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日本右翼团体主持编写的 《 新编历史教科书 》 中声称:“日本希望和平解决‘中日间战争’,从 1938 一 1941 年间多次通过各种渠道向中方提出和平方案,但都没有成功。”当时的事实真相应该是

A日本发动豫湘桂战役,妄图打通大陆交通线

B日本“速战速决”诸计划破产,被迫改变对华方针

C日本建立伪满洲国,妄图转移国际视线

D百团大战后,日本希望同中国政府和平谈判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七七事变”成为全国抗战的标志,是因为

A国民政府正式对日宣战

B中国军队首次对日作战

C中日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D日本全面侵华,中国军队全面抗战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中共提出“基本的游击战,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的方针,主要是因为

A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围剿”

B日军在沦陷区推行“治安强化运动”

C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军事“扫荡”

D敌强我弱的战争态势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图是我国著名漫画家张乐平所画的一幅抗战漫画。对此漫画所表达的主题,理解最准确的是()

A日本法西斯势力不堪一击

B民族团结抗战是抗战胜利的重要保证

C中国抗日力量占绝对优势

D日本侵略者为战争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诗存南渡后,入梦靖康前”本是对南宋偏安的伤感之词。20世纪30年代后期,文学家吴宓把自己的诗集取名为《南渡集》;历史学家陈寅恪也吟出了“南渡自应思往事”的诗句。文人的这一表白有可能是“暗喻”()

A对王明“左倾”路线的不满

B对汪精卫投敌叛国的愤怒

C对国民政府退守西南的失望

D对国民党围剿红军的抗议

正确答案

C
下一知识点 : 抗战的胜利的意义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中国远征军的滇缅作战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