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 共207题
7.网络主权关系到国家安全。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呼吁各国尊重“网络主权”,“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网络发展道路、网络管理模式、互联网公共政策和平等参与国际网络空间治理的权利”。习近平主席这一呼吁是基于
①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②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要求
③维护我国利益兼顾他国合理关切
④世界多极化发展的客观需要
正确答案
解析
习近平主席各国尊重“网络主权”是基于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要求,同时也是维护我国利益兼顾他国合理关切。②③正确且符合题意;①错误,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不是宗旨;④与题意无关,所以正确答案为B。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外交政策的知识,包括我国的外交政策、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世界多极化趋势、国际新秩序等知识。
解题思路
1、审材料,明确考查的是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外交政策的知识。
2、结合材料,调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排除说法错误的选项①和一题意无关的选项④,选出正确答案。
易错点
不能区分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和立场。
教师点评
本题结合互联网大会这一热点考查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对外政策。
知识点
18.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求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中国新的国际观正在逐渐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将成为中国外交在国际舞台上的又一面重要旗帜。近年来,这种“世界眼光”下形成的“命运共同体”思想,指导着我国的外交活动,这要求我们
①着眼于共同利益,化解国家间的利益分歧
②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③将谋求自身发展与负责任的大国担当相结合
④把构建命运共同体作为我国对外关系的准则
正确答案
解析
此题采用排除法,对比选项,排除两个错误选项,选择最佳选项。
考查方向
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我们的外交政策
解题思路
①错误,国家间的利益分歧是不能化解的,我们可以求同存异,所以排除,④错误,我国对外关系的准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所以排除,②③说法正确,当选。
易错点
注意识记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不要记错
教师点评
此题难度不大,以中国的新的国际观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生可运用所学知识,选择最佳答案。
知识点
32.
(1)综合上述材料,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简要回答“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理念的产生遵循什么方法论要求?
(2)2015年9月,习近平主席应邀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为推进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注入新的动力。运用政治常识,为推进合作共赢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提出两条建议?
正确答案
: (1)坚持辩证的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2)①在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加强中美合作,求同存异。②互相尊重,尊重对方的核心利益,通过对话,沟通机制管控好分歧
解析
(1)审题,设问范围是唯物辩证法,“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理念,重在一个“新”字,因此树立创新意识
(2)中美之间既存在共同利益,也寻在利益的差别和对立,如何推进合作共赢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需要中美双方加强合作,管控分歧,求同存异,才能合作共赢。
考查方向
(1)辩证的否定观,发展的普遍性原理的方法论
(2)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解题思路
(1)审题,设问范围是唯物辩证法,“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理念,重在一个“新”字,因此树立创新意识,
(2)注意建议要具体。中美之间既存在共同利益,也寻在利益的差别和对立,如何推进合作共赢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需要中美双方加强合作,管控分歧,求同存异,才能合作共赢。
易错点
(1)区分方法论和原理
(2)不要把共同利益作为国际关系的出发点
知识点
7.2014年12月7日,外交部发表了关于菲律宾所提南海仲裁案管辖权问题的立场文件,重申中国不接受、不参与该仲裁的严正立场,并从法律角度全面阐述中国关于仲裁庭没有管辖权的立场和依据。中国在主权问题上的立场说明了
①主权完整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②协调国家间的利益有利于消除国际冲突
③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④国家主权具有对外的独立性
正确答案
解析
①说法错误,因为主权是国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并不意味着主权完整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故排除;②说法错误,因为国际冲突是由于国家利益相悖引起的,故排除;中国在主权问题上维护了中国的国家利益,同时也说明了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是不容许侵犯的,故③④是正确的,所以选C选项。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主权的特点、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主权,指的是一个国家独立自主处理自己内外事务,管理自己国家的最高权力。主权是国家区别于其他社会集团的特殊属性,是国家的固有权利。 这表现为:对内最高权,即国家对它领土内的一切人(享有外交豁免权的人除外)和事物以及领土外的本国人实行管辖的权力,有权按照自己的情况确定自己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经济制度;对外独立权,即国家完全自主地行使权力,排除任何外来干涉; 自卫权,即国家为维护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而对外来侵略和威胁进行防卫的权力。主权是国家作为国际法主体所必备的条件,互相尊重国家主权是现代国际法确认的一条基本原则。国际关系是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其中,最主要的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内容:国际关系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有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化关系、军事关系等。形式:国际关系的形式也是多样的,竞争、合作和冲突是其基本形式。
易错点
1.丧失主权,就会沦为其他国家的殖民地和附属国。主权和领土有着密切的联系,国家根据主权对属于它的全部领土行使管辖权,反过来,主权也必须有领土才能存在和行使。
2. 国家之间之所以出现分离聚合、亲疏冷热的复杂关系,这里面有很多因素,包括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历史的、地理的等各个方面。在各种因素中,国家利益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知识点
7.2016年3月2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澜沧江—湄公河合作首次领导人会议时指出,加强澜湄合作,是地区国家和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我们要握指成拳,携手打造团结互助、平等协商、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这充分体现了①我国重视发展与湄公河五国的战略合作同盟关系②我国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合作共赢的外交理念③澜湄合作顺应时代主题,符合澜湄国家间的共同利益④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是我国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正确答案
解析
我国奉行不结盟政策,排除①,维护本国国家利益是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排除④,根据题意选C
考查方向
我国的外交政策。
解题思路
我国奉行不结盟政策,排除①,维护本国国家利益是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排除④,根据题意选C
易错点
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教师点评
此题考察我国的外交政策,也经常在主观题中考察,在备考中应引起重视。
知识点
7.网络主权关系到国家安全。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呼吁各国尊重“网络主权”,“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网络发展道路、网络管理模式、互联网公共政策和平等参与国际网络空间治理的权利”。习近平主席这一呼吁是基于 ①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②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要求 ③维护我国利益兼顾他国合理关切 ④世界多极化发展的客观需要
正确答案
解析
①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不是宗旨, 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所以①错误;
②材料强调各国尊重“网络主权”,坚持国与国之间平等相待,符合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要求,所以②正确;
③各国尊重“网络主权”关系到我国的切身利益,同时,我们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也要兼顾到别国的利益,所以 ③正确;
④各国尊重“网络主权”应是世界多极化发展的客观结果,而非“需要”;
所以答案应选:B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国际关系的相关知识点。
解题思路
首先要阅读材料,明确材料主旨思想,是强调“各国尊重“网络主权””,平等相待,涉及到国际关系的内容;其次,认真审议每个选肢,明确选肢对错或是否符合题意,并作出选择。
易错点
①选项,要能够辨别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不是宗旨; 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教师点评
本题以“网络主权”问题为载体,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涉及的知识点主要是:国际关系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
知识点
18.2016年3月2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澜沧江—湄公河合作首次领导人会议时指出,加强澜湄合作,是地区国家和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我们要握指成拳,携手打造团结互助、平等协商、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这充分体现了
①我国重视发展与湄公河五国的战略合作同盟关系
②我国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合作共赢的外交理念
③澜湄合作顺应时代主题,符合澜湄国家间的共同利益
④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是我国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正确答案
解析
加强澜湄合作,打造团结互助、平等协商、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体现了我国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合作共赢的外交理念,也说明澜湄合作顺应时代主题,符合澜湄国家间的共同利益,②③正确;①错误,中国奉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④错误,国家利益是我国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故正确答案为C.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的外交政策、时代主题、国家关系的绝对因素等知识。
解题思路
1、审材料,明确考查的是我国的外交政策、时代主题、国家关系的绝对因素等知识。
2、调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结合材料,排除说法错误的选项,选出最佳选项。
易错点
不知道中国奉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不知道国家利益是我国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知识点
18. 2015年12月1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巴黎大会通过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说,“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全球合作新时代。全球所有国家为了共
同的目标采取共同应对措施,这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这曾经无法想象,现在势不可挡。”
《巴黎协定》的达成
①凸显了应对全球挑战之时坚持多边主义的重要价值②表明国家利益的一致性是国
家之间合作的重要基础③说明只有摒弃“零和博弈”思维,才能实现合作共赢④说明
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是推动世界发展的必由之路
正确答案
解析
《巴黎协定》的达成凸显了应对全球挑战之时坚持多边主义的重要价值,也说明只有摒弃“零和博弈”思维,才能实现合作共赢,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国家间会有共同的利益,但不会利益完全一致,②说法错误;推动世界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国际新秩序,④错误。故正确答案为B。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等问题。
解题思路
1、审材料,明确考查的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等问题。
2、结合材料,调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排除错误选项②④,选出正确答案。
易错点
不知道国家间会有共同的利益,但不会利益完全一致;不知道推动世界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国际新秩序。
知识点
12.中国一直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事业的积极参与者。在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面,主张创造各尽所能、合作共赢的未来,奉行法治、公平正义的未来,包容互鉴、共同发展的未来。这一主张表明
①维护发展利益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
②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
③中国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主导者
④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发挥积极作用
正确答案
解析
①表述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②表述正确,主张各尽所能、包容互鉴、共同发展体现了这一点;③表述错误,夸大了中国的作用;④符合题意。
考查方向
从知识上看,该题考查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从能力上看,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解题思路
在准确理解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理解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上的主张,该题不难作答。
易错点
1.中国在很多国际问题上发挥着重要、积极的作用,但不等于成为该国际问题的主导者。
知识点
“我希望并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APEC蓝能够保持下去”。习近平主席道出人民的心声,宣示我国治理大气污染的决心和信心。从根本上说,这是因为( )
正确答案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