-中含有2个π键,所以1molCN-中含有π键的数目为2NA个,

故答案为:sp;2NA

(3)钾原子的配位数是8,铁原子的配位数是3×=12,所以钾、铁两种晶体晶胞中金属原子的配位数之比为8:12=2:3,故答案为:2:3;

(4)黄血盐溶液与稀硫酸加热时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说明元素化合价不变,生成硫酸盐和一种与CN-是等电子体的气态化合物,根据元素守恒知该气态化合物是CO,铁元素存在于硫酸亚铁中,钾元素存在于硫酸钾中,所以该反应方程式为:K4Fe(CN)6+6H2SO4+6H2 2K2SO4+FeSO4+3(NH42 SO4+6CO↑,

故答案为:K4Fe(CN)6+6H2SO4+6H2 2K2SO4+FeSO4+3(NH42 SO4+6CO↑.

解析

解:(1)铁是26号元素,其原子核外有26个电子,铁原子失去最外层2个电子变成Fe2+,根据构造原理知,其基态离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 或[Ar]3d6 ,亚铁离子含有空轨道,N原子含有孤电子对,所以能形成配位键,

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63d6 或[Ar]3d6 ; 配位键;

(2)CN-中碳原子含有2个σ键且不含孤电子对,所以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sp;1个CN-中含有2个π键,所以1molCN-中含有π键的数目为2NA个,

故答案为:sp;2NA

(3)钾原子的配位数是8,铁原子的配位数是3×=12,所以钾、铁两种晶体晶胞中金属原子的配位数之比为8:12=2:3,故答案为:2:3;

(4)黄血盐溶液与稀硫酸加热时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说明元素化合价不变,生成硫酸盐和一种与CN-是等电子体的气态化合物,根据元素守恒知该气态化合物是CO,铁元素存在于硫酸亚铁中,钾元素存在于硫酸钾中,所以该反应方程式为:K4Fe(CN)6+6H2SO4+6H2 2K2SO4+FeSO4+3(NH42 SO4+6CO↑,

故答案为:K4Fe(CN)6+6H2SO4+6H2 2K2SO4+FeSO4+3(NH42 SO4+6CO↑.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水是生命之源,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在化学实验和科学研究中,水也是一种常用的试剂.

(1)在酸性溶液中,水分子容易得到一个H+,形成水合氢离子(H3O+).对于这一过程,下列描述不合理的是______

A.氧原子的杂化类型发生了改变B.微粒的形状发生了改变

C.微粒的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D.微粒中的键角发生了改变

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推测H3O+的形状为______

(2)水分子和硫化氢分子的键角及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如下表: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判断O-H键键能______(填“>”、“=”或“<”)S-H键键能.用电负性知识解释H2O的键角大于H2S的键角的原因:______

(3)在冰晶体中,每个水分子与相邻的4个水分子形成氢键(如图所示),已知冰的升华热是51kJ/mol,除氢键外,水分子间还存在范德华力(11kJ/mol),则冰晶体中氢键的“键能”是______kJ/mol.

正确答案

解:(1)A、水中氧的杂化为sp3,H3O+中氧的杂化为sp3,则氧原子的杂化类型没有改变,故A不合理;

B、水分子为V型,H3O+为三角锥型,则微粒的形状发生了改变,故B合理;

C、因结构不同,则性质不同,微粒的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故C合理;

D、水分子为V型,H3O+为三角锥型,微粒中的键角发生了改变,故D合理;

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H3O+中氧的杂化为sp3,VSEPR模型为四面体形,含有1个孤电子对,H3O+的形状为三角锥形,

故答案为:A;三角锥形;

(2)共价键键长越短,键能越大;O的电负性大于S,O与H之间的两对成键电子比S与H之间的两对成键电子更靠近中心原子,因此O与H之间的两对成键电子距离近,排斥力大,键角大,

故答案为:>;O的电负性大于S,O与H之间的两对成键电子比S与H之间的两对成键电子更靠近中心原子,因此O与H之间的两对成键电子距离近,排斥力大,键角大;

(3)冰的升华热是51kJ/mol,水分子间还存在范德华力(11kJ/mol),根据图象知,1mol水中含有2mol氢键,升华热=范德华力+氢键,所以冰晶体中氢键的“键能”是20kJ/mol,

故答案为:20.

解析

解:(1)A、水中氧的杂化为sp3,H3O+中氧的杂化为sp3,则氧原子的杂化类型没有改变,故A不合理;

B、水分子为V型,H3O+为三角锥型,则微粒的形状发生了改变,故B合理;

C、因结构不同,则性质不同,微粒的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故C合理;

D、水分子为V型,H3O+为三角锥型,微粒中的键角发生了改变,故D合理;

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H3O+中氧的杂化为sp3,VSEPR模型为四面体形,含有1个孤电子对,H3O+的形状为三角锥形,

故答案为:A;三角锥形;

(2)共价键键长越短,键能越大;O的电负性大于S,O与H之间的两对成键电子比S与H之间的两对成键电子更靠近中心原子,因此O与H之间的两对成键电子距离近,排斥力大,键角大,

故答案为:>;O的电负性大于S,O与H之间的两对成键电子比S与H之间的两对成键电子更靠近中心原子,因此O与H之间的两对成键电子距离近,排斥力大,键角大;

(3)冰的升华热是51kJ/mol,水分子间还存在范德华力(11kJ/mol),根据图象知,1mol水中含有2mol氢键,升华热=范德华力+氢键,所以冰晶体中氢键的“键能”是20kJ/mol,

故答案为:20.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分子中,其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相同的是(  )

AH2O与NH3

BCO2与SO2

CBeCl2与BF3

DC2H2与C2H4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H2O中O形成2个δ键,孤电子对数==2,为sp3杂化,NH3中N原子杂化轨道数为(5+3)=4,采取 sp3杂化方式,二者杂化方式相同,故A正确;

B.CO2中C原子杂化轨道数为×(4+0)=,采取 sp杂化方式,SO2中S原子杂化轨道数为×(6+0)=3,采取 sp2杂化方式,二者杂化方式不同,故B错误;

C.BeCl2中Be原子杂化轨道数为(2+2)=2,采取 sp杂化方式,BF3中B原子杂化轨道数为(3+3)=3,采取 sp2杂化方式,二者杂化方式不同,故C错误;

D.C2H2分子中碳原子形成1个C-H,1个C≡C三键,C原子杂化轨道数为(1+1)=2,采取 sp杂化方式,C2H4分子中碳原子形成2个C-H,1个C═C双键,C原子杂化轨道数为(2+1)=3,C原子采取sp2杂化方式,二者杂化方式不同,故D错误;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关于CO2说法正确的是(  )

A碳原子采取sp1杂化

BCO2是正四面体型结构

C干冰是原子晶体

DCO2为极性分子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二氧化碳分子中C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δ键数+孤对电子对数=2+0=2,不含孤电子对,为直线形分子,所以碳原子采取sp1杂化,故A正确;

B.二氧化碳分子结构式为O=C=O,为直线形分子,故B错误;

C.干冰是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晶体,所以为分子晶体,故C错误;

D.二氧化碳分子结构式为O=C=O,为直线形分子,正负电荷中心重合,所以为非极性分子,故D错误;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分子的中心原子形成sp2杂化轨道的是(  )

AH2O

BNH3

CC2H4

DCH4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H2O中O原子的价层电子对个数=2+(6-2×1)=4,所以O原子采用sp3杂化,故A错误;

B.NH3中N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σ键个数+孤电子对个数=3+×(5-3×1)=4,中心原子是以sp3杂化,故B错误;

C.C2H4中C原子含有3个σ键,价层电子对个数=σ键个数+孤电子对个数=3+×(4-4×1)=3,不含孤电子对,为sp2杂化,故C正确;

D.CH4中C原子杂化轨道数=δ键数+孤对电子对数=4+0=4,所以采取sp3杂化,故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一组粒子的中心原子杂化类型相同,分子或离子的键角不相等的是(  )

ACCl4、SiCl4、SiH4

BH2S、NF3、CH4

CBCl3、CH2═CHCl、环己烷

DSO3、C6H6(苯)、CH3C≡CH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CCl4中C原子杂化轨道数=σ键数+孤对电子对数=4+0=4,所以采取sp3杂化,SiCl4中C原子杂化轨道数=σ键数+孤对电子对数=4+0=4,所以采取sp3杂化,SiH4中C原子杂化轨道数=σ键数+孤对电子对数=4+0=4,所以采取sp3杂化,中心原子都是sp3杂化,其键角相同,故A错误;

B.H2S中S原子杂化轨道数=σ键数+孤对电子对数=2+=4,所以采取sp3杂化,分子构型为V型,NF3中氮原子杂化轨道数=σ键数+孤对电子对数=3+=4,所以采取sp3杂化,分子构型为四面体型,CH4中C原子杂化轨道数=δ键数+孤对电子对数=4+0=4,所以采取sp3杂化,分子构型为正四面体型,中心原子都是sp3杂化,孤电子对数不同,分子的键角不相同,故B正确;

C.BCl3中B原子杂化轨道数=σ键数+孤对电子对数=3+0=3,sp2杂化,分子的立体构型为平面三角形,氯乙烯分子中每个碳原子杂化轨道数为3,所以采取sp2杂化,BCl3和CH2═CHCl的中心原子都是sp2杂化,环己烷中碳原子杂化轨道数=σ键数+孤对电子对数=4+0=4,为sp3杂化,BCl3、CH2═CHCl、环已烷中心原子杂化类型不相同,分子或离子的键角不相等,故C错误;

D.SO3中,价层电子对个数=σ键个数+孤电子对个数=3+(6-3×2)=3,含孤电子对数为0,杂化轨道数3,硫原子采用sp2杂化,分子形状为平面三角形;苯中碳原子杂化轨道数为3,所以采取sp2杂化,丙炔中含有4个C-H键,两个C-C键,两个π键,即C≡N中含有1个σ键和2个π键,甲基采取sp3杂化,C≡C中的碳为sp杂化,中心原子杂化类型不相同,分子或离子的键角不相等,故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分子的立体构型属于平面三角形,而中心原子属于sp2杂化轨道类型的是(  )

ACO2

BSO2

CNH3

DBF3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属于sp2,说明其价层电子对个数是3,价层电子对个数=σ键个数+孤电子对个数,无孤电子对数,空间构型是平面三角形;

A.二氧化碳分子中价层电子对个数=σ键个数+孤电子对个数=2+(4-2×2)=2,采取sp杂化方式,不含孤电子对,所以空间构型是直线形,故A错误;

B.SO2中S原子形成2个σ键,孤电子对个数=×(6-2×2)=1,价层电子对数为3,为sp2杂化,分子构型为V形,故B错误;

C.氨气分子中氮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3+×(5-3×1)=4,所以N原子采用sp3杂化,含1对孤电子对,分子形状为三角锥形,故C错误;

D.BF3中价层电子对个数=3+(3-3×1)=3,中心原子是以sp2杂化,不含孤电子对,所以空间构型是平面三角形,故D正确;

故选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配合物Na2[Fe(CN)5(NO)]可用于离子检验.

(1)配合物中同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

(2)配合物中原子序数最小的元素与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其分子的空间构型可能是图中的______(填序号),其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是______

(3)配合物中心离子核外电子排布式是______

(4)配合物中不存在的化学键是______

    A.离子键   B.金属键   C.氢键   D.极性共价键   E.配位键.

正确答案

解:(1)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增大,第ⅡA族和第ⅤA族反常C<O<N;

(2)配合物中原子序数最小的元素是碳与氢元素形成苯和甲烷;苯分子中碳sp2杂化,甲烷中碳sp3,故答案为:a d;sp2、sp3

(3)配合物中心离子是铁离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5,故答案为:[Ar]3d5

(4)配合物中不存在的化学键是由配离子与钠离子的离子键,氮氧之间的极性共价键,铁离子和配之间的配位键,故答案为:BC;

解析

解:(1)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增大,第ⅡA族和第ⅤA族反常C<O<N;

(2)配合物中原子序数最小的元素是碳与氢元素形成苯和甲烷;苯分子中碳sp2杂化,甲烷中碳sp3,故答案为:a d;sp2、sp3

(3)配合物中心离子是铁离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5,故答案为:[Ar]3d5

(4)配合物中不存在的化学键是由配离子与钠离子的离子键,氮氧之间的极性共价键,铁离子和配之间的配位键,故答案为:BC;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原子序数小于36的X、Y、Z、W四种元素,其中X形成的单质是最轻的物质,Y原子基态时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Z原子基态时2p原子轨道上有3个未成对的电子,W的原子序数为29.

回答下列问题:

(1)Y2X2分子中Y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______,1mol Y2X2含有σ键的数目为______

(2)化合物ZX3的沸点比化合物YX4的高,其主要原因是______

(3)元素Y的一种氧化物与元素Z的一种氧化物互为等电子体,元素Z的这种氧化物的分子式是______

(4)元素W的一种氯化物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该氯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__,它可与浓盐酸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配合物H2WCl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正确答案

sp杂化

3mol或3×6.02×1023

NH3分子存在氢键

N2O

CuCl

CuCl+2HCl═H2CuCl3(或CuCl+2HCl═H2[CuCl3]

解析

解:原子序数小于36的X、Y、Z、W四种元素,其中X是形成的单质是最轻的物质,则X是H元素;

Y原子基态时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所以内层电子数只能是2,则Y是C元素;

Z原子基态时2p原子轨道上有3个未成对的电子,则Z是N元素,W的原子序数为29,则W是Cu元素.

(1)Y2X2是乙炔,分子式为C2H2,碳氢原子之间存在σ键,碳碳三键中含有一个σ键,所以每个碳原子含有2个σ键,采取sp杂化,一个乙炔分子中含有3个σ键,所以1mol Y2X2含有σ键3mol或3×6.02×1023个,

故答案为:sp杂化;3mol或3×6.02×1023个;

(2)N原子电负性较大,C原子电负性较小,所以氨气分子中存在氢键,甲烷分子中不含氢键,氢键的存在导致氨气的沸点大于甲烷,故答案为:NH3分子存在氢键;

(3)CO2和N2O的原子个数相等、价电子数相等,所以是等电子体,故答案为:N2O;

(4)利用均摊法知,该晶胞中黑色球个数=4,白色球个数==4,黑色球和白色球的个数之比=4:4=1:1,所以该物质的化学式是CuCl,它可与浓盐酸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配合物H2CuCl3,根据CuCl和H2CuCl3知,氯元素、铜元素的化合价不变,所以该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而是化合反应,所以其反应方程式为CuCl+2HCl═H2CuCl3(或CuCl+2HCl═H2[CuCl3],

故答案为:CuCl;CuCl+2HCl═H2CuCl3(或CuCl+2HCl═H2[CuCl3].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所示某硅氧离子的空间结构示意图(虚线不表示共价键).通过观察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键角为120°

B化学组成为SiO32-

CSi原子采用sp2轨道杂化方式

D化学组成为SiO44-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硅氧离子以硅原子为中心的正四面体结构,硅氧离子中4个Si-O完全相同,Si-O键的键角为109°28′,故A错误;

B.Si原子核外最外层为4个电子,根据硅氧离子的空间结构示意图可知:硅氧离子中含有4个Si-O键,其中含1个硅原子和4个氧原子,所以硅的化合价为+4价,氧为-2价,硅氧离子的组成为SiO44-,故B错误;

C.Si原子核外最外层为4个电子,与氧原子形成4个σ键,无孤对电子,价层电子对个数=σ键个数+孤电子对个数=4+0=4,杂化方式为sp3杂化,故C错误;

D.根据B的解答可知,该微粒的组成为SiO44-,故D正确;

故选D.

下一知识点 : 分子的性质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分子的立体结构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