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离子的检验
- 共4052题
下列离子检验的方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能使硝酸银产生白色沉淀的离子有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等,所以某溶液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原溶液中不一定有Cl-,故A错误.
B、能使氯化钡产生白色沉淀的离子有碳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亚硫酸根离子等,所以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原溶液中不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故B错误.
C、能使氢氧化钠产生蓝色沉淀的阳离子只有铜离子,所以某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Cu2+,故C正确.
D、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无色气体的离子有碳酸根离子、亚硫酸根离子等,所以某溶液加入稀硫酸生成无色气体,原溶液中不一定含有碳酸根离子,故D错误.
故选C.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待检液逐滴加入NaOH溶液,有白色胶状沉淀(氢氧化铝)产生后来沉淀逐渐消失生成片铝酸盐,则原溶液中可能含有Al3+,故A正确;
B、亚铁离子与氯气反应生成铁离子,铁离子遇硫氰化钾显红色,故B正确;
C、某化合物进行焰色实验,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焰色为紫色,证明含K+,故C正确;
D、CO32-和HCO3-都能与HCl反应生成CO2气体,CO2气体为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的气体,所以不能判断出是否含有CO32-,故D错误,
故选D.
能用AgNO3溶液和稀HNO3检验的物质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因氯酸银和硝酸钾均为可溶于水的盐,所以向氯酸钾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和稀HNO3,无沉淀不反应,故A错误;
B.次氯酸钾在溶液中电离出次氯酸根离子和钾离子,次氯酸根离子只需利用其漂白性即可鉴别,无需用AgNO3溶液和稀HNO3,故B错误;
C.KCl能与AgNO3反应:KCl+AgNO3═AgCl↓+KNO3,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生成的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所以能用AgNO3溶液和稀HNO3检验,故C正确;
D.CCl4为分子,不能电离出氯离子,所以不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不能用AgNO3溶液和稀HNO3检验,故D错误;
故选C.
有一澄清透明的溶液可能含有H+、AlO2-、CO32-、Cl-、NO3-、Ag+、Fe3+、Fe2+、Al3+、NH4+十种离子中的几种,向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量1mol•L-1 NaOH溶液,开始产生沉淀并逐渐增多,随后又逐渐减少,整个过程始终无气体放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开始产生沉淀并逐渐增多,随后沉淀有逐渐减少,则溶液中一定含有Al3+,根据离子共存,溶液中一定不存在H+、AlO2-、CO32-;整个过程始终无气体放出,则一定不存在NH4+;Cl-、NO3-离子至少存在1种,若存在Cl-,一定不存在Ag+,若存在NO3-,可能存在Ag+、Fe3+、Fe2+,
A.根据分析可知,一定存在Al3+,一定不存在NH4+,若不存在氯离子,可能存在Ag+,故A错误;
B.根据溶液电中性,溶液中Cl-、NO3-离子至少存在1种,无法确定是否含有Cl-,故B错误;
C.根据分析可知,溶液中一定不存在NH4+、AlO2-、CO32-,故C正确;
D.溶液中可能含有Fe3+、Fe2+,故D错误;
故选C.
某溶液中可能含有SO32-、SO42-、HCO3-三种离子中的两种或三种.为探究其组成,小明取出两份相同的样品溶液于试管中,向一份中加入过量的盐酸,产生无色气泡;向另一份中滴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请设计合理实验,做进一步的探究,对小明的实验给出结论.
仅限选择的仪器、用品和试剂:烧杯、试管、玻璃棒、胶头滴管、量筒、集气瓶、铁架台、漏斗、滤纸、酒精灯、带单孔胶塞的导管;1mol/L硫酸;2mol/L盐酸;2mol/L硝酸、;1mol/L氯化钡、澄清石灰水、品红溶液、蒸馏水.
完成下列探究过程:
(1)提出假设:
假设1:溶液中存在SO32-、SO42-
假设2:______;
假设3:______;
假设4:溶液中存在SO32-、SO42-、HCO3-
(2)基于假设4,设计出实验方案,将实验操作、预期的实验现象和结论填在下表中.
[提示]Ⅰ、在答题卡上按照下表的方式作答,注意前后内容的对应.
Ⅱ、注意文字简洁,超出答题卡空间视为无效.
Ⅲ、可不填满,也可增加步骤.
正确答案
解:(1)某溶液中可能含有SO32-、SO42-、HCO3-三种离子中的两种或三种.为探究其组成,可提出假设:
假设l:溶液中存在SO32-、SO42-,假设2:溶液中存在SO32-、HCO3;
假设3:溶液中存在HCO3-、SO42-;假设4:溶液中存在SO32-、SO42-、HCO3-;
(2)基于假设4,可设计出实验方案,
①用胶头滴管取少量溶液加入试管A中,再用滴管取过量的1mol/L氯化钡溶液并滴入其中,充分反应后,静置,然后过滤,将沉淀和滤液分别装入另外的两个试管B、C中,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含有SO42-或SO32-或两者都有;
②往装有沉淀的试管B中加入过量的2mol/L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沉淀部分溶解,并产生气体.品红褪色,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和SO32-;
③往装有滤液的试管C中加入2mol/L盐酸或加入澄清石灰水;出现无色气泡.或澄清溶液变浑浊,说明原溶液中含有HCO3-.
故答案为:(1)假设2:溶液中存在SO32-和HCO3-;
假设3:溶液中存在HCO3-和SO42-
(2)
解析
解:(1)某溶液中可能含有SO32-、SO42-、HCO3-三种离子中的两种或三种.为探究其组成,可提出假设:
假设l:溶液中存在SO32-、SO42-,假设2:溶液中存在SO32-、HCO3;
假设3:溶液中存在HCO3-、SO42-;假设4:溶液中存在SO32-、SO42-、HCO3-;
(2)基于假设4,可设计出实验方案,
①用胶头滴管取少量溶液加入试管A中,再用滴管取过量的1mol/L氯化钡溶液并滴入其中,充分反应后,静置,然后过滤,将沉淀和滤液分别装入另外的两个试管B、C中,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含有SO42-或SO32-或两者都有;
②往装有沉淀的试管B中加入过量的2mol/L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沉淀部分溶解,并产生气体.品红褪色,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和SO32-;
③往装有滤液的试管C中加入2mol/L盐酸或加入澄清石灰水;出现无色气泡.或澄清溶液变浑浊,说明原溶液中含有HCO3-.
故答案为:(1)假设2:溶液中存在SO32-和HCO3-;
假设3:溶液中存在HCO3-和SO42-
(2)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