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色法
- 共1072题
以硫铁矿(主要成分为FeS2)为原料制备氯化铁晶体(FeCl3•6H2O)的工艺流程如下:
(1)氧化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检验氧化生成的阳离子的试剂是______.
(2)尾气中主要含N2、O2、SO2和少量的CO2、H2O,取标准状况下的尾气V L测定SO2含量:
方案一:让尾气缓慢通过以下装置.
①C仪器的名称是______,该装置的作用是______.
②实验时先通入尾气,再通入一定量氮气.若通过B装置的增重来测量SO2的体积分数.你认为该方案是否合理______,请说明理由______(若方案合理该空不必填写).
方案二:将尾气缓慢通过足量溴水,在所得的溶液中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后,过滤,将沉淀洗涤、干燥,称得其质量为m g.
①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______.
②进行沉淀洗涤的方法是______.
③SO2含量的表达式是______(用含m、V的代数式表示).
(3)从FeCl3溶液中得到FeCl3•6H2O晶体的操作包括______、冷却结晶、过滤,该过程需保持盐酸过量,结合必要的离子方程式说明原因______.
正确答案
解:黄铁矿在高温下煅烧可以得到铁的氧化物,将其溶于盐酸中,可以得到含有亚铁离子、铁离子的盐溶液,向其中通入氯气,能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氯化铁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就可以得到氯化铁的晶体.
(1)黄铁矿在高温下煅烧可以得到铁的氧化物,将其溶于盐酸中,可以得到含有亚铁离子、铁离子的盐溶液,向其中通入氯气,能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氧化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Fe2++Cl2=2Cl-+2Fe3+,检验铁离子可以使用硫氰化钾溶液,现象是显示红色,
故答案为:2Fe2++Cl2=2Cl-+2Fe3+;KSCN溶液;
(2)方案一:二氧化硫属于酸性气体,能被碱石灰吸收,B中碱石灰增重的质量即为二氧化硫的质量,
①盛放碱石灰的仪器是干燥管,碱石灰增重的质量即为二氧化硫的质量,但是碱石灰还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所以C中的碱石灰是吸收空气中的水以及二氧化碳的,防止进入B中干扰试验结果,
故答案为:干燥管;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CO2被B装置吸收;
②尾气中主要含N2、O2、SO2和少量的CO2、H2O,其中的水被浓硫酸吸收,但是碱石灰吸收的是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总质量,测得的体积分数会偏大,所以不能根据碱石灰增重来确定二氧化硫的体积分数,
故答案为:否;尾气中的CO2也能被B装置吸收使所测质量分数偏大;
方案二:二氧化硫可以和溴水之间反应得到硫酸,硫酸和氯化钡之间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根据沉淀的质量结合S元素守恒可以得到二氧化硫的量,进而计算体积分数;
①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使生成的SO42-完全转化为沉淀,故答案为:使生成的SO42-完全转化为沉淀;
②沉淀的洗涤方法:在漏斗中加蒸馏水至恰好没过沉淀,待水流下后再重复2~3次此操作,故答案为:在漏斗中加蒸馏水至恰好没过沉淀,待水流下后再重复2~3次此操作;
③硫酸钡沉淀的质量是mg,所以硫元素的物质的量=mol=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所以VL尾气中SO2的体积分数是:
×100%=
%;
故答案为:%;
(3)氯化铁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就可以得到氯化铁的晶体,但是必须在盐酸环境中进行,防止铁离子水解,保证盐酸过量,
故答案为:蒸发浓缩;Fe3++3H2O⇌Fe(OH)3+3H+,过量盐酸能够抑制Fe3+水解.
解析
解:黄铁矿在高温下煅烧可以得到铁的氧化物,将其溶于盐酸中,可以得到含有亚铁离子、铁离子的盐溶液,向其中通入氯气,能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氯化铁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就可以得到氯化铁的晶体.
(1)黄铁矿在高温下煅烧可以得到铁的氧化物,将其溶于盐酸中,可以得到含有亚铁离子、铁离子的盐溶液,向其中通入氯气,能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氧化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Fe2++Cl2=2Cl-+2Fe3+,检验铁离子可以使用硫氰化钾溶液,现象是显示红色,
故答案为:2Fe2++Cl2=2Cl-+2Fe3+;KSCN溶液;
(2)方案一:二氧化硫属于酸性气体,能被碱石灰吸收,B中碱石灰增重的质量即为二氧化硫的质量,
①盛放碱石灰的仪器是干燥管,碱石灰增重的质量即为二氧化硫的质量,但是碱石灰还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所以C中的碱石灰是吸收空气中的水以及二氧化碳的,防止进入B中干扰试验结果,
故答案为:干燥管;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CO2被B装置吸收;
②尾气中主要含N2、O2、SO2和少量的CO2、H2O,其中的水被浓硫酸吸收,但是碱石灰吸收的是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总质量,测得的体积分数会偏大,所以不能根据碱石灰增重来确定二氧化硫的体积分数,
故答案为:否;尾气中的CO2也能被B装置吸收使所测质量分数偏大;
方案二:二氧化硫可以和溴水之间反应得到硫酸,硫酸和氯化钡之间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根据沉淀的质量结合S元素守恒可以得到二氧化硫的量,进而计算体积分数;
①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使生成的SO42-完全转化为沉淀,故答案为:使生成的SO42-完全转化为沉淀;
②沉淀的洗涤方法:在漏斗中加蒸馏水至恰好没过沉淀,待水流下后再重复2~3次此操作,故答案为:在漏斗中加蒸馏水至恰好没过沉淀,待水流下后再重复2~3次此操作;
③硫酸钡沉淀的质量是mg,所以硫元素的物质的量=mol=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所以VL尾气中SO2的体积分数是:
×100%=
%;
故答案为:%;
(3)氯化铁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就可以得到氯化铁的晶体,但是必须在盐酸环境中进行,防止铁离子水解,保证盐酸过量,
故答案为:蒸发浓缩;Fe3++3H2O⇌Fe(OH)3+3H+,过量盐酸能够抑制Fe3+水解.
(2011•郑州三模)硫酸铜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化工原料.某学习小组把适量浓硝酸分多次加入到铜粉与稀硫酸的混合物中,加热使之反应完全.通过蒸发、结晶得到硫酸铜晶体(装置如图I、Ⅱ所示)
(1)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图Ⅱ是图I的改进装置.其优点有______.
(3)为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该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将氧气直接通入到铜粉与稀硫酸的混合物中,发现常温下几乎不反应,但向混合物中加入FeSO4后再通入氧气,反应则立即发生.
①试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反应发生的原理______;在该反应中FeSO4的作用是______.
②已知pH≥4.4时Cu2+以Cu(OH)2的形式开始沉淀,pH≥6.4时完全沉淀;Fe(OH)3完全沉淀时的pH为3.7,又测得反应完成后溶液呈强酸性.请设计一个除去所得溶液中杂质离子的实验方案______.
(4)为寻找更加适宜的氧化剂,该小组又进行了如下探究:称量3.2g铜丝放到45mL 1.5mol•L-1的稀硫酸中,控温在50℃,加入18mL 10%的H2O2,反应30min后升温到60℃,持续反应1小时后铜丝反应完全.蒸发、冷却、结晶,过滤时用少量95%的酒精淋洗晾干,得到10g CuSO4•5H2O.
①该实验铜丝被氧化的原理是(用离子方程式袭示)______.
②反应过程中温度不宜过高的原因是______,过滤时采用酒精淋洗的优点是______;该小组得到硫酸铜晶体的实际产率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烧瓶中发生Cu与稀硝酸的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3Cu+8HNO3═3Cu(NO3)2+2NO↑+4H2O,故答案为:3Cu+8HNO3═3Cu(NO3)2+2NO↑+4H2O
或Cu+4HNO3═Cu(NO3)2+2NO2↑+2H2O;
(2)由装置比较可知,图Ⅱ中多出的装置能①溶液不导管不直接接触,防止倒吸,②NO与氧气及碱反应,使有害气体能被完全吸收,故答案为:增加了安全瓶;有利于有毒气体被完全吸收;
(3)①在酸性条件下,铜单质能被氧气氧化为铜离子,离子方程式:2Cu+4H++O22Cu2++2H2O,FeSO4作催化剂,故答案为:2Cu+4H++O2
2Cu2++2H2O或4Fe2++O2+4H+═4Fe3++2H2O,2Fe3++Cu═2Fe2++Cu2+;催化剂;
②加入CuO[或Cu(OH)2或CuCO3],调节溶液的pH3.7~4.4,将沉淀滤去,故答案为: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CuO[或Cu(OH)2或CuCO3],调节溶液的pH3.7~4.4,将沉淀滤去;
(4)①铜在酸性条件能被双氧水氧化,离子方程式Cu+H2O2+2H+═Cu2++2H2O,故答案为:Cu+H2O2+2H+═Cu2++2H2O;
②根据双氧水加热易分解的性质分析,过氧化氢不稳定,温度过高易分解生成水和氧气;酒精极易蒸发带走水分,加速晶体晾干,减少晶体的溶解;设3.2g铜生成五水硫酸铜的质量为xg,根据铜原子守恒得铜和五水硫酸铜的关系式为:
Cu→CuSO4•5H2O
64g 250g
3.2g xg
所以x=12.5
理论上生成CuSO4•5H2O 12.5克,故产率为×100%=80%,故答案为:防止双氧水分解;酒精极易蒸发带走水分,加速晶体晾干,减少晶体的溶解;80%.
解析
解:(1)烧瓶中发生Cu与稀硝酸的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3Cu+8HNO3═3Cu(NO3)2+2NO↑+4H2O,故答案为:3Cu+8HNO3═3Cu(NO3)2+2NO↑+4H2O
或Cu+4HNO3═Cu(NO3)2+2NO2↑+2H2O;
(2)由装置比较可知,图Ⅱ中多出的装置能①溶液不导管不直接接触,防止倒吸,②NO与氧气及碱反应,使有害气体能被完全吸收,故答案为:增加了安全瓶;有利于有毒气体被完全吸收;
(3)①在酸性条件下,铜单质能被氧气氧化为铜离子,离子方程式:2Cu+4H++O22Cu2++2H2O,FeSO4作催化剂,故答案为:2Cu+4H++O2
2Cu2++2H2O或4Fe2++O2+4H+═4Fe3++2H2O,2Fe3++Cu═2Fe2++Cu2+;催化剂;
②加入CuO[或Cu(OH)2或CuCO3],调节溶液的pH3.7~4.4,将沉淀滤去,故答案为: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CuO[或Cu(OH)2或CuCO3],调节溶液的pH3.7~4.4,将沉淀滤去;
(4)①铜在酸性条件能被双氧水氧化,离子方程式Cu+H2O2+2H+═Cu2++2H2O,故答案为:Cu+H2O2+2H+═Cu2++2H2O;
②根据双氧水加热易分解的性质分析,过氧化氢不稳定,温度过高易分解生成水和氧气;酒精极易蒸发带走水分,加速晶体晾干,减少晶体的溶解;设3.2g铜生成五水硫酸铜的质量为xg,根据铜原子守恒得铜和五水硫酸铜的关系式为:
Cu→CuSO4•5H2O
64g 250g
3.2g xg
所以x=12.5
理论上生成CuSO4•5H2O 12.5克,故产率为×100%=80%,故答案为:防止双氧水分解;酒精极易蒸发带走水分,加速晶体晾干,减少晶体的溶解;80%.
实验室用图所示装置制备KClO溶液,并通过KClO溶液与Fe(NO3)3溶液的反应制备高效水处理剂K2FeO4.已知K2FeO4具有下列性质①可溶于水、微溶于浓KOH溶液,②在0℃-5℃、强碱性溶液中比较稳定,③在Fe3+和Fe(OH)3催化作用下发生分解,④在酸性至弱碱性条件下,能与水反应生成Fe(OH)3和O2.
(1)装置A中KMnO4与盐酸反应生成MnCl2和Cl2,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将制备的Cl2通过装置B可除去______(填化学式).
(2)Cl2和KOH在较高温度下反应生成KClO3,在不改变KOH溶液的浓度和体积的条件下,控制反应在0℃~5℃进行,实验中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3)制备K2FeO4时,KClO饱和溶液与Fe(NO3)3饱和溶液的混合方式为______.
(4)提纯K2FeO4粗产品[含有Fe(OH)3、KCl等杂质]的实验方案为:将一定量的K2FeO4粗产品溶于冷的3mol•L-1KOH溶液中,______(实验中须使用的试剂有:饱和KOH溶液,乙醇;除常用仪器外须使用的仪器有:砂芯漏斗,真空干燥箱).
正确答案
解:(1)KMnO4具有强氧化性,将盐酸中氯离子氧化为Cl2,反应还有水生成,KMnO4、HCl、MnCl2改写成离子形式,Cl2、H2O为分子式形式,离子方程式为:2MnO4-+16H++10Cl-=2Mn2++5Cl2↑+8H2O,
由于盐酸易挥发,制备的氯气中含有HCl,应饱和食盐水吸收HCl除去,
故答案为:2MnO4-+16H++10Cl-=2Mn2++5Cl2↑+8H2O;HCl;
(2)Cl2和KOH在较高温度下反应生成KClO3,制取KClO温度反应在0℃~5℃,装置C应放在冰水浴中,充分利用原料,缓慢滴加盐酸,减慢生成氯气的速率,
故答案为:缓慢滴加盐酸、装置C用冰水浴中;
(3)K2FeO4在Fe3+和Fe(OH)3催化作用下发生分解,应把Fe(NO3)3饱和溶液滴加到KClO溶液中,具体操作为:在搅拌下,将Fe(NO3)3饱和溶液缓慢滴加到KClO 饱和溶液中,
故答案为:在搅拌下,将Fe(NO3)3饱和溶液缓慢滴加到KClO 饱和溶液中;
(4)提纯K2FeO4粗产品[含有Fe(OH)3、KCl等杂质]的实验方案为:将一定量的K2FeO4粗产品溶于冷的3mol•L-1KOH溶液中,用砂芯漏斗过滤,将滤液置于冰水浴中,向滤液中加入饱和的KOH溶液,再用砂芯漏斗过滤,晶体用乙醇洗涤2-3次后,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
故答案为:用砂芯漏斗过滤,将滤液置于冰水浴中,向滤液中加入饱和的KOH溶液,再用砂芯漏斗过滤,晶体用乙醇洗涤2-3次后,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
解析
解:(1)KMnO4具有强氧化性,将盐酸中氯离子氧化为Cl2,反应还有水生成,KMnO4、HCl、MnCl2改写成离子形式,Cl2、H2O为分子式形式,离子方程式为:2MnO4-+16H++10Cl-=2Mn2++5Cl2↑+8H2O,
由于盐酸易挥发,制备的氯气中含有HCl,应饱和食盐水吸收HCl除去,
故答案为:2MnO4-+16H++10Cl-=2Mn2++5Cl2↑+8H2O;HCl;
(2)Cl2和KOH在较高温度下反应生成KClO3,制取KClO温度反应在0℃~5℃,装置C应放在冰水浴中,充分利用原料,缓慢滴加盐酸,减慢生成氯气的速率,
故答案为:缓慢滴加盐酸、装置C用冰水浴中;
(3)K2FeO4在Fe3+和Fe(OH)3催化作用下发生分解,应把Fe(NO3)3饱和溶液滴加到KClO溶液中,具体操作为:在搅拌下,将Fe(NO3)3饱和溶液缓慢滴加到KClO 饱和溶液中,
故答案为:在搅拌下,将Fe(NO3)3饱和溶液缓慢滴加到KClO 饱和溶液中;
(4)提纯K2FeO4粗产品[含有Fe(OH)3、KCl等杂质]的实验方案为:将一定量的K2FeO4粗产品溶于冷的3mol•L-1KOH溶液中,用砂芯漏斗过滤,将滤液置于冰水浴中,向滤液中加入饱和的KOH溶液,再用砂芯漏斗过滤,晶体用乙醇洗涤2-3次后,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
故答案为:用砂芯漏斗过滤,将滤液置于冰水浴中,向滤液中加入饱和的KOH溶液,再用砂芯漏斗过滤,晶体用乙醇洗涤2-3次后,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
将某黄铜矿(主要成分为CuFeS2)和O2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发生反应,反应所得固体混合物X中含有CuSO4、FeSO4、Fe2(SO4)3及少量SiO2等,除杂后可制得纯净的胆矾晶体(CuSO4•5H2O).
(1)实验测得温度对反应所得固体混合物中水溶性铜(CuSO4)的含量的影响如图所示.生产过程中应将温度控制在______左右,温度升高至一定程度后,水溶性铜含量下降的可能原因是______.
(2)如表列出了相关金属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开始沉淀的pH按金属离子浓度为1.0mol•L-1计算).实验中可选用的试剂和用品:稀硫酸、3% H2O2溶液、CuO、玻璃棒、精密pH试纸.
①实验时需用约3%的H2O2溶液100mL,现用市售30%(密度近似为1g•cm-3)的H2O2来配制,其具体配制方法是______.
②补充完整由反应所得固体混合物X制得纯净胆矾晶体的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混合物加入过量稀硫酸,搅拌、充分反应,过滤.
第二步:______.
第三步:______,过滤.
第四步:______、冷却结晶.
第五步:过滤、洗涤,低温干燥.
(3)在酸性、有氧条件下,一种叫Thibacillus ferroxidans的细菌能将黄铜矿转化成硫酸盐,该过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由图可知,600℃时水溶性铜(CuSO4)的含量出现转折,故应控制温度在600℃左右,水溶性铜化合物为CuSO4•5H2O,酸溶性铜化合物为CuO,温度较高时,CuSO4•5H2O可分解生成CuO,则在600℃以上时水溶性铜化合物含量减少,
故答案为:600℃;CuSO4发生了分解反应;
(2)①实验时需用约3%的H2O2溶液100mL,现用市售30%(密度近似为1g•cm-3)的H2O2来配制,即3%×100=30%×x,解x=10mL,故需要30%的双氧水10mL,需用水90mL,
故步骤为:用量筒量取10mL30%H2O2溶液加入烧杯中,再加入90mL 水(或加水稀释至 100mL),搅拌均匀,
故答案为:用量筒量取10mL30%H2O2溶液加入烧杯中,再加入90mL 水(或加水稀释至 100mL),搅拌均匀;
②混合物X中含有CuSO4、FeSO4、Fe2(SO4)3及少量SiO2等,需先溶解于硫酸,除去二氧化硅,然后氧化亚铁离子生成铁离子,以便降低pH值除去,故应加入氧化剂,最后调节pH值,然后加热浓缩、冷却结晶、洗涤、干燥即可得产品,故步骤二为:向滤液中加入稍过量3% H2O2溶液,充分反应,以便氧化亚铁离子;
步骤三为:向溶液中加入CuO,用精密pH试纸控制pH在3.2~4.7之间,便于让铁离子生成氢氧化铁除去;
步骤四为:加热浓缩,
故答案为:向滤液中加入稍过量3% H2O2溶液,充分反应;向溶液中加入CuO,用精密pH试纸控制pH在3.2~4.7之间;加热浓缩;
(3)在酸性溶液中利用氧气可以将黄铜矿氧化成硫酸盐,则应有硫酸参加反应,且生成硫酸铜,硫酸铁和水,反应的方程式为4CuFeS2+2H2SO4+17O2=4CuSO4+2Fe2(SO4)3+2H2O,离子反应方程式为:4CuFeS2+4H++17O2=4Cu2++4Fe3++8SO42-+2H2O,
故答案为:4CuFeS2+4H++17O2=4Cu2++4Fe3++8SO42-+2H2O.
解析
解:(1)由图可知,600℃时水溶性铜(CuSO4)的含量出现转折,故应控制温度在600℃左右,水溶性铜化合物为CuSO4•5H2O,酸溶性铜化合物为CuO,温度较高时,CuSO4•5H2O可分解生成CuO,则在600℃以上时水溶性铜化合物含量减少,
故答案为:600℃;CuSO4发生了分解反应;
(2)①实验时需用约3%的H2O2溶液100mL,现用市售30%(密度近似为1g•cm-3)的H2O2来配制,即3%×100=30%×x,解x=10mL,故需要30%的双氧水10mL,需用水90mL,
故步骤为:用量筒量取10mL30%H2O2溶液加入烧杯中,再加入90mL 水(或加水稀释至 100mL),搅拌均匀,
故答案为:用量筒量取10mL30%H2O2溶液加入烧杯中,再加入90mL 水(或加水稀释至 100mL),搅拌均匀;
②混合物X中含有CuSO4、FeSO4、Fe2(SO4)3及少量SiO2等,需先溶解于硫酸,除去二氧化硅,然后氧化亚铁离子生成铁离子,以便降低pH值除去,故应加入氧化剂,最后调节pH值,然后加热浓缩、冷却结晶、洗涤、干燥即可得产品,故步骤二为:向滤液中加入稍过量3% H2O2溶液,充分反应,以便氧化亚铁离子;
步骤三为:向溶液中加入CuO,用精密pH试纸控制pH在3.2~4.7之间,便于让铁离子生成氢氧化铁除去;
步骤四为:加热浓缩,
故答案为:向滤液中加入稍过量3% H2O2溶液,充分反应;向溶液中加入CuO,用精密pH试纸控制pH在3.2~4.7之间;加热浓缩;
(3)在酸性溶液中利用氧气可以将黄铜矿氧化成硫酸盐,则应有硫酸参加反应,且生成硫酸铜,硫酸铁和水,反应的方程式为4CuFeS2+2H2SO4+17O2=4CuSO4+2Fe2(SO4)3+2H2O,离子反应方程式为:4CuFeS2+4H++17O2=4Cu2++4Fe3++8SO42-+2H2O,
故答案为:4CuFeS2+4H++17O2=4Cu2++4Fe3++8SO42-+2H2O.
Na2S2O3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易溶于水,在中性或碱性环境中稳定.
Ⅰ.制备Na2S2O3•5H2O,反应原理:Na2SO3(aq)+S(s)Na2S2O3(aq)
实验步骤:
①称取15g Na2SO3加入圆底烧瓶中,再加入80mL蒸馏水.另取5g研细的
硫粉,用3mL乙醇润湿,加入上述溶液中.
②安装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部分夹持装置略去),水浴加热,微沸60min.
②趁热过滤,将滤液水浴加热浓缩,冷却析出Na2S2O3•5H2O,经过滤、洗涤、干燥,得到产品.
回答问题:
(1)硫粉在反应前用乙醇润湿的目的是______.
(2)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其作用是______.
(3)产品中除了有未反应的Na2SO3外,最可能存在的无机杂质是______.检验是否存在该杂质的方法是______.
(4)该实验一般控制在碱性环境下进行,否则产品发黄,用离子反应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_____.
Ⅱ.测定产品纯度
准确称取W g产品,用适量蒸馏水溶解,以淀粉作指示剂,用0.100 0mol•L-1碘的标准溶液滴定.反应原理为2S2O32-+I2═S4O62-+2I-
(5)滴定至终点时,溶液颜色的变化:______.
(6)滴定起始和终点的液面位置如图2,则消耗碘的标准溶液体积为______mL.产品的纯度为(设Na2S2O3•5H2O相对分子质量为M)______.
Ⅲ.Na2S2O3的应用
(7)Na2S2O3还原性较强,在溶液中易被Cl2氧化成SO42-,常用作脱氯剂,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硫粉难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所以硫粉在反应前用乙醇湿润是使硫粉易于分散到溶液中,
故答案为:使硫粉易于分散到溶液中;
(2)根据题中图示装置图可知,仪器a为冷凝管,该实验中冷凝管具有冷凝回流的作用,
故答案为:冷凝管;冷凝回流;
(3)S2O32‾具有还原性,能够被氧气氧化成硫酸根离子,所以可能存在的杂质是硫酸钠;检验硫酸钠的方法为:取少量产品溶于过量稀盐酸,过滤,向滤液中加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则产品中含有Na2SO4,
故答案为:Na2SO4; 取少量产品溶于过量稀盐酸,过滤,向滤液中加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则产品中含有Na2SO4;
(4)S2O32‾与氢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淡黄色硫单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2O32‾+2H+=S↓+SO2↑+H2O,
故答案为:S2O32‾+2H+=S↓+SO2↑+H2O;
(5)滴定结束后,碘单质使淀粉变蓝,所以滴定终点时溶液颜色变化为:由无色变为蓝色,
故答案为:由无色变为蓝色;
(6)根据图示的滴定管中液面可知,滴定管中初始读数为0,滴定终点液面读数为18.10mL,所以消耗碘的标准溶液体积为18.10mL;
根据反应2S2O32-+I2═S4O62-+2I-可知,n(S2O32-)=2n(I2),所以W g产品中含有Na2S2O3•5H2O质
量为:0.1000 mol•L-1×18.10×10-3L×2×M=3.620×10-3Mg,则产品的纯度为:×100%=
×100%,
故答案为:18.10;×100%;
(7)Na2S2O3还原性较强,在溶液中易被Cl2氧化成SO42-,根据化合价升降相等配平后的离子方程式为:S2O32‾+4Cl2+5H2O=2SO42‾+8Cl‾+10H+,
故答案为:S2O32‾+4Cl2+5H2O=2SO42‾+8Cl‾+10H+.
解析
解:(1)硫粉难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所以硫粉在反应前用乙醇湿润是使硫粉易于分散到溶液中,
故答案为:使硫粉易于分散到溶液中;
(2)根据题中图示装置图可知,仪器a为冷凝管,该实验中冷凝管具有冷凝回流的作用,
故答案为:冷凝管;冷凝回流;
(3)S2O32‾具有还原性,能够被氧气氧化成硫酸根离子,所以可能存在的杂质是硫酸钠;检验硫酸钠的方法为:取少量产品溶于过量稀盐酸,过滤,向滤液中加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则产品中含有Na2SO4,
故答案为:Na2SO4; 取少量产品溶于过量稀盐酸,过滤,向滤液中加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则产品中含有Na2SO4;
(4)S2O32‾与氢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淡黄色硫单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2O32‾+2H+=S↓+SO2↑+H2O,
故答案为:S2O32‾+2H+=S↓+SO2↑+H2O;
(5)滴定结束后,碘单质使淀粉变蓝,所以滴定终点时溶液颜色变化为:由无色变为蓝色,
故答案为:由无色变为蓝色;
(6)根据图示的滴定管中液面可知,滴定管中初始读数为0,滴定终点液面读数为18.10mL,所以消耗碘的标准溶液体积为18.10mL;
根据反应2S2O32-+I2═S4O62-+2I-可知,n(S2O32-)=2n(I2),所以W g产品中含有Na2S2O3•5H2O质
量为:0.1000 mol•L-1×18.10×10-3L×2×M=3.620×10-3Mg,则产品的纯度为:×100%=
×100%,
故答案为:18.10;×100%;
(7)Na2S2O3还原性较强,在溶液中易被Cl2氧化成SO42-,根据化合价升降相等配平后的离子方程式为:S2O32‾+4Cl2+5H2O=2SO42‾+8Cl‾+10H+,
故答案为:S2O32‾+4Cl2+5H2O=2SO42‾+8Cl‾+10H+.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