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成本计算与分析
- 共1641题
某产品单位成本表中列示原料费用为:计划5000元,实际4950元;单位产品原料消耗为:计划50千克,实际55千克;原料单价为:计划100元,实际90元。
要求:
(1)计算单位产品原料费用脱离计划的差异;
(2)采用差额计算分析法,计算原料消耗量和原料单价变动对原料费用的影响。
正确答案
4.(1)原材料脱离计划的差异=4950-5000=-50(元)
(2)原料消耗量变动的影响=(55-50)×100=500(元)
原料单价变动的影响=(90-100)×55=-550(元)。
解析
暂无解析
某产品本月成本资料如下。
资料一:单位产品标准成本。 本企业该产品预算产量的标准工时为1000小时,制造费用均按人工工时分配。 资料二:本月实际产量20件,实际耗用材料900千克,实际人工工时950小时,实际成本如下。
填写标准成本卡中用字母表示的数据。
正确答案
B=855-450-135-90=180(元/件)
A=180/4=45(小时)
D=135/45=3(元/小时)
F=90/45=2(元/小时)
解析
暂无解析
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单价8元,单位变动成本6元,固定成本2000元,预计产销量为2000件,若想实现利润3000元,可采取的措施有( )。
A.固定成本降低1000元
B.单价提高到8.5元
C.单位变动成本降低到5.5元
D.销量提高到2500件
E.单价提高到7元,销量提高到2200件
正确答案
A,B,C,D
解析
[解析] 2200×(7-6)-2000=200元
某工厂报告期与基期比较,产品产量增加3%,单位产品成本下降3%,那么,生产费用( )。
A.不变
B.减少
C.增加
D.无法确定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103%×97%=99.91%<1,所以是减少的。因此,本题选B。
某新建项目生产一种通信产品,根据市场预测,估计该产品每部售价为500元,已知单位产品变动成本为350元,年固定成本为150万元,则该项目的盈亏平衡产量为
( )部/年。
A.10000
B.12000
C.2000
D.6000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盈亏平衡分析的前提条件是( )。
A.产量等于销售量
B.单位可变成本不变
C.产品售价不变
D.固定成本不变
E.只生产单一产品或生产多种产品但可换算为单一产品
正确答案
A,B,C,E
解析
[解题要点] P 260盈亏平衡分析的前提条件。
某企业年产量4万件,年固定成本为20万元,其单位可变成本为15元,产品市场价格为25元/件,该企业当年免征销售税金,则该企业当年盈亏平衡点价格为每件()元。
A.15
B.18
C.20
D.24
正确答案
C
解析
下面是某企业的一组经营数据资料:
(1)公司经销A种小型电动机,单价为650元/台,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为480元/台,固定成本分摊为2.04万元。
(2)企业报告年度生产B铸件消耗发热量6300千卡/千克的焦炭375吨,计划年度铸件生产量增加20%。
(3)企业可供选择经营的产品有甲、乙、丙、丁四类,由于对未来两年的市场需求无法做到比较精确的预测,只能大致估计为:需求量较高、一般、较低三种情况。这三种情况的损益值如下表所示:
自然状态 经营品种
甲 乙 丙 丁
需求量较高 530 300 140 200
需求量一般 20 150 140 100
需求量较低 -70 60 140 50
试据此计算分析,并回答如下问题:
用悲观原则决策,企业应选( )类产品。
A.甲
B.乙
C.丙
D.丁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下面是某企业的一组经营数据资料:
(1)公司经销A种小型电动机,单价为650元/台,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为480元/台,固定成本分摊为2.04万元。
(2)企业报告年度生产B铸件消耗发热量6300千卡/千克的焦炭375吨,计划年度铸件生产量增加20%。
(3)企业可供选择经营的产品有甲、乙、丙、丁四类,由于对未来两年的市场需求无法做到比较精确的预测,只能大致估计为:需求量较高、一般、较低三种情况。这三种情况的损益值如下表所示:
自然状态 经营品种
甲 乙 丙 丁
需求量较高 530 300 140 200
需求量一般 20 150 140 100
需求量较低 -70 60 140 50
试据此计算分析,并回答如下问题:
悲观准则又叫( )。
A.大中取大
B.大中取小
C.小中求大
D.坏中求好
E.好中求好
正确答案
C,D
解析
暂无解析
某建设项目年设计生产能力10万台,单位产品变动成本为单位产品售价的55%,单位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为单位产品售价的5%,经分析求得产销量盈亏平衡点为年产销量4.5万台。若企业要盈利,生产能力利用率至少应保持在()以上。
A.45%
B.50%
C.55%
D.60%
正确答案
A
解析
[考点] 第一章工程经济第三节建设项目不确定性分析,生产能力利用率指标计算
[思路] 生产能力利用率=盈亏平衡点产量/设计生产能力。
[拓展] 盈亏平衡点产量的计算。
甲公司系20×8年12月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对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均会产生暂时性差异,当期发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预计能够在未来期间转回。甲公司每年末按净利润的10%计提法定盈余公积。
(1)甲公司20×8年12月购入生产设备W,原价为80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20×9年末,甲公司对该项设备进行的减值测试表明,其可收回金额为6300万元。2010年末,甲公司对该项设备进行的减值测试表明,其可收回金额仍为6300万元。上述减值测试后,该设备的预计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等均保持不变。甲公司对该项固定资产采用的折旧方法、预计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均与税法规定一致。
(2)甲公司20×9年7月购入S专利权,实际成本为20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10年(与税法规定相同)。20×9年末,减值测试表明其可收回金额为1440万元。2010年末,减值测试表明其可收回金额为1800万元。
(3)甲公司于20×9年末对某项管理用固定资产H进行减值测试,其可收回金额为4000万元,预计尚可使用年限5年,预计净残值为零。该固定资产的原价为5700万元,已提折1日950万元,原预计使用年限6年,按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零。但甲公司20×9年末仅对该固定资产计提了450万元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甲公司2010年年初发现该差错并予以更正。假定甲公司对该固定资产采用的折1日方法、预计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均与税法规定一致。
(4)2010年末,甲公司存货总成本为1800万元,账面价值与总成本相一致,其中:完工乙产品为1000台,单位成本为1万元;库存原材料总成本为800万元。完工乙产品中有800台订有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2010年末,该公司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确定的每台销售价格为1.2万元,其余乙产品每台销售价格为0.8万元;估计销售每台乙产品将发生销售费用及税金0.1万元。由于产品更新速度加快,市场需求变化较大,甲公司计划自2011年1月起生产性能更好的丙产品,因此,甲公司拟将库存原材料全部出售。经过合理估计,该库存原材料的市场价格总额为800万元,有关销售费用和税金总额为30万元。
(5)甲公司2010年度实现利润总额7050万元,其中国债利息收入为50万元:实际发生的业务招待费230万元,按税法规定允许扣除的金额为80万元。
假设除上述事项外,甲公司元其他纳税调整事项。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2010年度甲公司对生产设备W应计提的折旧额是( )万元。
A.560
B.630
C.700
D.800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09年减值前账面价值为8000-8000/10=7200,应计提减值准备900,减值后账面价值为6300;2010年计提折旧为6300/9=700(万元)。
根据杜能的理论,经营者是否能在单位面积土地上获得最大利润(P),将由农业生产成本(E)、农产品的市场价格(V)和把农产品从产地运到市场的费用(T)三个因素所决定,它们之间的变化关系为( )。
A.P=V-(E+T)
B.P=V×(E+T)
C.V=P-(E+T)
D.V=P+(E-T)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掌握
[试题解析] 本题考察重点是对“农业区位论”的掌握。杜能根据其理论前提,认为经营者是否能在单位面积土地上获得最大利润(P),将由农业生产成本(E)、农产品的市场价格(V)和把农产品从产地运到市场的费用(T)三个因素所决定,它们之间的变化关系可用公式表示为:P=V-(E+T)。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某小企业采用《小企业会计制度》,2009年12月30日相关账户的余额如下:(单位:万元)
其中:“生产成本”账户为B产品期初在产品成本 “应交税金”为所属“应交增值税”账户余额 以下是该企业12月31日及期末连续发生的经济业务:该企业本月取得净利润为()万元
A.12.4
B.16
C.18.7
D.19.05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库存使企业实现规模经济的原因不包括 ( )
A.大批量的采购可以获得价格折扣 B.大批量采购使得单位运输成本较低
C.大批量生产单位产品的制造成本较低 D.大批量可使总成本达到最低
正确答案
D
解析
库存使企业实现规模经济的原因包括:大批量的采购可以获得价格折扣;大批量采购使得单位运输成本较低;产成品库存也有可能实现制造的规模经济。
某企业只生产和销售一种产品,2007年度该产品的销售数量为1500件,单位售价为10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600元,固定成本总额为300000元。如果2008年度税前目标利润比2007年度增长10%,则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该企业的单位变动成本应为( )元。
A.650
B.580
C.550
D.500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2007年的税前利润=1500×(1000-600)-300000=300000(元),2008年的税前利润=300000×(1+10%)=330000(元),330000=1500×(1000-单位变动成本)-300000,2008年的单位变动成本=580(元)。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