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成本费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按会计核算的要求有生产成本
B.按成本与产量的关系分为固定成本和流动成本
C.按财务评价的特定要求有经营成本
D.按其计算范围可分为单位产品成本和总成本费用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如果产品的单价与单位变动成本以相同的百分率下降,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则盈亏临界点销售量( )。

A.不变
B.上升
C.下降
D.不确定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盈亏临界点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若单价与单位变动成本同比下降,其差额会减少,固定成本不变,盈亏临界点销售量则会上升。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加快工程进度,会导致施工效率下降,单位产品的费用上升,从而使整个工程的总投资增加,这表明( )。

A.进度目标与投资目标之间存在统一关系
B.进度目标与投资目标之间存在对立关系
C.进度目标与质量目标之间存在对立关系
D.进度目标与质量目标之间存在统一关系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ABC公司的一种新型产品原有信用政策n/30,每天平均销量为20个,每个售价为 75元,平均收账天数40天;公司销售人员提出了新的政策,以便促销产品,新的政策包括改变信用政策:“2/10,n/50”,同时以每个60元的价格销售,预计改变政策后每天能多售出60个,估计80%的客户会享受折扣,预计平均收账天数为45天,新政策同时需要增加8万元的广告费。企业资本成本率为10%,存货单位变动年储存成本是9元,每次订货成本为225元,该新型产品的每个购买价格为50元。
要求:
(1)计算公司该产品改变政策前后的经济订货量和最佳订货次数;
(2)若单位缺货成本为5元,存货正常交货期为10天,延迟交货1天的概率为0.2,延迟交货2天的概率为0.1,不延迟交货的概率为0.7,计算合理的保险储备和再订货点;
(3)按照第(1)和第(2)问所确定的经济订货量和再订货点进行采购,综合判断应否改变政策。

正确答案

(1)计算公司该产品改变政策前后的经济订货量和最佳订货次数
原政策:
年销量=20×360=7200(个)
经济订货量=(2×7200×225/9)1/2=600(个)
订货次数=7200/600=12(次)
新政策:
年销量=80×360=28800(个)
经济订货量=(2×28800×225/9)1/2=1200(个)
订货次数=28800/1200=24(次)
(2)若单位缺货成本为5元,存货正常交货期为10天,延迟交货1天的概率迟交货2天的概率为0.1,不延迟交货的概率为0.7,计算合理的保险货点
改变政策前:
每天需要量20个,正常交货期内需要量=10×20=200(个)
若延期交货1天,则交货期内的需要量=11×20=220(个)
若延期交货2天,则交货期内的需要量=12×20=240(个)
不设保险储备(即B=0)时:
再订货点=200+0=200(个)
缺货量S=(220-200)×0.2+(240-200)×0.1=8(个)
相关成本TC(S,B)=5×8×12=480(元)
保险储备为20个(即B=20)时:
再订货点=200+20=220(个)
缺货量S=(240-220)×0.1=2(个)
相关成本TC(S,B)=5×2×12+20×9=300(元)
保险储备为40个(即B=40)时:
再订货点=200+40=240(个)
缺货量S=0
相关成本TC(S,B)=40×9=360(元)
所以合理保险储备为20个,再订货点为220个。
改变政策后:
每天需要量80个,正常交货期内需要量=10×80=800(个)
若延期交货1天,则交货期内的需要量=11×80=880(个)
若延期交货2天,则交货期内的需要量=12×80=960(个)
不设保险储备(即月=0)时:
再订货点=800+0=800(个)
缺货量S=(880-800)×0.2+(960-800)×0.1=32(个)
相关成本TC(S,B)=5×32×24=3840(元)
保险储备为80个(即B=80)时:
再订货点=800+80=880(个)
缺货量S=(960-880)×0.1=8(个)
相关成本TC(S,B)=5×8×24+80×9=1680(元)
保险储备为160个(即B=160)时:
再订货点=800+160=960(个)
缺货量S=0
相关成本TC(S,B)=160×9=1440(元)
所以合理保险储备为160个,再订货点为960个。
(3)按照第(1)和第(2)问所确定的经济订货量和再订货点进行采购,综合判断应否改变政策
                    单位:元
增加额
销售收入 28800×60-7200×75=1188000
销售成本 28800×50-7200×50=1080000
销售毛利 288000-180000=108000
日销售额 80×60-75×20=3300
应收账款的应计利息 4800×45×(50/60)×10%-1500×40×(50/75)×10%=14000
变动储存成本 (1200/2+160)×9-(600/2+20)×9=3960
变动订货成本 24×225-12×225=2700
折扣成本 17280000×80%×2%=27648
缺货成本 0-5×2×12=-120
固定成本 80000
税前收益 -20188
  结论:不应该改变政策。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四)
某数码相机生产企业生产的某一款相机单价为:1600元/台,单位产品变动成本为1300元/台,固定成本分摊为6万元,计算得出的保本销售量为200台,假设预测计划期的销售量仅有180台。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根据案例资料,将固定成本分摊额降低到( )万元才能达到不亏不盈的水平。

A.5.3
B.5.4
C.5.5
D.5.6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设固定成本为K,企业利润=销售收入-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商品单价×销售量-固定成本-变动成本=1600×180-K-1300×180≥0,求得K≤5.4(万元)。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以协商价格作为企业内部各组织单位之间相互提供产品的转移价格,需要具备的下列条件有( )。

A.在非竞争性市场买卖的可能性
B.买卖双方有权自行决定是否买卖
C.完整的组织单位之间的成本转移流程
D.最高管理层对转移价格的适当干预

正确答案

A,B,D

解析

[解析] 本题的主要考核点是协商价格的适用前提。完整的组织单位之间的成本转移流程与协商价格无关。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应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是( )。

A.厂部管理人员的工资
B.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
C.销售机构人员的工资
D.医疗福利部门人员的工资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应计入制造费用,制造费用属于产品成本的项日,而其余三项应分别在管理费用、营业费用及应付福利费中开支。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某公司正在重新评价是否投产一个一年前曾经评估但搁置的项目,对以下收支发生争论。你认为不应列入该项目评价的现金流出量的是()。

A.该项目利用现有未充分利用的厂房和设备,如将该设备出租可获收益100万元
B.新产品销售会使本公司同类产品减少收益20万元
C.动用为其他产品储存的原材料约50万元
D.一年前的评估费用

正确答案

D

解析

本题的考点是现金流量确定时应注意的问题。选项A属于机会成本,应考虑;选项B、C属于项目对其他部门的影响,应该考虑;选项D是沉没成本,不应作为投资的现金流出量。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2005年12月31日,某公司库存A材料600件,单位成本每件3万元,市场售价为每件2.4万元。该材料可专门用于生产600件B产品,预计加工成B产品每件还需投入成本 0.5万元。B产品市场售价为每件3.4万元,预计销售费用及税金为每件0.25万元。A材料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价,假定该材料此前未计提跌价准备。该公司对A材料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 )。

A.0
B.60万元
C.210万元
D.360万元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A材料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3.4-0.25-0.5)×600-3×600=-210(万元)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外商投资举办的化妆品生产企业,该企业适用企业所得税税率15%,地方所得税税率3%,化妆品消费税税率30%,2004年经核定亏损20万元。2005年的生产经营情况如下: (1)向商场销售化妆品,取得不含税销售额400万元,取得与销售产品有关的含税运输费收入11.7万元;直接销售化妆品给使用单位,开具普通发票,取得销售额46.8万元。 (2)将设备出租给其他企业使用,全年取得租赁收入100万元。 (3)应扣除的化妆品销售成本200万元,销售费用120万元。 (4)发生管理费用40万元(其中含交际应酬费10万元,新产品研究开发费用8万元),2004年新产品研究开发费用6万元。 (5)发生火灾,损失了成本为22.79万元外购原材料(其中含2.79万元的运费成本),取得责任人赔偿2万元,保险公司赔偿18万元。 (6)通过教育部门向“希望小学”捐赠4万元,直接向灾区捐赠2万元,资助非关联的科研机构开发经费1万元。 (7)接受某公司捐赠的包装物,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20万元,增值税额3.4万元。 (8)购买国产设备进行投资,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10万元,发生运输费l万元,安装调试费l万元,经核准允许抵扣当年新增的企业所得税。 (9)12月从境外分支机构取得税后净收益32万元,分支机构所在国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0%,由于该国与我国签订了避免双重征税协定,分支机构在境外实际只按20%的税率缴纳了企业所得税。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依据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的有关规定,计算: (1)计税收入总额(不包括境外收益); (2)所得税前允许扣除的税金: (3)税前扣除的交际应酬费; (4)税前扣除的新产品研究开发费用; (5)所得税前允许扣除的火灾净损失; (6)所得税前允许扣除的对外捐赠和资助合计; (7)2005年该企业实际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和地方所得税合计; (8)境外收益应补税额。

正确答案

(1)该企业应计人应纳税所得额的收入总额: 400+1 1.7÷1.17+46.8÷1.17+100+(20+3.4)=573.4(万元) (2)所得税前允许扣除的税金: 消费税=(400+11.7÷1.17+46.8÷1.17)×30%=135(万元) 营业税=100×5%=5(万元) (3)税前扣除的交际应酬费: (400+11.7÷1.17+46.8÷1.17)×5%0+100×10‰=3.25(万元) (4)税前扣除的新产品研究开发费用: 增长率=(8-6)÷6×100%:33%,大于10%,可以加计扣除 税前扣除的新产品研究开发费用=(8+8×50%)=12(万元) (5)所得税前允许扣除的火灾净损失 22.79+(22.79-2.79)×17%+2.79÷93%×7%-2-18=6.4(万元)(6)所得税前允许扣除的对外捐赠和资助合计:4+l=5(万元)(7)2005年该企业实际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和地方所得税:应纳税额=[(573.4-200-120-135-5-40+10-3.25-4-6.4-5-20)]×(15%+3%)=8.06(万元)国产设备抵税限额=10×40%=4(万元),2005年比2004年新增税额=8.06-0=8.06,可抵税额4万元2005年该企业实际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和地方所得税=8.06-4=4.06(万元)(8)境外收益应补税额境外收益已纳税额扣除限额=32÷(1-20%)×33%=13.2(万元)境外收益应抵扣税额=32÷(1-20%)×30%=12(万元)境外收益应补税额=13.2-12=1.2(万元)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关于人工测试方法,说法正确的是

A.走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是一系列规程和错误检查技术的集合
B.同行评审的文档是一种过渡性的文档,不是公开的正式文档
C.桌上检查的文档是一个最终可交付的文档
D.评审是一项很浪费时间的活动,会减缓项目的进度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桌上检查的文档是一种过渡性的文档,不是公开的正式文档,而同行评审的“产品”口丁以理解成最终产品的组成部分,同行评审是在软件开发过程中产生需要的一个可交付的文档。产品的例子包括:需求文档、设计文档、软件代码和单元测试产品、用户/操作手册、支持手册、计划文档和过程文档等。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管理者、开发人员、客户有时会反对评审,因为他们认为评审浪费时间,会减缓项目的进度,但实际上,真正造成项目进度缓慢的是各种各样的产品缺陷,同行评审不仅可以缩短工作时间,同时还可以节约大量成本。A选项“走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是一系列规程和错误检查技术的集合”说法完全正确。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2009年1月于县城依法设立,主要从事花卉种植销售和租赁、中药材的种植。
2009年度有关经营情况如下:
(1)当年花卉销售收入不含税3089万元;中药材销售不含税收入2580万元;
(2)当年购买国债50万元,取得国债利息5万元;
(3)产品销售成本3500万元(其中,花卉销售成本为1890万元);
(4)发生销售费用560万元,其中广告费和宣传费400万元;
(5)发生财务费用200万元,其中企业于2009年7月因办公楼装修工程专门向金融机构借款300万元(一年期),合同约定的利率为6%,9月底工程完工验收投入使用,当年借款费用全部计入财务费用;
(6)发生管理费用593万元,其中业务招待费55万元、支付给母公司管理费19万元,计提用于环境保护的专项资金29万元;
(7)营业外支出反映业务:通过红十字会向某灾区捐资75万元;污水排放违规被环保局处罚5万元;
(8)当年自境外取得税后投资收益54万元,已经取得境外完税凭证,注明完税金额为12万元;
(9)2009年12月购进一台花卉安全生产专用设备,其中支付设备价款150万元、增值税进项税额25.50万元;
该企业的两个项目,直接成本和费用分账核算,为简化征管当地税务机构确定期间费用、营业外支出按项目收入比例占总收入比例在两个项目间分配。该企业已经按规定获得增值税减免、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审批。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按下列序号计算回答问题,每问需计算出合计数:
计算该企业2009年企业会计利润总额;

正确答案

计算该企业2009年企业会计利润总额:
农产品、花卉属于免征增值税的产品。
会计利润总额:
5728-3500-560-200+(9-4.5)-593-75-5
=799.5(万元)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一)
某市一家饮料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注册资本5000万元,职工人数900人,2009年度有关生产经营业务如下:
(1)全年实际占地共计50000平方米,其中厂房占地40000平方米,办公楼占地5000平方米,医务室占地1000平方米,幼儿园占地1000平方米,厂区内道路及绿化占地3000平方米。
(2)全年销售饮料取得收入10000万元(不含税价格);购进原材料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购货金额5000万元、进项税额850万元;支付购进原材料的运输费用200万元、装卸费和保险费50万元,均取得运输公司及其他单位开具的运费发票或普通发票。购销货物及相关费用的票据均通过主管税务机关的认证。
(3)产品销售成本为6000万元;销售费用1800万元,其中含广告费用1550万元;财务费用、管理费用共计800万元(财务费用中含向非金融企业借款500万元所支付的10个月短期借款利息费用40万元,管理费用中不含城镇土地使用税)。
(4)计入成本、费用中的应付工资总额1200万元,当年实发工资总额1100万元,当年实际支出职工工会经费25万元、职工福利费150万元和职工教育经费30万元,取得了缴纳工会会费的相关票据。
(5)3月份该企业购进机器设备一台并于当月投入使用,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30万元、增值税5.1万元,企业自己负担的保险费和安装调试费3万元,该台设备企业全年计提的折旧费8万元已列入产品销售成本中。按照税法规定,该设备应采用直线折旧法,期限为10年,残值率为5%。
(城镇土地使用税年单位税额5元/平方米;同期银行贷款年利率6%)
根据上述资料和税法相关规定,回答下列问题:
该企业2009年度应缴纳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 )万元。

A.890.2
B.913.99
C.919.6
D.924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该企业2009年度应缴纳增值税=10000×17%-(850+200×7%+5.1)=830.9(万元)
该企业2009年度应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830.9×(7%+3%)=83.09(万元)
该企业2009年度应缴纳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830.9+83.06=913.99(万元)。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盛世公司只生产一种产品――甲产品、在2009年度该产品单位售价为1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60元,固定成本为120000元,假设公司销售税金减免。2009年实际销售甲产品5000件。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公司在盈亏临界点销售量和实际销售量下的边际贡献分别为( )元。

A.120000和200000
B.180000和300000
C.0和80000
D.0和200000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边际贡献=单位边际贡献×销售数量盈亏临界点销售量的边际贡献=40×3000=120000(元)
实际销售量下的边际贡献=40×5000=200000(元)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长江公司购置一套需要安装的生产线。与该生产线有关的业务如下:
(1)2005年9月30日,为购建该生产线向工商银行专门借入资金1000000元,并存入银行。该借款期限为2年,年利率为9.6%,到期一次还本付息,不计复利。
(2)2005年9月30日,用上述借款购入待安装的生产线。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买价为800000元,增值税额为136000元。另支付保险费及其他杂项费用64000元。该待安装生产线交付本公司安装部门安装。
(3)安装生产线时,领用本公司产品一批。该批产品实际成本为80000元,税务部门核定的计税价格为160000元,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
(4)安装工程人员应计工资36000元,用银行存款支付其他安装费用 32800元。
(5)2005年12月31日,安装工程结束,并随即投入行政管理部门使用。该生产线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率为5%)。
(6)2007年12月31日,长江公司将该生产线出售。出售时用银行存款支付清理费用60000元,出售所得款项1000000元全部存入银行。于当日清理完毕。
假定固定资产按年计提折旧,借款利息每年年末一次计息。假定在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的利息都计入工程成本。
要求:
(1)编制长江公司2005年度借款、购建生产线及年末计提利息的会计分录,
(2)编制长江公司2006年度计提折旧和利息的会计分录;
(3)编制长江公司2007年度计提折旧及出售该生产线相关的会计分录。
(“应交税金”科目要求写出明细科目)

正确答案

(1)甲公司2005年度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①借:银行存款 1000000
贷:长期借款 1000000
②借:在建工程 1000000
贷:银行存款 1000000
③借:在建工程 107200
贷:库存商品 8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60000×17%) 27200
④借:在建工程 68800
贷:应付工资 36000
银行存款 32800
⑤借:在建工程(1000000×9.6%/12×3) 24000
贷:长期借款 24000
借:固定资产 1200000
贷:在建工程 1200000
(2)甲公司2006年度计提折旧和利息的会计分录如下:
①双倍余额递减法第一年的折旧额:1200000×2/5=480000(元)
借:制造费用 480000
贷:累计折旧 480000
②2006年长期借款的利息应计入企业的财务费用:
借:财务费用 96000
贷:长期借款利息(1000000×9.6%) 96000
(3)甲公司2007年度计提折旧及出售该生产线的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①借:制造费用[(1200000-480000)×2/5) 288000
贷:累计折旧 288000
②借:固定资产清 432000
累计折旧 768000
贷:固定资产 1200000
③借:固定资产清 60000
贷:银行存款 60000
④借:银行存款 1000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1000000
⑤借:固定资产清理 508000
贷:营业外收入 508000

解析

暂无解析

下一知识点 : 行政单位会计基础
百度题库 > 初级会计师 > 初级会计实务 > 产品成本计算与分析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