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色法
- 共1072题
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是印刷工业中重要的还原剂.某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Ⅰ.【查阅资料】
(1)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是一种白色粉末,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
(2)2Na2S2O4+4HCl=4NaCl+S↓+3SO2↑+2H2O;Na2S2O3+2HCl=2NaCl+S↓+SO2↑+H2O.
Ⅱ.【制备方法】
75℃时将甲酸钠和纯碱加入乙醇水溶液中,通入SO2进行反应,完成其反应方程式:
HCOONa+______Na2CO3+______□=______Na2S2O4+______CO2+□
冷却至40~50℃,过滤,用______洗涤,干燥制得Na2S2O4.
Ⅲ.【Na2S2O4的性质】
(1)Na2S2O4溶液在空气中易被氧化.课题小组测定0.050mol/LNa2S2O4溶液在空气中pH变化如图所示:0~t1段主要先生成HSO3-,0~t1段发生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t3时溶液中主要阴离子是______.
(2)隔绝空气加热Na2S2O4固体完全分解,得到固体产物Na2SO3、Na2S2O3和气体为______(填化学式).
请你设计实验验证产物有Na2S2O3存在,完成下表中内容.
(供选择的试剂:稀盐酸、稀硝酸、BaCl2溶液、KMnO4溶液)
(3)资料显示:保险粉、H2O2均可用于纸浆漂白.写出保险粉与过量的H2O2,在水溶液中反应生成硫酸盐等物质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正确答案
解:II.反应中S元素的化合价从+4价降低到+3价,得到1个电子.甲酸钠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从+2价升高到+4价,则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和原子守恒可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COONa+Na2CO3+4SO2=2Na2S2O4+3CO2+H2O.连二亚硫酸钠是一种白色粉末,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因此可以用乙醇洗涤产品,
故答案为:2HCOONa+Na2CO3+4SO2=2Na2S2O4+3CO2+H2O; 乙醇;
III.(1)Na2S2O4溶液在空气中易被氧化生成亚硫酸氢钠,则0~t1段发生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2S2O42-+O2+2H2O=4HSO3-.t3时溶液的pH=1,说明溶液的酸性较强,因此亚硫酸氢钠被氧化为硫酸氢钠,则溶液中主要阴离子符号是SO42-,故答案为:2S2O42-+O2+2H2O=4HSO3-;SO42-;
(2)隔绝空气加热Na2S2O4固体完全分解,得到固体产物Na2SO3、Na2S2O3和气体,其中亚硫酸钠是氧化产物,而Na2S2O3中S是+2价,则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得失守恒可知气体应该是SO2.根据反应Na2S2O3+2HCl=2NaCl+S↓+SO2↑+H2O可知要检验硫代硫酸钠,则只需要取少量完全分解的固体产物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如果有淡黄色沉淀,则有Na2S2O3存在,故答案为:SO2;
(3)保险粉与过量的H2O2在水溶液中反应生成硫酸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2O42-+3H2O2═2SO42-+2H++2H2O,故答案为:S2O42-+3H2O2=2SO42-+2H++2H2O.
解析
解:II.反应中S元素的化合价从+4价降低到+3价,得到1个电子.甲酸钠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从+2价升高到+4价,则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和原子守恒可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COONa+Na2CO3+4SO2=2Na2S2O4+3CO2+H2O.连二亚硫酸钠是一种白色粉末,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因此可以用乙醇洗涤产品,
故答案为:2HCOONa+Na2CO3+4SO2=2Na2S2O4+3CO2+H2O; 乙醇;
III.(1)Na2S2O4溶液在空气中易被氧化生成亚硫酸氢钠,则0~t1段发生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2S2O42-+O2+2H2O=4HSO3-.t3时溶液的pH=1,说明溶液的酸性较强,因此亚硫酸氢钠被氧化为硫酸氢钠,则溶液中主要阴离子符号是SO42-,故答案为:2S2O42-+O2+2H2O=4HSO3-;SO42-;
(2)隔绝空气加热Na2S2O4固体完全分解,得到固体产物Na2SO3、Na2S2O3和气体,其中亚硫酸钠是氧化产物,而Na2S2O3中S是+2价,则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得失守恒可知气体应该是SO2.根据反应Na2S2O3+2HCl=2NaCl+S↓+SO2↑+H2O可知要检验硫代硫酸钠,则只需要取少量完全分解的固体产物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如果有淡黄色沉淀,则有Na2S2O3存在,故答案为:SO2;
(3)保险粉与过量的H2O2在水溶液中反应生成硫酸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2O42-+3H2O2═2SO42-+2H++2H2O,故答案为:S2O42-+3H2O2=2SO42-+2H++2H2O.
制备一氯乙烷最好采用的方法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氯气与乙烷在光照下发生反应为链式反应,副反应多,各种氯代乙烷都能产生,不可能只生成氯乙烷,故A错误;
B、乙烯与氯气发生加成反应,不饱和的C=C双键中π键断裂,不饱和碳原子连接氯原子,生成1,2-二氯乙烷,得不到一氯乙烷,故B错误;
C、乙烯与HCl发生加成反应,不饱和的C=C双键中π键断裂,不饱和碳原子连接HCl提供的-H与-Cl,生成一氯乙烷,故C正确;
D、烯和H2加成后再与Cl2取代,实质是乙烷和Cl2取代,副反应多难以控制只生成一氯乙烷,故D错误.
故选:C.
硫酸铜溶液常用于农业上制波尔多液.如图1是用废铜料(铁、铜混合物)来生产硫酸铜的过程,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试剂X的化学式为______,操作①的名称为______.
(2)甲同学认为途径Ⅰ比途径Ⅱ更为合理,其理由是______(填编号)
a.对环境污染少 b.反应速率快
c.铜的利用率高 d.硫酸的利用率高
(3)实验室用浓硫酸与铜反应,采用图2装置制备并收集干燥的SO2气体.
①A装置的名称______.
②连接上述仪器的正确顺序是(填各接口处的字母):a接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接h.
③反应终止后,发现烧瓶中有黑色物质出现,其中可能含有CuO、CuS等杂质.已知硫化铜不与H+反应,与足量稀硝酸反应生成Cu2+、+6价的S和NO气体,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利用所给试剂设计实验,检测黑色物质中是否存在CuS.其方案为:将烧瓶中混合物加入到蒸馏水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______(补充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
供选择的试剂:稀盐酸、稀硫酸、稀硝酸、氯化钡溶液、硝酸银溶液
正确答案
解:加入的X需将铁除去,且不能与铜反应选择稀硫酸,反应①为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 ═FeSO4+H2↑,过滤后铜与氧气反应②为:2Cu+O22CuO,转化为氧化铜,反应③CuO+H2SO4═CuSO4+H2O;途径Ⅱ,在加热条件下,Cu和浓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uSO4、SO2、H2O,反应方程式为Cu+2H2SO4(浓)
CuSO4+SO2↑+2H2O.
(1)废铜料中有铁和铜,要生产硫酸铜,需将铁除去,因此可加入足量稀硫酸将铁除去,铜与硫酸不反应,过滤后得到固体铜,
故答案为:H2SO4;过滤;
(2)途径Ⅱ是铜与浓硫酸反应Cu+2H2SO4(浓)CuSO4+SO2↑+2H2O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二氧化硫为有毒气体,且浪费硫酸,因此对比途径I、Ⅱ,途径Ⅰ没有二氧化硫产生,硫酸的利用率高,无污染,
故答案为:ad;
(3)①装置A、a,用浓硫酸与铜反应制取二氧化硫,装置A为分液漏斗,用于滴加浓硫酸,
故答案为:分液漏斗;
②制取干燥的SO2气体,装置排列顺序为:气体发生装置、干燥装置、收集装置、检验装置、尾气处理装置,A、a 为气体发生装置、b、c(f、g)为收集装置、d、e用浓硫酸是干燥装置、f、g(b、c)是防倒吸装置、h是尾气处理装置,所以排列顺序是debcgfh或defgcbh,
故答案为:debcgfh或defgcbh;
③反应终止后,发现烧瓶中有黑色物质出现,其中可能含有CuO、CuS等杂质,硫化铜不与H+反应,与足量稀硝酸反应生成Cu2+、+6价的S为硫酸根离子和NO气体,所以离子反应为:3CuS+8H++8NO3-=3Cu2++3SO42-+8NO↑+4H2O,检测黑色物质中是否存在CuS,需检测是否含有硫酸根离子,即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振荡静置,取上层清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几滴氯化钡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黑色物质中存在CuS,
故答案为:3CuS+8H++8NO3-=3Cu2++3SO42-+8NO↑+4H2O;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振荡静置,取上层清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几滴氯化钡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黑色物质中存在CuS.
解析
解:加入的X需将铁除去,且不能与铜反应选择稀硫酸,反应①为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 ═FeSO4+H2↑,过滤后铜与氧气反应②为:2Cu+O22CuO,转化为氧化铜,反应③CuO+H2SO4═CuSO4+H2O;途径Ⅱ,在加热条件下,Cu和浓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uSO4、SO2、H2O,反应方程式为Cu+2H2SO4(浓)
CuSO4+SO2↑+2H2O.
(1)废铜料中有铁和铜,要生产硫酸铜,需将铁除去,因此可加入足量稀硫酸将铁除去,铜与硫酸不反应,过滤后得到固体铜,
故答案为:H2SO4;过滤;
(2)途径Ⅱ是铜与浓硫酸反应Cu+2H2SO4(浓)CuSO4+SO2↑+2H2O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二氧化硫为有毒气体,且浪费硫酸,因此对比途径I、Ⅱ,途径Ⅰ没有二氧化硫产生,硫酸的利用率高,无污染,
故答案为:ad;
(3)①装置A、a,用浓硫酸与铜反应制取二氧化硫,装置A为分液漏斗,用于滴加浓硫酸,
故答案为:分液漏斗;
②制取干燥的SO2气体,装置排列顺序为:气体发生装置、干燥装置、收集装置、检验装置、尾气处理装置,A、a 为气体发生装置、b、c(f、g)为收集装置、d、e用浓硫酸是干燥装置、f、g(b、c)是防倒吸装置、h是尾气处理装置,所以排列顺序是debcgfh或defgcbh,
故答案为:debcgfh或defgcbh;
③反应终止后,发现烧瓶中有黑色物质出现,其中可能含有CuO、CuS等杂质,硫化铜不与H+反应,与足量稀硝酸反应生成Cu2+、+6价的S为硫酸根离子和NO气体,所以离子反应为:3CuS+8H++8NO3-=3Cu2++3SO42-+8NO↑+4H2O,检测黑色物质中是否存在CuS,需检测是否含有硫酸根离子,即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振荡静置,取上层清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几滴氯化钡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黑色物质中存在CuS,
故答案为:3CuS+8H++8NO3-=3Cu2++3SO42-+8NO↑+4H2O;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振荡静置,取上层清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几滴氯化钡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黑色物质中存在CuS.
绿矾(FeSO4•7H2O)是一种重要的食品和饲料添加剂.资料显示,硫酸亚铁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以及析出晶体的组成均不同.请根据表中数据作出硫酸亚铁的溶解度曲线.
在实验室里可以通过下列流程用废铁屑制备绿矾:
完成下列填空:
(1)使用Na2CO3(aq)作前期处理时,需要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A、冷却一段时间 B、常温放置一段时间 C、加热保温一段时间
(2)试剂a是______. 酸溶时,当看到______现象时应停止加热,并趁热过滤,所得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
(3)利用如图装置对所获产品(FeSO4•nH2O)中结晶水的含量进行测定.
在称量C中的硬质玻璃管(82.112g)、装入晶体后的硬质玻璃管(86.282g)、D的质量(78.368g)后,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I的目的是______;操作甲是______,操作丙是______(填写编号).
a、关闭K1 b、熄灭酒精灯 c、冷却到室温 d、烘干
(4)步骤 IV称得此时C中硬质玻璃管的质量为84.432g,D的质量为80.474g.产品硫酸亚铁晶体(FeSO4•nH2O)中n=______.产生误差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选写2条).
正确答案
解:(1)碳酸钠溶液为碱性溶液,能够除去油污,且加热促进碳酸钠水解,碱性增强,去油污的能力增强,所以碳酸钠溶液要加热保温一段时间;
故答案为:C;
(2)要制备硫酸亚铁,所以要用稀硫酸溶解铁屑,为了防止亚铁离子被氧化,Fe不能全部消耗,则加入稀硫酸时当溶液中气泡较少时即停止加硫酸,防止Fe被耗尽;由于Fe有剩余,则过滤时滤渣中一定含有Fe;
故答案为:稀硫酸;溶液中气泡较少时;铁屑;
(3)二价铁易被氧化,所以要先通二氧化碳排尽装置中的氧气;然后点燃酒精灯加热;充分加热后,熄灭酒精灯,继续通二氧化碳,待冷却到室温,关闭K1停止通二氧化碳,最后称量固体的质量;
故答案为: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硫酸亚铁被氧化;b;a;
(4)通过以上数据得出,晶体质量为86.282g-82.112=4.170g,加热完全分解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84.432g-82.112=2.320g,
所以=
,解得n=6.734;求出的n的值比实际的值偏小,说明测量的水的质量偏小,①加热时间过短,结晶水未完全失去、②冷却结晶时,可能在56.7℃以上有晶体析出,则获得、③未进行恒重操作等均会使测量的水的质量偏小;
故答案为:6.734;加热时间过短,结晶水未完全失去;冷却结晶时,可能在56.7℃以上有晶体析出.
解析
解:(1)碳酸钠溶液为碱性溶液,能够除去油污,且加热促进碳酸钠水解,碱性增强,去油污的能力增强,所以碳酸钠溶液要加热保温一段时间;
故答案为:C;
(2)要制备硫酸亚铁,所以要用稀硫酸溶解铁屑,为了防止亚铁离子被氧化,Fe不能全部消耗,则加入稀硫酸时当溶液中气泡较少时即停止加硫酸,防止Fe被耗尽;由于Fe有剩余,则过滤时滤渣中一定含有Fe;
故答案为:稀硫酸;溶液中气泡较少时;铁屑;
(3)二价铁易被氧化,所以要先通二氧化碳排尽装置中的氧气;然后点燃酒精灯加热;充分加热后,熄灭酒精灯,继续通二氧化碳,待冷却到室温,关闭K1停止通二氧化碳,最后称量固体的质量;
故答案为: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硫酸亚铁被氧化;b;a;
(4)通过以上数据得出,晶体质量为86.282g-82.112=4.170g,加热完全分解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84.432g-82.112=2.320g,
所以=
,解得n=6.734;求出的n的值比实际的值偏小,说明测量的水的质量偏小,①加热时间过短,结晶水未完全失去、②冷却结晶时,可能在56.7℃以上有晶体析出,则获得、③未进行恒重操作等均会使测量的水的质量偏小;
故答案为:6.734;加热时间过短,结晶水未完全失去;冷却结晶时,可能在56.7℃以上有晶体析出.
Ⅰ.新型材料纳米级Fe粉与普通的还原性能铁粉有很大的差异,纳米级Fe粉表面积大、具有超强的磁性,能用作高密度磁记录的介质以及高效催化剂等.实验室采用气相还原法制备纳米级Fe,其流程如图1:
(1)生成纳米级Fe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纳米级Fe粉在空气中易自燃成黑色固体,但是生活中的铁丝或铁粉在空气中加热也不能燃烧,其原因是______.
(3)FeCl2•nH2O固体加热脱水通常要通入______,理由是______.
Ⅱ.查阅资料:在不同温度下,纳米级Fe粉与水蒸气反应的固体产物不同:温度低于570℃时生成FeO,高于570℃时生成Fe3O4.
甲同学用如图2所示装置进行纳米级Fe粉与水蒸气的实验:
(4)该装置中纳米级Fe粉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乙同学用如图3所示装置进行纳米级Fe粉与水蒸气的反应并验证产物:
(5)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
(6)乙同学为探究实验结束后试管内的固体物质成分,进行了如表实验:
乙同学认为该条件下反应的固体产物为FeO.丙同学认为该结论不正确,他的理由是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7)丁同学称取5.60gFe粉,用乙的装置反应一段时候后,停止加热.将试管内的固体物质在干燥
器中冷却后,称得质量为6.88g.然后将冷却后的固体物质与足量FeCl3溶液充分反应,消耗FeCl3
的0.08mol.丁同学实验的固体产物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I.带结晶水的氯化亚铁加热脱水得到FeCl2,N2、H2、FeCl2在高温条件下得到纳米级Fe,发生的化学反应为FeCl2+H2Fe+2HCl;
(1)根据流程图可知,在高温条件下用氢气还原氯化亚铁可得纳米级F,反应方程式为FeCl2+H2Fe+2HCl,故答案为:FeCl2+H2
Fe+2HCl;
(2)纳米级Fe粉与空气接触面积大,反应速率快,所以纳米级Fe粉在空气中易自燃成黑色固体,生活中的铁丝或铁粉表面积较小,所以很难反应,
故答案为:纳米级Fe粉与空气接触面积大,反应速率快;
(3)FeCl2•nH2O固体加热脱水通时,亚铁离子能水解生成氢氧化亚铁和氯化氢,为防止FeCl2水解,FeCl2•nH2O固体加热脱水通常要通入干燥的HCl气体,HCl能抑制FeCl2水解,且通入的HCl气体可带走水蒸气,利于FeCl2•nH2O固体脱水,
故答案为:干燥的HCl气体; HCl能抑制FeCl2水解,且通入的HCl气体可带走水蒸气;
(4)Fe粉与水蒸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FeO和氢气,方程式为Fe+H2O(g)FeO+H2,
故答案为:Fe+H2O(g)FeO+H2;
(5)反应物为铁和水蒸气,则装置C用于制备水蒸气,故答案为:制取水蒸气;
(6)如铁粉过量,铁离子能与铁反应生成亚铁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Fe3++Fe=3Fe2+,不能确定是否为FeO,故答案为:2Fe3++Fe=3 Fe2+;
(7)3Fe+4H2O═Fe3O4 +4H2 Fe的质量为5.6g,则n(Fe)=0.1mol,如果这些Fe完全和水蒸气反应,那么应该生成mol 的Fe3O4,m(Fe3O4)=
×M(Fe3O4)=7.73g,但是现在只产生了 6.88g 的 固体,就表明 Fe 没有完全反应,还有剩余,则固体产物为Fe3O4,
故答案为:Fe3O4.
解析
解:I.带结晶水的氯化亚铁加热脱水得到FeCl2,N2、H2、FeCl2在高温条件下得到纳米级Fe,发生的化学反应为FeCl2+H2Fe+2HCl;
(1)根据流程图可知,在高温条件下用氢气还原氯化亚铁可得纳米级F,反应方程式为FeCl2+H2Fe+2HCl,故答案为:FeCl2+H2
Fe+2HCl;
(2)纳米级Fe粉与空气接触面积大,反应速率快,所以纳米级Fe粉在空气中易自燃成黑色固体,生活中的铁丝或铁粉表面积较小,所以很难反应,
故答案为:纳米级Fe粉与空气接触面积大,反应速率快;
(3)FeCl2•nH2O固体加热脱水通时,亚铁离子能水解生成氢氧化亚铁和氯化氢,为防止FeCl2水解,FeCl2•nH2O固体加热脱水通常要通入干燥的HCl气体,HCl能抑制FeCl2水解,且通入的HCl气体可带走水蒸气,利于FeCl2•nH2O固体脱水,
故答案为:干燥的HCl气体; HCl能抑制FeCl2水解,且通入的HCl气体可带走水蒸气;
(4)Fe粉与水蒸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FeO和氢气,方程式为Fe+H2O(g)FeO+H2,
故答案为:Fe+H2O(g)FeO+H2;
(5)反应物为铁和水蒸气,则装置C用于制备水蒸气,故答案为:制取水蒸气;
(6)如铁粉过量,铁离子能与铁反应生成亚铁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Fe3++Fe=3Fe2+,不能确定是否为FeO,故答案为:2Fe3++Fe=3 Fe2+;
(7)3Fe+4H2O═Fe3O4 +4H2 Fe的质量为5.6g,则n(Fe)=0.1mol,如果这些Fe完全和水蒸气反应,那么应该生成mol 的Fe3O4,m(Fe3O4)=
×M(Fe3O4)=7.73g,但是现在只产生了 6.88g 的 固体,就表明 Fe 没有完全反应,还有剩余,则固体产物为Fe3O4,
故答案为:Fe3O4.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