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以下是对某溶液中进行离子检验的方法和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A先加BaCl2溶液,再加入足量稀HNO3,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SO

B加入足量CaCl2,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的CO

C先加盐酸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Cl-

D加入足量浓NaOH溶液,产生气体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NH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先加BaCl2溶液,再加入足量稀HNO3,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硫酸根或是银离子中的至少一种,故A错误;

B、加入足量CaCl2,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碳酸根或是银离子等离子中的至少一种,故B错误;

C、先加盐酸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则一定会产生白色沉淀,大量Cl-可以是盐酸带入的,也可能是原溶液中就有的,故C错误;

D、加入足量浓NaOH溶液,产生气体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该气体是氨气,说明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铵根离子,故D正确.

故选: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溶液中可能含有C、S、HC三种离子中的一种或两种.为探究其组成,取出两份相同的样品溶液于试管中,向一份样品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盐酸,产生无色气泡;向另一份样品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请设计合理实验步骤,在此实验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实验验证,给出实验结论.仅限选择的仪器和试剂:烧杯、试管、玻璃棒、胶头滴管、量筒、集气瓶、铁架台、漏斗、滤纸、酒精灯、1mol•L-1硫酸、2mol•L-1盐酸、2mol•L-1硝酸、1mol•L-1氯化钡、澄清石灰水、蒸馏水.

完成下列探究过程:

(1)提出假设:

假设1:溶液中只存在C

假设2:______

假设3:______

假设4:溶液中存在S、HC

(2)基于假设4,设计出实验方案,将实验操作、预期的实验现象和结论填在下表中.(可不填满,也可增加步骤)

正确答案

解:(1)向一份样品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盐酸,产生无色气泡,说明溶液中含有CO32-和HCO3-的一种或两种;向另一份样品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可能有CO32-和SO42-中的一种或两种.故溶液中离子的存在有四种可能性:①溶液中只存在CO32-;②溶液中存在CO32-和HCO3-;③溶液中存在CO32-和SO42-;④溶液中存在HCO3-和SO42-

故答案为:假设2:溶液中存在CO32-和HCO3-;假设3、溶液中存在CO32-和SO42-(2和3顺序不限);

(2)欲证明溶液中只有HCO3-和SO42-,只需要在此实验基础上增加一个排除CO32-存在的实验即可.故可先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过滤,然后向生成的白色沉淀中滴加过量的盐酸,观察沉淀是否溶解,沉淀不溶解,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而无CO32-;向滤液中加入稀硝酸或稀盐酸来证明HCO3-的存在,

故答案为:②往装有沉淀的试管中加入过量的2mol/L盐酸;沉淀不溶解,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而无CO32-

③往装有滤液的试管中加入2mol/L盐酸;出现无色气泡,说明原溶液中含有HCO3-

解析

解:(1)向一份样品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盐酸,产生无色气泡,说明溶液中含有CO32-和HCO3-的一种或两种;向另一份样品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可能有CO32-和SO42-中的一种或两种.故溶液中离子的存在有四种可能性:①溶液中只存在CO32-;②溶液中存在CO32-和HCO3-;③溶液中存在CO32-和SO42-;④溶液中存在HCO3-和SO42-

故答案为:假设2:溶液中存在CO32-和HCO3-;假设3、溶液中存在CO32-和SO42-(2和3顺序不限);

(2)欲证明溶液中只有HCO3-和SO42-,只需要在此实验基础上增加一个排除CO32-存在的实验即可.故可先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过滤,然后向生成的白色沉淀中滴加过量的盐酸,观察沉淀是否溶解,沉淀不溶解,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而无CO32-;向滤液中加入稀硝酸或稀盐酸来证明HCO3-的存在,

故答案为:②往装有沉淀的试管中加入过量的2mol/L盐酸;沉淀不溶解,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而无CO32-

③往装有滤液的试管中加入2mol/L盐酸;出现无色气泡,说明原溶液中含有HCO3-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能够检验出KI中是否含有Br-的实验是(  )

A加入足量的新制氯水,溶液变色则有Br-

B加入酸性KMn04溶液,观察溶液颜色是否褪去

C加入少量的碘水,再加入CCl4振荡,有机层有色,则有Br-

D加入足量FeCl3溶液,用CCl4萃取后,在水层中加入氯水,溶液呈橙黄色,则含有Br-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新制氯水可以氧化Br-,也可以氧化I-,而且生成的I2也有颜色,会使溶液变色,故无法判断,故A错误;

B、酸性KMnO4可以氧化Br-,也可以氧化I-,也无法判断,另外KMnO4被消耗后,虽然紫红色褪去了,但是生成的I2或者Br2也有颜色,会使溶液变色,故一般不用KMnO4鉴定卤素离子,故B错误;

C、I2不会跟Br-反应,这样的操作无法得出任何结论,无论KI中是否含有Br-,加入少量碘水,再加入CCL4振荡,有机层永远都会有色,故C错误;

D.FeCl3可以和I-反应,但不和Br-反应,加入足量FeCl3溶液,用CCl4萃取,可以将体系中的I-完全除去,氯水中的Cl2可以和Br-反应,如果KI中含有Br-,这样处理后,水层中应该有Br-,加入氯水,溶液会呈橙色,因为生成了Br2,故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对某无色溶液中所含离子进行鉴别,根据实验事实所得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因加HCl之前生成的可能是AgCl沉淀,也可能是别的白色沉淀,但是后面加上HCl中含有大量Cl-离子,所以不能确定Cl-离子是原溶液里的还是后来加进去的,故A错误;

   B、因为加入的是硝酸钡,溶液中存在了硝酸根离子,再加入盐酸时引入氢离子,就相当于存在了硝酸,将亚硫酸根离子氧化为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形成不可溶的硫酸钡沉淀,也可能含有亚硫酸离子,故B错误;

   C、因加入淀粉溶液后溶液变蓝,说明溶液中有碘,再根据某无色溶液中通入Cl2后溶液变为黄色,可知原溶液中含有I¯,故C正确;

   D、因加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呈酸性,含有H+,故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湖州二模)某溶液可能含有Al3+、NH4+、Fe2+、Na+、CO32-、SO42-、Cl-、NO3-中的若干种.若在该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无明显现象,并得到X溶液,对X溶液进行如下实验:(已知该题忽略水的电离,且原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均为0.5mol•L-1).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原溶液中可能含有NO3-和Al3+

B白色沉淀C可能是Al(OH)3

C原溶液中一定存在NH4+、Fe2+、SO42-、Cl-

D沉淀B可能是Fe(OH)2和Fe(OH)3的混合物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在该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无明显现象,则溶液中不存在CO32-,且Fe2+、NO3-不能同时存在;向溶液X中加热硝酸钡产生气体A,气体A遇到空气变成红棕色,则A为NO,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2+,则一定不含NO3-;生成的白色沉淀A只能为硫酸钡,则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向溶液A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得到的沉淀B为氢氧化铁,气体B只能为氨气,则一定存在NH4+;向溶液B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由于溶液中含有氢氧根离子和钡离子,则沉淀C为碳酸钡;

根据分析可知,溶液中一定含有NH4+、Fe2+、SO42-,一定不含:NO3-、CO32-,无法确定是否含有Al3+、Cl-,由于原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均为0.5mol•L-1,根据溶液电中性可知,溶液中一定不含Al3+,一定含有Cl-

A.根据分析可知,原溶液中一定不含铝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故A错误;

B.白色沉淀C碳酸钡,不可能为氢氧化铝,故B错误;

C.根据分析可知,原溶液中一定存在NH4+、Fe2+、SO42-、Cl-,故C正确;

D.由于硝酸钡、盐酸过量,则亚铁离子完全被氧化成铁离子,故沉淀B一定为氢氧化铁,故D错误;

故选C.

下一知识点 : 物质的检验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离子的检验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