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 共7172题
某同学探究外界条件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所用H2O2浓度为5%、10%,实验温度为20℃、40℃,其他试剂有1mol/LFeCl3溶液.每次实验H2O2的用量为2mL,FeCl3溶液2滴.
(1)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
(2)实验④产生气泡的速率比实验②快.分析引起反应速率差异的原因是______.
(3)废旧印刷电路板的回收利用可实现资源再生.经粉碎分离,能得到非金属粉末和金属粉末.用H2O2和H2SO4的混合溶液可溶出印刷电路板金属粉末中的铜,溶液变成蓝色,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控制其它条件相同,印刷电路板的金属粉末用10%H2O2和3.0mol/LH2SO4溶液处理,测得不同温度下铜的平均溶解速率(见下表)
当温度高于40℃时,铜的平均溶解速率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其主要原因是:______.
正确答案
(1)③、实验②和③探究温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故②③的温度不同,其他条件完全相同;
④、实验②和④探究H2O2浓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故②和④的H2O2浓度不同,其他条件相同;
故答案为:
(2)实验④产生气泡的速率比实验②快,引起反应速率差异的原因是:其他条件相同时,H2O2浓度增大,分解速率加快;
故答案为:其他条件相同时,H2O2浓度增大,分解速率加快;
(3)铜与H2O2和H2SO4反应生成了硫酸铜,反应方程式是:Cu+H2O2+H2SO4 CuSO4+2H2O;由于温度高于40℃后,随着温度的升高,H2O2的分解速率加快,使溶液中H2O2的浓度降低加快,对铜的溶解速率的影响超过了温度升高对铜溶解速率的影响,所以铜的溶解速率逐渐减小;
故答案为:Cu+H2O2+H2SO4 CuSO4+2H2O;温度高于40℃后,随着温度的升高,H2O2的分解速率加快,使溶液中H2O2的浓度降低加快,对铜的溶解速率的影响超过了温度升高对铜溶解速率的影响,所以铜的溶解速率逐渐减小.
如下图所示,把试管放入盛有25℃时饱和石灰水的烧杯中,试管中开始放入几小块镁片,再滴入5mL盐酸,试回答下列问题。
⑴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
⑵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
⑶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由实验推知,MgCl2溶液和H2的总能量_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镁片和盐酸的总能量。
正确答案
(1)①镁片上有大量气泡产生;②镁片逐渐溶解;③烧杯中溶液变浑浊
(2)镁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该反应为放热反应,Ca(OH)2在水中溶解度水温度升高而减小,故析出Ca(OH)2固体
(3)Mg+2H+=Mg2++H2 ↑ (4)小于
镁是活泼的金属,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和氯化镁。该反应是放热反应,说明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溶液温度升高,但由于Ca(OH)2在水中溶解度水温度升高而减小,所以析出Ca(OH)2固体。
已知工业生产硫酸过程中有如下反应:2SO2(g)_O2(g)⇌2SO2(g).在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请回答:
(1)若增大氧气的浓度,则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2)若升温能使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该正反应是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3)若增大压强,则化学平衡______(填“正反应方向”、“向逆反应方向”或“不”)移动.
(4)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
正确答案
(1)对平衡,增大物质浓度反应速率增大,所以增大氧气浓度,反应速率增大,故答案为:增大;
(2)若升温能使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说明逆向是吸热反应,正向是放热反应,故答案为:放热;
(3)2SO2(g)+O2(g)⇌2SO2(g).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故答案为:向正反应方向;
(4)2SO2(g)+O2(g)⇌2SO2(g).依据平衡常数概念列式得到:,故答案为:
.
某同学对第四周期过渡元素产生浓厚的兴趣.想探究是否只有MnO2能催化KClO3受热分解?CuO、Fe2O3、Cr2O3等对氯酸钾的受热分解有没有催化作用?若有催化作用,效率怎样?请你与他一起进行实验探究:
I.课题名称:______.
Ⅱ.实验仪器:略
实验试剂:二氧化锰、氧化铁、氧化铜、氧化铬和氯酸钾
Ⅲ.实验步骤:略
Ⅳ.实验数据:
V.实验讨论:
(1)请用编号3的实验数据求得KClO3的分解率:为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2)在用Cr2O3做实验时,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同时绿色的混合物变成橘黄色(K2Cr2O7).该刺激性气体可能是______(填化学式),用______检验.(填序号)
A、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 B、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
C、湿润的PH试纸 D、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Ⅵ.实验结论:______.
正确答案
I.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CuO、Fe2O3、Cr2O3等对氯酸钾的受热分解有没有催化作用,所以其课题名称为探究CuO、Fe2O3、Cr2O3等对氯酸钾的受热分解反应的催化作用.
故答案为:探究CuO、Fe2O3、Cr2O3等对氯酸钾的受热分解反应的催化作用;
V.(1)生成氧气的物质的量为n==
=0.003mol,
2KCl32KCl+3O2↑
2mol 3mol
0.002mol 0.003mol
所以反应的氯酸钾的物质的量为 0.002mol,质量为m=nM=0.002mol×122.5g/mol=0.245g,
所以其分解率为×100%=40.8%,
故答案为:40.8%;
(2)根据元素守恒知,生成的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只能是氯气,氯气有氧化性,能置换出碘化钾中的碘,碘遇淀粉变蓝色,所以可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氯气,故选B.
故答案为:Cl2;B;
Ⅵ. 根据图表中回收的氧化物及耗时分析,CuO、Cr2O3 与二氧化锰比较,耗时较长且Cr2O3 的回收物有异常,氯化铁和二氧化锰的催化能力相近.
故答案为:氯化铁和二氧化锰的催化能力较好.
下列措施对增大反应速率明显有效的是( )
正确答案
A、加水不能改变浓度水的浓度,对反应速率没有影响,故A错误;
B、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与铁发生钝化反应,没有氢气生成,不能提高生成气体的反应速率,故B错误;
C、压强只对气体的反应速率有影响,对非气体的反应没有影响,增大压强速率不变,故C错误;
D、将Al片改成Al粉,增大了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所以能使反应速率加快,故D正确;
故选:D.
某温度时,在2L密闭容器中,X、Y、Z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分析: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开始至2分钟末,X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反应是由________________开始反应的(正、逆或正逆同时)
正确答案
(1)Y+2Z3X
(2)0.1mol·L-1·min-1 (3)正逆同时
反应A(g)+B(g)C(g)+D(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是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升高温度,A的转化率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对反应热是否有影响?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E1和E2的变化是:E1________,E2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正确答案
(1)放热
(2)减小 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因而该反应中A的转化率减小
(3)没有 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途径,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始态和终态的能量,因此对反应热没有影响
(4)减小 减小
解答第(1)题的关键是读懂图,由图示可知反应物A(g)+B(g)所含的能量大于生成物C(g)+D(g)所含的能量,故该反应为放热反应。解答第(2)题结合第(1)题的推断可知,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故升高温度,A的转化率减小。第(3)、(4)题,加入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途径,使E1(活化能)减小,E2同时减小,增大反应速率,不改变化学反应的始态和终态的能量,而反应热只与化学反应的始态和终态有关,与反应途径无关,因此使用催化剂对反应热没有影响。
用纯净的锌粒与稀盐酸反应制取氢气气体,请回答:
(1)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分析判断________段化学反应速率最快,_______段收集的氢气最多。这段反应速率最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减缓上述反应的速率,欲向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你认为可行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A.蒸馏水 B.氯化钠固体 C.氯化钠溶液 D.浓盐酸
(3)除了上述方法外,你认为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减缓化学反应速率?(至少回答一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EF;EF;因该反应是放热反应,这段反应温度高,速率快
(2)AC
(3)降低温度(答案合理即可)
某同学在用稀硫酸与锌制取氢气的实验中,发现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可加快氢气的生成速率。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加快上述实验中气体产生的速率,还可采取的措施有 (答两种);
(3)为了进一步研究硫酸铜的量对氢气生成速率的影响,该同学设计了如下一系列实验。将表中所给的混合溶液分别加入到6个盛有过量Zn粒的反应容器中,收集产生的气体,记录获得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时间。
①请完成此实验设计,其中:V1= ,V6= ,V9= ;
②反应一段时间后,实验A中的金属呈 色,实验E中的金属呈 色;
③该同学最后得出的结论为:当加入少量CuSO4溶液时,生成氢气的速率会大大提高。但当加入的CuSO4溶液超过一定量时,生成氢气的速率反而会下降。请分析氢气生成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
正确答案
(1)Zn+CuSO4ZnSO4+Cu
Zn+H2SO4ZnSO4+H2↑
(2)升高反应温度、适当增加硫酸的浓度、增加锌粒的比表面积等
(3)①30 10 17.5
②灰黑 暗红
③当加入一定量的CuSO4后,生成的单质Cu会沉积在Zn的表面,降低了Zn与溶液的接触面积
(1)分析实验中涉及的物质:Zn、CuSO4、H2SO4,其中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有2个:Zn+CuSO4ZnSO4+Cu,Zn+H2SO4
ZnSO4+H2↑。
(2)根据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则加快反应速率的方法还有:增大反应物浓度,升高温度,使用催化剂,增大锌粒的比表面积等。注意H2SO4浓度不能过大,浓硫酸与Zn反应不生成H2。
(3)若研究CuSO4的量对H2生成速率的影响,则实验中除CuSO4的量不同之外,其他物质的量均相同,则V1=V2=V3=V4=V5="30" mL,最终溶液总体积相同,由实验F可知,溶液的总体积均为50 mL,则V6="10" mL,V9="17.5" mL。随着CuSO4的量增大,则附着在Zn片表面的Cu会越来越多,当Cu完全附盖Zn片时,Zn不能与H2SO4接触,则H2生成速率会减慢,且Zn片表面的Cu为暗红色。
(16分)常温下,取两片质量相等、外形和组成相同表面经过砂纸打磨(完全除掉了氧化物)的铝片,分别加入到盛有体积相同、c(H+)相同的稀硫酸和稀盐酸溶液的两支试管(相同体积)中制取H2。实验现象如下表:
(1)写出以上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分析上表数据,你得出的结论是: 。
(3)你认为出现以上现象的可能原因是(写出一个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
(4)请设计实验对你的假设进行验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5)如果上述假设都成立,要使以上稀硫酸与铝反应产生的氢气速率加快,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列举三个):
正确答案
(1)2Al+6H+==2Al3++3H2↑(2′)
(2)Al在c(H+)相同的盐酸中反应比在硫酸中快得多。(2′)
(3)①Cl-对铝与H+反应有促进作用;②SO42-对铝与H+反应有抑制作用。(3′)
(4)①向以上稀硫酸中加入少量的氯化钠或氯化钾(或其他可溶性氯化物)固体,如果都能使反应速率加快,则假设①成立;②向以上稀盐酸中加入少量的硫酸钠或硫酸铵(或其他可溶性硫酸盐)固体,如果都能使反应速率减慢,则假设②成立。(3′)
(5)①加入含有Cl-的可溶性氯化物;②增加H+浓度;③加热;④将铝片改换成铝丝⑤利用不活泼金属或不活泼金属可溶性盐形成原电池等。(每个2分)
(1)金属绿意稀硫酸或盐酸反应放出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Al+6H+==2Al3++3H2↑。
(2)根据反应的剧烈程度及生成的气泡多少可知,其结论应该是Al在c(H+)相同的盐酸中反应比在硫酸中快得多。
(3)根据题意,两种溶液中不同的是酸根离子,所以可能的原因是①Cl-对铝与H+反应有促进作用;②SO42-对铝与H+反应有抑制作用。
(4)如果验证以上的假设,则可以通过对照实验进行对比,即①向以上稀硫酸中加入少量的氯化钠或氯化钾(或其他可溶性氯化物)固体,如果都能使反应速率加快,则假设①成立;②向以上稀盐酸中加入少量的硫酸钠或硫酸铵(或其他可溶性硫酸盐)固体,如果都能使反应速率减慢,则假设②成立。
(5)考查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根据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可知,采取的措施可以是①加入含有Cl-的可溶性氯化物;②增加H+浓度;③加热;④将铝片改换成铝丝⑤利用不活泼金属或不活泼金属可溶性盐形成原电池等。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