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离子的检验
- 共4052题
向某溶液中先加入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溶解也无气体逸出,则这种溶液中(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生成不溶于盐酸的白色沉淀,白色沉淀可能是硫酸钡或氯化银,如Na2SO4+BaCl2=BaSO4↓+2NaCl,也可能为BaCl2+2AgNO3=Ba(NO3)2+2AgCl↓;
故选D.
(2013秋•泗县校级期末)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往溶液中滴加盐酸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该气体可能为二氧化硫或者二氧化碳,原溶液中可能含有碳酸氢根离子、亚硫酸根离子等,原溶液中不一定存在CO32-,故A正确;
B.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溶液,该白色沉淀可能为碳酸银、硫酸银等,原溶液中不一定含Cl-,故B错误;
C.往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可能为氯化银,不一定为硫酸钡,则原溶液中不一定含SO42-,故C错误;
D.往溶液中滴加氯水和KSCN,溶液变红,此时的溶液中一定含Fe3+,但是由于氯水具有氧化性,能够将亚铁离子氧化成铁离子,无法判断原溶液中是否含有铁离子,故D错误;
故选A.
某溶液中可能含有H+、NH4+、Mg2+、Al3+、Fe3+、CO32-、SO42-、NO3-中的几种.
①若加入锌粒,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②若加入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且产生的沉淀量与加入NaOH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根据①可知,溶液显酸性,则溶液中一定不存在CO32-和NO3-;
根据②可知,产生的是白色沉淀,说明不存在Fe3+;根据产生的沉淀量与加入NaOH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图可知,溶液中一定含有Mg2+、Al3+;又因为当沉淀达到最大值时,继续加入氢氧化钠,沉淀不变,这说明溶液中还存在NH4+,根据溶液电中性可知,溶液中一定存在阴离子SO42-;
根据图象可知,第一阶段为氢离子与氢氧化钠反应,消耗氢氧化钠为0.1mol,则n(H+)=0.1mol;
第三阶段为铵根离子与氢氧化钠反应,消耗氢氧化钠为0.7mol-0.5mol=0.2mol,则n(NH4+)=0.2mol;
最后阶段为氢氧化钠溶解氢氧化铝,消耗氢氧化钠0.8mol-0.7mol=0.1mol,则n[Al(OH)3]=0.1mol,根据铝元素守恒可知n(Al3+)=0.1mol;
第二阶段为氢氧化钠沉淀镁离子、铝离子,共消耗氢氧化钠为0.5mol-0.1mol=0.4mol,则n(Mg2+)=(0.4mol-0.1mol×3)×=0.05mol,
A.由上述分析可知,溶液中的阳离子只有H+、Mg2+、Al3+、NH4+,故A正确;
B.第三阶段为铵根离子与氢氧化钠反应,消耗氢氧化钠为0.7mol-0.5mol=0.2mol,则n(NH4+)=0.2mol,故B正确;
C.由上述分析可知,溶液中一定不含CO32-、NO3-,溶液中一定存在阴离子SO42-,故C错误;
D.由上述分析可知,溶液中n(H+):n(Al3+):n(Mg2+)=0.1mol:0.1mol:0.05mol=2:2:1,故D错误;
故选AB.
(2014•青岛模拟)对某溶液进行下列操作,结论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加入酚酞溶液变红,说明溶液显示碱性,不一定为溶质不一定为碱,可能为强碱弱酸盐;再做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说明溶液中含有钠离子,原溶液中可能含有碳酸钠、碳酸氢钠,不一定是氢氧化钠溶液,故A错误;
B.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先生成沉淀后沉淀部分溶解,说明原溶液一定含有Al3+,但是无法判断是否含有镁离子,可能为铁离子、亚铁离子,故B错误;
C.加入Ba(NO3)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可能为亚硫酸钡,再加稀硝酸,亚硫酸钡被氧化成硫酸钡,沉淀不消失,则原溶液中可能含有SO32-,不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故C错误;
D.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生成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一定为氨气,则原溶液中一定有NH4+,故D正确;
故选D.
某溶液中只可能含有下列离子中的几种:K+、NO3-、SO42-、NH4+、CO32-、SO32-,取200ml.该溶液分成两等份,进行以下实验( )
(1)第一份加入足量的烧碱并加热,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为224mL
(2)第二份先加足量的盐酸无现象,再加足量的BaCl2,得到2.33g固体,则该溶液中.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第一份加入足量的烧碱并加热,因NH4++OH-═NH3↑+H2O,会产生标准状况下为224mL气体,证明含有NH4+,且物质的量为0.01mol;
(2)第二份先加入足量的盐酸,无现象,则一定不含有CO32-,再加足量的BaCl2溶液,得固体2.33g,证明一定含有SO42-,且物质的量为:n==
=0.01mol;
根据溶液中的电荷守恒,溶液呈电中性,则一定含有钾离子,且钾离子的浓度≥=0.1mol/L,所以该溶液中肯定含有NH4+、S042-、K+;
如果K+的物质的量等于0.01mol,则不含NO3-,如果K+的物质的量大于0.01mol,则还应含有NO3-;
A.分析可知一定含有钾离子,碳酸根离子一定不存在,故A错误;
B.分析推断,一定含有K+且c(K+)≥0.1 mol/L,故B正确;
C.计算分析判断硝酸根离子可能含有,故C错误;
D.分析判断硝酸根离子可能存在,肯定含有NH4+、S042-,故D错误.
故选B.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