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阿司匹林可由水杨酸与乙酸酐作用制得。其制备原理如下:

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的钠盐易溶于水。阿司匹林可按如下步骤制取和纯化:

步骤1:在干燥的50 mL圆底烧瓶中加入2 g水杨酸、5 mL乙酸酐和5滴浓硫酸,振荡使水杨酸全部溶解。

步骤2:按图所示装置装配好仪器,通水,在水浴上加热回流5~10 min,控制水浴温度在85~90 ℃。

步骤3:反应结束后,取下反应瓶,冷却,再放入冰水中冷却、结晶、抽滤、冷水洗涤2~3次,继续抽滤得粗产物。

步骤4:将粗产物转移至150 mL烧杯中,在搅拌下加入25 mL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充分搅拌,然后过滤。

步骤5:将滤液倒入10 mL 4 mol·L-1盐酸,搅拌,将烧杯置于冰浴中冷却,使结晶完全。抽滤,再用冷水洗涤2~3次。

(1)步骤1浓硫酸的作用可能是________。

(2)步骤2中,冷凝管通水,水应从________口进(填“a”或“b”)。

(3)步骤3抽滤时,有时滤纸会穿孔,避免滤纸穿孔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4发生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过滤得到的固体为________。

(5)取几粒步骤5获得的晶体加入盛有5 mL水的试管中,加入1~2滴1%三氯化铁溶液,发现溶液变紫色,可采用________方法,进一步纯化晶体。

正确答案

 (1)催化剂 (2)b

(3)减小真空度或者加一层(或多层)滤纸

(4) +NaHCO3―→+CO2↑+H2O 聚水杨酸 (5)(用适当溶剂)重结晶

 (1)由制备原理可以看出,浓硫酸的作用是在该反应中作为催化剂。

(2)冷凝水的流向是“下进上出”,故从b管进水,a管出水。

(3)避免滤纸穿孔的措施是减小真空度或者加一层(或多层)滤纸。

(4)根据产物的结构特点可知是羧基(—COOH)与NaHCO3发生反应+NaHCO3―→+CO2↑+H2O;粗产品还有可能发生副反应得到聚水杨酸。

(5)发现溶液变紫,说明晶体中存在水杨酸,故仍需(用适当溶剂)重结晶,进一步纯化晶体。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将一定浓度Na2CO3溶液滴入CuSO4溶液中得到蓝色沉淀。

甲同学认为两者反应只生成CuCO3一种沉淀;

乙同学认为这两者相互促进水解反应,生成一种Cu(OH)2沉淀;

丙同学认为生成CuCO3和Cu(OH)2两种沉淀。

(查阅资料知:CuCO3和Cu(OH)2均不带结晶水)

Ⅰ.按照乙同学的理解Na2CO3溶液和CuSO4溶液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_    

在探究沉淀物成分前,须将沉淀从溶液中分离并净化。具体操作为 ①过滤②洗涤③干燥。

Ⅱ.请用下图所示装置,选择必要的试剂,定性探究生成物的成分。

(1)各装置连接顺序为                    

(2)装置C中装有的试剂名称是                            

(3)按你的装置连接顺序,甲的猜想是正确的,则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来说明甲的猜想是正确的。

Ⅲ.若CuCO3和Cu(OH)2两者都有,丙同学通过装置Ⅰ进行定量分析来测定其组成。

(1)实验有关操作为:①往锥形瓶中放入适量的样品:②从分液漏斗往锥形瓶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③检验装置的气密性;④测定收集到水的体积。

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广口瓶中水的上面覆盖了一层植物油,若瓶中的液体没有装满(上方留有少量空间),实验测得CO2的体积将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若实验中测得样品的质量为wg,气体的体积为aL(标况下),则样品中Cu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CuCO3的式量为124)。

(4)丁同学认为,丙同学的实验方法,可能因气体体积测量不准,导致误差较大。建议改用图中的Ⅱ、III装置进行实验。只需进行简单而又必要的数据测定,可比较准确地确定样品中CuCO3的质量分数,较合理的装置_______(填代号)。但是丁同学的装置仍然有缺陷,所测结果将偏高或偏低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Ⅰ.Cu2++CO32-+H2O=Cu(OH)2+CO2

Ⅱ.ACB   无水硫酸铜  C中固体不变蓝,B中出现浑浊

Ⅲ. 3124     不变     a/22.4×124/W   Ⅲ

偏高 锥形瓶中水蒸气残留 或者偏低  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

试题分析:

Ⅰ乙同学的认为:这两者相互促进水解反应,生成Cu(OH)2一种沉淀,即是碳酸钠和硫酸铜之间发生双水解反应,原理为:Na2CO3+CuSO4+H2O═Cu(OH)2↓+Na2SO4+CO2

Ⅱ.(1)利用加热装置验证生成的产物,利用A加热分解碳酸铜或氢氧化铜,利用C检验是否有水生成验证是否含有氢氧化铜;利用装置B中 石灰水变浑浊证明生成二氧化碳验证碳酸铜的存在,所以装置连接为A、C、B;

(2)无水硫酸铜可以检验水的产生和存在,放在干燥管中来检验,故答案为:无水硫酸铜;

(3)碳酸铜受热分解会产生氧化铜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Ⅲ(1)应先进行装置气密性检验,然后依次加入固体药品、液体药品,最后进行气体排出水的测量,确定产生气体体积;

(2)广口瓶的液体没有装满,不会影响测定的结果

(3)产生的气体二氧化碳气体的体积为aL,n CO2="n" CuCO3=" a/22.4,m" CuCO3= a/22.4×124

则样品中CuCO3的质量分数为a/22.4×124/W

(4)较合理的装置是Ⅲ,因为用碱石灰吸收二氧化碳和水,无法求出CuCO3的质量。P2O5只吸收水蒸气。先求Cu(OH)2再求得CuCO3的质量。

此题的答案是开放性的,只要合理就行;偏高 锥形瓶中水蒸气残留 或者偏低 盛有P2O5的干燥管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质量偏大,导致Cu(OH)2质量偏大,测得的CuCO3的质量分数偏低。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工业上冶炼冰铜(mCu2O·nFeS)可得到粗铜,再以粗铜为原料制备硫酸铜晶体。

完成下列填空:

(1)气体A中的大气污染物可选用下列试剂中的       (填序号)吸收。

a. 浓H2SO4        b. 浓HNO3      c. NaOH溶液      d. 氨水

(2)用稀H2SO4 浸泡熔渣B,取少量所得溶液,滴加    (填物质名称)溶液后呈红色,说明溶液中存在Fe3+,检验溶液中还存在Fe2+的方法是   (注明试剂、现象)。

实验室可用图的装置完成泡铜冶炼粗铜的反应。

(3)泡铜冶炼粗铜的化学方程式是                            

(4)装置中镁带的作用是    。泡铜和铝粉混合物表面覆盖少量白色固体a,

a是  (填名称)。沙子能否换成水?  (填“能”或“不能”)。

(5)用滴定法测定CuSO4·5H2O的含量。取a g试样配成100 mL溶液,取20.00mL用c mol /L 滴定剂(H2Y2–,滴定剂不与杂质反应)滴定至终点,消耗滴定剂bmL,滴定反应:Cu2+ + H2Y2–=CuY2–+ 2H+。则CuSO4·5H2O质量分数的表达式是       

(6)下列操作会导致CuSO4·5H2O含量的测定结果偏高的是_____________。

a.滴定临近终点时,用洗瓶中的蒸馏水洗下滴定管尖嘴口的半滴标准液至锥形瓶中

b.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直接注入待测液,取20.00mL进行滴定

c.滴定前,滴定管尖端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正确答案

(1)c  d (2分)     

(2)硫氰化钾  (1分)  

另取少量溶液,滴加几滴高锰酸钾的酸性溶液,紫色褪去,说明溶液中存在Fe2+(2分)

(3)3Cu2O+2Al6Cu+ Al2O3  (1分)

(4)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创造高温环境(或引燃剂)(1分) 氯酸钾(1分) 不能(1分)

(5)5bc/4a  (2分)

(6)c (1分)

试题分析:(1)根据冰铜(mCu2O·nFeS)的组成元素可知,冰铜(mCu2O·nFeS)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气体A应该是SO2气体。SO2是大气污染物,属于酸性氧化物,因此可用来吸收SO2的试剂是氢氧化钠溶液或氨水。浓硫酸不能吸收SO2,浓硝酸吸收SO2又生成大气污染物NO2,所以正确的答案选cd。

(2)检验铁离子的试剂是KSCN溶液。由于亚铁离子检验还原性,所以检验溶液中还存在亚铁离子的操作是另取少量溶液,滴加几滴高锰酸钾的酸性溶液,紫色褪去,说明溶液中存在Fe2+

(3)根据装置图可知,该反应是铝热反应,化学方程式是3Cu2O+2Al6Cu+ Al2O3

(4)铝热反应需要高温,而镁燃烧可以放出大量的热量,所以镁带的作用是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创造高温环境(或引燃剂);由于在铝热反应中还需要助燃剂氯酸钾,所以泡铜和铝粉混合物表面覆盖少量白色固体a是氯酸钾。由于铝热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量,使生成的金属熔化,如果用水代替沙子,容积击穿坩埚,所以不能用社会代替沙子。

(5)消耗滴定剂的物质的量是0.001bcmol,则根据滴定反应Cu2+ + H2Y2–=CuY2–+ 2H+可知,20.00ml硫酸铜溶液中硫酸铜的物质的量是0.001bcmol,则100ml溶液中硫酸铜的物质的量是0.005bcmol,所以CuSO4·5H2O质量分数的表达式是

(6) a.滴定临近终点时,用洗瓶中的蒸馏水洗下滴定管尖嘴口的半滴标准液至锥形瓶中,属于正确的操作,结果不影响;b.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直接注入待测液,取20.00mL进行滴定,溶液相当于被稀释,但硫酸铜的物质的量不变,因此结果不变;c.滴定前,滴定管尖端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这说明消耗滴定剂的体积增加,因此硫酸铜的物质的量增加,测定结果偏高,答案选c。2尾气处理;铁离子以及亚铁离子的检验;铝热反应;滴定反应计算和误差分析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下面是提纯大理石(主要杂质是氧化铁)的流程图: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在工业生产中,将块状大理石磨成粉末,并在反应池中安装搅拌机。目的是________。由滤液B得到晶体B,操作过程包括_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冷却结晶。

(2)操作Ⅱ中A物质最好应选择___________(填化学式),在该过程中要随时测定pH,在实验室中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检验Fe3+已完全生成Fe(OH)3沉淀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大理石溶解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使固体快速溶解。(有其他合理答案也可得分)。蒸发浓缩

(2)NH3(或NH3·H2O);取一小块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沾取少量溶液点在pH试纸中部,变色后和比色卡对比,读出pH。

(3)取上层清液(或滤液),滴加几滴KSCN溶液,如果溶液颜色不变,则说明Fe3+沉淀完全,如果变红,则说明没有沉淀完全。(有其他合理答案也可得分)。

(4)CaCO+ 2 H= Ca2+ +  CO2↑+H2O ;Fe2O3 +6H=2Fe3++ 3H2O

试题分析:物质的提纯首先酸溶,除去杂质,然后分离,提纯,得到产品。CaCO3中有杂质氧化铁,加硝酸溶解,调pH使Fe3+沉淀,然后加入(NH4)2CO3沉淀得CaCO3。(1)分析见答案;(2)操作Ⅱ中A物质最好应选择NH3(或NH3·H2O),消耗氢离子,不引入新的杂质,其它分析参考答案即可。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目前世界上60%的镁是从海水提取的。海水提镁的主要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从离子反应的角度思考,在海水中加入石灰乳的作用是                     

⑵石灰乳是生石灰与水形成的混合物,从充分利用海洋化学资源,提高经济效益的角度,生产生石灰的主要原料来源于海洋中的                                

⑶操作A是                        , 操作B是                           

⑷无水MgCl2在熔融状态下,通电后会生成Mg和Cl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从考虑成本和废物循环利用的角度,副产物氯气可以用于                                        

⑸海水提镁的过程,为什么要将海水中的氯化镁转变为氢氧化镁,再转变为氯化镁?

                                                                     

正确答案

(8分)⑴沉淀Mg2+  (或使Mg2+形成Mg(OH)2沉淀)⑵贝壳(或牡蛎壳等)   

⑶过滤 ,加热浓缩(或蒸发结晶) 

⑷MgCl2(熔融) Mg + Cl2↑ ;制盐酸,循环使用  

⑸海水中氯化镁的含量很大,但镁离子浓度很低,该过程可以使镁离子富集,浓度高且成本低。

试题分析:(1)海水中含有镁离子,所以在海水中加入石灰乳的作用是沉淀Mg2+  (或使Mg2+形成Mg(OH)2沉淀)。

(2)海洋中含有大量的贝壳,而贝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所以生产生石灰的主要原料来源于海洋中的贝壳。

(3)氢氧化镁不溶于水,过滤即可。氯化镁易溶于水,要得到氯化镁晶体,需要加热浓缩(或蒸发结晶)。

(4)镁是活泼的金属,通过电解法冶炼,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MgCl2(熔融) Mg + Cl2↑。从考虑成本和废物循环利用的角度,副产物氯气可以用制盐酸,循环使用。

(5)由于海水中氯化镁的含量很大,但镁离子浓度很低,该过程可以使镁离子富集,浓度高且成本低,所以要将海水中的氯化镁转变为氢氧化镁,再转变为氯化镁。

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主要是以海水中提取镁为载体,重点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了解掌握情况,意在巩固学生的基础,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规范实验设计能力,也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下一知识点 : 物质的检验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离子的检验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