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离子的检验
- 共4052题
氯化铜晶体(CuCl2•xH2O)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作催化剂、消毒剂等.用孔雀石[主要含Cu2(OH)2CO3,还含少量Fe、Si的化合物]制备氯化铜晶体,方案如下:
已知:有关金属离子从开始沉淀到沉淀完全时溶液的pH:
(1)若溶液A含有的金属离子有Cu2+、Fe2+、Fe3+,则试剂①选用______(填字母).
A.Cu B.Cl2 C.NH3•H2O D.NaOH
(2)加入试剂②的目的是调节pH至a,a的范围是______.由溶液C获得CuCl2•xH2O,包含4个基本实验操作,这4个基本实验操作依次是______、______过滤和无水乙醇洗涤等操作,使用无水乙醇代替水进行洗涤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3)为了测定制得的氯化铜晶体(CuCl2•xH2O)中x值,有同学设计了如下两种实验方案:
①称取一定质量的晶体加热使其失去结晶水,称量所得无水CuCl2的质量.该方案存在的问题是______.
②称取a g晶体、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过滤、洗涤、加热沉淀至质量不再减轻为止,称量所得固体的质量为b g.则x=______(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正确答案
(1)由工艺流程转化关系可知,实现由溶液A至溶液B转化,目的是将Fe2+氧化为Fe3+,试剂①应为氧化剂,且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A.Cu不能与Fe2+反应,故A错误;
B.Cl2可以将Fe2+氧化为Fe3+,且不引入新杂质,故B正确;
C.NH3•H2O可以沉淀Cu2+、Fe2+、Fe3+,引入铵根离子,故C错误;
D.NaOH可以沉淀Cu2+、Fe2+、Fe3+,引入钠离子,故D错误.
故选:B.
(2)由工艺流程转化关系可知,试剂②应为调节溶液pH值,使Fe3+转化为Fe(OH)3,除去Fe3+,不能沉淀Cu2+,由金属离子从开始沉淀到沉淀完全时溶液的pH可知,Fe3+从pH=2.7开始沉淀,在pH=3.7沉淀完全,Cu2+从pH=5.4开始沉淀,所以应该可知pH范围为3.7~5.4.
由溶液获得CuCl2•xH2O晶体需要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等.
氯化铜易溶于水,使用无水乙醇代替水进行洗涤,防止CuCl2•xH2O晶体溶解损失.
故答案为:3.7~5.4;蒸发浓缩、冷却结晶;防止CuCl2•xH2O晶体溶解损失.
(3)①CuCl2•xH2O晶体加热时会发生水解CuCl2+2H2O⇌Cu(OH)2+2HCl,有HCl气体放出,CuCl2质量偏小,测得x值偏大.
故答案为:CuCl2•xH2O晶体加热时会发生水解.
②b g为CuO质量为=
mol,根据铜元素守恒可知,n(CuO)=n(CuCl2•xH2O),所以ag=
mol×(135+18x)g/mol,解得,x=
.
故答案为:.
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同一短周期的元素,它们形成的单质中有2种为金属,1种为气体;Z元素的次外层电子数与其它各层的电子数之和相等。X、Y、W所形成的单质与其他物质之间的反应关系如下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X、Y、Z、W原子对应的离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2)用电子式表示X、Z所形成的化合物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上述转化关系中生成溶液Ⅱ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4)检验溶液Ⅲ中金属阳离子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Al3+<Na+<Cl-<S2- (2)
(3)2Al+2OH-+2H2O=2AlO2-+3H2↑
(4)焰色反应
以海水中常见物质A为原料可以发展很多种工业,下图中包含了中学课本中介绍的几种基本工业生产,请根据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C和D、C和G反应都可以制取消毒剂。C和G反应制取的消毒剂中有效成分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2)写出电解A溶液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3)若使工业合成J反应的平衡向生成J的方向移动,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升高温度 B.增大压强 C.使用催化剂 D.液化分离
(4)将F和J通入A的饱合溶液中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
A.先通入F后通入J B.先通入J后通入F C.同时通入 D.没有先后顺序要求
(5)图中所示工业制法获得的纯碱中常含有NaCl杂质,用下述方法可以测定样品中NaCl的质量分数。
①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所用到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样品中NaCl的质量分数的数学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Ca(ClO)2(2)2NaCl+2H2OCl2↑+H2↑+2NaOH
(3)BD
(4)B
(5)①AgNO3溶液;②“略”
某待测溶液中可能含有Na+、SO42-、SO32-、CO32-、Cl-、NO3-、HCO3-等离子,进行了下述实验.(所加BaCl2、H2SO4、HNO3、Ca(OH)2均过量)
(1)判断待测液中有无SO42-、SO32-,并说明理由:______;
(2)写出沉淀B的化学式:______;
(3)沉淀C可能是什么物质:______;
(4)写出产生沉淀B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正确答案
待测液和氯化钡反应生成沉淀A,说明待测液中含有SO42-、SO32-、CO32-中的一种、两种或三种,向沉淀中加稀硝酸后,沉淀部分溶解生成气体,说明待测液中含有碳酸根离子,亚硫酸钡能被硝酸氧化生成硫酸钡,所以此实验证明待测液中含有SO42-、SO32-中的一种或两种,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E;
溶液A中加氨水生成沉淀,氨水和碳酸氢根离子反应生成碳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说明待测液中含有碳酸氢根离子,加入的氯化钡是过量的,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再根据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分析解答.
(1)通过以上分析知,待测液中含有SO42-、SO32-中的一种或两种,因为待测液加入BaCl2溶液和稀HNO3生成了BaSO4沉淀,BaSO4的生成可能来自SO42-或SO32-中的一种或两种;
故答案为:含有SO42-、SO32-中的一种或两种,因为待测液加入BaCl2溶液和稀HNO3生成了BaSO4沉淀,BaSO4的生成可能来自SO42-或SO32-中的一种或两种;
(2)通过以上分析知,沉淀B是BaCO3,故答案为:BaCO3;
(3)通过以上分析知,沉淀C是BaSO4,故答案为:BaSO4;
(4)氨水和碳酸氢根离子、钡离子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铵根离子、水,离子方程式为HCO3-+NH3•H2O+Ba2+=BaCO3↓+NH4++H2O,
故答案为:HCO3-+NH3•H2O+Ba2+=BaCO3↓+NH4++H2O.
常见的治疗缺铁性贫血的方法是服用补铁药物,市场上一种常见的补铁药物的商品名称是:速力菲,正式名称是:琥珀酸亚铁薄膜片,为棕黄色薄膜衣片,除去薄膜衣后显暗黄色,药片中Fe2+的含量约为34.0%~36.0%.该药片在水和乙醇中的溶解度不大.某学校化学实验小组为了检测“速力菲”药片中Fe2+的存在,设计了如下几组理论实验设计方案:
Ⅰ.甲组方案:
(提示:白色的Fe(OH)2在空气中会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甲组同学按照设计的方案完成实验,但遗憾的是他们没有得到预期的实验结果.分析甲组实验失败的可能原因:______.
Ⅱ.乙组同学在参考书上查得如下资料:
①人体胃液中有大量盐酸,能溶解多种物质.
②H2O2不稳定,光照、加热和微量杂质会促使其分解;H2O2中氧元素为-1价,它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他们认真思考了甲组实验失败的原因,模拟药服用后在人体中溶解的变化过程,重新设计并完成下列实验:
乙组方案:
(1)试剂1为:______,试剂2为:______;
(2)加入试剂2后,溶液显淡红色的原因是:______;
(3)加双氧水后,红色加深的原因是:______.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变化情况,试写出在酸性条件下Fe2+与双氧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Ⅲ.丙组同学对乙组实验中最后红色褪去的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欲探究其褪色的原因.根据粒子的组成,他们认为有两种可能原因:①[Fe(SCN)]2+中的三价铁被还原为亚铁;②______.
请你对其中一种可能进行实验验证:
实验方案(用文字叙述):______.
根据预期现象判断结论:______.
正确答案
Ⅰ.题目信息说该药片在水和乙醇中的溶解度不大,甲组方案设计用水溶解药片,溶液中Fe2+几乎没有,所以得不到预期的实验现象.
故答案为:该药片在水中溶解度不大,少量溶解后的溶液中几乎不存在Fe2+离子,所以得不到预期的实验现象.
Ⅱ.(1)乙组方案模拟药服用后在人体中溶解的变化过程,设计并完成实验.药片在盐酸作用下,形成Fe2+离子,Fe2+再被H2O2氧化成Fe3+离子,Fe3+与与SCN-离子结合成[Fe(SCN)]2+,使溶液显红色,证明药片中Fe2+离子存在.
故答案为:试剂1为盐酸,试剂2为KSCN溶液.
(2)Fe2+离子还原性很强,极易空气中O2氧化为Fe3+离子,在溶液形成过程中有少量Fe2+已经氧化成Fe3+离子,滴加
KSCN溶液后,Fe3+离子与SCN-离子结合成浓度较小的红色[Fe(SCN)]2+络离子.
故答案为:在溶液形成过程中有少量Fe2+已经氧化成Fe3+离子,滴加KSCN溶液后,Fe3+离子与SCN-离子结合成浓度较小的红色[Fe(SCN)]2+络离子.
(3)H2O2中氧元素为-1价,它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当与还原性强的物质反应体现其氧化性,与氧化性强的物质反应表现为还原性.Fe2+离子还原性很强,H2O2在酸性条件下Fe2+发生反应:H2O2+2Fe2++2H+=2Fe3++2H2O
Fe3+浓度增大,平衡Fe3++2SCN-⇌[Fe(SCN)]2+向右移动,[Fe(SCN)]2+浓度增大,颜色加深.
故答案为:加入的H2O2能将Fe2+氧化为Fe3+,导致溶液中Fe3+浓度增大,[Fe(SCN)]2+络离子浓度也随之增大,所以红色加深;H2O2+2Fe2++2H+=2Fe3++2H2O;
Ⅲ.显红色是因为[Fe(SCN)]2+存在,[Fe(SCN)]2+不存在,颜色退去,由溶液存在平衡:
Fe3++2SCN-⇌[Fe(SCN)]2+,可知Fe3+、SCN-浓度减少会导致平衡左移,[Fe(SCN)]2+浓度降低,其褪色的原因应是Fe3+、SCN-浓度减少所致,若Fe3+浓度减少所致,则加入Fe3+溶液恢复红色;若SCN-浓度减少所致;则加入
SCN-溶液恢复红色.
故答案为:SCN-被双氧水氧化;在褪色后溶液加入FeCl3溶液,
现象:变红色;
结论:褪色原因是因为①;不变红色;
结论:褪色原因是因为②
或在褪色后溶液加入加入KSCN溶液,
现象:变红色;
结论:褪色原因是因为②;不变红色;
结论:褪色原因是因为①).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