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由碳元素构成的各种单质和化合物始终都是科学家研究的重要对象。

(1)下图为碳及其氧化物的变化关系图,若①变化是置换反应则其化学方程式可为(写一个即 可)_____________ ;图中变化过程哪些是吸热反应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是大气污染物,可通过反应:  降低其浓度。某温度下,在两个容器中进行上述反应,容器中各物质的起始浓度及正逆反应速率关系如下表所示。请填写表中的空格。

 (3) CCS 技术是将工业和有关能源产业中所生产的CO2进行捕捉与封存的技术,被认为是拯救地球、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其中一种以天燃气为燃料的“燃烧前捕获系统”的简单流程图如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

回答下列问题: CH4在催化剂作用下实现第一步,也叫CH4不完全燃烧,1gCH4不完全燃烧反应放出2.21kJ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

(4)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开发和应用的广阔前景,工业上可用(4)转化中得到的合成气制备甲醇。反应为CO(g)+2H2(g) CH3OH(g) 某温度下,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该反应,其相关数据见下图:

据上图计算,从反应开始到t min时,用H2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 (H2)=___________          

② t min至2t min时速率变化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C+H2O H2+CO;  ③

(2)>

(3)2CH4(g)+O2(g)=2CO(g)+4H2(g);ΔH=-70.72  kJ·mol-1

(4) ①1/5t mol/(L·min);    ②反应受热或使用了催化剂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在溶液中,反应A+2BC分别在三种不同实验条件下进行,它们的起始浓度均为c(A)=0.100mol/L、c(B)=0.200mol/L及c(C)=0mol/L。反应物A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与①比较,②和③分别仅改变一种反应条件。所改变的条件和判断的理由是: ②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

(2)实验②平衡时B的转化率为_________;实验③平衡时C的浓度为____________;

(3)该反应的△H_________0,判断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反应进行到4.0min时的平均反应速率:实验②:v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③:v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②加催化剂;达到平衡的时间缩短,平衡时A的浓度未变;③温度升高;达到平衡的时间缩短,平衡时A的浓度减小

(2)40%(或0.4);0.06mol/L

(3)﹥;升高温度向正方向移动,故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4)0.014mol(L·min)-1; 0.008mol(L·min)-1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根据下图填空:

(1)反应物是_________;生成物是_________。

(2)在2 min内A,B,C三者的反应速率各是多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A和B;C

(2)v(A) =3 mol/(L·min)、v(B) = 2 mol/(L·min)、v(C) =3 mol/(L·min)

(3)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根据反应4FeS2+11O2=2Fe2O3+8SO2,试回答下列问题。

(1)常选用哪些物质来表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__________;

(2)当生成SO2的速率为0.64 mol/(L·s)时,则氧气减少的速率为__________;

(3)如测得4 s后O2的浓度为2.8 mol/L,此时间内SO2的速率为0.4 mol/(L·s),则开始时氧气的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SO2或O2 

(2)0.88 mol/(L·s)

(3)5 mol/L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设反应①Fe(S)+CO2(g)⇌FeO(S)+CO(g)的平衡常数为K1.反应②Fe(S)+H2O(g)⇌FeO(S)+H2(g)的平衡常数为K2,在不同温度下,K1、K2的值如下:

(1)从上表可以推断:反应①是______ (填“吸”、“放”)热反应.

(2)现有反应③H2(g)+CO2(g)⇌H2O(g)+CO(g)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3的数学表达式:K3=______.

(3)根据反应①与②,可推导出K1、K2与K3之间的关系式______.据此关系式及上表数据,也能推断出反应③是“吸热”还是“放热”反应.问:要使反应③在一定条件下建立的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填写序号).

A.缩小反应容器容积    B.扩大反应容器容积    C.降低温度

D.升高温度            E.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F.设法减少CO的量

(4)图1、2表示该反应③在时刻t1达到平衡、在时刻t2分别因改变某个条件而发生变化的情况:

①图1中时刻t2发生改变的条件是______

②图2中时刻t2发生改变的条件是______.

正确答案

(1)由表中数据可知,温度升高,①的平衡常数增大,说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吸热,

故答案为:吸;

(2)依据反应CO2(g)+H2(g)=CO(g)+H2O(g),根据平衡常数的概念,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3的数学表达式:

K3=

故答案为:

(3)已知:①Fe(s)+CO2(g)⇌FeO(s)+CO(g)

          ②Fe(s)+H2O(g)⇌FeO(s)+H2(g);△H=Q2

利用盖斯定律将①-②可得:③H2(g)+CO2(g)⇌CO(g)+H2O(g)

则:K3===

故答案为:K3=

由表中数据可知,973K时,K3==0.62,1173时K3==1.29,则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增大,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吸热,要使平衡右移,应减少CO的量或升高温度,故选:DF;

(4)图甲中t2时刻改变条件,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但平衡不移动,改变的条件为增大压强或加入催化剂,图乙中t2时刻改变条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二氧化碳浓度增大,一氧化碳浓度减小,可以采用降低温度或增大水蒸气的浓度或减小氢气的浓度,

故选:增大压强或加入催化剂;降低温度或增大水蒸气的浓度或减小氢气的浓度;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某化学反应2A(g)B(g)+D(g)在密闭容器中分别在下列四种不同的条件下进行,B、D的起始浓度为0,反应物A的浓度(mol·L-1)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1)实验1中,反应在10至20分钟内平均化学反应速率为v(A)=______________。

(2)实验2中,A的初始浓度c2=______________mol·L-1,反应经20 min就达到平衡,可推测实验2中隐含的条件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3)若实验3的化学反应速率为v3,实验1的化学反应速率为v1,则v3______________v1(填“<”“>”或“=”=,且c3______________(填“<”“>”或“=”=1.0 mol·L-1

(4)比较实验4和实验1,可推测该反应的正反应是____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0.013 mol·L-1·min-1

(2)1.0 使用催化剂

(3)> >

(4)吸热 温度升高,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1)v(A)=="0.013" mol·L-1·min-1

(2)对比实验2与实验1,可知从10 min到20 min,实验1中A的浓度相同,说明是同一平衡状态,即c2="1.0" mol·L-1。又因实际反应的速率快,达平衡所需的时间短,说明反应中使用了催化剂。

(3)对比实验3与实验1,可知从10 min到20 min,实验1中A的浓度变化值为0.13 mol·L-1,而实验3中A的浓度变化值为0.17 mol·L-1,这就说明了v3>v1。又知实验3中从0 min到10 min A的浓度的变化值应大于0.17 mol·L-1,即c3>(0.92+0.17)mol·L-1

(4)对比实验4与实验1,可知两实验的起始浓度相同,反应温度不同,达平衡时实验4中A的浓度小,说明了实验4中A进行的程度大,即温度越高,A的转化率越大,说明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某化学反应2A (g)B(g) + D(g) 在4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和D的起始浓度为0 ,反应物A的浓度

(mol·L-1) 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下列填空:

(1)实验1中,在10~20 min时间内,以A的速率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mol·L-1·min-1,反应经___________min就达到平衡。

(2)实验2中,A的初始浓度c2=_________mol·L-1,反应经__________min就达到平衡。

(3)实验4比实验1的反应速率________(填“快”或“慢”),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0.013;40

(2)1.0;30

(3)快;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利用光能和光催化剂,可将CO2和H2O(g)转化为CH4和O2。紫外光照射时,在不同催化剂(Ⅰ、Ⅱ、Ⅲ)作用下,CH4产量随光照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1)在0~30小时内,CH4的平均生成速率vⅠ、vⅡ和vⅢ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反应开始后的12小时 内,在第一种催化剂的作用下,_________收集的CH4最多。

(2)将所得CH4与H2O(g)通入聚焦太阳能反应器, 发生反应:CH4(g)+H2O(g)===CO(g)+3H2(g)。该反应的ΔH=+206 kJ/mol。

①在坐标图中,画出反应过程中体系的能量变化图(进行必要的标注)。

②将等物质的量的CH4和H2O(g)充入1 L恒容密闭容器,某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平衡常数K=27,此时测得CO的物质的量为0.10 mol,求CH4的平衡转化率__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已知:CH4(g)+2O2(g) ===CO2(g)+2H2O(g)  ΔH=-802 kJ/mol, 写出由CO2生成CO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vⅢ>vⅡ>vⅠ;Ⅱ

(2)①  

②91%

(3)CO2(g)+3H2O(g) === CO(g)+3H2(g)+2O2(g) ΔH=+1 008 kJ/mol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在2L密闭容器中发生3X(g)+Y(g)Z(g)+2W(g)反应,现在控制下列三种不同的条件:

①在400°C时,9mol X 与3molY反应

②在400°C时,15mol X 与5molY反应

③在300°C 时,9mol X 与3molY反应

那么:

(1)反应开始时,正反应速率最大的是(填序号,下同)________,正反应速率最小的是________;

(2)在①条件下的反应进行到第10min时,测得Z为1mol,此时v(Z)=_______mol/(L·min);v(X)=______mol/(L·min)

正确答案

(1)②;③

(2)0.05;0.15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某温度时,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试回答:

(1)计算反应开始2min内的Vx=______________, Vy=_________,Vz=________,

(2)容器内的反应物是__________________ 。

(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0.025mol/(L·min); 0.075mol/(L·min);0.05mol/(L·min);

(2)X、Y

(3)X+3Y2Z

下一知识点 : 化学平衡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