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甲酸钙广泛用于食品、化工、石油等工业生产上,300~400℃左右分解.

实验室制取的方法之一是:Ca(OH)2+2HCHO+H2O2=Ca(HCOO)2+2H2O+H2↑.实验室制取时,将工业用氢氧化钙(含铜离子等杂质)和甲醛依次加入到质量分数为30-70%的过氧化氢溶液中(投料物质的量之比依次为1:2:1.2),最终可得到质量分数98%以上且重金属含量极低的优质产品.

(1)过氧化氢比理论用量稍多,其目的是______

(2)反应温度最好控制在30-70℃之间,温度不易过高,其主要原因是______

(3)制备时在混合溶液中要加入微量硼酸钠抑制甲醛发生副反应外,还要加入少量的Na2S溶液,加硫化钠的目的是______

(4)实验时需强力搅拌45min,其目的是______;结束后需调节溶液的pH 7~8,其目的是______.最后经结晶分离、干燥得产品.

正确答案

解:(1)实验室制取甲酸钙反应原理为:Ca(OH)2+2HCHO+H2O2=Ca(HCOO)2+2H2O+H2↑,过氧化氢为反应物,化学反应中一种反应物过量目的是促进其他反应物充分反应,提高转化率,则加过量的过氧化氢能使甲醛充分氧化,提高甲醛的利用率和产品纯度,

故答案为:使甲醛充分氧化,提高甲醛的利用率和产品纯度;

(2)过氧化氢受热易分解:2H2O22H2O+O2↑,温度较高时,双氧水易分解,甲醛沸点只有-19.5℃,易挥发,则反应温度最好控制在30-70℃之间,温度不易过高,能防止H2O2分解和甲醛挥发;

故答案为:防止H2O2分解和甲醛挥发;

(3)制备时在混合溶液中要加入微量硼酸钠抑制甲醛发生副反应外,还要加入少量的Na2S溶液,硫化钠与重金属离子结合生成硫化物,硫化物难溶于水,可以除去重金属离子;

故答案为:除去重金属离子(使重金属离子形成硫化物沉淀除去);

(4)搅拌是使使反应物充分接触,使其反应完全,提高产率;甲酸根离子为弱酸根离子,则甲酸钙水解显弱碱性,调节溶液pH 7~8,溶液为弱碱性能抑制甲酸钙水解,结束后需调节溶液的pH 7~8,显弱碱性,能除去甲酸,

故答案为:使反应物充分接触,提高产率;防止甲酸钙水解(或除去甲酸).

解析

解:(1)实验室制取甲酸钙反应原理为:Ca(OH)2+2HCHO+H2O2=Ca(HCOO)2+2H2O+H2↑,过氧化氢为反应物,化学反应中一种反应物过量目的是促进其他反应物充分反应,提高转化率,则加过量的过氧化氢能使甲醛充分氧化,提高甲醛的利用率和产品纯度,

故答案为:使甲醛充分氧化,提高甲醛的利用率和产品纯度;

(2)过氧化氢受热易分解:2H2O22H2O+O2↑,温度较高时,双氧水易分解,甲醛沸点只有-19.5℃,易挥发,则反应温度最好控制在30-70℃之间,温度不易过高,能防止H2O2分解和甲醛挥发;

故答案为:防止H2O2分解和甲醛挥发;

(3)制备时在混合溶液中要加入微量硼酸钠抑制甲醛发生副反应外,还要加入少量的Na2S溶液,硫化钠与重金属离子结合生成硫化物,硫化物难溶于水,可以除去重金属离子;

故答案为:除去重金属离子(使重金属离子形成硫化物沉淀除去);

(4)搅拌是使使反应物充分接触,使其反应完全,提高产率;甲酸根离子为弱酸根离子,则甲酸钙水解显弱碱性,调节溶液pH 7~8,溶液为弱碱性能抑制甲酸钙水解,结束后需调节溶液的pH 7~8,显弱碱性,能除去甲酸,

故答案为:使反应物充分接触,提高产率;防止甲酸钙水解(或除去甲酸).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以溴苯(p=1.5/cm3)为原料经以下反应原理可获得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2-苯基-2-丁醇(p=1.0g/cm3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步骤:1:将镁条置于装置Ⅰ的a容器中,加入一定量乙醚(p=0.71g/cm3),在冷却条件下缓慢滴入40mL溴苯,微热并加入一小块碘引发反应①

步骤2:滴加足量的丁酮和乙醛混合物,发生反应②:滴加入20%的NH4Cl水溶液,发生反应③

步骤3:分出油层,用水洗涤至中性,加适量无水CaCl2

步骤4:用装置Ⅱ先蒸出乙醛,再蒸馏得到36.0mL产品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

(2)步骤Ⅰ中加入碘的作用是______;步骤3中加入适量无水CaCl2的作用是______

(3)装置中滴加液体用恒压漏斗替代普通分液漏斗的优点是______,反应②需将三颈烧瓶置于冰水中,且逐滴加入丁酮和乙醛,其目的是______

(4)步骤三种分离出油层的具体实验操作是______

(5)步骤Ⅱ采用的减压蒸馏,而不是常压蒸馏,采用这种蒸馏方式的原因是______

(6)本次所得产品的产率是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小数)

正确答案

解:(1)仪器a有三个颈的烧瓶,名称叫三颈烧瓶,

故答案为:三颈烧瓶;

(2)反应①是用溴苯与镁条反应,用碘作催化剂,无水CaCl2具有吸水作用步骤3中加入适量无水CaCl2起干燥作用,

故答案为:催化剂;干燥作用;

(3)装置Ⅰ中滴加液体用恒压漏斗,便于液体滴加,反应②是放热反应,为防止反应过于剧烈,需将三颈烧瓶置于冰水中,且逐滴加入丁酮和乙醚,

故答案为:便于液体滴加;该反应放热,防止反应过于剧烈;

(4)步骤三中分离出油层,用分液操作即可,具体实验操作为:将混合液置于分液漏斗中,先放出下层液体于烧杯中,再将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入另一烧杯中,

故答案为:将混合液置于分液漏斗中,先放出下层液体于烧杯中,再将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入另一烧杯中;

(5)减压蒸馏时需将吸滤瓶与抽气泵相连,减压蒸馏主要是降低2-苯基-2-丁醇的沸点,防止温度过高发生分解,

故答案为:降低2-苯基-2-丁醇的沸点,防止温度过高发生分解;

(6)40mL溴苯(p=1.5g/cm3)质量为:m=ρv=60g,36.0mL2-苯基-2-丁醇(p=1.0g/cm3)质量为:m=ρv=36g

溴苯完全反应生成2-苯基-2-丁醇的理论产量为60g×=62.8g,故2-苯基-2-丁醇的产率为×100%≈57.3%,

故答案为:57.3%.

解析

解:(1)仪器a有三个颈的烧瓶,名称叫三颈烧瓶,

故答案为:三颈烧瓶;

(2)反应①是用溴苯与镁条反应,用碘作催化剂,无水CaCl2具有吸水作用步骤3中加入适量无水CaCl2起干燥作用,

故答案为:催化剂;干燥作用;

(3)装置Ⅰ中滴加液体用恒压漏斗,便于液体滴加,反应②是放热反应,为防止反应过于剧烈,需将三颈烧瓶置于冰水中,且逐滴加入丁酮和乙醚,

故答案为:便于液体滴加;该反应放热,防止反应过于剧烈;

(4)步骤三中分离出油层,用分液操作即可,具体实验操作为:将混合液置于分液漏斗中,先放出下层液体于烧杯中,再将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入另一烧杯中,

故答案为:将混合液置于分液漏斗中,先放出下层液体于烧杯中,再将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入另一烧杯中;

(5)减压蒸馏时需将吸滤瓶与抽气泵相连,减压蒸馏主要是降低2-苯基-2-丁醇的沸点,防止温度过高发生分解,

故答案为:降低2-苯基-2-丁醇的沸点,防止温度过高发生分解;

(6)40mL溴苯(p=1.5g/cm3)质量为:m=ρv=60g,36.0mL2-苯基-2-丁醇(p=1.0g/cm3)质量为:m=ρv=36g

溴苯完全反应生成2-苯基-2-丁醇的理论产量为60g×=62.8g,故2-苯基-2-丁醇的产率为×100%≈57.3%,

故答案为:57.3%.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制备锌印刷电路板是用稀硝酸腐蚀锌板,产生的废液称“烂板液”.“烂板液”中含硝酸锌外,还含有自来水带入的Cl-和Fe3+.在实验室里,用“烂板液”制取ZnSO4•7H2O的过程如下:

(1)若稀硝酸腐蚀锌板时还原产物为N2O,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

(2)若步骤①的pH>12,则Zn(OH)2溶解生成四羟基合锌酸钠.写出Zn(OH)2被溶解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3)滤液D中除了含有OH-离子外,还含有的阴离子有______(填离子符号).

(4)若滤液E的pH=4,c(Zn2+)=2mol•L-1,c(Fe3+)=2.6×l0-9mol•L-1,能求得的溶度积是______(填选项).

A.Ksp[Zn(OH)2]B.Ksp[Zn(OH)2]和Ksp[Fe(OH)3]C.Ksp[Fe(OH)3]

(5)步骤③要控制pH在一定范围.实验室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方法是:______

(6)已知:

①Fe(OH)3(s)⇌Fe3+(aq)+OH-(aq)△H=aKJ•mol-1

②H2O(l)⇌H+(aq)+OH-(aq)△H=bKJ•mol-1

请写出Fe3+发生水解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

若①的溶度积常数为KSP,②的离子积常数为KW,Fe3+发生水解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用含KSP、KW的代数式表示)

正确答案

解:(1)若稀硝酸腐蚀锌板时还原产物为N2O,则反应的方程式为4Zn+10HNO3=4Zn(NO32+N2O↑+5H2O,由方程式可知反应中HNO3为氧化剂,Zn为还原剂,当4molZn参加反应时,有2molHNO3被还原,则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1:2,故答案为:1:2;

(2)Zn(OH)2溶解生成四羟基合锌酸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Zn(OH)2+2OH-=[Zn(OH)4]2-,故答案为:Zn(OH)2+2OH-=[Zn(OH)4]2-

(3)固体具有吸附性,沉淀A可吸附溶液中的Cl-、NO3-等离子,则滤液中应含有Cl-、NO3-,故答案为:Cl-、NO3-

(4)滤液E的pH=4,得到的沉淀为Fe(OH)3,只能计算Fe(OH)3的溶度积,故答案为:C;

(5)测定溶液pH时,将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试纸中间,待颜色变化稳定后与比色卡对比,读出读数即可,注意不能事先湿润试纸,更不能将试纸插在溶液中,故答案为:将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试纸中间,待颜色变化稳定后与比色卡对比,读出读数;

(6)Fe3+发生水解反应的方程式为Fe3++3H2O⇌Fe(OH)3+3H+

已知①Fe(OH)3(s)⇌Fe3+(aq)+3OH-(aq)△H=aKJ•mol-1

②H2O(l)⇌H+(aq)+OH-(aq)△H=bKJ•mol-1

则利用盖斯定律将②×3-①可得Fe3+(aq)+3H2O(l)⇌Fe(OH)3(aq)+3H+(aq)△H=(3b-a)KJ•mol-1

则Fe3+发生水解反应的平衡常数K=

故答案为:Fe3+(aq)+3H2O(l)⇌Fe(OH)3(aq)+3H+(aq)△H=(3b-a)KJ•mol-1

解析

解:(1)若稀硝酸腐蚀锌板时还原产物为N2O,则反应的方程式为4Zn+10HNO3=4Zn(NO32+N2O↑+5H2O,由方程式可知反应中HNO3为氧化剂,Zn为还原剂,当4molZn参加反应时,有2molHNO3被还原,则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1:2,故答案为:1:2;

(2)Zn(OH)2溶解生成四羟基合锌酸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Zn(OH)2+2OH-=[Zn(OH)4]2-,故答案为:Zn(OH)2+2OH-=[Zn(OH)4]2-

(3)固体具有吸附性,沉淀A可吸附溶液中的Cl-、NO3-等离子,则滤液中应含有Cl-、NO3-,故答案为:Cl-、NO3-

(4)滤液E的pH=4,得到的沉淀为Fe(OH)3,只能计算Fe(OH)3的溶度积,故答案为:C;

(5)测定溶液pH时,将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试纸中间,待颜色变化稳定后与比色卡对比,读出读数即可,注意不能事先湿润试纸,更不能将试纸插在溶液中,故答案为:将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试纸中间,待颜色变化稳定后与比色卡对比,读出读数;

(6)Fe3+发生水解反应的方程式为Fe3++3H2O⇌Fe(OH)3+3H+

已知①Fe(OH)3(s)⇌Fe3+(aq)+3OH-(aq)△H=aKJ•mol-1

②H2O(l)⇌H+(aq)+OH-(aq)△H=bKJ•mol-1

则利用盖斯定律将②×3-①可得Fe3+(aq)+3H2O(l)⇌Fe(OH)3(aq)+3H+(aq)△H=(3b-a)KJ•mol-1

则Fe3+发生水解反应的平衡常数K=

故答案为:Fe3+(aq)+3H2O(l)⇌Fe(OH)3(aq)+3H+(aq)△H=(3b-a)KJ•mol-1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实验室采用不同的实验装置研究苯与液溴的反应类型并制取少量溴苯.试回答下列各小题:

(Ⅰ)若用图甲装置进行制备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A中预先需加入的试剂是______,E中需加入的试剂是______

(2)仪器B除导气外的作用是______,进水口为______(选

填字母“a”或“b”).

(Ⅱ)若用图乙装置进行制备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C中盛放CCl4的作用是______

(2)实验结束时,打开A下端的活塞,让反应液流入B中,充分振荡,写出有关的离子方程式______,然后用______仪器分离出溴苯(仍含有少量苯);

(3)反应完毕后,向试管D中滴加AgNO3溶液有______(填现象)生成,此现象说明这种获得溴苯的反应属于______(填有机反应类型).

正确答案

解:Ⅰ.(1)苯与液溴的反应是需要催化剂溴化铁或铁粉,在催化剂作用下苯和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和溴化氢;E中需加入的试剂是吸收溴化氢的固体物质碱石灰,

故答案为:Fe或FeBr3;碱石灰;

(2)仪器B除导气外的作用还起到冷凝回流反应物,使反应物充分利用;水逆流冷凝效果好应从a口流入,

故答案为:冷凝反应物使之回流;a;

Ⅱ.(1)溴单质易溶解于四氯化碳中,通过CCl4的作用是吸收溴化氢中的溴单质,故答案为:吸收HBr中的溴蒸汽;

(2)实验结束时,打开A下端的活塞,让反应液流入B氢氧化钠溶液中,吸收溴单质,发生反应的离子反应式为Br2+2OH-=Br-+BrO-+H2O,经充分振荡静置分层,利用分液漏斗分液分离出溴苯,

故答案为:Br2+2OH-=Br-+BrO-+H2O;分液漏斗;

(3)试管D中吸收的是溴化氢气体,生成了溴化氢溶于水中电离出溴离子和银离子,加入硝酸银反应生成淡黄色沉淀溴化银,说明溴单质和苯的反应是发生了取代反应,

故答案为:浅黄色沉淀;取代.

解析

解:Ⅰ.(1)苯与液溴的反应是需要催化剂溴化铁或铁粉,在催化剂作用下苯和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和溴化氢;E中需加入的试剂是吸收溴化氢的固体物质碱石灰,

故答案为:Fe或FeBr3;碱石灰;

(2)仪器B除导气外的作用还起到冷凝回流反应物,使反应物充分利用;水逆流冷凝效果好应从a口流入,

故答案为:冷凝反应物使之回流;a;

Ⅱ.(1)溴单质易溶解于四氯化碳中,通过CCl4的作用是吸收溴化氢中的溴单质,故答案为:吸收HBr中的溴蒸汽;

(2)实验结束时,打开A下端的活塞,让反应液流入B氢氧化钠溶液中,吸收溴单质,发生反应的离子反应式为Br2+2OH-=Br-+BrO-+H2O,经充分振荡静置分层,利用分液漏斗分液分离出溴苯,

故答案为:Br2+2OH-=Br-+BrO-+H2O;分液漏斗;

(3)试管D中吸收的是溴化氢气体,生成了溴化氢溶于水中电离出溴离子和银离子,加入硝酸银反应生成淡黄色沉淀溴化银,说明溴单质和苯的反应是发生了取代反应,

故答案为:浅黄色沉淀;取代.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柠檬酸亚铁(FeC6H6O7)是一种易吸收的高效铁制剂,可由绿矾(FeSO4•7H2O)通过下列反应制备:FeSO4+Na2CO3═FeCO3↓+Na2SO4;FeCO3+C6H8O7═FeC6H6O7+CO2↑+H2O.

下表列出了相关金属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开始沉淀的pH按金属离子浓度为1.0mol•L-1计算).

(1)制备FeCO3时,选用的加料方式是______(填字母),原因是______

a.将FeSO4溶液与Na2CO3溶液同时加入到反应容器中

b.将FeSO4溶液缓慢加入到盛有Na2CO3溶液的反应容器中

c.将Na2CO3溶液缓慢加入到盛有FeSO4溶液的反应容器中

(2)生成的FeCO3沉淀需经充分洗涤,检验洗涤是否完全的方法是______

(3)将制得的FeCO3加入到足量柠檬酸溶液中,再加入少量铁粉,80℃下搅拌反应.

①铁粉的作用是______

②反应结束后,无需过滤,除去过量铁粉的方法是______

(4)最后溶液经浓缩、加入适量无水乙醇、静置、过滤、洗涤、干燥,获得柠檬酸亚铁晶体.分离过程中加入无水乙醇的目的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利用Na2CO3溶液和FeSO4溶液反应制备FeCO3,由于Na2CO3溶液碱性很强,可能会生成Fe(OH)2沉淀,如果将Na2CO3加入FeSO4溶液中,Fe2+是过量的,并且FeSO4溶液为酸性,Fe2+不易沉淀.因此,CO32-容易与Fe2+结合为沉淀析出,因此为避免生成Fe(OH)2沉淀,应将Na2CO3溶液缓慢加入到盛有FeSO4溶液的反应容器中,故答案为:c;避免生成Fe(OH)2沉淀;

(2)Na2CO3表面含有SO42-的残留溶液,只要洗涤液里检验不到SO42-,即可证明洗涤干净,具体操作是取最后一次洗涤的滤液,1~2 mL 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表明已洗涤干净,

故答案为:取最后一次的洗涤滤液1~2 mL 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表明已洗涤干净;

(3)因+2的Fe元素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制备柠檬酸亚铁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与氧气接触.加入铁粉的目的就是与柠檬酸反应产生H2,形成一个无氧的环境.除去过量的铁粉可直接加入适量的柠檬酸,反应也生成了需要的产品柠檬酸亚铁,不会引入杂质,

故答案为:防止+2价的铁元素被氧化;加入适量柠檬酸让铁粉反应完全;

(4)最后的溶液经浓缩形成柠檬酸亚铁的饱和溶液,要得到尽可能多的柠檬酸亚铁晶体,可加入无水乙醇,可以降低柠檬酸亚铁的溶解度,从而获得更多的产品,

故答案为:降低柠檬酸亚铁在水中的溶解量,有利于晶体析出.

解析

解:(1)利用Na2CO3溶液和FeSO4溶液反应制备FeCO3,由于Na2CO3溶液碱性很强,可能会生成Fe(OH)2沉淀,如果将Na2CO3加入FeSO4溶液中,Fe2+是过量的,并且FeSO4溶液为酸性,Fe2+不易沉淀.因此,CO32-容易与Fe2+结合为沉淀析出,因此为避免生成Fe(OH)2沉淀,应将Na2CO3溶液缓慢加入到盛有FeSO4溶液的反应容器中,故答案为:c;避免生成Fe(OH)2沉淀;

(2)Na2CO3表面含有SO42-的残留溶液,只要洗涤液里检验不到SO42-,即可证明洗涤干净,具体操作是取最后一次洗涤的滤液,1~2 mL 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表明已洗涤干净,

故答案为:取最后一次的洗涤滤液1~2 mL 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表明已洗涤干净;

(3)因+2的Fe元素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制备柠檬酸亚铁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与氧气接触.加入铁粉的目的就是与柠檬酸反应产生H2,形成一个无氧的环境.除去过量的铁粉可直接加入适量的柠檬酸,反应也生成了需要的产品柠檬酸亚铁,不会引入杂质,

故答案为:防止+2价的铁元素被氧化;加入适量柠檬酸让铁粉反应完全;

(4)最后的溶液经浓缩形成柠檬酸亚铁的饱和溶液,要得到尽可能多的柠檬酸亚铁晶体,可加入无水乙醇,可以降低柠檬酸亚铁的溶解度,从而获得更多的产品,

故答案为:降低柠檬酸亚铁在水中的溶解量,有利于晶体析出.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比色法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