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27年,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指出:“很短的时间内,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一切革命的党派、革命的同志,都将在他们面前受他们的检验而决定弃取。”从中可表明

A认识到中国革命的重心应转向农村

B农民有检验革命党派和革命同志的决定权

C革命队伍中存在着反对农民运动的倾向

D中国革命应当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三湾改编的重大意义是()

A制定了土地革命路线

B建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C确定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对派的总方针

D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井冈山精神”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结合”的最大成果是()

A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B中共二大指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

C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D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军叫工农革命军,旗号镰刀………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毛泽东这首词赞颂的是

A武昌起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广州起义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布尔什维克》是1927年10月创刊(1932年7月停刊)的,由瞿秋白在国统区主编的第一份秘密机关报。它宣传的内容可能有

①抨击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屠杀人民的罪行②呼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③建立工农民主政权的理论④公布共产国际的重要决议与指示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陈独秀在《前锋》杂志上撰文认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社会阶级固然一体幼稚,然而资产阶级的力量究竟比农民集中,比工人雄厚”。这一认识

A逐渐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B促进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C阐明了中国革命的正确方向

D科学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特点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毛泽东的诗词是记载中国革命伟大历程的史诗。他的“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泛指江西)一带不停留,便向潇湘(泛指湖南)直进”描述的是

A北伐军进军湖南

B湘赣边秋收起义

C第五次反“围剿”

D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歌曲《松花江上》反映的史实是( )

A华中沦陷

B华北沦陷

C东北沦陷

D华南沦陷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毛泽东的下列诗词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黄洋界(井冈山上的地名)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②“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③“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④“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③①④②

D④①②③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不通的。假使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并且,没有城市工人激烈斗争,则一切‘包围城市’的计划完全是空谈。”(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1930年5月24日)这说明当时()

A俄国革命道路符合中国实际

B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宣告失败

C中国尚未找到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

D对中国革命道路认识有分歧

正确答案

D
下一知识点 : 抗日战争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国共的十年对峙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