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图象的综合应用
- 共143题
制取水煤气的反应为C(s)+H2O(g)⇌CO(g)+H2(g)△H>0;在一定条件下达化学平衡后,在时间为t时突然改变条件,反应速率的变化如图所示,在t时所改变的条件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从图中看出,t时刻,正逆反应速率迅速增大,所以是加压或是升温,但是正反应速率快于逆反应速率,所以平衡正向进行,所以改变的条件是升高温度.
故选B.
研究氮氧化物与悬浮在大气中海盐粒子的相互作用时,涉及如下反应:
2NO2(g)+NaCl(s)⇌NaNO3(s)+ClNO(g) K1△H<0 (I)
2NO(g)+Cl2(g)⇌2ClNO(g) K2△H<0 (II)
(1)4NO2(g)+2NaCl(s)⇌2NaNO3(s)+2NO(g)+Cl2(g)的平衡常数K=______(用K1、K2表示).
(2)为研究不同条件对反应(II)的影响,在恒温条件下,向2L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0.2mol NO和0.1mol Cl2,10min时反应(II)达到平衡.测得10min内v(ClNO)=7.5×10-3mol•L-1•min-1,则平衡后n(Cl2)=______mol,NO的转化率а1=______.其它条件保持不变,反应(II)在恒压条件下进行,平衡时NO的转化率а2______а1(填“>”“<”或“=”),平衡常数K2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若要使K2减小,可采用的措施是______.
(3)实验室可用NaOH溶液吸收NO2,反应为2NO2+2NaOH=NaNO3+NaNO2+H2O.含0.2mol NaOH的水溶液与0.2mol NO2恰好完全反应得1L溶液A,溶液B为0.1mol•L‾1的CH3COONa溶液,则两溶液中c(NO3‾)、c(NO2-)和c(CH3COO‾)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已知HNO2的电离常数Ka=7.1×10-4mol•L‾1,CH3COOH的电离常数Ka=1.7×10-5mol•L‾1),可使溶液A和溶液B的pH相等的方法是______.
a.向溶液A中加适量水 b.向溶液A中加适量NaOH
c.向溶液B中加适量水 d..向溶液B中加适量NaOH.
正确答案
解:(1)(I)2NO2(g)+NaCl(s)⇌NaNO3(s)+ClNO(g),△H1<0 (Ⅰ),平衡常数K1=,
(II)2NO(g)+Cl2(g)⇌2ClNO(g),△H2<0 (Ⅱ),平衡常数K2=,
(1)4NO2(g)+2NaCl(s)⇌2NaNO3(s)+2NO(g)+Cl2(g)的平衡常数K=,计算得到K=,
第二种方法:反应③=①×2-②,则K=,
故答案为:;
(2)在恒温条件下,向2L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0.2mol NO和0.1mol Cl2,10min时反应(Ⅱ)达到平衡,测得10min内v(ClNO)=7.5×10-3mol•L-1•min-1,物质的量为7.5×10-3mol•L-1•min-1×10min×2L=0.15mol,则:
2NO(g)+Cl2(g)⇌2ClNO(g),
起始量(mol) 0.2 0.1 0
变化量(mol) 0.15 0.075 0.15
平衡量(mol) 0.05 0.025 0.15
则平衡后n(Cl2)=0.025mol,
NO的转化率α1=×100%=75%;
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反应(Ⅱ)在恒压条件下进行,随反应进行,气体体积减小,为保持恒压所以容器体积减小,压强增大,平衡正向进行,平衡时NO的转化率α2 增大;平衡常数随温度变化,不随浓度、压强变化,若要使K2减小,平衡逆向进行,反应是放热反应,依据平衡移动原理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进行;
故答案为:0.025;75%;>;不变;升高温度;
(3)0.2mol NaOH的水溶液与0.2mol NO2恰好完全反应得1L溶液A,反应为2NO2+2NaOH═NaNO3+NaNO2+H2O,得到溶液A中NaNO3物质的量浓度为0.mol/L,NaNO2物质的量为0.1mol/L,溶液B为0.1mol•L-1的CH3COONa溶液,已知HNO2的电离常数Ka=7.1×10-4mol•L-1,CH3COOH的电离常数Ka=1.7×10-5mol•L-1,说明CH3COOH酸性小于HNO2的酸性,对应阴离子水解程度大,醋酸根离子和亚硝酸根离子水解,两溶液中c(NO3-)、c(NO2-)和c(CH3COO-)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NO3-)>c(NO2-)>c(CH3COO-);
使溶液A和溶液B的pH值相等的方法,依据溶液组成和性质分析,溶液A中NaNO3物质的量浓度为0.mol/L,NaNO2物质的量为0.1mol/L,溶液B为0.1mol•L-1的CH3COONa溶液,溶液B碱性大于A溶液;
a、上述分析可知,溶液B碱性大于A溶液,向溶液A中加适量水,稀释溶液,减小减小,不能调节溶液PH相同,故a错误;
b、向溶液A中加适量NaOH,增大碱性,可以调节溶液pH相同,故b正确;
c、向溶液B中加适量水,稀释溶液碱性减弱,可以调节溶液pH,故c正确;
d、溶液B碱性大于A溶液,向溶液B中加适量NaOH,溶液PH更大,不能调节溶液PH相同,故d错误;
故答案为:c(NO3-)>c(NO2-)>c(CH3COO-);bc.
解析
解:(1)(I)2NO2(g)+NaCl(s)⇌NaNO3(s)+ClNO(g),△H1<0 (Ⅰ),平衡常数K1=,
(II)2NO(g)+Cl2(g)⇌2ClNO(g),△H2<0 (Ⅱ),平衡常数K2=,
(1)4NO2(g)+2NaCl(s)⇌2NaNO3(s)+2NO(g)+Cl2(g)的平衡常数K=,计算得到K=,
第二种方法:反应③=①×2-②,则K=,
故答案为:;
(2)在恒温条件下,向2L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0.2mol NO和0.1mol Cl2,10min时反应(Ⅱ)达到平衡,测得10min内v(ClNO)=7.5×10-3mol•L-1•min-1,物质的量为7.5×10-3mol•L-1•min-1×10min×2L=0.15mol,则:
2NO(g)+Cl2(g)⇌2ClNO(g),
起始量(mol) 0.2 0.1 0
变化量(mol) 0.15 0.075 0.15
平衡量(mol) 0.05 0.025 0.15
则平衡后n(Cl2)=0.025mol,
NO的转化率α1=×100%=75%;
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反应(Ⅱ)在恒压条件下进行,随反应进行,气体体积减小,为保持恒压所以容器体积减小,压强增大,平衡正向进行,平衡时NO的转化率α2 增大;平衡常数随温度变化,不随浓度、压强变化,若要使K2减小,平衡逆向进行,反应是放热反应,依据平衡移动原理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进行;
故答案为:0.025;75%;>;不变;升高温度;
(3)0.2mol NaOH的水溶液与0.2mol NO2恰好完全反应得1L溶液A,反应为2NO2+2NaOH═NaNO3+NaNO2+H2O,得到溶液A中NaNO3物质的量浓度为0.mol/L,NaNO2物质的量为0.1mol/L,溶液B为0.1mol•L-1的CH3COONa溶液,已知HNO2的电离常数Ka=7.1×10-4mol•L-1,CH3COOH的电离常数Ka=1.7×10-5mol•L-1,说明CH3COOH酸性小于HNO2的酸性,对应阴离子水解程度大,醋酸根离子和亚硝酸根离子水解,两溶液中c(NO3-)、c(NO2-)和c(CH3COO-)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NO3-)>c(NO2-)>c(CH3COO-);
使溶液A和溶液B的pH值相等的方法,依据溶液组成和性质分析,溶液A中NaNO3物质的量浓度为0.mol/L,NaNO2物质的量为0.1mol/L,溶液B为0.1mol•L-1的CH3COONa溶液,溶液B碱性大于A溶液;
a、上述分析可知,溶液B碱性大于A溶液,向溶液A中加适量水,稀释溶液,减小减小,不能调节溶液PH相同,故a错误;
b、向溶液A中加适量NaOH,增大碱性,可以调节溶液pH相同,故b正确;
c、向溶液B中加适量水,稀释溶液碱性减弱,可以调节溶液pH,故c正确;
d、溶液B碱性大于A溶液,向溶液B中加适量NaOH,溶液PH更大,不能调节溶液PH相同,故d错误;
故答案为:c(NO3-)>c(NO2-)>c(CH3COO-);bc.
(2014秋•湖北校级期末)某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气体A和B,一定温度下发生如下反应:A(g)+xB(g)═2C(g),达到平衡后,只改变反应的一个条件,测得容器中物质的浓度、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反应在20min达到了平衡,c(B)=1.0mol/L,c(C)=2.0mol/L,△c(C)=2.0mol/L,△c(B)=1.0mol/L,浓度变化量之比等于系数之比,所以x=1,30min时改变条件后,化学平衡不移动,A的转化率将不变,故A错误;
B、前20 min内,△c(C)=2.0mol/L,△c(B)=1.0mol/L,△c(A)=1.0mol/L,前20 min内A的反应速率为==0.05 mol/(L•min),但是20-30min之间
,由于改变条件,化学反应速率发生变化,所以,前30 min内 A的反应速率不再是0.05 mol/(L•min),故B错误;
C、20至40 min内,化学反应速率不再变化,所以表示处于平衡状态,40min时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由于该反应是体积不变的反应,所以不可能增大压强,只能是升高了温度;由于升高温度后,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说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C正确;
D、30 min时,改变的条件,化学平衡不移动,但是正逆反应速率减慢,由于该反应是体积不变的反应,可能减小压强,或是加入负催化剂,40min时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由于该反应是体积不变的反应,所以不可能增大压强,只能是升高了温度,故D正确.
故选CD.
可逆反应aX(g)+bY(g)⇌cZ(g)在一定温度下的密闭容器内达到平衡后,t0时改变某一外界条件,化学反应速率(v)-时间(t)图象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由图可知,可逆反应到达平衡后,在t0时改变条件,正、逆速率都同等程度增大,平衡不移动,故改变条件可能是加入催化剂,或是增大压强,且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
A、若a+b=c,t0时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速率增大,平衡不移动,但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同样增大,平衡不移动,故A错误;
B、若a+b=c,t0时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平衡不移动,但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速率增大,平衡也不移动,故B错误;
C、若a+b≠c,增大压强,平衡向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改变温度与某一物质浓度,平衡一定移动,则t0时只能是加入催化剂,故C正确;
D、若a+b≠c,增大压强,平衡向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故D错误;
故选C.
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H<0.在反应过程中,逆反应速率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t1时逆反应速率增大,且大于正反应速率,平衡向着逆向移动,则应为升高了温度,故A错误;
B.t2时正、逆反应速率同等程度增大,化学平衡不移动,而该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相等,则应该为使用了催化剂,故B正确;
C.t3时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平衡向着正向移动,则为降低了温度,故C错误;
D.t4时逆反应速率瞬间不变,然后逐渐减小,应为减小了反应物浓度,导致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平衡向着正向移动,故D错误;
故选B.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