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离子的检验
- 共4052题
下列关于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可能为碳酸钡、氯化银等,原溶液中可能含有碳酸根离子、银离子等,原溶液中不一定存在SO42-离子,故A错误;
B.先加BaCl2溶液,再加HCl,产生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可能为氯化银或硫酸钡,则原溶液中可能存在阳离子,不一定存在SO42-离子,故B错误;
C.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氧化亚硫酸根离子,所以不能使用硝酸钡,可以使用氯化钡检验,故C错误;
D.先加入过量HCl酸化,排除干扰离子,然后再向澄清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一定为硫酸钡,则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存在SO42-离子,故D正确;
故选D.
有甲、乙两溶液,各含有下列14种离子中的7种:Al3+、Cl-、Na+、K+、NO3-、OH-、S2-、MnO4-、Fe3+、AlO2-、CO32-、NH4+、SO42-、H+.已知两溶液所含离子各不相同,甲溶液里只有2种阳离子,则甲溶液中的阳离子是______,乙溶液中的阴离子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由溶液中离子之间的反应可知,Al3+、Fe3+、NH4+、H+与OH-不能大量共存,且甲溶液里的阳离子只有两种,所以Al3+、Fe3+、NH4+、H+在乙溶液中,OH-在甲溶液中,由此知甲溶液呈碱性,乙溶液呈酸性,
乙溶液呈酸性,能和酸反应的离子AlO2-、CO32-、S2-不能在乙溶液中,只能在甲溶液中,高锰酸根离子有强氧化性,不能和氯离子、硫离子共存,所以氯离子和硫离子存在于甲溶液中,甲溶液里的阳离子只有两种,Na+、K+在甲溶液中,甲、乙两溶液各含14种离子中的7种,所以NO3-(或Cl-)、SO42-在乙溶液中,
由以上分析知,甲溶液中存在的离子为:Cl-(或NO3-)、Na+、K+、OH-、S2-、AlO2-、CO32-,
乙溶液中存在的离子为:Al3+、NO3-(或Cl-)、MnO4-、Fe3+、NH4+、SO42-、H+,
所以甲溶液中的阳离子为:Na+、K+;乙溶液中的阴离子为:NO3-、MnO4-、SO42-或MnO4-、SO42-、Cl-,
故答案为:Na+、K+;NO3-、MnO4-、SO42-或MnO4-、SO42-、Cl-.
解析
解:由溶液中离子之间的反应可知,Al3+、Fe3+、NH4+、H+与OH-不能大量共存,且甲溶液里的阳离子只有两种,所以Al3+、Fe3+、NH4+、H+在乙溶液中,OH-在甲溶液中,由此知甲溶液呈碱性,乙溶液呈酸性,
乙溶液呈酸性,能和酸反应的离子AlO2-、CO32-、S2-不能在乙溶液中,只能在甲溶液中,高锰酸根离子有强氧化性,不能和氯离子、硫离子共存,所以氯离子和硫离子存在于甲溶液中,甲溶液里的阳离子只有两种,Na+、K+在甲溶液中,甲、乙两溶液各含14种离子中的7种,所以NO3-(或Cl-)、SO42-在乙溶液中,
由以上分析知,甲溶液中存在的离子为:Cl-(或NO3-)、Na+、K+、OH-、S2-、AlO2-、CO32-,
乙溶液中存在的离子为:Al3+、NO3-(或Cl-)、MnO4-、Fe3+、NH4+、SO42-、H+,
所以甲溶液中的阳离子为:Na+、K+;乙溶液中的阴离子为:NO3-、MnO4-、SO42-或MnO4-、SO42-、Cl-,
故答案为:Na+、K+;NO3-、MnO4-、SO42-或MnO4-、SO42-、Cl-.
为检验溶液里的某种离子,进行下列实验,其中结论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溶液中加入稀硝酸后,再加硝酸银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则溶液中一定含有碘离子,故A错误.
B、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则溶液中含有SO42-离子或者是SO32-离子或Ag+离子,故B错误;
C、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后能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即氨气,则溶液中含有NH4+,故C正确;
D、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有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所以向某溶液中加入稀HCl,放出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原溶液中不一定有碳酸根离子,故D错误.
故选C.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某种离子,下列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能与银离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有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等,所以向某溶液中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原溶液中不一定有氯离子,故A错误.
B、能使钡离子产生沉淀的离子有碳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亚硫酸根离子等,但只有硫酸钡不溶于盐酸,所以向某溶液中加稀HCl,无明显现象,再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有SO42-,故B正确.
C、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有镁离子、铝离子等,所以向某溶液中加NaOH溶液后生成白色沉淀,原溶液中不一定有镁离子,故C错误.
D、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有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所以向某溶液中加入稀HCl,放出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原溶液中不一定有碳酸根离子,故D错误.
故选B.
(2015•江门一模)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铝和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铝,氧化铝膜兜住熔化铝不滴落,说明氧化铝的熔点高于铝的熔点,所以会出现只融化不低落的现象,故A错误;
B.可能含亚硫酸根离子,亚硫酸钡是白色沉淀,故B错误;
C.用玻璃棒蘸取浓硫酸点到蓝色石蕊试纸上,浓硫酸能将纸张中H、O以2:1水的形式脱去试纸变黑,而体现脱水性,故C正确;
D.加碘盐通常加KIO3,该实验加CCl4,下层为紫红色,是因为乙酸提供酸性介质,食用加碘盐中碘离子和食盐中碘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碘单质,生成的碘易溶于四氯化碳,四氯化碳与水不互溶,溶液分层,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大,有色层在下层,可以证明该食用加碘盐含有KIO3,故D正确;
故选CD.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