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根据以下叙述,回答1~2小题.

1995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致力于研究臭氧层被破坏问题的三位环境化学家.大气中的臭氧层可滤除大量的紫外光,保护地球上的生物.氟利昂(如CCl2F2可在光的作用下分解,产生Cl原子,Cl原子会对臭氧层产生长久的破坏作用(臭氧的分子式为O3).有关反应为:O3O2+O Cl+O3→ClO+O2 ClO+O→O2 总反应 2O3→3O2在上述臭氧变成氧气的反应过程中,Cl是(  )

A反应物

B生成物

C中间产物

D催化剂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总反应方程式2O3→3O2,臭氧是反应物,氧气是生成物.

A、该反应的反应物是O3,故A错误;

B、该反应的生成物是氧气,故B错误;

C、反应物中不含氯元素,氯原子不是中间产物,故C错误;

D、从反应历程看,第二、三两步反应氯原子在反应前后组成与质量都不变,所以是催化剂,故D正确;

故选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实验小组欲制取氧化铜并证明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进行了如下实验:

(一)制取氧化铜

①称取2gCuSO4•5H2O研细后倒入烧杯,加10mL蒸馏水溶解;

②向上述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直到不再产生沉淀,然后将所得混合物转移到蒸发皿,加热至沉淀全部变为黑色;

③将步骤②所得混合物过滤、洗涤,晾干后研细备用.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步骤中需要使用玻璃棒的是______(填实验序号)

(二)证明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并与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进行比较

用右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时均以生成25mL气体为准,其它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相关数据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2)上述实验中的“待测数据”指______

(3)若要证明实验⑤中干燥管内收集的气体是O2,可待气体收集结束后,用弹簧夹夹住B中乳胶管,拔去干燥管上单孔橡皮塞,______

(4)为探究CuO在实验⑤中是否起催化作用,需补做如下实验(无需写出具体操作):

a.______,b.CuO的化学性质有没有改变.

正确答案

解:(1)①溶解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加快溶解速度;②中用玻璃棒转移固体;③中用玻璃棒引流液体.

故答案为:①②③

(2)证明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并与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进行比较,对比实验一定要控制变量,此实验中应控制氯酸钾质量、气体的体积、氧化铜与二氧化锰的质量相等,可变的量是生成等体积(25mL)气体所需用的时间.

故答案为:生成25mL气体所需的时间

(3)利用氧气的助燃特点,检验氧气的方法为:取一根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干燥管内,松开弹簧夹,看木条是否复燃.

故答案为:取一根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干燥管内,松开弹簧夹,看木条是否复燃.

(4)催化剂是能改变化学反应速度,而本身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故还应检验氧化铜的质量是否改变.

故答案为:CuO的质量有没有改变

解析

解:(1)①溶解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加快溶解速度;②中用玻璃棒转移固体;③中用玻璃棒引流液体.

故答案为:①②③

(2)证明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并与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进行比较,对比实验一定要控制变量,此实验中应控制氯酸钾质量、气体的体积、氧化铜与二氧化锰的质量相等,可变的量是生成等体积(25mL)气体所需用的时间.

故答案为:生成25mL气体所需的时间

(3)利用氧气的助燃特点,检验氧气的方法为:取一根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干燥管内,松开弹簧夹,看木条是否复燃.

故答案为:取一根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干燥管内,松开弹簧夹,看木条是否复燃.

(4)催化剂是能改变化学反应速度,而本身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故还应检验氧化铜的质量是否改变.

故答案为:CuO的质量有没有改变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工业制硫酸时有一反应为:2SO2+O2⇌2SO3.对该反应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是可逆反应

B反应中SO2能全部转化为SO3

C催化剂能加快该反应的速率

D升高温度能加快该反应的速率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由方程式可知,反应为可逆反应,故A正确;

B.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故B错误;

C.加入催化剂,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反应速率增大,故C正确;

D.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能加快该反应的速率,故D正确.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能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的是(  )

A降低温度

B增大压强

C使用催化剂

D增加浓度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压强、浓度只能改变单位体积的活化分子数目,不能改变活化能;降低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减小,反应速率降低,但不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的原因,

使用催化剂,可改变反应历程,降低活化能,

故选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同学对第四周期过渡元素产生浓厚的兴趣.想探究是否只有MnO2能催化KClO3受热分解?CuO、Fe2O3、Cr2O3等对氯酸钾的受热分解有没有催化作用?若有催化作用,效率怎样?请你与他一起进行实验探究:

I.课题名称:______

Ⅱ.实验仪器:略

实验试剂:二氧化锰、氧化铁、氧化铜、氧化铬和氯酸钾

Ⅲ.实验步骤:略

Ⅳ.实验数据:

V.实验讨论:

(1)请用编号3的实验数据求得KClO3的分解率:为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2)在用Cr2O3做实验时,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同时绿色的混合物变成橘黄色(K2Cr2O7).该刺激性气体可能是______(填化学式),用______检验.(填序号)

A、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           B、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

C、湿润的PH试纸                D、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Ⅵ.实验结论:______

正确答案

解:I.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CuO、Fe2O3、Cr2O3等对氯酸钾的受热分解有没有催化作用,所以其课题名称为探究CuO、Fe2O3、Cr2O3等对氯酸钾的受热分解反应的催化作用.

故答案为:探究CuO、Fe2O3、Cr2O3等对氯酸钾的受热分解反应的催化作用;

V.(1)生成氧气的物质的量为n===0.003mol,

2KCl32KCl+3O2

2mol               3mol 

0.002mol           0.003mol

所以反应的氯酸钾的物质的量为 0.002mol,质量为m=nM=0.002mol×122.5g/mol=0.245g,

所以其分解率为=40.8%,

故答案为:40.8%;

(2)根据元素守恒知,生成的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只能是氯气,氯气有氧化性,能置换出碘化钾中的碘,碘遇淀粉变蓝色,所以可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氯气,故选B.

故答案为:Cl2;B;

Ⅵ. 根据图表中回收的氧化物及耗时分析,CuO、Cr2O3 与二氧化锰比较,耗时较长且Cr2O3 的回收物有异常,氯化铁和二氧化锰的催化能力相近.

故答案为:氯化铁和二氧化锰的催化能力较好.

解析

解:I.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CuO、Fe2O3、Cr2O3等对氯酸钾的受热分解有没有催化作用,所以其课题名称为探究CuO、Fe2O3、Cr2O3等对氯酸钾的受热分解反应的催化作用.

故答案为:探究CuO、Fe2O3、Cr2O3等对氯酸钾的受热分解反应的催化作用;

V.(1)生成氧气的物质的量为n===0.003mol,

2KCl32KCl+3O2

2mol               3mol 

0.002mol           0.003mol

所以反应的氯酸钾的物质的量为 0.002mol,质量为m=nM=0.002mol×122.5g/mol=0.245g,

所以其分解率为=40.8%,

故答案为:40.8%;

(2)根据元素守恒知,生成的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只能是氯气,氯气有氧化性,能置换出碘化钾中的碘,碘遇淀粉变蓝色,所以可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氯气,故选B.

故答案为:Cl2;B;

Ⅵ. 根据图表中回收的氧化物及耗时分析,CuO、Cr2O3 与二氧化锰比较,耗时较长且Cr2O3 的回收物有异常,氯化铁和二氧化锰的催化能力相近.

故答案为:氯化铁和二氧化锰的催化能力较好.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很多无机物可作为有机反应的催化剂,如:Cu、浓硫酸、FeCl3、Ni(镍)、分子筛固体酸、P2O5、Al2O3、MnO2等等,请指出下列化学反应的催化剂(填在后面横线上)

(1)乙醇消去反应生成乙烯______

(2)乙醇催化氧化生成乙醛______

(3)苯与氢气加成生成环己烷______

(4)苯与氯气反应生成氯苯______

(5)苯与丙烯反应生成丙苯______

正确答案

浓硫酸或Al2O3或P2O5

Cu

Ni

FeCl3

分子筛固体酸

解析

解:(1)乙醇消去反应生成乙烯可用浓硫酸作催化剂,故答案为:浓硫酸或Al2O3或P2O5

(2)乙醇催化氧化生成乙醛可用铜作催化剂,故答案为:Cu;

(3)苯与氢气加成生成环己烷可用Ni作催化剂,故答案为:Ni;

(4)苯与氯气反应生成氯苯可用FeCl3作催化剂,故答案为:FeCl3

(5)苯与丙烯反应生成丙苯可用分子筛固体酸作催化剂,故答案为:分子筛固体酸.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催化剂能使不起反应的物质发生反应

B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和质量都不变

C催化剂不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D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有的化学反应不使用催化剂物质也能发生化学反应,例如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也能缓慢分解放出氧气,但是催化剂不能使不起反应的物质之间发生反应,故A错误;

B、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没有改变,故B正确;

C、催化剂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既可加快反应速率,也可以减慢反应速率,故C错误;

D、有许多化学反应不需要催化剂就能进行,如酸碱中和反应无需催化剂就能快速发生,故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08年1月8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为获得2007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石油化工催化剂专家闵恩泽教授颁奖,以表彰他在催化剂研究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催化剂可以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

B使用催化剂可以使化学平衡正向移动

C使用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D使用催化剂可以使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使用催化剂可以同等程度的增大正逆反应速率,故A错误;

B、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速率,但是不会引起化学平衡的移动,故B错误;

C、使用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从而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故C正确;

D、使用催化剂可以使反应的速率加快,但是不会引起平衡常数的改变,故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催化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发生改变

B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故催化剂不参加化学反应

C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但不会使平衡发生移动

D催化剂可以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化学性质也不变,故A错误;

A、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但是参加化学反应,最后又生成该物质,故B错误;

C、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同等程度的改变正逆反应速率,不会使平衡发生移动,故C正确;

D、催化剂能同等程度的改变正逆反应速率,不会使平衡发生移动,不会改变反应物的转化率,故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对某一可逆反应来说,使用催化剂的作用是(  )

A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B改变反应的△H

C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

D以同样程度改变正逆反应的速率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催化剂改变速率,不改变化学平衡,反应物的转化率不变,故A错误;

B、化学反应的焓变和反应物以及生成物自身的能量有关,催化剂只能改变速率,不会改变反应的焓变,故b错误;

C、催化剂同等程度影响正逆反应速率,即增大正反应速率的同时,也增大逆反应速率,故C错误;

D、催化剂同等程度影响正逆反应速率,故D正确;

故选D.

下一知识点 : 化学平衡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