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E=6V,内电阻r=1Ω,电阻R1=R2=8Ω,R3=3Ω,R4=16Ω,电容C=4μF.闭合电键S,试求:

(1)电流表的读数;

(2)电容器的带电量;

(3)断开电键S后,通过电阻R2的电荷量.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电阻R1与R2串联后与R4并联,再与R3串联,外电路总电阻R=11Ω;

总电流I==0.5A;

电流表读数IA==0.25A;

(2)电容器电压等于电阻R2与电阻R3电压之和,故电容器上电压UC=3.5V;

带电量Q=CUC=1.4×10-5C

(3)断开电键S后,电容器放电,相当于电源,此时电阻R1与R4串联,再与R2并联,最后再与R3串联,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电流分配关系,有:Q2==1.05×10-5C

答:(1)电流表的读数;

(2)电容器的带电量;

(3)断开电键S后,通过电阻R2的电荷量.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所示,R1为定值电阻,R2为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是指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热敏电阻),L为小灯泡,当温度降低时(  )

AR1两端的电压增大

B电流表的示数增大

C小灯泡的亮度变强

D小灯泡的亮度变弱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B、温度下降时,R2电阻增大,并联部分电阻增大,总电阻增大,总电流减小,R1电压减小,电流表示数减小.故A、B错误.

CD、因为内电压和R1两端电压减小,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特点可知,灯泡的电压增大,故灯泡变亮.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U=10v,R1=3Ω,R2=2Ω,R3=5Ω,C1=4uF,C2=1uF,若 S闭合后再断开,

(1)当S闭合时间足够长,C1和C2的电量分别是多少库?

(2)当S断开后通过R2的电量是多少?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当S闭合时间足够长时,电阻R1与R2串联,电阻R3中无电流,相当于导线,则电容器C1的电压等于R2的电压,C2的电压等于U,则

  C1的电压为U1=U=4V,C2的电压等于U2=U=10V

C1的电量为Q1=C1U1=1.6×10-5C,C2的电量为Q2=C2U2=10-5C

(2)当S断开后,通过R2的电量等于两电容器电量之和,则即为2.6×10-5C.

答:(1)当S闭合时间足够长,C1和C2的电量分别是1.6×10-5C和10-5C.

     (2)当S断开后通过R2的电量是为2.6×10-5C.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10Ω,R2=20Ω,滑动变阻器R的阻值为0~50Ω,当滑动触头P由a向b滑动的过程中,(  )

A电源两端的电压逐渐变大

B灯泡逐渐变亮

C流过R的电流变小

DR2两端的电压变小

正确答案

A,C

解析

解:当滑动触头P由a向b滑动的过程中,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增大,外电路总逐渐增大,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分析得知,电路中总电流减小,则灯泡L亮度逐渐变暗.电源的内电压减小,则电源两端的电压逐渐变大.根据串联电路分压原理可知并联部分的电压增大,则R2两端的电压变大,通过R2两端的电流增大,而总电流减小,所以流过R的电流变小,故AC正确,BD错误.

故选:A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在相距40km的A、B两地架两条输电线,电阻共为800Ω,如果在A、B间的某处发生短路,这时接在A处的电压表示数为10V,电流表的示数为40mA,求发生短路处距A处有多远?

正确答案

解析

解:设发生短路处距A处距离为x m.

根据欧姆定律可得,导线总电阻:

  Rx==Ω=250Ω          

又Rx;R         

解得x=l=×40 km=12.5 km           

答:发生短路处距A处有12.5 km.

下一知识点 : 路端电压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