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A、B、C、D、E五种元素,A元素的周期数、主族数、原子序数相同;B的基态原子核外有3种能量不同的原子轨道,且每种轨道中的电子数相同;C元素的电离能如图所示;D元素的价电子构型为nsnnpn+2;E是第4周期的过渡元素,血红蛋白中的E元素与BD形成的配位键比与D2形成的配位键强。E单质与BD形成的配合物E(BD)5,常温下呈液态,熔点为-20.5℃,沸点为103 ℃,易溶于非极性溶剂。

C元素的电离能

(1)E(BD)5晶体属于________(填晶体类型)。

(2)A元素和B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分子之间________(填“能”或“不能”)形成氢键。

(3)基态E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B、C、D三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

(5)C2和B2A2的分子中根据电子云重叠的方式不同,都包含的共价键类型有________。

(6)已知原子数和电子数相同的微粒叫等电子体,等电子体的结构相似。根据

下表数据,说明BD分子比C2分子活泼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分子晶体

(2)不能

(3)1s22s22p63s23p63d64s2

(4)O、N、C

(5)σ键和π键

(6)CO中断裂第一个π键消耗的能量(273 kJ)比N2中断裂第一个π键消耗的能量(523.3 kJ)小,CO的第一个π键较容易断裂,因此CO较活泼

由题中信息可推知A是H、B是C、C是N、D为O、E为Fe。(1)配合物Fe(CO)5常温下呈液态,易溶于非极性溶剂,则Fe(CO)5晶体为分子晶体。(2)C元素的非金属性较弱,故C、H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没有氢键。(3)略。(4)C、N、O是同周期的元素,其电负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故三者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O、N、C。(5)N2与C2H2的分子中都包含的共价键有σ键和π键(在N≡N和C≡C中都包含了一条σ键和两条π键)。(6)CO与N2是等电子体,结构相似,但CO中断裂第一个π键消耗的能量为:1 071.9-798.9=273 kJ;而N2中断裂第一个π键消耗的能量为:941.7-418.4=523.3 kJ,可见CO的第一个π键容易断裂,因此CO比N2活泼。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有a、b、c、d、f五种前四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b、c三种元素的基态原子具有相同的能层和能级,第一电离能I1(a)1(c)1(b)且其中基态b原子的2p轨道处半充满状态,已知bc2+与ac2互为等电子体,d为周期表前四周期中电负性最小的元素,f的原子序数为29。请回答下列问题。(如需表示具体元素请用相应的元素符号)

(1)写出bc2+的电子式__________,基态f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

(2)b的简单氢化物极易溶于c的简单氢化物,其主要原因是                 。

(3)化合物甲由c、d两种元素组成,其晶胞如甲图,甲的化学式___________。

(4)化合物乙的部分结构如乙图,乙由a、b两元素组成,硬度超过金刚石。①乙的晶体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硬度超过金刚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乙的晶体中a、b两种元素原子的杂化方式均为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       1s22s22p63s23p63d104s1

(2)两种氢化物都是极性分子,分子间都能形成氢键     (3)KO2      

(4)①原子晶体  C—N键的键长小于C—C键,C—N键的键能大于C—C键  ②sp3杂化

试题分析:基态b原子的2p轨道处半充满状态,则b原子的电子排布为1s22s22p3,b元素为N元素,a、b、c三种元素的基态原子具有相同的能层和能级,第一电离能I1(a)1(c)1(b),bc2+与ac2互为等电子体,说明b原子电子数比a原子数多1个,则a为C元素,c为O元素,d为周期表前四周期中电负性最小的元素,则d为K元素,f的原子序数为29,则f为Cu元素。

(1)bc2+为NO2+,与ac2即CO2互为等电子体,所以N原子分别与O原子形成双键,所以bc2+电子式为:[+;Cu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9,所以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

(2)b的简单氢化物极易溶于c的简单氢化物,即NH3极易溶于H2O,是因为NH3与H2O都是极性分子,分子间都能形成氢键。

(3)根据甲的晶胞示意图可以看出K位于8个顶点和6个面的面心,所以1个晶胞含K:8×1/8+6×1/2=4,两个O原子形成的原子团位于晶胞的12个棱的中心和体心,则数目为:12×1/4+1=4,所以甲的化学式为:KO2

(4)①因为乙的硬度超过金刚石,所以乙的晶体类型为原子晶体;乙是由C、N两元素组成,晶体内共价键为C—N键,金刚石内共价键为C—C键,因为C—N键的键长小于C—C键,C—N键的键能大于C—C键,所以硬度超过金刚石。

②因为乙晶体结构类似金刚石,C、N原子都形成4个共价键,所以C、N原子的杂化方式均为sp3杂化。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13分)试根据上表填空:

A

 

 

 

B

 

 

C

D

E

F

 

G

H

I

J

 

L

K

M

 

 

 

 

 

 

 

N

 

 

Q

 

 

 

 

 

 

 

 

(1)请写出元素Q的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                         ;元素N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周期         族。

(2)基态D原子核外有    个未成对电子;D2分子中分别有     个,      个π键。

(3)化合物DA5中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和配位键,请写出它的电子式     。

(4)表四中的元素能形成XY2型的共价分子有CE2、CL2、BK2、LE2四种,其分子的空间构型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不同,它是        (填化学式);而形成XY3型的共价分子也有四种,它们分别是DA3、DF3、DK3、LE3,其分子的空间构型中也有一种与其他三种不同,它是          (填化学式),它是由_       键(填“极性”或“非极性”,下同)构成的           分子。

(5)第三周期8种元素按单质熔点高低的顺序如右图所示,其中序号“8”所代表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其中气态氢化物稳定性最强的元素是          (填下图中的序号)。

(6)科学家证实,IK3属于共价化合物,分子式为I2K6,其结构式为下列四种中的一种,你认为正确的结构式是____________。

(7)向Q的硫酸盐溶液中加入足量的DA3的水溶液过程中,请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最后生成配离子的结构式为                         

正确答案

(1)(2分)1s22s22p63s23p63d104s1;   (2分)第4周期  VIII族。

(2)(3分) 3; 1 ,  2。(3)(2分) 

(4)(4分)  SO2;   SO3 ;  极性; 非极性

(5)(2分) Si 、 2 ;(6)(2分) ③ 。

(7)(6分)Cu2++2NH3•H2O= Cu(OH)2↓+2NH4+ 

Cu(OH)2 +4NH3 =〔Cu(NH3)42+  + 2OH-

(1)Q是铜,根据构造原理可知,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N是铁元素,位于第4周期VIII族。

(2)D是氮元素,最外层有3个未成对电子。氮气是由三键构成的,而三键是由2个π键和1个σ键构成。

(3)化合物DA5是氢化铵,属于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

(4)CE2、CL2、BK2、LE2四种物质分别是CO2、CS2、BeCl2、SO2,其中前三个是直线型化合物,SO2是V形结构。DA3、DF3、DK3、LE3四种物质分别是NH3、NF3、NF3、SO3。其中SO3是平面三角形,是由极性键形成的非极性分子,其余都是三角锥形。

(5)硅是原子晶体,熔点最高。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强,氯化氢最稳定。单质氯的沸点之比Ar的高,是由是2。

(6)氯元素最外层含有孤对电子,能和铝元素形成配位键,所以正确的答案是③。

(7)硫酸铜和氨水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当氨水过量时,由于氨气能和铜离子形成配位键,所以沉淀会溶解,生成配合物。反应式为Cu2++2NH3•H2O= Cu(OH)2↓+2NH4+、Cu(OH)2 +4NH3 =〔Cu(NH3)42+  + 2OH-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A、B、C、D、E都是元素周期表中的前20号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已知B、D两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两倍,而C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B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E的价电子数为1.回答下列问题。

(1)画出C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在1mol DC2中,有    mol D—C键。

(3)在化合物BC2的晶体中,每个BC2分子周围与它距离最近的BC2分子有   个。

(4)原子序数介于B、C之间的元素X和B、C都可与A形成10e-的化合物。则X、B、C的第一电离能顺序是      (填元素符号),三种10e-的化合物中沸点最低的   

(5)已知高温下C和E元素形成的晶体呈立方体结构,晶体中元素C的化合价部分为0价,部分为-2价。如下图所示为C和E元素形成的晶体的一个晶胞(晶体中最小的重复单元),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晶体化学式为EC2(KO2),每个晶胞含有个4个E和4个C2-

B.晶体中每个E周围有8个C2-,每个C2-周围有8个E

C.晶体中与每个E距离最近的E有8个

D.晶体中,0价C与-2价C的数目比为3:1

E.C2-与N2互为等电子体

正确答案

(1)      (2)4     (3)12(4) CO>C)    CH4   (5)AD  

试题分析:B、D两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两倍,则B的核外电子排布是2、4,是C元素;D的核外电子排布是2、8、4,是Si元素;C原子序数大于6,而且C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B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则C的核外电子排布是2、6,是O元素;E的价电子数为1原子序数大于Si。则E为K元素。(1)O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2)SiO2是原子晶体,每个Si原子与4个O原子形成4个Si—O共价键。所以在1moSiO2中,有4mol Si—O键。(3)CO2在固态时是分子晶体,其晶体类型为立方面心结构。所以在每个晶胞中与它距离最近的CO2分子的个数为3个,通过一个CO2可以形成8个晶胞,而且每个CO2都重复了2次,所以在化合物CO2的晶体中,每个CO2分子周围与它距离最近的CO2分子有(8×3)÷2=12.(4)由于元素X原子序数介于B、C之间,所以X是N元素。它与C、O都可与与A形成的10e-的化合物。由于A的原子序数小于6 ,则A为H元素。一般情况下,原子序数越大,元素的电负性越大,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就越大。但是由于N原子核外的电子排布处于半充满的稳定状态,所以去第一电离能比O还要大些。因此C、N、O三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小关系为:N>O>C或C4、NH3、H2O。由于N、O电负性大,原子半径小,所以在NH3、H2O的分子之间除了存在分子间作用力外还存在氢键,而CH4的分子之间只存在分子间作用力。因此甲烷的沸点最低。(5)A.由晶胞结构示意图可知:在该晶胞中含有K+:8×1/8+6×1/2=4;O2-:1+12×1/4=4.所以K+:O2-=1:1;在一个晶胞中含有KO2。正确。B.晶体中每个E周围有6个O2-,每个C2-周围有6个K.错误。C.晶体中与每个E距离最近的E有(8×3)÷2=12个.错误。D.在晶体中,假设0价O为x,-2价O为y。则x+y=2;0+(-2)y=-1.解得x=3/2;y=1/2。所以0价O与-2价O的数目比为3:1。正确。E.O2-电子数为17,与N2电子数为14.所以二者不能互为等电子体。错误。2、CO2、KO2的晶体结构及晶胞中含有的微粒数目及第一电离能的大小比较的知识。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I.下列分子中,属于非极性分子的是                

II. 铜(Cu)是重要金属,Cu的化合物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具有许多用途,如CuSO4溶液常用作电解液、电镀液等。请回答以下问题:

(1)Cu+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_______________ 

(2)CuSO4可由金属铜与浓硫酸反应制备,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___;

CuSO4粉末常用来检验一些有机物中的微量水分,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3)SO42的立体构型是__________,其中S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____                

(4)元素金(Au)处于周期表中的第六周期,与Cu同族,一种铜合金晶体具有立方最密堆积的结构,在晶胞中Cu原子处于面心,Au原子处于顶点位置,则该合金中Cu原子与Au原子数量之比为_______;该晶体中,粒子之间的作用力是__________;

(5)ZnS在荧光体、光导体材料、涂料、颜料等行业中应用广泛。立方ZnS晶体结构如下图所示,其晶胞边长为540.0 pm.密度为                    (列式并计算)

正确答案

I.BC

II.(1)1s22s22p63s23p63d10

(2)Cu+2 H2SO4(浓)CuSO4+SO2↑+ 2H2O;

白色无水硫酸铜可与水结合生成蓝色的CuSO4·5H2O,显示水合铜离子特征蓝色;

(3)正四面体,sp3;(4)3:1;金属键;(5) 4.1

试题分析:I.对于ABn型分子,若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均参与成键,该分子为非极性分子,否则为极性分子。BeCl2和BBr3为非极性分子,SO2为极性分子。COCl2的分子结构为碳上连一个双键氧,然后左右各一个氯,键角约111.8°,它们的正负电荷中心不是重合的,是极性分子,故属于非极性分子为BC。

II.(1)Cu为29号元素,Cu+的电子数为28,故Cu+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 。

(2)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Cu与浓硫酸加热可生成CuSO4、SO2和H2O,配平可得化学方程式;白色的CuSO4粉末与水反应生成蓝色的CuSO4•5H2O,可用于水的检验。

(3)硫酸根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为:孤对电子数6-2×4+2=0,成键电子对数4,所以为正四面体结构,中心原子为sp3杂化。

(4)Au电 子排布类似Cu,只是电子层多两层,由于是面心立方,晶胞内N(Cu)=6×1/2=3,N(Au)=8×1/8=1,所以Cu原子与Au原子数量之比为3:1;金属晶体内粒子间作用力为金属键。

(5)根据立方ZnS的晶体结构可知,1个ZnS晶胞含有4个Zn2+和4个S2‾,所以ZnS晶体的密度为: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物质性质的研究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