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质性质的研究
- 共799题
图中 A、B、C、D、E均为有机化合物.已知:C能跟NaHCO3发生反应,C和D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且E为无支链的化合物.
根据图回答问题:
(1)C分子中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
下列反应中,化合物B不能发生的反应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加成反应 b、取代反应 c、消去反应 d、酯化反应 e、水解反应 f、置换反应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
(4)同时符合下列三个条件的B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有______个.
Ⅰ.含有间二取代苯环结构;Ⅱ.属于非芳香酸酯;Ⅲ.与 FeCl3 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写出其中任意一个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
(5)常温下,将C溶液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两种溶液的浓度和混合后所得溶液pH如下表:
从m组情况分析,所得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______mol•L-1.
n组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
正确答案
(1)C能跟NaHCO3发生反应,说明C呈酸性,含有羧基,B中含有苯环、羧基和羟基,则能发生加成、取代、酯化、消去、置换等反应,故答案为:羧基; e;
(2)②为乙酸和丙醇的酯化反应,故答案为:CH3COOH+CH3CH2CH2OHCH3COOCH2CH2CH3+H2O;
(3)根据B、C、D的结构简式可以推断出A的结构,故答案为:
;
(4)符合条件的B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两个取代基、其中一个是羟基,并且是由乙酸、丙酸或甲酸分别与对应的芳香醇或酚酯化反应生成的酯类物质,可判断出符合条件的有4种,
故答案为:4;
写出四者之一即可;
(5)醋酸钠水解呈碱性,pH=9,则由水电离出的c(OH-)=10-5 mol•L-1,n组溶液呈酸性,则c(H+)>c(OH-),呈酸性,根据溶液电中性可知n组溶液中:
c(CH3COO-)>c(Na+)>c(H+)>c(OH-),故答案为:10-5;c(CH3COO-)>c(Na+)>c(H+)>c(OH-).
现有下列短周期元素性质的数据:
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③在周期表中位置是______; 元素④与元素⑦相比较,气态氢化物较稳定的是______(填化学式);
(2)元素①是______(写元素符号),元素⑥是______(写元素符号),二者按照原子个数比为1:1形成的化合物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元素⑤与元素②的非金属性强弱顺序为______(写元素符号),元素⑤的单质加入到元素②的氢化物的水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用电子式表示元素①氢化物的形成过程______;写出元素⑦氢化物的电子式______;写出实验室制元素⑤单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正确答案
+1价的③、⑥,一定是碱金属Li和Na,而原子半径⑥>③,故③应为IA族第二周期的Li,⑥为三周期的Na元素;④和⑦最高正价均为+5,负价一致,故为VA族元素,因原子半径④>⑦,故④为第三周期第VA族的P元素,⑦为N元素;从化合价可推出⑤属于卤素,由于短周期F元素无正价,故⑤为氯元素,位于第VIIA族第三周期;⑧最高正价+3价,无负价,只能是IIIA族元素,而原子半径⑧>④,故⑧只能是位于第三周期第IIIA族的Al元素;①②的最低负价为-2价,①无正价,则①应为第二周期的O元素,②最高正价+6价,为第三周期的S元素,则
(1)③为Li元素,原子序数为3,核外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1,位于周期表第二周期ⅠA族,非金属性:N>P,则氢化物较稳定的是 NH3,
故答案为:第二周期ⅠA族;NH3;
(2)①为Na元素,⑥为O元素,二者按照原子个数比为1:1形成的化合物为Na2O2,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O2,反应的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
故答案为:O; Na;2Na2O2+2H2O=4NaOH+O2↑;
(3)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则非金属性Cl>S,Cl2通入H2S的水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HCl和S,反应的方程式为Cl2+H2S=2HCl+S↓,
故答案为:Cl>S;Cl2+H2S=2HCl+S↓;
(4)①的氢化物为H2O,用电子式表示的形成过程为
,⑦的氢化物为,属于共价化合物NH3,电子式为
,实验室由浓盐酸和MnO2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制备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
故答案为:
;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如图示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A、B、C均为短周期元素,A、C两种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等于B的质子数,B的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
(1)写出元素符号:A______;B______;C______.
(2)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
(3)A的氢化物的水溶液显______(填酸或碱)性.
正确答案
(1)设A的质子数为x,根据三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B的质子数为x+9,C的质子数为x+2,则有x+x+2=x+9,x=7,所以A为N元素,B为S元素,C为F元素,故答案为:A:N;B:S;C:F.
(2)C为F元素,原子序数为9,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7,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B为S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6,则最高正价为+6价,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2SO4,故答案为:
;H2SO4
(3)A为N元素,对应的氢化物为NH3,在水溶液中存在:NH3+H2O
NH3•H2O
NH4++OH-,水溶液显碱性,故答案为:碱.
已知A、B、C、D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元素.A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两倍;B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为+5;C元素是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稀有气体元素除外);D可形成两种氧化物甲和乙,甲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乙不能.请回答:
(1)写出D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
(2)Cu与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稀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乙溶于水所得溶液中阴离子的检验方法是______.
(4)标准状况下,2.24LA的最高价氧化物与200mL1mol/L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充分反应,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正确答案
A、B、C、D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元素.C元素是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稀有气体元素除外),则C为Na元素;D可形成两种氧化物甲和乙,甲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乙不能,则D为硫元素,甲为二氧化硫、乙为三氧化硫;B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为+5,原子序数小于Na元素,则B为氮元素;A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两倍,则A为碳元素,
(1)D为硫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三周期第ⅥA族,故答案为第三周期第ⅥA族;
(2)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稀溶液为稀硝酸,Cu与稀硝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故答案为: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3)三氧化硫溶于水所得溶液为硫酸,检验硫酸根离子的方法是: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先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加入BaCl2溶液则产生白色沉淀,
故答案为: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先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加入BaCl2溶液则产生白色沉淀;
(4)A的最高价氧化物为CO2,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NaOH,标准状况下,2.24L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0.1mol,200mL1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为0.2L×1mol/L=0.2mol,二氧化碳与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1mol:0.2mol=1:2,故恰好反应生成碳酸钠,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O2+2OH-═CO32-+H2O,
故答案为:CO2+2OH-═CO32-+H2O.
短周期元素X、Y、Z、W核电荷数依次增大,X、Z同主族,Z、W同周期,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7,在周期表中X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
(1)W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______周期第______族
(2)X与Y能形成具有18个电子的化合物,此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
(3)X、Y、Z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存在______(填“化学键”名称)
(4)Y、Z、W形成的某种化合物晶体类型是______(填“晶体类型”名称)
(5)X和Y形成的化合物沸点比X和W形成的化合物沸点______(填“高”或“低”)
(6)Z、W两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溶液之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正确答案
短周期元素X、Y、Z、W核电荷数依次增大,在周期表中X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则X为氢元素;Y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Y元素元素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故Y为氧元素;X、Z同主族,处于第ⅠA族,Z的原子序数大于氧元素,故Z为Na元素;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7,故W的原子序数为37-11-8-1=17,故W为Cl元素,
(1)Cl元素原子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7,处于第三周期第ⅦA族,
故答案为:三、ⅦA;
(2)X与Y能形成具有18个电子的化合物为H2O2,H2O2分子中氧原子之间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氧原子与氢原子之间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电子式为:,
故答案为:;
(3)H、O、Na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NaOH,属于离子化合物,由钠离子与氢氧根离子构成,氢氧根离子中氧原子与氢原子之间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故NaOH中存在离子键、共价键,
故答案为:离子键、共价键;
(4)O、Na、Cl形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为离子晶体,
故答案为:离子晶体;
(5)水分子中存在氢键,常温下为液态,HCl常温下为气体,故水的沸点更高,
故答案为:高;
(6)NaOH与高氯酸反应生成高氯酸钠与水,反应离子方程式为:H++OH-=H2O,
故答案为:H++OH-=H2O.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