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成本计算与分析
- 共1641题
(四)
甲公司20×1年度涉及所得税有关的交易或事项如下:
(1)甲公司20×1年初A设备的账面余额为1000万元,该设备已使用3年,尚可使用2年,无残值,企业按照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税法规定按照年限平均法计提的折旧金额可以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20×0年年末甲公司对A设备计提减值准备的金额额为50万元,以前A设备未发生减值。20×1年末,甲公司经过测试,发现A设备的可收回金额为80万元。
(2)20×1年5月10日,甲公司增发100万股,每股市场价格10元,支付券商手续费20万元,通过吸收合并的方式兼并了乙公司,合并日,乙公司可变现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800万元,公允价值为900万元,其差额主要是由于乙公司存货的账面价值200万元与其公允价值300万元的不同导致的。20×1年度,甲公司将取得的乙公司存货中的80%对外售出。12月31日,甲公司经过测试,发现在合并乙公司过程中取得的商誉可收回金额为50万元。
(3)20×1年9月1日,甲公司从股票二级市场以每股15元的价格购入丙公司发行的股票200万股,占丙公司有表决权股份的5%,对丙公司无重大影响,甲公司决定将该股票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12月31日,丙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为每股16元。
(4)20×1年12月1日,甲公司向丁公司销售5 000件B产品,单位销售价格100元,单位成本60元,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销售价款为5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8.5万元。协议约定,丁公司应于20×2年4月1日之前支付货款,在20×2年5月1日之前有权退还B产品。B产品已经发出,款项尚未收到。甲公司根据过去的经验,估计该批产品的退货率约为20%。
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问题。
下列各项关于甲公司上述各项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A.A设备因会计折旧方法和所得税法规定的折旧方法的不同以及会计计提减值准备造成其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的不同产生的差异要计入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
B.甲公司因吸收合并乙公司而产生的商誉无论是初始确认时还是计提减值时产生的暂时性差异都不应予以确认
C.甲公司持有丙公司股票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因为公允价值的变动导致其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不同产生的暂时性差异要计入所有者权益
D.甲公司因向丁公司销售B产品估计的销售退回确认的预计负债要确认其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不同产生的暂时性差异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企业在合并过程中产生的商誉在初始确认时不确认其形成的暂时性差异,但在期末计量商誉产生减值时,则要确认商誉形成的暂时性差异。
Y上市公司销售给关联方企业A产品1 200件,单位售价1万元(不含增值税);Y公司对销售合其他非关联方企业的单位售价为0.9万元。A产品的单位成本为0.6万元,公司确认的收人为1 200万元。助理人员认为( )。
A.应在报表中披露关联方及其交易,但不需要调整
B.应调整:
借:营业收 120万元
贷:资本公积 120万元
C.应调整:
借:营业收入 336万元
贷:资本公积 336万元
D.应调整:
借:营业收入 336万元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57.12万元
贷:资本公积 393.12万元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实际交易价格超过商品公允价值的,按公允价值确认为收入,实际交易价格超过确认为收入的部分,计入资本公积(关联交易差价)。增值税应按实际销售价格计算,所以不用调整。
甲公司为上市公司,本期正常销售其生产的A产品2100件,其中对关联方企业销售 1800件,单位售价1万元(不含增值税,本题不同);对非关联方企业销售300件,单位售价0.9万元。A产品的单位成本(账面价值)为0.6万元。假定上述销售均符合收入确认条件。甲公司本期销售A产品应确认的收入总额为( )万元。
A.1350
B.1566
C.1890
D.2070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判断,由于对非关联方企业销售比例=300/2100=14.29%<20%,因此,甲公司本期销售A产品应确认的收入总额=1800×0.6×120%+300×0.9=1566(万元)。
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 17%。商品销售价格除特别注明外均不含增值税额,所有劳务均属于工业性劳务。销售实现时结转销售成本。甲公司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均为主营业务。2002年12月,甲公司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的资料如下:
(1)12月1日,对A公司销售商品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销售价格200万元,增值税额为34万元。提货单和增值税专用发票已交A公司,A公司已承诺付款。为及时收回贷款,给予A公司的现金折扣条件如下:2/10,1/20,n/30(假定计算现金折扣时不考虑增值税因素)。该批商品的实际成本为160万元。12月9日,收到A公司支付的、扣除所享受现金折扣金额后的款项,并存入银行。
(2)12月2日,收到B公司来函,要求对当年11月10日所购商品在价格上给予10%的折让(甲公司在该批商品售出时确认销售收入500万元,未收款)。经查核,该批商品外观存在质量问题。甲公司同意于B公司提出的折让要求。当日,收到B公司交来的税务机关开具的索取折让证明单,并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
(3)12月4日,与C公司签订协议,向C公司销售商品一批,销售价格为200万元,增值税为34万元;该协议规定,甲公司应在2002年5月1日将该批商品购回,回购价为220万元,商品已发出,款项已收到。该批商品的实际成本为150万元。
(4)甲公司经营以旧换新业务,12月31日销售W产品2件,单价为5.85万元(含税价格),单位销售成本为3万元;同时收回2件同类旧商品,每件回收价为1 000元(不考虑增值税)。甲公司收到扣除旧商品的款项存入银行。
(5)12月15日,与E公司签订一项设备维修合同。该合同规定,该设备维修总价款为60万元(不含增值税额),于维修任务完成并验收合格后一次结清。12月31日,该设备维修任务完成并经E公司验收合格。甲公司实际发生的维修费用为20万元(均为修理人员工资)。12月31日,鉴于E公司发生重大财务困难,甲公司预计很可能收到的维修款为17.55万元(含增值税额)。
(6)12月25日,与F公司签订协议,委托其代销商品一批。根据代销协议,甲公司按代销协议价收取所代销商品的贷款,商品实际售价由受托方自定。该批商品的协议价为60万元 (不含增值税额),实际成本为48万元。商品已运往F公司,符合收入确认条件。
(7)12月31日,与G公司签订一件特制商品的合同。该合同规定,商品总价款为60万元 (不含增值税额),自合同签订日起2个月内交货。合同签订日,收到G公司预付的款项20万元,并存入银行。商品制造工作尚未开始。
(8)12月31日,收到A公司退回的当月1日所购商品的20%。经查核,该批商品存在质量问题,甲公司同意了A公司的退货要求。当日,收到A公司交来的税务机关开具的进货退出证明单,并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支付退货款项。
要求:
(1)编制甲公司12月份发生的上述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
(2)计算甲公司12月份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应交税费”科目要求写出明细科目;答案中的单位以万元表示)
正确答案
(单位为万元)
(1)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1)借:应收账款 234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4
借:主营业务成本 160
贷:库存商品 160
借:银行存款 232
财务费用 2
贷:应收账款 234
2)借:主营业务收入 5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5
贷:应收账款 58.5
3)借:银行存款 234
贷:其他应付款 2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4
借:发出商品 150
贷:库存商品 150
借:财务费用 (20÷5) 4
贷:其他应付款 4
4)借:银行存款 11.5
库存商品 0.2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
借:主营业务成本 6
贷:库存商品 6
5)借:应收账款 17.55
贷:主营业务收入 15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55
借:劳务成本 20
贷:应付职工薪酬 20
借:主营业务成本 20
贷:劳务成本 20
6)借:应收账款 70.2
贷:主营业务收入 6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0.2
借:主营业务成本 48
贷:库存商品 48
7)借:银行存款 20
贷:预收账款 20
8)借:主营业务收入 4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6.8
贷:银行存款 46.4
财务费用 0.4
借:库存商品 32
贷:主营业务成本 32
(2)营业收入=(200-50+10+15]60―40)万元=195万元。
营业成本=(160+6+20+48 -32)万元=202万元。
解析
暂无解析
某企业年产量4万件,年固定成本为20万元,其单位可变成本为15元,产品市场价格为25元/件,该企业当年免征销售税金,则该企业当年盈亏平衡点价格为每件( )元。
A.15
B.18
C.20
D.24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某企业预测A产品的销售数量为2 500件,该产品单位售价为22元,应分担固定成本15 000元,目标税后利润为20 000元,所得税税率为20%,那么,保证目标利润实现的变动成本总额应为( )元。
A.10 000
B.15 000
C.25 000
D.30 000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根据题意可以列式:20 000/(1-20%)=2 500×(22-单位变动成本)-15 000,解得:单位变动成本=6(元/件),变动成本总额=2 500×6=15 000(元)。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中的用量标准是指在现有生产技术条件下生产单位产品所需要的时间,包括()。
A.产品直接加工必不可少的时间
B.必要的间歇时间
C.必要的停工时间
D.不可避免的废品所耗用的工作时间
正确答案
A, B, C, D
解析
[解析] 直接人工的用量标准是单位产品的标准工时,标准工时是指在现有生产技术条件下,生产单位产品所需要的时间,包括直接加工操作必不可少的时间,以及必要的间歇和停工,如工间休息、调整设备时间、不可避免的废品耗用工时等。
某项目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50万件产品,根据资料分析,估计单位产品价格为100元,单位产品可变成本为80元,固定成本为300万元,该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的合并税率为5%,用产销量表示的盈亏平衡点为()件。
A.2000
B.20000
C.200000
D.2000000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某建设项目年产量为6000,设产品的单价为4000元,单位产品可变费用2740元,预计年固定成本为320万元,则该项目的盈亏平衡点的年产量是( )件。
A.3840
B.2540
C.4150
D.5090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某企业进行设备更新,年固定总成本为10万元,利用新设备生产的产品售价为10元/件,单位产品可变成本为5元/件,按线性盈亏平衡分析方法计算其平衡点产量为______。
A.2万件
B.1万件
C.3万件
D.0.5万件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某公司生产和销售甲、乙两种产品。目前的信用政策为“2/15,n/30”,有占销售额60%的客户在折扣期内付款并享受公司提供的折扣;不享受折扣的应收账款中,有80%可以在信用期内收回,另外20%在信用期满后10天(平均数)收回。逾期账款的收回,需要支出占逾期账款额10%的收账费用。如果明年继续保持目前的信用政策,预计甲产品销售量为4万件,单价100元,单位变动成本60元;乙产品销售量为2万件,单价300元,单位变动成本240元。
如果明年将信用政策改为“5/10,n/20”,预计不会影响产品的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和销售的品种结构,而销售额将增加到1200万元。与此同时,享受折扣的比例将上升至销售额的70%;不享受折扣的应收账款中,有50%可以在信用期内收回,另外50%可以在信用期满后20天(平均数)收回。这些逾期账款的收回,需要支出占逾期账款额10%的收账费用。
该公司应收账款的资金成本为12%。
要求:
(1)假设公司继续保持目前的信用政策,计算其平均收现期和应收账款机会成本(1年按360天计算,计算结果以万元为单位,保留小数点后四位,下同)。
(2)假设公司采用新的信用政策,计算其平均收现期和应收账款机会成本。
(3)计算改变信用政策引起的损益变动净额,并据此说明公司应否改变信用政策。
正确答案
(1)不改变信用政策的平均收现期和应收账款机会成本:
平均收现期=60%×15+40%×80%×30+40%×20%×40=21.8(天)
应收账款机会成本=4×100/360×21.8×60/100×12%+2×300/360×21.8×240/300×12%
=5.2320(万元)
(2)改变信用政策后的平均收现期和应收账款机会成本:
平均收现期=70%×10+30%×50%×20+30%×50%×40=16(天)
甲产品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比重=(4×100)/(4×100+2×300)=40%
乙产品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比重=1-40%=60%
应收账款机会成本=1200×40%/360×16×60/100×12%+1200×60%/360×16×240/300×12%
=4.6080(万)
(3)每年损益变动额:
增加的收入=1200-(4×100+2×300)=200(万元)
增加的变动成本=(1200×40%×60/100-4×60)+(1200×60%×240/300-2×240)=144(万元)
增加的现金折扣=1200×70%×5%-(4×100+2×300)×60%×2%=30(万元)
增加的应收账款机会成本=4.6080-5.232=-0.624(万元)
增加的收账费用=1200×30%×50%×10%-(4×100+2×300)×40%×20%×10%=10(万元)
增加的收益额=200-144-30-(-0.624)-10=16.624(万元)
由于信用政策改变后增加的收益额大于0,所以,公司应该改变信用政策。
解析
暂无解析
某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为160元,经预测销量为40000件,单价为200元,企业的期望利润最低为100万元,则固定成本应( )。
A.不高于60万元
B.不高于40万元
C.不低于60万元
D.不低于40万元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利润=销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40000×40-固定成本=1600000-固定成本,即:1000000=1600000-固定成本,解得:固定成本的最大值为60万元。
黄河公司只生产和销售甲产品(单位:件),20×7年度甲产品单位变动成本(包括营业税金)为102元,边际贡献率为40%,固定成本总额为2052304元,全年实现净利润为804000元。20×7年年末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总额为9000000元,敏感资产总额为7420648元,敏感负债总额为509502元。
20×8年公司计划生产销售甲产品的数量比20×7年增加7000件,固定成本相应增加210000元,单位变动成本相应下降10%,销售单价保持不变。考虑到公司能筹集到相应的营运资金,为此公司将20×8年分配利润总额定为20×8年实现净利润的80%。
假设公司20×7年适用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3%,20×8年起改为25%,且每个年度均无纳税调整事项。
黄河公司20×8年追加资金需要量为( )元。
A.368656.16
B.707713.16
C.791600.00
D.505750.00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20×8销售收入比20×7年增加额=7000×170=1190000(元)追加资金需要量=RA/S×△S-R/S×△S-△RE=[7420648/(47828×170)]×1190000-[509502/(47828×170)]×1190000-2025245.6×(1-25%)×(1-80%)=707713.16(元)
某企业计划进行某项投资活动,拟有甲、乙两个方案,有关资料为:
某公司拟投产一新产品,需要购置一套专用设备预计价款900000元,追加流动资金145822元。设备按5年提取折旧,采用直线法计提,净残值率为零。该新产品预计销售单价20元/件,单位变动成本12元/件,每年固定经营成本500000元。该公司所得税税率为40%;投资的最低报酬率为10%。
要求:
(1) 计算净现值为零时的息税前利润;
(2) 计算净现值为零时的销售量水平(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正确答案
(1) 净现值为零,即预期未来现金流入量的现值应等于流出的现值:
假设预期未来每年现金净流量为A,则:
即:NPV=A(P/A,10%,5)+145822(P/F,10%,5)-900000-145822=0
求得:A=252000(元)
由于经营阶段的每年现金净流量=每年税后利润+每年折旧所以,每年税后利润=252000-(900000/5)=252000-180000=72000(元)又由于利息=0
所以,每年息税前利润=每年税前利润=每年税后利润÷(1-所得税率) =72000/(1-0.4)=120000(元)
(2) 销售量=(固定成本+利润)÷(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500000+180000+120000)÷(20-12)
=100000(件)
注意:公式中的固定成本[即固定营运成本=固定付现成本(付现成本即为经营成本) +折旧(直线法计提的年折旧为经营非付现成本)]。
解析
暂无解析
假设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20×5年年初数和上年数均已审核无误,通过对“资料4”进行分析,可以初步判断该公司20×5年会计资料中存在的问题有( )。
A.长期借款3000万元列报不合理,应列示为流动负债
B.G产品主营业务收入可能被低估
C.G产品主营业务成本可能被低估
D.利息支出的金额可能有误
正确答案
A,C,D
解析
[大纲要求] 掌握 [真题解析] 本题考查重点是对“主营业务收入及成本的审查”的掌握。在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20×5年年初数和上年数均已审核无误的情况下,可以初步判断该公司20×5年会计资料中存在的问题有:①长期借款3000万元列报不合理,应列示为流动负债;②G产品主营业务成本可能被低估;③利息支出的金额可能有误。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CD。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