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 共7172题
催化剂的研究是化学反应原理中的一个重要领域,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加催化剂不会改变化学反应的焓变,故A错误;
B、催化剂是通过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来加快反应速率的,故B正确;
C、大部分热反应都需要活化能的推动,但是光反应就不需要,故C错误;
D、催化剂只能对主反应即生成目标产物的那个反应起起作用,这样在转化率一定的时候的确目标产物的比例会加大,并不是催化剂对所有反应都能同等程度促进,故D错误.
故选B.
课本实验中出现的“草酸溶液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其反应速率逐渐加快”.经分析某粒子具有催化作用,该粒子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酸性溶液KMnO4与草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10CO2↑+8H2O,离子方程式为:5H2C2O4+2MnO4-+6H+=10CO2↑+2Mn2++8H2O,“草酸溶液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其反应速率逐渐加快”,经分析某粒子具有催化作用,逐渐加快说明是生成物中产生的某种离子具有催化作用,若是反应物微粒,反应现象为开始很快,后逐渐减慢,所以A.H+、B.SO42-、C.MnO4-三种反应物微粒不是催化微粒,产物中二氧化碳挥发,水本身反应前为溶液,只有二价锰离子加快了反应速率,起到催化作用,
故选D.
某反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按以下两步进行:第一步为X+Y=Z;第二步为Y+Z=M+N+X.此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反应的催化剂为______.
正确答案
2Y=M+N
X
解析
解:第一步为X+Y=Z;第二步为Y+Z=M+N+X,两个方程式相加就是总反应方程式是:2Y=M+N,反应产物Z是中间产物,反应物X在反应中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故答案为:2Y=M+N;X.
下列实验中,反应速率加快是由催化剂引起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在炭粉中加入氯酸钾,氯酸钾分解生成氧气,促进燃烧,点燃时燃烧更为剧烈,与催化剂无关,故A错误;
B.炭块粉碎成粉末状,固体表面积增大,反应速率增大,与催化剂无关,故B错误;
C.在双氧水的分解反应中,二氧化锰起到催化剂的作用,故C正确;
D.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备氢气时,加入少量浓硫酸,氢离子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增大,与催化剂无关,故D错误.
故选C.
为探究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定性分析:(1)如图甲所示可通过观察______,定性比较得出结论.
(2)有同学提出将FeCl3改为Fe2(SO4)3更为合理,其理由是______.
(3)写出H2O2在二氧化锰作用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定量分析:如图乙所示,以实验时均生成40mL气体为准,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实验中需要测量的数据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定性分析:(1)该反应中产生气体,所以可根据生成气泡的快慢判断,故答案为:两支试管中产生气泡的快慢;
(2)氯化铁和硫酸铜中阴阳离子都不同,无法判断是阴离子起作用还是阳离子起作用;硫酸钠和硫酸铜阴离子相同,可以消除阴离子不同对实验的干扰,
故答案为:消除阴离子不同对实验的干扰;
(3)双氧水在二氧化锰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所以反应方程式为2H2O22H2O+O2↑,
故答案为:2H2O22H2O+O2↑;
定量分析:该反应是通过生成气体的反应速率分析判断的,所以根据v=知,需要测量的数据是产生40ml气体所需要的时间,
故答案为:产生40ml气体所需要的时间.
解析
解:定性分析:(1)该反应中产生气体,所以可根据生成气泡的快慢判断,故答案为:两支试管中产生气泡的快慢;
(2)氯化铁和硫酸铜中阴阳离子都不同,无法判断是阴离子起作用还是阳离子起作用;硫酸钠和硫酸铜阴离子相同,可以消除阴离子不同对实验的干扰,
故答案为:消除阴离子不同对实验的干扰;
(3)双氧水在二氧化锰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所以反应方程式为2H2O22H2O+O2↑,
故答案为:2H2O22H2O+O2↑;
定量分析:该反应是通过生成气体的反应速率分析判断的,所以根据v=知,需要测量的数据是产生40ml气体所需要的时间,
故答案为:产生40ml气体所需要的时间.
下列图象中,能正确表示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时,二氧化锰的质量(纵坐标)随反应时间(横坐标)变化关系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时,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催化剂具有“一改变,二不变”的特性,即“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反应前后,自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所以二氧化锰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因反应前混合物中就有一定量的二氧化锰,所以质量不能从0点开始,且从开始反应至反应结束,质量都不变,则D正确,
故选D.
对某一可逆反应来说,使用催化剂的作用(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催化剂改变速率,不改变化学平衡,反应物的转化率不变,故A错误;
B、催化剂改变速率,不改变化学平衡,不改变平衡混合物的组成,故B错误;
C、催化剂同等程度影响正逆反应速率,故C正确;
D、催化剂同等程度影响正逆反应速率,是增大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故D错误;
故选C.
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理查德•海克等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钯催化交叉偶联”方面的研究.下面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催化剂能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故A错误;
B.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故B错误;
C.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末状态有关,与催化剂不能改变反应热,故C错误;
D.催化剂不能改变反应的平衡状态,则不能改变反应物的转化率,故D错误.
故选D.
取2g干燥铝粉和3g碘粉小心混匀,分为四堆.往各堆上分别加0.5g水,1g明矾,1g胆矾,1g无水硫酸铜.加水那堆首先冒火花,发生剧烈反应,其次发生反应的是加明矾的那一堆,再次是加胆矾的发生反应,而加无水硫酸铜的那一堆最难发生反应.
(1)铝和碘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
(2)铝和碘反应还可以看到的现象是______;
(3)四堆混合物发生反应的先后顺序说明:①______,②______.
正确答案
解:(1)金属铝和碘单质反应生成碘化铝,原理方程式为2Al+3I2=2AlI3,故答案为:2Al+3I2=2AlI3;
(2)金属铝和碘单质在水的作用下的反应剧烈,放热,碘单质受热易升华,所以还可以看到产生紫色蒸气,故答案为:还可以看到产生紫色蒸气;
(3)根据反应的先后顺序可以看出:水作为催化剂,可以提高铝和碘化合的反应速率,明矾中结晶水易失去,而胆矾中的结晶水相对较难失去,所以导致加水那堆首先冒火花,发生剧烈反应,其次发生反应的是加明矾的那一堆,再次是加胆矾的发生反应,而加无水硫酸铜的那一堆最难发生反应,
故答案为:水作为催化剂,提高铝和碘化合的反应速率;第一堆反应快,是直接加水的原因,第二堆比第一堆反应快是由于明矾中结晶水易失去,而胆矾中的结晶水相对较难失去.
解析
解:(1)金属铝和碘单质反应生成碘化铝,原理方程式为2Al+3I2=2AlI3,故答案为:2Al+3I2=2AlI3;
(2)金属铝和碘单质在水的作用下的反应剧烈,放热,碘单质受热易升华,所以还可以看到产生紫色蒸气,故答案为:还可以看到产生紫色蒸气;
(3)根据反应的先后顺序可以看出:水作为催化剂,可以提高铝和碘化合的反应速率,明矾中结晶水易失去,而胆矾中的结晶水相对较难失去,所以导致加水那堆首先冒火花,发生剧烈反应,其次发生反应的是加明矾的那一堆,再次是加胆矾的发生反应,而加无水硫酸铜的那一堆最难发生反应,
故答案为:水作为催化剂,提高铝和碘化合的反应速率;第一堆反应快,是直接加水的原因,第二堆比第一堆反应快是由于明矾中结晶水易失去,而胆矾中的结晶水相对较难失去.
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德国科学家格哈德•埃特尔通过对有关一氧化碳在金属铂表面的氧化过程的研究,发明了汽车尾气净化装置.净化装置中的催化转化器,可将CO、NO、NO2和碳氢化合物等转化为无害的物质,有效降低尾气对环境的危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根据题意知,催化转化器中的铂催化剂是正催化剂,可加快CO氧化,从而降低尾气的危害,故A正确;
B.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大,把铂表面做成蜂窝状是为了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更有利于提高催化效果,故B正确;
C.根据题意知,在铂催化下,NO、NO2 可被 CO 还原成无害物质 N2,故C正确;
D.使用铂催化下,可以提高反应速率,但是不会提高碳氢化合物的转化率,故D错误;
故选:D.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