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色法
- 共1072题
(2015秋•兴平市月考)工业上常利用含硫废水生产Na2S2O3•5H2O,实验室可用如图装置(略去部分夹持仪器)模拟生成过程.
烧瓶C中发生反应如下:
Na2S(aq)+H2O(l)+SO2(g)═Na2SO3(aq)+H2S(aq) (Ⅰ)
2H2S(aq)+SO2(g)═3S(s)+2H2O(l) (Ⅱ)
S(s)+Na2SO3(aq)═Na2S2O3(aq) (Ⅲ)
(1)仪器组装完成后,关闭两端活塞,向装置B中的长颈漏斗内注入液体至形成一段液注,若______,则整个装置气密性良好.装置D的作用原理是______.装置E的试剂是______.
(2)为提高产品纯度,应使烧瓶C中Na2S和Na2SO3恰好完全反应,则烧瓶C中Na2SO3和Na2S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
(3)装置B的作用之一是观察SO2的生成速率,其中的液体最好选择______.
a.蒸馏水 b.饱和NaHSO3溶液 c.饱和NaHCO3溶液 d.饱和Na2SO3溶液
实验中,为使SO2缓慢进入烧瓶C,采用的操作是______.已知反应(Ⅲ)相对较慢,则烧瓶C中反应达到终点的现象是______.反应后期可用酒精灯适当加热烧瓶A,实验室用酒精灯加热时必须使用石棉网的仪器还有______.
a.试管 b.烧杯 c.蒸发皿 d.锥形瓶
(4)反应终止后,烧瓶C中的溶液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即可析出Na2S2O3•5H2O,其中可能含有Na2SO3、Na2SO4等杂质.利用所给试剂设计实验,检测产品中是否存在Na2SO4,简要说明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______.
已知Na2S2O3•5H2O遇酸易分解:S2O32-+2H+═S↓+SO2↑+H2O.
正确答案
解:A中的Na2SO3中加入浓硫酸生成SO2,装置B的作用之一是观察SO2的生成速率,为提高产品纯度,应使烧瓶C中Na2S和Na2SO3恰好完全反应,烧瓶C中发生反应如下:
Na2S(aq)+H2O(l)+SO2(g)═Na2SO3(aq)+H2S(aq) (Ⅰ)
2H2S(aq)+SO2(g)═3S(s)+2H2O(l) (Ⅱ)
S(s)+Na2SO3(aq)Na2S2O3(aq) (Ⅲ)
反应终止后,烧瓶C中的溶液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即可析出Na2S2O3•5H2O,E中盛放NaOH溶液进行尾气处理,防止含硫化合物排放在环境中;
(1)仪器组装完成后,关闭两端活塞,向装置B中的长颈漏斗内注入液体至形成一段液柱,若液柱高度保持不变,则气密性良好,D中左侧为短导管可防止液体倒吸,E中盛放NaOH溶液进行尾气处理,防止含硫化合物排放在环境中,
故答案为:液柱高度保持不变;防止倒吸;NaOH;
(2)C中Na2S和Na2SO3恰好完全反应,由Na2S(aq)+H2O(l)+SO2(g)═Na2SO3(aq)+H2S(aq)(Ⅰ)
2H2S(aq)+SO2(g)═3S(s)+2H2O(l)(Ⅱ)
S(g)+Na2SO3(aq)Na2S2O3(aq)(Ⅲ)
可知,(Ⅰ)×2+(Ⅱ)+(Ⅲ)×3,得到总反应为2Na2S(aq)+Na2SO3(aq)+3SO2(g)3Na2S2O3(aq),则C中Na2SO3和Na2S物质的量之比为1:2,
故答案为:1:2;
(3)观察SO2的生成速率,发生强酸制取弱酸的反应,a不生成二氧化硫,cd中物质均与二氧化硫反应,只有b中饱和NaHSO3溶液适合制取二氧化硫;为使SO2缓慢进入烧瓶C,应控制B中滴加硫酸的速度,Ⅲ中发生S(g)+Na2SO3(aq)Na2S2O3(aq),反应达到终点是S完全溶解,可观察到溶液变澄清(或浑浊消失);烧杯、锥形瓶需要加热时必须使用石棉网,
故答案为:b;控制滴加硫酸的速度;溶液变澄清(或浑浊消失);bd;
(4)检测产品中是否存在Na2SO4,操作、现象和结论为取少量产品溶于足量稀盐酸中,静置,取上层清液(或过滤后取滤液),滴加BaCl2溶液,若出现白色沉淀则说明含有Na2SO4杂质,
故答案为:取少量产品溶于足量稀盐酸中,静置,取上层清液(或过滤后取滤液),滴加BaCl2溶液,若出现白色沉淀则说明含有Na2SO4杂质.
解析
解:A中的Na2SO3中加入浓硫酸生成SO2,装置B的作用之一是观察SO2的生成速率,为提高产品纯度,应使烧瓶C中Na2S和Na2SO3恰好完全反应,烧瓶C中发生反应如下:
Na2S(aq)+H2O(l)+SO2(g)═Na2SO3(aq)+H2S(aq) (Ⅰ)
2H2S(aq)+SO2(g)═3S(s)+2H2O(l) (Ⅱ)
S(s)+Na2SO3(aq)Na2S2O3(aq) (Ⅲ)
反应终止后,烧瓶C中的溶液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即可析出Na2S2O3•5H2O,E中盛放NaOH溶液进行尾气处理,防止含硫化合物排放在环境中;
(1)仪器组装完成后,关闭两端活塞,向装置B中的长颈漏斗内注入液体至形成一段液柱,若液柱高度保持不变,则气密性良好,D中左侧为短导管可防止液体倒吸,E中盛放NaOH溶液进行尾气处理,防止含硫化合物排放在环境中,
故答案为:液柱高度保持不变;防止倒吸;NaOH;
(2)C中Na2S和Na2SO3恰好完全反应,由Na2S(aq)+H2O(l)+SO2(g)═Na2SO3(aq)+H2S(aq)(Ⅰ)
2H2S(aq)+SO2(g)═3S(s)+2H2O(l)(Ⅱ)
S(g)+Na2SO3(aq)Na2S2O3(aq)(Ⅲ)
可知,(Ⅰ)×2+(Ⅱ)+(Ⅲ)×3,得到总反应为2Na2S(aq)+Na2SO3(aq)+3SO2(g)3Na2S2O3(aq),则C中Na2SO3和Na2S物质的量之比为1:2,
故答案为:1:2;
(3)观察SO2的生成速率,发生强酸制取弱酸的反应,a不生成二氧化硫,cd中物质均与二氧化硫反应,只有b中饱和NaHSO3溶液适合制取二氧化硫;为使SO2缓慢进入烧瓶C,应控制B中滴加硫酸的速度,Ⅲ中发生S(g)+Na2SO3(aq)Na2S2O3(aq),反应达到终点是S完全溶解,可观察到溶液变澄清(或浑浊消失);烧杯、锥形瓶需要加热时必须使用石棉网,
故答案为:b;控制滴加硫酸的速度;溶液变澄清(或浑浊消失);bd;
(4)检测产品中是否存在Na2SO4,操作、现象和结论为取少量产品溶于足量稀盐酸中,静置,取上层清液(或过滤后取滤液),滴加BaCl2溶液,若出现白色沉淀则说明含有Na2SO4杂质,
故答案为:取少量产品溶于足量稀盐酸中,静置,取上层清液(或过滤后取滤液),滴加BaCl2溶液,若出现白色沉淀则说明含有Na2SO4杂质.
航天飞行器座舱内空气更新过程如图所示:
(1)Ⅱ是CO2和H2的反应装置,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从装置Ⅰ,Ⅱ,Ⅲ可看出,O2的来源是CO2和H2O,宇航员每天消耗28mol O2,呼出23mol CO2,则宇航员每天呼出的气体中含H2O______mol.
(3)以下是另一种将CO2转化为O2的实验设想其中,由MgCl2•6H2O制取无水MgCl2的部分装置(铁架台、酒精灯已略)如下:
①上图中,装置a由______、______、双孔塞和导管组成
②循环物质甲的名称是______
③制取无水氯化镁必须在氯化氢存在的条件下进行,原因是______
④装置b中填充的物质可能是______(填入编号)
c.硅胶 f.碱石灰 g.无水氯化钙 h.浓硫酸
⑤设计d装置要注意防止倒吸,请在方框中画出d装置的简图,并要求与装置c的出口处相连(铁架台不必画出).
正确答案
解:(1)CO2和H2反应生成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O2+2H2=C+2H2O,
故答案为:CO2+2H2=C+2H2O;
(2)O2的来源是CO2和H2O,根据氧原子守恒可知2n(O2)=2n(CO2)+n(H2O),即28mol×2=2×23mol+n(H2O),解得n(H2O)=10mol,
故答案为:10;
(3)①由图可知,装置a由圆底烧瓶、分液漏斗、双孔塞和导管组成,
故答案为:圆底烧瓶、分液漏斗;
②制取无水氯化镁必须在氯化氢存在的条件下,防止氯化镁水解,由装置可知a应生成HCl气体,d装置应吸收HCl,故循环利用的为盐酸,
故答案为:盐酸;
③氯化镁易水解,在氯化氢存在的条件下加热MgCl2•6H2O制取无水MgCl2,可以防止氯化镁水解,
故答案为:防止氯化镁水解;
④b装置应干燥HCl,且不HCl反应,应为固体,故碱石灰、浓硫酸不适合,可以选择硅胶、无水氯化钙,
故答案为:cg;
⑤用水吸收尾气中的HCl,得到盐酸,循环利用,并用倒置的漏斗,防止溶液倒吸,故d处的装置为:,
故答案为:.
解析
解:(1)CO2和H2反应生成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O2+2H2=C+2H2O,
故答案为:CO2+2H2=C+2H2O;
(2)O2的来源是CO2和H2O,根据氧原子守恒可知2n(O2)=2n(CO2)+n(H2O),即28mol×2=2×23mol+n(H2O),解得n(H2O)=10mol,
故答案为:10;
(3)①由图可知,装置a由圆底烧瓶、分液漏斗、双孔塞和导管组成,
故答案为:圆底烧瓶、分液漏斗;
②制取无水氯化镁必须在氯化氢存在的条件下,防止氯化镁水解,由装置可知a应生成HCl气体,d装置应吸收HCl,故循环利用的为盐酸,
故答案为:盐酸;
③氯化镁易水解,在氯化氢存在的条件下加热MgCl2•6H2O制取无水MgCl2,可以防止氯化镁水解,
故答案为:防止氯化镁水解;
④b装置应干燥HCl,且不HCl反应,应为固体,故碱石灰、浓硫酸不适合,可以选择硅胶、无水氯化钙,
故答案为:cg;
⑤用水吸收尾气中的HCl,得到盐酸,循环利用,并用倒置的漏斗,防止溶液倒吸,故d处的装置为:,
故答案为:.
氢溴酸在医药和石化工业上有广泛用途.下图是模拟工业制备氢溴酸粗品并精制流程:
根据上述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混合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混合①中使用冰水的目的是______.
(3)操作Ⅱ和操作Ⅲ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
操作Ⅲ一般适用于分离______混合物.(选填编号)
a.固体和液体 b.固体和固体 c.互不相溶的液体 d.互溶的液体
(4)混合②中加入Na2SO3的目的是______.
(5)纯净的氢溴酸应为无色液体,但实际工业生产中制得的氢溴酸(工业氢溴酸)带有淡淡的黄色.于是甲乙两同学设计了简单实验加以探究:
甲同学假设工业氢溴酸呈淡黄色是因为含Fe3+,则用于证明该假设所用的试剂为______,若假设成立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
乙同学假设工业氢溴酸呈淡黄色是因为______,其用于证明该假设所用的试剂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Br2具有强氧化性,在溶液中将SO2氧化为H2SO4,自身被还原为HBr,反应方程式为SO2+Br2+2H2O=2HBr+H2SO4.
故答案为:SO2+Br2+2H2O=2HBr+H2SO4.
(2)Br2氧化SO2放出很多热量,溴易挥发,使用冰水,降低体系温度,防止溴蒸发,使反应完全.
故答案为:降低体系温度,防止溴蒸发,使反应完全.
(3)由工艺流程可知,操作Ⅱ分离固体与液体,应是过滤;操作Ⅲ为互溶的溶液组分的分离,应是蒸馏.蒸馏一般适用与互溶的液体的分离.
故答案为:过滤;蒸馏;d.
(4)粗品中可能含有为反应的Br2,加入Na2SO3,除去粗品中未反应完的溴.
故答案为:除去粗品中未反应完的溴.
(5)用KSCN溶液检验Fe3+,取少许溶液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成血红色,说明氢溴酸呈淡黄色是因为含Fe3+.
由工艺流程可知,溶液中可能含有Br2,可以用CCl4萃取方法检验,取少许溶液加振荡、静置分层,下层呈橙红色,说明氢溴酸呈淡黄色是因为含Br2.
故答案为:KSCN溶液;溶液变成血红色;含有Br2;CCl4.
解析
解:(1)Br2具有强氧化性,在溶液中将SO2氧化为H2SO4,自身被还原为HBr,反应方程式为SO2+Br2+2H2O=2HBr+H2SO4.
故答案为:SO2+Br2+2H2O=2HBr+H2SO4.
(2)Br2氧化SO2放出很多热量,溴易挥发,使用冰水,降低体系温度,防止溴蒸发,使反应完全.
故答案为:降低体系温度,防止溴蒸发,使反应完全.
(3)由工艺流程可知,操作Ⅱ分离固体与液体,应是过滤;操作Ⅲ为互溶的溶液组分的分离,应是蒸馏.蒸馏一般适用与互溶的液体的分离.
故答案为:过滤;蒸馏;d.
(4)粗品中可能含有为反应的Br2,加入Na2SO3,除去粗品中未反应完的溴.
故答案为:除去粗品中未反应完的溴.
(5)用KSCN溶液检验Fe3+,取少许溶液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成血红色,说明氢溴酸呈淡黄色是因为含Fe3+.
由工艺流程可知,溶液中可能含有Br2,可以用CCl4萃取方法检验,取少许溶液加振荡、静置分层,下层呈橙红色,说明氢溴酸呈淡黄色是因为含Br2.
故答案为:KSCN溶液;溶液变成血红色;含有Br2;CCl4.
FeCl3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模拟工业生产流程制备无水FeCl3,再用副产品FeCl3溶液吸收有毒的H2S.
I、经查阅资料得知:无水FeCl3在空气中易潮解,加热易升华.他们设计了制备无水FeCl3的实验方案,装置示意图(加热及夹持装置略去)及操作步骤如下: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通入干燥的Cl2,赶尽装置中的空气;
③用酒精灯在铁屑下方加热至反应完成
④…
⑤体系冷却后,停止通入Cl2,并用干燥的N2赶尽Cl2,将收集器密封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第③步加热后,生成的烟状FeCl3大部分进入收集器,少量沉积在反应管A的右端.要使沉积得FeCl3进入收集器,第④步操作是______.
(3)操作步骤中,为防止FeCl3潮解所采取的措施有(填步骤序号)______
(4)装置B中的冷水作用为______;装置C的名称为______
(5)FeCl3与H2S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Ⅰ.(1)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将变价铁氧化成高价铁,生成氯化铁,所以装置A中铁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反应为2Fe+3Cl22FeCl3,
故答案为:2Fe+3Cl22FeCl3;
(2)第③步加热后,生成的烟状FeCl3大部分进入收集器,第④步操作是对FeCl3加热发生升华使沉积的FeCl3进入收集器,
故答案为:在沉积的FeCl3固体下方加热;
(3)为防止FeCl3潮解所采取的措施有②通入干燥的Cl2⑤用干燥的N2赶尽Cl2,
故选:②⑤;
(4)B中的冷水作用为是冷却FeCl3使其沉积,便于收集产品,装置C的名称为干燥管;
故答案为:冷却,使FeCl3沉积,便于收集产品;干燥管;
(5)三价铁具有氧化性,硫化氢具有还原性,二者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FeCl3+3H2S=2FeCl2+6HCl+3S↓,离子方程式为:2Fe3++H2S=2Fe2++S↓+2H+,
故答案为:2Fe3++H2S=2Fe2++S↓+2H+.
解析
解:Ⅰ.(1)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将变价铁氧化成高价铁,生成氯化铁,所以装置A中铁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反应为2Fe+3Cl22FeCl3,
故答案为:2Fe+3Cl22FeCl3;
(2)第③步加热后,生成的烟状FeCl3大部分进入收集器,第④步操作是对FeCl3加热发生升华使沉积的FeCl3进入收集器,
故答案为:在沉积的FeCl3固体下方加热;
(3)为防止FeCl3潮解所采取的措施有②通入干燥的Cl2⑤用干燥的N2赶尽Cl2,
故选:②⑤;
(4)B中的冷水作用为是冷却FeCl3使其沉积,便于收集产品,装置C的名称为干燥管;
故答案为:冷却,使FeCl3沉积,便于收集产品;干燥管;
(5)三价铁具有氧化性,硫化氢具有还原性,二者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FeCl3+3H2S=2FeCl2+6HCl+3S↓,离子方程式为:2Fe3++H2S=2Fe2++S↓+2H+,
故答案为:2Fe3++H2S=2Fe2++S↓+2H+.
(2013秋•威海期中)高锰酸钾在实验室和医疗上有非常广泛的应用.以下是工业上用软锰矿(主要含MnO2)制备高锰酸钾晶体的一种工艺流程:
(1)上述生产过程中,第①步的氧化剂为(写化学式)______.
(2)第②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由母液制得KOH应加入的物质是______.写出相应化学方程式______.
(4)操作Ⅰ用到的仪器有______,操作Ⅱ是根据KMnO4和K2CO3两种物质在______上的差异,采用蒸发结晶、趁热过滤得到KMnO4粗晶体.
正确答案
解:(1)软锰矿与KOH的熔融物在有氧气作氧化剂的前提下等到K2MnO4,故答案为:O2;
(2)向K2MnO4溶液里通CO2制KMnO4和K2CO3,根据化合价升降可知还原产物为Mn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K2MnO4+2CO2═2KMnO4+2K2CO3+MnO2,故答案为:3K2MnO4+2CO2═2KMnO4+2K2CO3+MnO2;
(3)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只要选择Ca(OH)2或Ba(OH)2就可以将K2CO3转化为KOH,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K2CO3═Ca CO3↓+2KOH,
故答案为:Ba(OH)2或Ca(OH)2或CaO等;Ca(OH)2+K2CO3═Ca CO3↓+2KOH;
(4)过滤操作用到的仪器有漏斗、烧杯、玻璃棒、铁架台(带铁圈),可利用溶解度的差异通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的方法分离KMnO4和KOH的混合溶得到KMnO4粗晶体,故答案为:漏斗、烧杯、玻璃棒、铁架台(带铁圈);溶解度.
解析
解:(1)软锰矿与KOH的熔融物在有氧气作氧化剂的前提下等到K2MnO4,故答案为:O2;
(2)向K2MnO4溶液里通CO2制KMnO4和K2CO3,根据化合价升降可知还原产物为Mn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K2MnO4+2CO2═2KMnO4+2K2CO3+MnO2,故答案为:3K2MnO4+2CO2═2KMnO4+2K2CO3+MnO2;
(3)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只要选择Ca(OH)2或Ba(OH)2就可以将K2CO3转化为KOH,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K2CO3═Ca CO3↓+2KOH,
故答案为:Ba(OH)2或Ca(OH)2或CaO等;Ca(OH)2+K2CO3═Ca CO3↓+2KOH;
(4)过滤操作用到的仪器有漏斗、烧杯、玻璃棒、铁架台(带铁圈),可利用溶解度的差异通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的方法分离KMnO4和KOH的混合溶得到KMnO4粗晶体,故答案为:漏斗、烧杯、玻璃棒、铁架台(带铁圈);溶解度.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