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待测液中可能含有大量的Mg2+、A13+、Cu2+、K+、H+阳离子中的一种或几种,现通过如下实验进行检验:

(1)取少量待测液,仔细观察,呈无色;

(2)取少量待测液滴加NaOH溶液,立即有白色沉淀生成,NaOH溶液过量后沉淀部分溶解.据此可以判断该待测液中一定大量存在的阳离子是______,一定不能大量存在的阳离子是______,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阳离子是______,检验这种离子的实验方法名称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实验(1)说明,溶液中没有有颜色的离子,故Cu2+不存在;

铝离子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氢氧化铝,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所以看到的现象是先有沉淀后沉淀消失,这是铝离子的特征反应;故根据实验(2)现象判断原溶液中含有A13+、Mg2+

通过以上实验现象不能判断溶液中是否含有钾离子,要想检验是否含有钾离子,必须通过焰色反应;焰色反应的方法是:通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如果火焰呈紫色就说明有钾离子,否则没有.

故答案为:A13+、Mg2+;H+、Cu2+;K+;焰色反应.

解析

解:实验(1)说明,溶液中没有有颜色的离子,故Cu2+不存在;

铝离子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氢氧化铝,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所以看到的现象是先有沉淀后沉淀消失,这是铝离子的特征反应;故根据实验(2)现象判断原溶液中含有A13+、Mg2+

通过以上实验现象不能判断溶液中是否含有钾离子,要想检验是否含有钾离子,必须通过焰色反应;焰色反应的方法是:通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如果火焰呈紫色就说明有钾离子,否则没有.

故答案为:A13+、Mg2+;H+、Cu2+;K+;焰色反应.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某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H+、NH4+、K+、Mg2+、NO2-、CO32-、NO3-,现取两份100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①第一份加足量AgNO3溶液后,有5.84g白色沉淀产生,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有棕色气体产生,沉淀颜色不变,但是质量减少0.1g;

②将产生的气体全部通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又得到白色沉淀1.0g,该沉淀能溶于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

③第二份加入过量浓NaOH溶液,加热使产生的气体全部放出,用50mL0.5mol•L-1的硫酸溶液恰好完全吸收,酸也不剩余.

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不正确的是(  )

A原溶液一定不存在较大浓度的H+、Mg2+

B原溶液确定含NH4+、NO2-、CO32-,且物质的量之比为5:2:1

C不能确定原溶液是否含有K+、NO3-

D实验中产生的棕色气体遇空气颜色会加深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根据①可知该白色沉淀中一定含有亚硝酸银,亚硝酸银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与亚硝酸,亚硝酸不稳定分解生成NO、NO2和水,所以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O2-,则H+一定不能大量共存;

根据②可知该白色沉淀应该是碳酸钙,物质的量为:=0.01mol,所以气体中含有CO2,这说明反应①中生成的白色沉淀一定有碳酸银,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则Mg2+就一定不能大量共存;根据碳原子守恒,CO32-的物质的量是0.01mol,5.84g沉淀中亚硝酸银沉淀的质量为:5.84g-0.01mol×276g/mol=3.08g,因此亚硝酸银的物质的量为:=0.02mol,则原溶液中NO2-的物质的量是0.02mol;

根据③可知,该气体一定是氨气,因此原溶液中含有NH4+;用50mL0.5mol/L的硫酸溶液恰好完全吸收,酸也不剩余,硫酸的物质的量是0.5mol/L×0.05L=0.025mol,则氨气的物质的量为:0.025mol×2=0.05mol,则原溶液中NH4+的物质的量是0.05mol,

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原溶液中一定不存在较大浓度的H+、Mg2+,故A正确;

B.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原溶液一定存在NH4+、NO2-、CO32-,且物质的量之比为:0.05mol:0.02mol:0.01mol=5:2:1,故B正确;

C.根据电荷守恒可知,原溶液中一定还含有NO3-,但K+不能确定是否存在,故C错误;

D.实验中产生的棕色气体中含有NO,遇空气生成红棕色NO2,所以颜色会加深,故D正确;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某溶液可能含有Na+、Fe3+、Br-、I-、HCO3-、SO32-、NO3-等离子①向该溶液中滴加氯水,无气泡产生,溶液呈橙色;②向橙色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③向橙色溶液中滴加淀粉溶液未变蓝,则在该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组是(  )

ANa+、I-、SO32-

BNa+、Br-、SO32-

CFe3+、Br-、NO3-

DNa+、Br-、NO3-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①加足量氯水后,无气泡产生、溶液呈橙黄色,氯水中含有氯气、盐酸和次氯酸,氯气和溴离子反应生成溴单质溶液呈橙黄色,推断一定含有Br-,无气体生成说明无HCO3-,说明一定不含HCO3-;氯气能将可能存在的SO32-氧化为SO42-

②若原溶液中含有亚硫酸根离子,在氯水中会被氧化为硫酸根离子,加入氯化钡会生成沉淀,橙黄色的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时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一定含SO32-离子,生一定不含有Fe3+;依据溶液的电中性,阳离子一定含有Na+

③向淀粉溶液中滴加橙黄色溶液未变蓝色.证明无碘单质生成,说明一定无I-

综上所述: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a+、Br-、SO32-;一定不含Fe3+、I-;NO3-的存在不能确定.

故选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有一瓶澄清的溶液,其中可能含有NH4+、K+、Mg2+、Ba2+、Al3+、Fe3+、SO42-、CO32-、NO3-、I-,取该溶液进行以下实验:

①用pH试纸测得该溶液呈酸性;

②取部分溶液,加入数滴新制的氯水及少量CCl4,经振荡、静置后,CCl4层呈紫红色;

③另取部分溶液,逐滴加入稀NaOH溶液,使溶液从酸性逐渐变为碱性,在整个滴加过程中无沉淀生成;

④取部分上述碱性溶液,加入Na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⑤将③得到的碱性溶液加热,有气体放出,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根据上述实验事实确定:

(1)写出②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2)该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______

(3)该溶液中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根据实验①现象:溶液呈强酸性,说明溶液中肯定含有H+,而H+与CO32-发生反应而不能共存,说明溶液中肯定不含有CO32-

根据实验②现象:CCl4层呈紫红色,说明有I2,这是由于I-被氯气氧化所产生的,从而说明溶液中含有I-,而I-与Fe3+、NO3-和H+-发生反应而不能共存,说明溶液中肯定不含有Fe3+、NO3-

根据实验③现象:溶液从酸性逐渐变为碱性,在滴加过程中和滴加完毕后,溶液均无沉淀产生,而Fe3+、Mg2+、Al3+能与碱反应产生沉淀,说明溶液中肯定不含有Fe3+、Mg2+、Al3+

根据实验④现象:取出部分上述碱性溶液加Na2CO3溶液后,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肯定含有Ba2+,而Ba2+能与SO42-产生沉淀,说明溶液中不含SO42-

根据实验⑤现象: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该气体为氨气,说明溶液中肯定含NH4+

综上所述,在提供的离子中肯定含有的离子为:I-、NH4+、Ba2+,肯定不含有的离子为:NO3-、CO32-、SO42-、Mg2+、Al3+,还不能确定的离子为:K+

(1)②中I-被氯气氧化,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I-=I2+2Cl-,故答案为:Cl2+2I-=I2+2Cl-

(2)在提供的离子中肯定含有的离子为:I-、NH4+、Ba2+,故答案为:NH4+、Ba2+、I-

(3)该溶液中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Mg2+、Al3+、Fe3+、SO42-、CO32-、NO3-

故答案为:Mg2+、Al3+、Fe3+、SO42-、CO32-、NO3-

解析

解:根据实验①现象:溶液呈强酸性,说明溶液中肯定含有H+,而H+与CO32-发生反应而不能共存,说明溶液中肯定不含有CO32-

根据实验②现象:CCl4层呈紫红色,说明有I2,这是由于I-被氯气氧化所产生的,从而说明溶液中含有I-,而I-与Fe3+、NO3-和H+-发生反应而不能共存,说明溶液中肯定不含有Fe3+、NO3-

根据实验③现象:溶液从酸性逐渐变为碱性,在滴加过程中和滴加完毕后,溶液均无沉淀产生,而Fe3+、Mg2+、Al3+能与碱反应产生沉淀,说明溶液中肯定不含有Fe3+、Mg2+、Al3+

根据实验④现象:取出部分上述碱性溶液加Na2CO3溶液后,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肯定含有Ba2+,而Ba2+能与SO42-产生沉淀,说明溶液中不含SO42-

根据实验⑤现象: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该气体为氨气,说明溶液中肯定含NH4+

综上所述,在提供的离子中肯定含有的离子为:I-、NH4+、Ba2+,肯定不含有的离子为:NO3-、CO32-、SO42-、Mg2+、Al3+,还不能确定的离子为:K+

(1)②中I-被氯气氧化,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I-=I2+2Cl-,故答案为:Cl2+2I-=I2+2Cl-

(2)在提供的离子中肯定含有的离子为:I-、NH4+、Ba2+,故答案为:NH4+、Ba2+、I-

(3)该溶液中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Mg2+、Al3+、Fe3+、SO42-、CO32-、NO3-

故答案为:Mg2+、Al3+、Fe3+、SO42-、CO32-、NO3-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有一无色透明溶液,欲确定是否含有下列离子:Na+、Mg2+、Al3+、Fe2+、NO3-、SO42-、Cl-、HCO3-、SO32-、Cu2+,取该溶液实验如下:

①取少量该溶液,加几滴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色

②取少量该溶液,适当浓缩,加Cu片和浓H2SO4,加热,有无色气体产生,后在空气中又变成红棕色

③取少量该溶液,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④取③中上层清液,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且不溶于HNO3

⑤取少量该溶液,加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当NaOH过量时沉淀部分溶解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判断:

(1)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______

(2)溶液中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

(3)不能确定的离子是______,为进一步确定可能存在的离子,应该补充的实验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因为是无色透明溶液,Fe2+是浅绿色、Cu2+是蓝色,故原溶液中一定不存在Fe2+、Cu2+

①取少量该溶液,加几滴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显酸性,故一定不含HCO3-

②取少量该溶液,浓缩,加Cu片和浓H2SO4,加热,有无色气体产生,后在空气中又变成红棕色,无色气体是NO,红色气体为NO2,故溶液中存在NO3-

③取少量该溶液,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故溶液中含有SO42-或SO32-

④取③中上层清液,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且不溶于HNO3不能确定是否含有Cl-,因为③中引入了氯离子;

⑤取少量该溶液,加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当NaOH过量时沉淀部分溶解,镁离子与铝离子都生成沉淀,沉淀部分溶解,即氢氧化铝溶解,氢氧化镁不溶,故一定含有 Mg2+、Al3+,根据离子共存则一定不存在HCO3-、SO32-,结合③可知一定存在SO42-

(1)依据以上分析,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Mg2+、Al3+、NO3-、SO42-

故答案为:Mg2+、Al3+、NO3-、SO42-

(2)依据以上分析,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Fe2+、HCO3-、SO32-、Cu2+

故答案为:Fe2+、HCO3-、SO32-、Cu2+

(3)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是Na+、Cl-,为进一步确定可能存在的离子,应该补充的实验是:①用焰色反应来判断Na+、②再另取少量该溶液,往其中滴加足量的Ba(NO32溶液后,取上层澄清液少许,往其中滴加含HNO3的AgNO3溶液,看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来判断是否含Cl-

故答案为:Na+、Cl-;①用焰色反应来判断Na+、②再另取少量该溶液,往其中滴加足量的Ba(NO32溶液后,取上层澄清液少许,往其中滴加含HNO3的AgNO3溶液,看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来判断是否含Cl-

解析

解:因为是无色透明溶液,Fe2+是浅绿色、Cu2+是蓝色,故原溶液中一定不存在Fe2+、Cu2+

①取少量该溶液,加几滴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显酸性,故一定不含HCO3-

②取少量该溶液,浓缩,加Cu片和浓H2SO4,加热,有无色气体产生,后在空气中又变成红棕色,无色气体是NO,红色气体为NO2,故溶液中存在NO3-

③取少量该溶液,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故溶液中含有SO42-或SO32-

④取③中上层清液,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且不溶于HNO3不能确定是否含有Cl-,因为③中引入了氯离子;

⑤取少量该溶液,加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当NaOH过量时沉淀部分溶解,镁离子与铝离子都生成沉淀,沉淀部分溶解,即氢氧化铝溶解,氢氧化镁不溶,故一定含有 Mg2+、Al3+,根据离子共存则一定不存在HCO3-、SO32-,结合③可知一定存在SO42-

(1)依据以上分析,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Mg2+、Al3+、NO3-、SO42-

故答案为:Mg2+、Al3+、NO3-、SO42-

(2)依据以上分析,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Fe2+、HCO3-、SO32-、Cu2+

故答案为:Fe2+、HCO3-、SO32-、Cu2+

(3)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是Na+、Cl-,为进一步确定可能存在的离子,应该补充的实验是:①用焰色反应来判断Na+、②再另取少量该溶液,往其中滴加足量的Ba(NO32溶液后,取上层澄清液少许,往其中滴加含HNO3的AgNO3溶液,看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来判断是否含Cl-

故答案为:Na+、Cl-;①用焰色反应来判断Na+、②再另取少量该溶液,往其中滴加足量的Ba(NO32溶液后,取上层澄清液少许,往其中滴加含HNO3的AgNO3溶液,看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来判断是否含Cl-

下一知识点 : 物质的检验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离子的检验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