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离子的检验
- 共4052题
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重要的含氯消毒剂,主要用于工业生产的漂白及消毒。
下图是过氧化氢法生产亚氯酸钠的工艺流程图:
相关物质的性质如下:
① ClO2沸点低易气化;浓度较高的ClO2气体易分解爆炸。
② NaClO2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适当条件下可结晶析出NaClO2·3H2O。
(1).在ClO2发生器中通入SO2的同时鼓入空气,其作用是________(填序号)。
A.将SO2氧化成SO3,增强酸性
B.稀释ClO2以防止爆炸
C.将NaClO3氧化成ClO2
(2)为确保H2O2充分参与反应,吸收塔内温度不宜较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160 g·L-1 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在实验室若要配制450mL该物质的量浓度NaOH溶液,应称取NaOH的质量为__________克。
(4)写出吸收塔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滤液中得到NaClO2·3H2O粗晶体的实验操作依次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A.蒸馏 B.蒸发 C.灼烧 D.过滤 E.冷却结晶
要得到更纯的NaClO2·3H2O晶体必须进一步的操作是________(填操作名称)。
正确答案
(1)B(2分)
(2)H2O2受热易分解(2分)
(3)4mol/L、80克(2分)
(4)2ClO2 + H2O2 + 2NaOH = 2NaClO2 + 2H2O + O2↑(2分)
(5)B、E、D(2分) 重结晶(2分)
试题分析:(1)因为浓度较高的ClO2气体易分解爆炸,所以通入空气是稀释,以防爆炸,B正确;
(2)H2O2受热易分解;
(3)160/(23+16+1)=4,0.5*4*(23+16+1)=80,因为实验室没有450mL的容量瓶,需要用500mL的;
(4)根据流程信息可知,吸收塔内生成NaClO2,所以一定有ClO2→NaClO2,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则H2O2必定被氧化,有氧气产生,反应方程式为2ClO2 + H2O2 + 2NaOH = 2NaClO2 + 2H2O + O2↑
(5)从溶液中得到含结晶水的晶体,只能采取蒸发、浓缩、冷却结晶方法,通过过滤得到粗晶 体.所以操作顺序为BED,得到的粗晶体经过重结晶可得到纯度更高的晶体。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做实验时偶然发现,表面擦去氧化膜的镁片可与NaHCO3溶液反应产生大量气体和白色不溶物。该小组同学通过如下实验,验证产物并探究反应原理。
实验①:用砂纸擦去镁条表面氧化膜,将其放入盛适量滴有酚酞试液的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烧杯中,迅速反应,产生大量气泡和白色不溶物,溶液的浅红色加深。
Ⅰ、定性实验
(1)气体的检验
实验②:将实验①中收集到的气体点燃,发现气体安静燃烧,火焰呈淡蓝色。则气体为 。
(2)该小组同学对反应中产生的白色不溶物做出如下猜测:
猜测1:白色不溶物可能为
猜测2:白色不溶物可能为MgCO3
猜测3:白色不溶物可能为碱式碳酸镁[yMg(OH)2•xMgCO3]
请设计一个实验检验固体中是否含有MgCO3,写出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 。
(3)实验③:取实验①中的滤液,向其中加入少量CaCl2稀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溶液红色变浅,说明溶液中存在CO32-离子。
Ⅱ、定量实验
(4)为进一步确定实验I的白色不溶物的成分,进行以下定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称取干燥、纯净的白色不溶物 7.36 g,充分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并使分解产生的气体全部进入装置A和B中。实验后装置A增重0.72g,装置B增重2.64 g。白色不溶物的化学式为 。
(5)写出镁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Ⅲ、反应原理分析
(6)NaHCO3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H2OH+ + OH-、HCO3-
H+ +CO32-,请从平衡移动角度分析实验①产生大量气体和白色不溶物的原因: 。
正确答案
(1)氢气(或H2)(2分)
(2)Mg(OH)2(2分)取少许实验①固体,加足量稀盐酸,若有气泡产生,则含有MgCO3。反之,则无。(2分)
(4)2Mg(OH)2•3MgCO3或Mg5(OH)4(CO3)3 (2分)
(5)5Mg+6NaHCO3+4H2O= 2Mg(OH)2• 3MgCO3↓+3Na2CO3+5H2↑(2分)
(6)Mg和H+反应生成H2和Mg2+,Mg2+跟OH-、CO32-结合生成沉淀,则H+、OH-、CO32-的浓度均降低,上述平衡均向右移动。所以Mg和饱和NaHCO3溶液反应产生大量气体和白色不溶物。(3分)
试题分析:(1)将实验①中收集到的气体点燃,发现气体安静燃烧,火焰呈淡蓝色,说明该气体具有可燃性,再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分析出是氢气。
(2)根据元素守恒和物质的溶解性可知:白色不溶物可能是Mg(OH)2 或MgCO3或Mg(OH)2与MgCO3,故猜测1为Mg(OH)2;根据碳酸盐的性质,能与强酸反应生成CO2气体,所以检验是否含有MgCO3的方法为:取少许实验①固体,加足量稀盐酸,若有气泡产生,则含有MgCO3。反之,则无。
(4)B中碱石灰质量的增加量就是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所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64g,设含MgCO3的质量为x,则:
MgCO3+2HCl═MgCl2+H2O+CO2↑
84 44
X 2.64g
可得:84:44=x:2.64g,解得x=5.04g,所以含Mg(OH)2的质量为:7.36g—5.04g=2.32g,Mg(OH)2与Mg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2g÷58g/mol:(5.04g÷84g/mol)=0.4mol:0.6mol=2:3,所以白色不溶物的化学式为:2Mg(OH)2•3MgCO3或Mg5(OH)4(CO3)3
(5)根据上述探究实验可知,镁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了2Mg(OH)2•3MgCO3和H2,根据元素守,恒,还会生成Na2CO3,所以化学方程式为:5Mg+6NaHCO3+4H2O = 2Mg(OH)2• 3MgCO3↓+3Na2CO3+5H2↑。
(6)NaHCO3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H2OH+ + OH-、HCO3-
H+ +CO32-,镁是活泼金属,能与H+反应,生成Mg2+和H2,Mg2+能与OH‾结合成Mg(OH)2沉淀,Mg2+还能与CO32‾结合成MgCO3沉淀,H+、OH-、CO32-的浓度均降低,上述平衡均向右移动。所以Mg和饱和NaHCO3溶液反应产生大量气体和白色不溶物。
(Ⅰ)二氧化铈(CeO2)是一种重要的稀土氧化物。平板电视显示屏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玻璃粉末(含SiO2、Fe2O3、CeO2以及其他少量可溶于稀酸的物质)。某课题组以此粉末为原料回收铈,设计实验流程如下:
(1)洗涤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除去Cl-和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检验该滤渣A洗净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取上述流程中得到的Ce(OH)4产品0.536 g,加硫酸溶解后,用0.1000mol· L-1FeSO4标准溶液滴定终点时(铈被还原为Ce3+),消耗25.00mL标准溶液,该产品中Ce(OH)4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
(Ⅱ)氧化镁在医药、建筑等行业应用广泛.硫酸镁还原热解制备高纯氧化镁是一种新的探索.以菱镁矿(主要成分为MgCO3,含少量FeCO3)为原料制备高纯氧化镁的实验流程如下:
(1)加入H2O2氧化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2)滤渣2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煅烧过程存在以下反应:2MgSO4+C=2MgO+2SO2↑+CO2↑
MgSO4+C=MgO+SO2↑+CO↑ MgSO4+3C=MgO+S↑+3CO↑
利用如图装置对煅烧产生的气体进行分步吸收或收集。
①D中收集的气体可以是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②B中盛放的溶液可以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
③A中得到的淡黄色固体与热的NaOH溶液反应,产物中元素最高价态为+4,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Ⅰ)(1)Fe3+ 。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若不变色则先洗净【其它合理答案(如检验Cl-)也给分】(2)2CeO2+H2O2+6H+=2Ce3++O2↑+4H2O⑶97.01℅
(Ⅱ)(1)2FeSO4+H2O2+H2SO4=Fe2(SO4)3+2H2O;(2)Fe(OH)3;⑶①CO;②d;
③3S+6OH-2S2-+SO32-+3H2O
试题分析:(Ⅰ)(1)为了制取纯净的Ce(OH)4,要将表面的杂质离子如Cl-、Fe3+除去。所以要洗涤。只要洗涤液中无铁离子或氯离子,就证明洗涤干净了。故可以检验铁离子也可检验氯离子。(2)加入H2O2是为了把CeO2还原为Ce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CeO2+H2O2+6H+=2Ce3++O2↑+4H2O。(3)根据电子守恒可得关系式:Ce(OH)4------- FeSO4即208g Ce(OH)4消耗1摩尔FeSO4。n(FeSO4)=2.5×10-3mol.所以m(Ce(OH)4-)=2.5×10-3mol. ×208g/mol=0.52g,所以该产品中Ce(OH)4的质量分数为:(0.52g÷0.536g) ×100%=97.01℅.
(Ⅱ)(1)加入双氧水是把亚铁离子氧化成铁离子。反应的方程式是:2FeSO4+H2O2+H2SO4=Fe2(SO4)3+2H2O;(2) 氢氧化铁沉淀的PH值是3.7,所以在PH=4时滤渣2的成分是Fe(OH)3;(3)煅烧产生的气体含有SO2和CO,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把SO2氧化为H2SO4,再用品红溶液来检验是否把SO2除干净,最后得到CO气体。(4) A中得到的淡黄色固体与热的NaOH溶液反应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S+6OH-2S2-+SO32-+3H2O
工业上常回收冶炼锌废渣中的锌(含有ZnO、FeO、Fe2O3、CuO、Al2O3等杂质),并用来生产ZnSO4·6H2O晶体,其工艺流程如下,有关氢氧化物沉淀时的pH如下表。
(1)上述工艺流程中多处涉及“过滤”,实验室中过滤操作需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有 。
(2)在“除杂Ⅰ”步骤中,需再加入适量H2O2溶液的目的是 。
为使Fe(OH)3、Al(OH)3沉淀完全,而Zn(OH)2不沉淀,应控制溶液的pH范围为 。
为控制上述PH范围可选择加入的试剂或药品是 。
A.ZnO B.氨水 C.固体NaOH D.ZnCO3
(3)在“除杂Ⅱ”步骤中,加入Zn粉的作用是 。“操作A”的名称是 。
(4)常温下,已知Ksp〔Cu(OH)2〕=2×10-20,某CuSO4溶液里c(Cu2+)=0.02 mol·L-1,如果要生成Cu(OH)2沉淀,则应调整溶液pH大于 。
正确答案
(1)烧杯、玻璃棒、漏斗(3分);
(2)将Fe2+完全氧化为Fe3+,便于完全沉淀(2分);5.2~5.4(2分);AD(2分)
(3)除去溶液中的Cu2+(1分);冷却结晶(1分)
(4)5(2分)
试题分析:(1)过滤操作中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
(2)溶液中的铁、铝元素最终以沉淀形式除去,所以加入适量H2O2溶液的目的是将Fe2+完全氧化为Fe3+,便于完全沉淀;根据表中数据pH=5.2时Al(OH)3完全沉淀,Fe(OH)3也已沉淀完全,但Zn(OH)2不能沉淀,所以溶液的pH范围为5.2~5.4;加入的试剂或药品既能中和酸调节pH值,同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所以只能选择AD;
(3)溶液中的铁、铝元素除去后仍存在铜离子,所以加入Zn粉目的是除去铜离子;加热浓缩后的步骤是冷却结晶;
(4)Ksp〔Cu(OH)2〕=2×10-20,溶液中c(Cu2+)=0.02 mol·L-1,所以只需c(Cu2+)×c(OH-)2>=2×10-20, Cu(OH)2沉淀即可生成,解得c(OH-)>=1×10-9,所以pH>=5.
工业上利用废铁屑(含少量氧化铝、氧化铁等)生产碱式硫酸铁[Fe(OH)SO4]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pH如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Ⅰ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加入少量NaHCO3的目的是调节pH,使溶液中的________(填“Fe3+”、“Fe2+”或“Al3+”)沉淀。该工艺流程中“搅拌”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Ⅱ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在实际生产中,反应Ⅱ常同时通入O2以减少NaNO2的用量,O2与NaNO2在反应中均作____ ____。若参与反应的O2有11.2 L(标准状况),则相当于节约NaNO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4)碱式硫酸铁溶于水后产生的Fe(OH)2+离子,可部分水解生成Fe2(OH)42+聚合离子。该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医药上常用硫酸亚铁与硫酸、硝酸的混合液反应制备碱式硫酸铁。根据我国质量标准,产品中不得含有Fe2+及NO3-。为检验所得产品中是否含有Fe2+,应使用的试剂为________(填字母)。
A. 氯水 B. KSCN溶液 C. NaOH溶液 D. 酸性KMnO4溶液
正确答案
(1) Fe + Fe2(SO4)2 = 2FeSO4
(2)Al3+ 加快反应速率(或使反应物充分接触,意思相近均给分)
(3) Fe2+ + NO2- + 2 H+ = Fe3+ + NO↑ + H2O ;氧化剂; 2 mol
(4) 2Fe(OH)2++2H2OFe2(OH)42++2H+
(5)D(多选0分)
试题分析:(1)根据题意及流程图分析知,反应Ⅰ中发生的反应为Al2O3+3H2SO4=Al2(SO4)3+3H2O,Fe2O3+3H2SO4= Fe2(SO4)2+3H2O, Fe + Fe2(SO4)2 = 2FeSO4,Fe +H2SO4(稀)=FeSO4+H2↑,其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为Fe + Fe2(SO4)2 = 2FeSO4,(Fe +H2SO4(稀)=FeSO4+H2↑);(2)根据题意及流程图分析知,反应Ⅰ后溶液的成分为硫酸亚铁和硫酸铝的混合溶液,经搅拌、过滤后得硫酸亚铁溶液,所以加入少量NaHCO3的目的是调节pH,使溶液中的Al3+沉淀。该工艺流程中“搅拌”的作用是加快反应速率;(3)由题给信息知,反应Ⅱ中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由反应前的+3价降为反应后NO中的+2,则硫酸亚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必然升高,由Fe2+转化为Fe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 + NO2- + 2 H+ = Fe3+ + NO↑ + H2O,反应Ⅱ的目的是利用氧化剂将Fe2+氧化为Fe3+,O2与NaNO2在反应中做氧化剂;n(O2)=0.5mol,则得到电子0.5mol×4=2mol,1molNaNO2被还原生成NO,化合价由+3价降低到+2价,得到1mol电子,根据得失电子数目相等知,节约NaNO2的物质的量为 2mol;(4)[Fe(OH)]2+离子,可部分水解生成[Fe2(OH)4]2+聚合离子,根据电荷守恒和质量守恒可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Fe(OH)]2++2H2O=[Fe2(OH)4]2++2H+;(5)A、氯水可以氧化亚铁离子为铁离子,溶液颜色变化不明显,不能检验亚铁离子,错误;B、KSCN溶液和亚铁离子混合无现象发生,不能检验亚铁离子,错误;C、NaOH溶液加入和铁离子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不能检验是否存在亚铁离子,错误;D、在含有Fe3+的溶液中检验Fe2+,应选用酸性KMnO4溶液,现象明显,酸性KMnO4溶液氧化亚铁离子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正确,选D。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