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离子的检验
- 共4052题
现有A、B、C、D、E五种盐溶液,分别由K+、NH4+、Ag+、Ba2+、Al3+、Cl-、Br-、CO32-、SO42-、NO3- 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各一种组成(五种盐所含阴、阳离子各不相同)已知:
①A+B→白色沉淀 ②A+D→白色沉淀 ③A+C→白色沉淀
④D+B→白色沉淀+无色气体 ⑤A溶液中c(H+)=c(OH-)
⑥B溶液中c(H+)=1×10-12mol•L-1 ⑦C、D、E三种溶液的pH<7,
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可以推出(用分子式表示)
A为______;B为______;C为______;D为______;E为______.
写出以上①②③④各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______,②______,
③______,④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根据其中C、D、E三种溶液的pH<7,说明C、D、E三种溶液为强酸弱碱盐,水解呈酸性,B溶液呈碱性,A溶液中c(H+)=c(OH-),Ag+不能Cl-、Br-、SO42-、CO32-相结合,因为AgCl、Ag2SO4、Ag2CO3都为白色沉淀,AgBr为浅黄色沉淀,只能形成硝酸银,可推测知A为中性溶液,只有氯化钡、硫酸铝,根据B溶液呈碱性,B为强碱弱酸盐,而K+、Ba2+为强碱阳离子,CO32-为弱酸根离子,因此B只能为K2CO3,根据B和D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和气体,B中含CO32-,而能与CO32-反应生成沉淀的有Al3+、Ag+、Ba2+,其中CO32-和Al3+发生双水解反应不仅生成沉淀而且生成气体,离子反应为2Al3++3CO32-+3H2O═2Al(OH)3↓+CO2↑,所以D中含Al3+,而D为强酸弱碱盐酸性溶液,酸根离子为Cl-、Br-、SO42-中的一种,即为硫酸铝,根据A可分别与C、B、D反应生成白色沉淀,B为K2CO3,D为硫酸铝,C中只能是硝酸银,
故答案为:A:BaCl2;B:K2CO3;C:AgNO3;D:Al2(SO4);E:NH4Br;
(2)
丁中阳离子可能为Ag+、Ba2+中的一种.而丁为强酸弱碱盐,故可确定丁中含Ag+,只能为AgNO3.戊为强酸弱碱盐,戊中只能含NH4+.丙为中性溶液,为强酸强碱盐,可确定丙中只能含Ba2+.因为丁为AgNO3,与甲、乙、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与Ag+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酸根离子有Cl-、SO42-、CO32-,丙中含Ba2+,所以丙为BaCl2,甲中含Al3+,
所以甲为Al2(SO4)3,最后戊中含NH4+,与之结合的酸根离子为Br-,即戊为NH4Br,
故答案为:Al2(SO4)3;K2CO3;BaCl2;AgNO3;NH4Br;
(2)①②③④各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①Ba2++CO32-═BaCO3↓ ②Ba2++SO42-═BaSO4↓ ③Ag++Cl-═AgCl↓
④2Al3++3CO32-+3H2O═2Al(OH)3↓+3CO2↑,
故答案为:①Ba2++CO32-═BaCO3↓;②Ba2++SO42-═BaSO4↓;③Ag++Cl-═AgCl↓;
④2Al3++3CO32-+3H2O═2Al(OH)3↓+3CO2↑.
解析
解:(1)根据其中C、D、E三种溶液的pH<7,说明C、D、E三种溶液为强酸弱碱盐,水解呈酸性,B溶液呈碱性,A溶液中c(H+)=c(OH-),Ag+不能Cl-、Br-、SO42-、CO32-相结合,因为AgCl、Ag2SO4、Ag2CO3都为白色沉淀,AgBr为浅黄色沉淀,只能形成硝酸银,可推测知A为中性溶液,只有氯化钡、硫酸铝,根据B溶液呈碱性,B为强碱弱酸盐,而K+、Ba2+为强碱阳离子,CO32-为弱酸根离子,因此B只能为K2CO3,根据B和D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和气体,B中含CO32-,而能与CO32-反应生成沉淀的有Al3+、Ag+、Ba2+,其中CO32-和Al3+发生双水解反应不仅生成沉淀而且生成气体,离子反应为2Al3++3CO32-+3H2O═2Al(OH)3↓+CO2↑,所以D中含Al3+,而D为强酸弱碱盐酸性溶液,酸根离子为Cl-、Br-、SO42-中的一种,即为硫酸铝,根据A可分别与C、B、D反应生成白色沉淀,B为K2CO3,D为硫酸铝,C中只能是硝酸银,
故答案为:A:BaCl2;B:K2CO3;C:AgNO3;D:Al2(SO4);E:NH4Br;
(2)
丁中阳离子可能为Ag+、Ba2+中的一种.而丁为强酸弱碱盐,故可确定丁中含Ag+,只能为AgNO3.戊为强酸弱碱盐,戊中只能含NH4+.丙为中性溶液,为强酸强碱盐,可确定丙中只能含Ba2+.因为丁为AgNO3,与甲、乙、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与Ag+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酸根离子有Cl-、SO42-、CO32-,丙中含Ba2+,所以丙为BaCl2,甲中含Al3+,
所以甲为Al2(SO4)3,最后戊中含NH4+,与之结合的酸根离子为Br-,即戊为NH4Br,
故答案为:Al2(SO4)3;K2CO3;BaCl2;AgNO3;NH4Br;
(2)①②③④各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①Ba2++CO32-═BaCO3↓ ②Ba2++SO42-═BaSO4↓ ③Ag++Cl-═AgCl↓
④2Al3++3CO32-+3H2O═2Al(OH)3↓+3CO2↑,
故答案为:①Ba2++CO32-═BaCO3↓;②Ba2++SO42-═BaSO4↓;③Ag++Cl-═AgCl↓;
④2Al3++3CO32-+3H2O═2Al(OH)3↓+3CO2↑.
下列关于检验和鉴别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中含有SO42-或银离子中的至少一种,故A错误;
B.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均可以使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溶液中有碳酸盐、碳酸氢盐、亚硫酸盐或亚硫酸氢盐,故B错误;
C.不能用稀硫酸洗,因为铂丝上残留的稀硫酸会影响颜色反应,应该用稀盐酸,因为盐酸易挥发,加热时就全挥发了,故C错误;
D.三种物质和水混合后,煤油在水的上层,四氯化碳在水的下层,乙醇不分层,所以可以用水鉴别三者,故D正确.
故选D.
常温下,pH=1的某溶液A中含有NH4+、K+、Na+、Fe3+、Al3+、Fe2+、CO32-、NO3-、Cl-、NO2-、I-、SO42-中的4种,且各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现取该溶液进行有关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由溶液pH=1可知溶液为酸性溶液,氢离子浓度为0.1mol/L,溶液中一定不存在与氢离子反应的离子:CO32-、NO2-;
溶液A中加过量(NH4)2CO3,产生白色沉淀,可以排除Fe2+、Fe3+,原溶液中一定有Al3+;
溶液乙加铜和浓硫酸能产生NO,原溶液中有NO3-,强酸性溶液中有NO3-,则一定没有Fe2+、I-;
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溶液中存在0.1mol/L的氢离子、0.1mol/L的铝离子,溶液中阳离子带有的电荷为:0.4mol/L;而溶液中除了存在0.1mol/L的硝酸根离子外,还应该含有SO42-离子和Cl-,所以该溶液中一定有NO3-、Al3+、SO42-、Cl-四种离子,故A正确;
B.根据反应方程式3Cu+8HNO3═3Cu(NO3)2+2NO↑+4H2O可知,消耗14.4g铜,生成一氧化氮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15mol,由于没有告诉是标准状况下,0.15mol一氧化氮的体积不一定为3.35L,故B错误;
C.根据分析可知,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所以沉淀乙中一定为碳酸钡和硫酸钡沉淀的化合物,故C错误;
D.为了确定原溶液中是否有K+,可以通过焰色反应检验,观察时需要透过蓝色的钴玻璃,以便滤去钠离子的黄色,不能直接观察,故D错误;
故选A.
某溶液含有下表离子中的几种(不考虑水的电离及离子的水解).溶液中阴离子物质的量为0.2mol,阳离子物质的量为0.3mol,阳离子只有两种.
①若向原溶液中加入过量稀盐酸,无气体生成,得到溶液A.
②向溶液A中加入过量稀HNO3,再加AgNO3溶液,溶液中析出白色沉淀.过滤,得滤液B.
③往B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并加热,有4.48L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不考虑气体溶解于水或与水反应,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同时有红褐色沉淀生成.过滤,得滤液C,此过程中沉淀的量不减少.
④若向原溶液中加入稀HNO3,再加足量BaCl2,有46.6g白色沉淀生成.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原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阴离子是______.
(2)写出③总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3)若原溶液由一种盐溶解于水制得,则该盐的化学式为______.
(4)若原溶液由R和M(摩尔质量R>M)两种盐溶解于水制得,则这两种盐的化学式为______,其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
ⅰ、M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
ⅱ、实验室用工业废料制备盐R,在利用重结晶方法精制该盐时,需要趁热过滤,原因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①若向原溶液中加入过量稀盐酸,无气体生成,得到溶液A,说明溶液中一定不含有CO32-、SO32-;
②向溶液A中加入过量稀HNO3,再加AgNO3溶液,溶液中析出白色沉淀,过滤,得滤液B,因溶液A中含有Cl-,所以原溶液中不一定含有Cl-;
④若向原溶液中加入稀HNO3,再加足量BaCl2,有46.6g白色沉淀生成,所以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一定不含Ba2+,硫酸钡的物质的量为0.2mol,则SO42-的物质的量为0.2mol,因溶液中阴离子物质的量为0.2mol,所以溶液中阴离子只有SO42-,一定没有Cl-,
③往B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并加热,有4.48L(0.2mol)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不考虑气体溶解于水或与水反应,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同时有红褐色沉淀生成.过滤,得滤液C,此过程中沉淀的量不减少,说明溶液B中含有NH4+、
Fe3+或Fe2+、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H4+、Fe3+或Fe2+,一定没有OH-、Al3+,因阳离子只有两种,所以则原溶液中一定只有NH4+、Fe3+或Fe2+,因NH3的物质的量为0.2mol,根据NH4+、~NH3,得NH4+的物质的量也为0.2mol,又因阳离子物质的量为0.3mol,阳离子只有两种,所以Fe3+或Fe2+的物质的量为0.1mol,根据电荷守恒,离子为Fe2+,一定不含Fe3+,
综上所述,溶液中的阳离子:NH4+、Fe3+,阴离子有:SO42-,一定没有的离子是:Ba2+、Al3+、Fe3+、OH-、CO32-、Cl-、
SO32-,原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阴离子是OH-、CO32-、Cl-、SO32-,故答案为:OH-、CO32-、Cl-、SO32-;
(2)B与过量NaOH溶液并加热,有4.48L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同时有红褐色沉淀生成,方程式为:2NH4++Fe3++5OH-2NH3↑+Fe(OH)3↓+2H2O,故答案为:2NH4++Fe3++5OH-
2NH3↑+Fe(OH)3↓+2H2O;
(3)溶液含有0.2molNH4+,0.1molFe2+,0.2molFe2+,三者的个数之比为:2:1:2,
所以化学式为:(NH4)2Fe(SO4)2,故答案为:(NH4)2Fe(SO4)2;
(4)因两种盐溶解于水制得:(NH4)2Fe(SO4)2,所以这两种盐的化学式为:(NH4)2SO4和FeSO4,物质的量之比为:1:1,因FeSO4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和(NH4)2SO4,所以M溶液为(NH4)2SO4,因铵根离子水解,
所以离子浓度:c(NH4+)>c(SO42-)>c(H+)>c(OH-),
故答案为:(NH4)2SO4和FeSO4; 1:1;c(NH4+)>c(SO42-)>c(H+)>c(OH-);
(5)为减少过滤时该盐的损失,因趁热过滤,故答案为:减少过滤时该盐的损失;
解析
解:(1)①若向原溶液中加入过量稀盐酸,无气体生成,得到溶液A,说明溶液中一定不含有CO32-、SO32-;
②向溶液A中加入过量稀HNO3,再加AgNO3溶液,溶液中析出白色沉淀,过滤,得滤液B,因溶液A中含有Cl-,所以原溶液中不一定含有Cl-;
④若向原溶液中加入稀HNO3,再加足量BaCl2,有46.6g白色沉淀生成,所以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一定不含Ba2+,硫酸钡的物质的量为0.2mol,则SO42-的物质的量为0.2mol,因溶液中阴离子物质的量为0.2mol,所以溶液中阴离子只有SO42-,一定没有Cl-,
③往B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并加热,有4.48L(0.2mol)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不考虑气体溶解于水或与水反应,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同时有红褐色沉淀生成.过滤,得滤液C,此过程中沉淀的量不减少,说明溶液B中含有NH4+、
Fe3+或Fe2+、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H4+、Fe3+或Fe2+,一定没有OH-、Al3+,因阳离子只有两种,所以则原溶液中一定只有NH4+、Fe3+或Fe2+,因NH3的物质的量为0.2mol,根据NH4+、~NH3,得NH4+的物质的量也为0.2mol,又因阳离子物质的量为0.3mol,阳离子只有两种,所以Fe3+或Fe2+的物质的量为0.1mol,根据电荷守恒,离子为Fe2+,一定不含Fe3+,
综上所述,溶液中的阳离子:NH4+、Fe3+,阴离子有:SO42-,一定没有的离子是:Ba2+、Al3+、Fe3+、OH-、CO32-、Cl-、
SO32-,原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阴离子是OH-、CO32-、Cl-、SO32-,故答案为:OH-、CO32-、Cl-、SO32-;
(2)B与过量NaOH溶液并加热,有4.48L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同时有红褐色沉淀生成,方程式为:2NH4++Fe3++5OH-2NH3↑+Fe(OH)3↓+2H2O,故答案为:2NH4++Fe3++5OH-
2NH3↑+Fe(OH)3↓+2H2O;
(3)溶液含有0.2molNH4+,0.1molFe2+,0.2molFe2+,三者的个数之比为:2:1:2,
所以化学式为:(NH4)2Fe(SO4)2,故答案为:(NH4)2Fe(SO4)2;
(4)因两种盐溶解于水制得:(NH4)2Fe(SO4)2,所以这两种盐的化学式为:(NH4)2SO4和FeSO4,物质的量之比为:1:1,因FeSO4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和(NH4)2SO4,所以M溶液为(NH4)2SO4,因铵根离子水解,
所以离子浓度:c(NH4+)>c(SO42-)>c(H+)>c(OH-),
故答案为:(NH4)2SO4和FeSO4; 1:1;c(NH4+)>c(SO42-)>c(H+)>c(OH-);
(5)为减少过滤时该盐的损失,因趁热过滤,故答案为:减少过滤时该盐的损失;
Ⅰ、某种溶液仅含下表离子中的5种(不考虑水的电离与离子水解),且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均为1mol.
若向原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有无色气体生成.经分析反应后溶液中阴离子种类没有变化.
(1)溶液中______(填“一定”、“一定不”或“可能”)含有HCO3-或CO32-,理由是______
(2)原溶液中所含的阴离子为______,阳离子为______
(3)向原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有无色气体生成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4)若向原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后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灼烧到恒重,得到固体质量为______g.
Ⅱ、钡盐行业生产中排出大量的钡泥[主要含有BaCO3、BaSiO3、BaSO3、Ba(FeO2)2等].某主要生产BaCl2、BaCO3、BaSO4的化工厂利用钡泥制取Ba(NO3)2,其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1)酸溶后溶液中pH=1,Ba(FeO2)2与HNO3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酸溶时通常控制反应温度不超过70℃,且不使用浓硝酸,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该厂结合本厂实际,选用的X为______(填化学式);中和Ⅰ使溶液中______(填离子符号)的浓度减少(中和Ⅰ引起的溶液体积变化可忽略).
(4)上述流程中洗涤的目的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Ⅰ、(1)往溶液中加入的是过量的盐酸,如果有碳酸根离子或碳酸氢跟离子的话会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就不可能保证阴离子种类没有变化,
故答案为:一定不;HCO3-与CO32-均可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造成阴离子种类有所变化;
(2)若向原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有无色气体生成,反应后溶液中阴离子种类没有变化,根据表中的离子,可以推知是 Fe2+、NO3-在酸性环境下生成的一氧化氮,所以一定含有氯离子,加入盐酸,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不变,所以原来溶液中含有Cl-,若只含有氯离子和硝酸根离子,二者的量均为1mol,根据电何守恒是不可能的,所以还含有硫酸根离子,再根据电荷守恒确定还含有一种带有两个正电荷的镁离子,故答案为:Cl-、NO3-、SO42-;Fe2+、Mg2+;
(3)向原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有无色气体NO生成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3Fe2++NO3-+4H+=3Fe3++NO↑+2H2O,故答案为:3Fe2++NO3-+4H+=3Fe3++NO↑+2H2O;
(4)若向原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后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灼烧到恒重,得到固体是三氧化二铁以及氧化镁,根据原子守恒,则生成0.5molFe2O3和1mol的MgO,质量为:0.5mol×160g/mol+1mol×40g/mol=120g,故答案为:120;
Ⅱ、(1)Ba(FeO2)2中Fe元素是+3价,故Ba(FeO2)2与硝酸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Ba(FeO2)2+8HNO3═Ba(NO3)2+2Fe(NO3)3+4H2O,
故答案为:Ba(FeO2)2+8HNO3═Ba(NO3)2+2Fe(NO3)3+4H2O;
(2)酸溶时控制反应温度不超过70℃,是为了防止温度过高,反应速率太快;不使用浓硝酸,是因为浓HNO3不稳定,易分解,易挥发,故答案为:防止反应速率过快 浓HNO3易挥发、分解(凡合理答案均可);
(3)加入X调节溶液的pH=4~5,则X应能消耗H+,结合工厂主要生产BaCl2、BaCO3、BaSO4的实际情况,可选用BaCO3;中和后溶液中H+浓度减小,pH在4~5时,Fe3+也完全沉淀,故Fe3+浓度也减小,故答案为:BaCO3;Fe3+、H+;
(4)因为钡盐是重金属盐,有毒,故洗涤的目的是减少废渣中可溶性钡盐对环境的污染,故答案为:减少废渣中可溶性钡盐对环境的污染(凡合理答案均可).
解析
解:Ⅰ、(1)往溶液中加入的是过量的盐酸,如果有碳酸根离子或碳酸氢跟离子的话会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就不可能保证阴离子种类没有变化,
故答案为:一定不;HCO3-与CO32-均可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造成阴离子种类有所变化;
(2)若向原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有无色气体生成,反应后溶液中阴离子种类没有变化,根据表中的离子,可以推知是 Fe2+、NO3-在酸性环境下生成的一氧化氮,所以一定含有氯离子,加入盐酸,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不变,所以原来溶液中含有Cl-,若只含有氯离子和硝酸根离子,二者的量均为1mol,根据电何守恒是不可能的,所以还含有硫酸根离子,再根据电荷守恒确定还含有一种带有两个正电荷的镁离子,故答案为:Cl-、NO3-、SO42-;Fe2+、Mg2+;
(3)向原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有无色气体NO生成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3Fe2++NO3-+4H+=3Fe3++NO↑+2H2O,故答案为:3Fe2++NO3-+4H+=3Fe3++NO↑+2H2O;
(4)若向原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后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灼烧到恒重,得到固体是三氧化二铁以及氧化镁,根据原子守恒,则生成0.5molFe2O3和1mol的MgO,质量为:0.5mol×160g/mol+1mol×40g/mol=120g,故答案为:120;
Ⅱ、(1)Ba(FeO2)2中Fe元素是+3价,故Ba(FeO2)2与硝酸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Ba(FeO2)2+8HNO3═Ba(NO3)2+2Fe(NO3)3+4H2O,
故答案为:Ba(FeO2)2+8HNO3═Ba(NO3)2+2Fe(NO3)3+4H2O;
(2)酸溶时控制反应温度不超过70℃,是为了防止温度过高,反应速率太快;不使用浓硝酸,是因为浓HNO3不稳定,易分解,易挥发,故答案为:防止反应速率过快 浓HNO3易挥发、分解(凡合理答案均可);
(3)加入X调节溶液的pH=4~5,则X应能消耗H+,结合工厂主要生产BaCl2、BaCO3、BaSO4的实际情况,可选用BaCO3;中和后溶液中H+浓度减小,pH在4~5时,Fe3+也完全沉淀,故Fe3+浓度也减小,故答案为:BaCO3;Fe3+、H+;
(4)因为钡盐是重金属盐,有毒,故洗涤的目的是减少废渣中可溶性钡盐对环境的污染,故答案为:减少废渣中可溶性钡盐对环境的污染(凡合理答案均可).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