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离子的检验
- 共4052题
实验室制备溴乙烷(C2H5Br)的装置和步骤如图:(已知溴乙烷的沸点38.4℃)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向装置图所示的U型管和大烧杯中加入冰水;
②在圆底烧瓶中加入10mL95%乙醇、28mL浓硫酸,然后加入研细的13g溴化钠和几粒碎瓷片;
③小火加热,使其充分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制取溴乙烷的化学方程式为(生成的盐为NaHSO4):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时若温度过高,可看到有红棕色气体产生,该气体化学式为__________。
(3)为了更好的控制反应温度,除用图示的小火加热,更好的加热方式是__________。
(4)U型管内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反应结束后,U形管中粗制的C2H5Br呈棕黄色。为了除去粗产品中的杂质,可选择下列试剂中的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苯 b.H2O c.Na2SO3溶液 d.CCl4
所需的主要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
(6)下列几项实验步骤,可用于检验溴乙烷中溴元素,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取少量溴乙烷,然后__________________(填代号)。
①加热;②加入AgNO3溶液;③加入稀HNO3酸化;④加入NaOH溶液;⑤冷却
正确答案
(11分)(1)C2H5OH+NaBr+H2SO4NaHSO4+C2H5Br+H2O (2分)
(2)Br2(多填SO2不扣分 )(2分)
(3)水浴加热 (1分)
(4)有油状液体生成(1分)
(5)c(2分) 分液漏斗(1分)。
(6)④①⑤③②(2分,顺序错误不得分)
试题分析:(1)由题意可知,C4H9OH有四种同分异构体,C2H5OH+NaBr+H2SO4NaHSO4+C2H5Br+H2O;(2)若温度过高,浓硫酸将NaBr氧化为红棕色的Br2;(3)水浴加热能控制加热温度;(4)溴乙烷的沸点38.4℃,冷水浴可得到无色油状液体;(5)Br2易溶于C2H5Br、苯、CCl4,微溶于水,可以被Na2SO3溶液还原为Br—,故选c;充分反应后分液,用分液漏斗分离;(6)卤代烃在强碱溶液中加热时水解,冷却后加稀硝酸酸化,最后加硝酸银溶液可检验溴离子的存在,从而判断溴元素的存在。
钒的用途十分广泛,有金属“维生素”之称。某工厂为了从含有杂质的VOSO4样品中回收得到催化剂V2O5,设计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所得废渣的成分是 (写化学式)。NH4VO3在焙烧前要洗涤2-3次,该步操作方法为 。
(2)步骤②、③的变化过程可简化为(下式R表示VO2+,HA表示有机萃取剂):
R2(SO4)n (水层)+ 2nHA(有机层)2RAn(有机层) + nH2SO4 (水层)
步骤②中萃取时必须加入适量碱,其原因是 。
步骤③中X试剂为 。
(3)⑤的离子方程式为 。
(4)该工艺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有 和 。
(5)若取VOSO4样品wg,测得消耗a mol·L—1氯酸钾溶液VmL(氯酸钾还原产物为氯化钾),则1kg样品理论上可制得的V2O5质量是 g(用含w、V的代数式表示)。
正确答案
(1)SiO2(1分);在漏斗中加水至浸没沉淀,待水流尽后重复操作(2分)
(2)加入碱中和硫酸,促使平衡正向移动,提高钒的萃取率(或类似表述,如提高RAn(有机层)的浓度、百分含量等)(2分); H2SO4(1分)
(3)NH3·H2O+VO3- =NH4VO3↓+OH-(3分)
(5)氨气(或氨水)、有机萃取剂(2分);
(6)546av/w 克 (3分)
试题分析:根据工艺流程图知道经过操作1的溶解得到的废渣是SiO2, 由下面第(2)小题反应知道操作2、3中的萃取和反萃取是利用了平衡移动原理实现了R2(SO4)n在有机层和水层中的相互转化,实际上是对被提纯物的富集过程,经操作4、5前后的比较知,操作4是将VO2+氧化成了VO3-,操作5又将VO3-转化为NH4VO3沉淀,最后经操作6得到目标产物V2O5。
TMB是一种新型指纹检测的色原试剂,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与氢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20。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欲利用下列仪器测定TMB的分子式。其主要过程为在足量氧气流中将4.80 g TMB样品氧化(氮元素转化为N2),再利用吸收剂分别吸收水蒸气和CO2。请从图中选择适当的装置(装置符合气密性要求,加热装置等已略去,其他用品可自选)。
(1)将所选用的仪器(可重复选用)连接顺序由上到下依次填入下表,并写出该仪器中应加入的试剂的名称及作用。
(2)实验后称得A及以后的装置(均用A装置并假设每次吸收均是完全的)质量依次增加3.60 g、14.08 g、0.14 g,则TMB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7分,每一栏有错即扣2分,两栏有错扣3分,扣完为止)
(2)C16H20N2
试题分析:(1)实验原理:将TMB用氧气氧化为二氧化碳、水和氮气,再利用吸收剂分别吸收水和二氧化碳,以确定其中所含碳、氢、氮原子的比例关系.在整个实验中,要求碳元素全部以二氧化碳形式出现,因此在氧化后需要用氧化铜作最后保障;为防止氧气产生时所带水蒸气的影响,要先对氧气进行干燥,选择干燥剂需考虑所提要求“实验后称得A装置从用的先后顺序排列质量分别增加3.60g和14.08g”,因此干燥氧气选择干燥剂B;利用吸收剂分别吸收水和CO2需考虑试剂影响,先吸收水后吸收CO2,则连接顺序为:C→B→D→D→A→A→A
(2)实验后称得A装置从用的先后顺序排列质量分别增加3.60g、14.08g、0.14g,则m(H2O)=3.60g,m(CO2)=14.08g,而0.14g为空气中的CO2和H2O进入装置中的质量,则:
n(H2O)=3.60g/18g/mol=0.2mol,n(H)=0.4mol,m(H)=0.4g,
n(CO2)=14.08g/44g/mol=0.32mol,n(C)=0.32mol,m(C)=0.32mol×12g/mol=3.84g,
所以m(N)=4.80g-0.4g-3.84g=0.56g,
n(N)=0.56g/14g/mol=0.04mol,
则:n(C):n(H):n(N)=0.32mol:0.4mol:0.04mol=16:20:2,所以分子式为C16H20N2,
海水中含有丰富的镁资源。工业上常用海水晒盐后的苦卤水提取Mg,流程如下图所示:
(1)工业制取镁的方法是 法。
(2)试剂Ⅰ一般选用 (填化学式)。
(3)下图是金属镁和卤素反应的能量变化图(反应物和产物均为298K时的稳定状态)。
①由图可知Mg与卤素单质的反应均为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推测化合物的热稳定性顺序为MgI2 MgF2(填“>”、“=”或“<”)。
②依上图数据写出MgBr2(s)与Cl2(g)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4)金属Mg与CH3Cl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CH3MgCl,CH3MgCl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试剂,易与水发生水解反应并有无色无味气体生成。写出CH3MgCl水解的化学方程式 。
(5)向Mg(OH)2中加入NH4Cl溶液,可使沉淀溶解,请结合平衡原理和必要的文字解释原因 。
正确答案
(1)电解法或电解熔融氯化镁
(2)Ca(OH)2(该空1分) (3)①放热(该空1分),<
②MgBr2(s)+Cl2(g)=MgCl2(s)+Br2(l) △H=-117KJ·mol—1
(4)CH3MgCl+H2O=CH4↑+Mg(OH)Cl↓或2CH3MgCl+2H2O=2CH4↑+Mg(OH)2↓+MgCl2
(5)Mg(OH)2(s)Mg2+(aq)+2OH¯(aq),向Mg(OH)2中加入NH4Cl溶液后,铵根离子结合氢氧根离子生成一水合氨,降低了氢氧根离子浓度,使氢氧化镁沉淀的溶解平衡向右移动,从而沉淀溶解。
试题分析:(1)镁是活泼的金属,工业制取镁的方法是电解熔融的氧化镁,即电解法冶炼镁。
(2)要将溶液中的Mg2+转化为氢氧化镁沉淀,需要加入碱。考虑试剂的来源和经济效益,一般加入的是氢氧化钙,化学式为Ca(OH)2。
(3)①由图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均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所以Mg与卤素单质的反应均为放热反应。镁与单质氟反应放出的热量最多,则生成的MgF2稳定性最强,所以化合物的热稳定性顺序为MgI2<MgF2。
②根据图像可知,Mg(s)+Cl2(g)=MgCl2(s) △H=-641kJ/mol、Mg(s)+Br2(l)=MgBr2(s) △H=-524kJ/mol,则根据盖斯定律可知,前者减去后者即得到反应MgBr2(s)+Cl2(g)=MgCl2(s)+Br2(l),所以该反应的反应热△H=-641kJ/mol+524kJ/mol=-117KJ/mol。
(4)CH3MgCl易与水发生水解反应并有无色无味气体生成,则该气体应该是甲烷。所以根据原子守恒可知,另外的生成物是碱式氯化镁,因此CH3MgCl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H3MgCl+H2O=CH4↑+Mg(OH)Cl↓或2CH3MgCl+2H2O=2CH4↑+Mg(OH)2↓+MgCl2。
(5)氢氧化镁溶于水存在溶解平衡Mg(OH)2(s)Mg2+(aq)+2OH¯(aq),铵根离子结合氢氧根离子生成一水合氨,降低了氢氧根离子浓度,使氢氧化镁沉淀的溶解平衡向右移动,沉淀溶解。
(8分)食盐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粗食盐常含有少量K+、Ca2+、Fe3+、Mg2+、SO42-等杂质离子,实验室提纯NaCl的流程如下:
提供的试剂:饱和Na2CO3溶液 饱和K2CO3溶液 NaOH溶液 BaCl2溶液
Ba(NO3)2溶液 75%乙醇 四氯化碳
⑴欲除去溶液Ⅰ中的Ca2+、Mg2+、Fe3+、SO42-离子,选出a所代表的试剂,按滴加顺序依次为 (只填化学式),写出除去Fe3+时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操作Ⅲ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所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
⑶洗涤NaCl晶体的目的是 ,选用的试剂为 。
正确答案
:⑴BaCl2、NaOH、Na2CO3 (2分) Fe3++3OH-=Fe(OH)3↓
⑵蒸发(1分) 酒精灯、玻璃棒(2分)
⑶除去表面附带的少量KCl (1分) 75%乙醇(1分)
试题分析:(1):除去粗盐中的可溶性杂质:Mg2+、Ca2+、SO42-、Fe3+时,可以加入过量NaOH(去除镁离子和铁离子):Mg2++2OH-=Mg(OH)2↓,Fe3++3OH-═Fe(OH)3↓;加入过量BaCl2(去除硫酸根离子):SO42-+Ba2+=BaSO4↓;加入过量Na2CO3(去除钙离子的多余的钡离子):Ca2++CO32-=CaCO3,碳酸钠必须加在氯化钡之后,,氢氧化钠和氯化钡可以颠倒加入的顺序,
(2)获得溶液中的溶质可以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所用的仪器有:酒精灯、蒸发皿、玻璃棒等,其中玻璃仪器是:酒精灯、玻璃棒,故答案为:蒸发;酒精灯、玻璃棒;
(3)粗盐中含有钾离子,所以氯化钠晶体中混有氯化钾,必须进行洗涤,氯化钠不溶于乙醇,可用乙醇冲洗固体表面的氯化钾.
故答案为:除去表面附带的KCl;75%乙醇.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粗盐提纯过程中的除杂方面的知识,综合性强,要注意除杂质的顺序。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