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质性质的研究
- 共799题
有A、B、C、D、E、F六种元素,A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B是电负性最大的元素,C的2p轨道中有三个未成对的单电子,F原子核外电子数是B与C核外电子数之和,D是主族元素且与E同周期,E能形成红色(或砖红色)的E2O和黑色的EO两种氧化物,D与B可形成离子化合物,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E元素原子基态时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
(2)A2F分子中F原子的杂化类型是________,F的氧化物FO3分子空间构型为________.
(3)CA3极易溶于水,试判断CA3溶于水后,形成CA3·H2O的合理结构:________(填字母代号),推理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图中可以看出,D跟B形成的离子化合物;该离子化合物晶体的密度为a g·cm-3,则晶胞的体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表达式即可).
正确答案
(1)1s22s22p63s23p63d104s1或[Ar]3d104s1
(2) sp3;平面正三角形 (3)b;一水合氨电离产生铵根离子和氢氧根
(4) (写出表达式即可).
根据元素的结构及有关性质可知,A、B、C、D、E、F六种元素分别是H、F、N、Ca、Cu、S。
(1)根据构造原理可知,铜元素原子基态时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或[Ar]3d104s1。
(2)H2S中中心原子含有的孤对电子对数是(6-1×2)÷2=2,所以分子的结构是V形,S原子是sp3杂化;三氧化硫分子中中心原子含有的孤对电子对数是(6-3×2)÷2=0,所以分子的结构是平面三角形结构。
(3)由于一水合氨在溶液中能电离产生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所以选项b正确,答案选b。
(4)根据晶胞的结构可知,分子中含有4个钙离子和8个氟离子,所以有,即晶胞的羰基是
。
几种常见晶体的物理性质见下表,请完成表中空格
(1)金刚石的同素异形体是______
(2)上述晶体中熔化成液态时无需破坏化学键的是______,从熔点、硬度看规律性最差的是______,晶体中存在分子的是______(本小题各空匀填写晶体类别)
(3)金刚石和二氧化硅硬度大、熔点高的主要是因为晶体中的原子以共价键结合成______.二氧化硅和二氧化碳都是ⅣA族元素的氧化物但它们的物理性质相差很大,这主要是因为它们的______不同.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影响其熔沸点和溶解度的重要因素之一是______.
正确答案
根据晶体的熔点、硬度判断晶体类型,离子晶体熔点较高、硬度较大;原子晶体熔点高、硬度大;分子晶体熔点低、硬度小;金属晶体熔点、硬度不规律.
氯化钠、氯化钡属于离子晶体;金刚石、二氧化硅属于原子晶体;硫、白磷属于分子晶体;钠、钨属于金属晶体.
故答案为:
(1)金刚石和石墨是碳元素的不同单质,所以是同素异形体.
故答案为:石墨.
(2)分子晶体熔化成液态时,只是状态的变化,分子中的化学键没被破坏;通过图表知,熔点、硬度看规律性最差的是金属晶体;晶体中存在分子的是分子晶体.
故答案为:分子晶体、金属晶体、分子晶体.
(3)在金刚石中,每个碳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碳原子和碳原子间以共价键结合形成空间立体网状结构,导致金刚石的
硬度大、熔点高;晶体类型不同,物质的物理性质不同;分子晶体中存在的作用力是分子间作用力即范德华力,范德华力的存在影响了物质的熔沸点和溶解度.
故答案为:空间网状结构、晶体类别、范德华力.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⑨在表中的位置,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⑦号元素氢化物的分子式是______,⑧号元素氢化物的电子式是______.
(2)②、③、⑤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
(3)②、④、⑦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
(4)①、④、⑤三种元素可形成既含离子键又含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写出其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
(5)⑥的最高价氧化物与⑤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正确答案
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①为H,②为C,③为N,④为O,⑤为Na,⑥为Al,⑦为Si,⑧为S,⑨为Cl,
(1)Si的氢化物为SiH4,S的氢化物为H2S,其电子式为
,故答案为:SiH4;
;
(2)②为C,③为N,⑤为Na,Na的电子层最多,半径最大,由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在减小,则C>N,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a>C>N,故答案为:Na>C>N;
(3)非金属性O>C>Si,态氢化物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H2O>CH4>SiH4,故答案为:H2O>CH4>SiH4;
(4)①、④、⑤三种元素可形成既含离子键又含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为NaOH,其电子式为
,故答案为:
;
(5)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离子反应为Al2O3+2OH-═2AlO2-+H2O,
故答案为:Al2O3+2OH-═2AlO2-+H2O.
已知X、Y、Z都是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X原子的电子层数与它的核外电子总数相同,而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三倍,Y和Z可以形成两种以上的气态化合物,则
(1)写出下列元素名称:X是______,Z是______.
(2)由Y和Z组成,且Y和Z的质量比为7:20的化合物的分子式是______.
(3)写出由X、Y、Z中的两种元素组成,且与X2Z分子具有相同电子数的两种阴、阳离子______和______,其中阴离子的电子式为______.
(4)X、Y、Z可以形成一种盐,此盐中X、Y、Z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4:2:3,该盐的化学式是______;如果向该盐溶液中加入铜和稀硫酸,溶液变蓝色,试写出离子方程式______;如果将该盐固体与熟石灰混合加热,会产生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试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
正确答案
(1)因为电子层数为2、3的短周期元素的核外电子数最少分别为3个、11个,而X原子的电子层数与它的核外电子总数相同,则电子层数、核外电子数均为1,X是H元素;Z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即次外层电子数2个、最外层电子数6个,Z是O元素;2-7号元素中,只有N能和O形成N2O、NO、N2O3、NO2等多种气态化合物,故Y是N元素,
故答案为:氢、氧;
(2)m(Y):m(Z)=7:20,可知n(Y):n(Z)=:
=2:5,对应化合物为N2O5,故答案为:N2O5;
(3)X2Z即H2O有10个电子,与之含有相同电子数的离子有NH4+、OH-、H3O+等,其中阴离子为OH-,电子式为
,阳离子为NH4+或H3O+,
故答案为:OH-;NH4+或H3O+;
(4)该盐的化学式为NH4NO3,其中H、N、O的个数比为4:2:3,如果向该盐溶液中加入铜和稀硫酸,在酸性条件下NO3-具有强氧化性,与铜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使铜溶解,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8H++2NO3-=3Cu2++2NO↑+4H2O,如果将该盐固体与熟石灰混合加热,会产生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NH3,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NO3+Ca(OH)22NH3↑+Ca(NO3)2+2H2O,
故答案为:NH4NO3;3Cu+8H++2NO3-=3Cu2++2NO↑+4H2O;2NH4NO3+Ca(OH)22NH3↑+Ca(NO3)2+2H2O.
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按C、A、B、D、E顺序依次增大,C、D都能分别与A按原子个数比为1:1或2:1形成化合物,CB的水溶液不能放在玻璃容器中,A、E可形成化学式为EA2、EA3两种化合物,它们都可与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
(1)D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
(2)C与A形成的化合物中,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
(3)写出E的气态氢化物与少量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4)在上述元素中,选择相同元素组成两种化合物X、Y.
①若混合X,Y的水溶液能发生反应,写出离子方程式______;
②若X呈碱性,在空气中久置会变成Y,写出X的化学式______;
若X呈酸性,在空气中久置会变成Y,写出X的名称______
(5)DC与C2A反应的化学方程为______.
正确答案
短周期元素,核电荷数按C、A、B、D、E顺序依次增大,C、D都能分别与A按原子个数比为1:1或2:1形成化合物,则C为H,A为O,D为Na;CB的水溶液不能放在玻璃容器中,即CB为HF,所以B为F;A、E可形成化学式为EA2、EA3两种化合物,它们都可与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则E有+4、+6价,所以E为S;
(1)D为Na,原子序数为11,原子结构中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1,则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IA族,
故答案为:第三周期IA族;
(2)C与A形成的化合物有H2O、H2O2,但水中只有极性键,H2O2中既有极性键(H-O),又有非极性键(O-O),
故答案为:H2O2;
(3)E的气态氢化物为H2S,溶液显酸性,与碱发生中和反应,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NaOH,碱少量时该离子反应为
H2S+OH-═HS-+H2O,故答案为:H2S+OH-═HS-+H2O;
(4)①选择Na、H、O、S元素,则硫酸氢钠与亚硫酸氢钠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硫和水,
离子反应为H++HSO32-═SO2+H2O,故答案为:H++HSO32-═SO2+H2O;
②亚硫酸钠溶液显碱性,且亚硫酸钠易被氧化,亚硫酸钠的化学式为Na2SO3,又亚硫酸为酸,易被氧化为硫酸,
故答案为:Na2SO3;亚硫酸;
(5)NaH中H元素为-1价,水中H元素为+1价,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该反应为NaH+H2O═H2+NaOH,
故答案为:NaH+H2O═H2+NaOH.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