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质性质的研究
- 共799题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前三周期.请用相应的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由e形成的两种阴离子的符号,它们带有相同的电荷数:______、______;
(2)h的单质能与g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溶液反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图1表示的是b、c、d、e、f的氢化物的沸点(℃).序列“5”的氢化物是由______键构成的______分子(均填写“极性”或“非极性”).由c和 e 组成的可灭火的物质的电子式是______.
(4)图2是表示第三周期8种元素单质的熔点(℃)柱形图,已知柱形“1”代表Ar,则柱形“8”熔点最高的原因是______.
正确答案
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a为H元素、b为Li元素、c为C元素、d为N元素、e为O元素、f为F元素、g为Na元素、h为Al元素,
(1)氧元素的两种带有相同的电荷数的阴离子为O2-、O22-,故答案为:O2-;O22-;
(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与氢气,反应方程式为:2NaOH+2Al+2H2O=2NaAlO2+3H2↑,
故答案为:2NaOH+2Al+2H2O=2NaAlO2+3H2↑;
(3)序列“5”的氢化物沸点最低为CH4,C-H键为极性键,甲烷分子为正四面体构型,为对称结构,属于非极性分子,
由C和O元素组成的可灭火的物质为CO2,碳原子与氧原子之间形成2对共用电子对,电子式为
,
故答案为:极性;非极性;
;
(4)柱形“8”熔点最高,应表示晶体硅,晶体硅是原子晶体,熔点最高,故答案为:晶体硅是原子晶体,熔点最高.
X、Y、Z、W均为含有10电子的微粒,其中X、Y、Z为分子,W为离子,且X与Z分子中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之比为3:4.
请回答:
(1)X的电子式______;若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X,则制取X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2)已知:W+X+H2O一白色沉淀,为进一步确定W,进行如下实验,请补全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取上述白色沉淀少量置于试管中,______.
(3)常温下,取10mL pH=a的Y的稀溶液,加水稀释时pH随溶液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则Y的化学式为______,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选填字母).
a.Y的水溶液可用作刻蚀玻璃
b.相同温度时与相同浓度的盐酸比较,Y的水溶液的导电能力弱
c.稀释后,阴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增大
(4)分子Z中所含元素对应的单质A及A与B形成的化合物可进行如下转化:
当n=1时,请写出A-ABn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写出一个即可).
正确答案
(1)常见的含有10电子的分子有:He、HF、H2O、NH3、CH4,X、Y为含有10电子的分子,且X与Z分子中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之比为3:4,所以X为NH3,Y为CH4,X的电子式为
;图中反应装置为固固加热装置,用按盐和碱共热制取氨气,常见的为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反应制取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2NH4ClCaCl2+2NH3↑+2H2O;
(2)W为10电子离子,W+X+H2O一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可能为Mg(OH)2或Al(OH)3,根据Al(OH)3为两性氢氧化物设计实验,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若观察到白色沉淀溶解,则证明沉淀为Al(OH)3,W为Al3+;若观察到白色沉淀不溶解,则证明白色沉淀为Mg(OH)2,W为Mg2+;
(3)若Y为强酸,加水稀释100倍时,pH为a+2,而Y加水稀释100倍时,pH小于a+2,且Y是含有10电子的分子,则Y为弱酸HF;
a、HF的水溶液为氢氟酸,氢氟酸具有强腐蚀性,能刻蚀玻璃,故a正确;
b、盐酸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氢氟酸为弱电解质,部分电离,相同温度时与相同浓度的盐酸比较,Y的水溶液离子浓度小,的导电能力弱,故b正确;
c、氢氟酸为弱电解质,稀释后,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但阴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减小;
(4)由以上分析可知,分子Z为CH4,它对应的单质碳可发生题中转化,若n=1,则ABn为一氧化碳,碳和水蒸气或碳与二氧化硅在高温下可发生置换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C+H2CO+H2或2C+SiO2
Si+2CO.
故答案为:(1)
,Ca(OH)2+2NH4ClCaCl2+2NH3↑+2H2O;
(2)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若观察到白色沉淀溶解,则证明W为Al3+;若观察到白色沉淀不溶解,则证明W为Mg2+;
(3)HF,a、b;
(4)C+H2CO+H2(或2C+SiO2
Si+2CO).
A、B、C、D、E是核电荷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A元素的原子核内只有1个质子,B元素的原子半径是其所在主族中最小的,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BO3;C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多4个;C的阴离子与D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排布,两元素可形成化合物D2C;C、E主族.
(1)B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第______周期,第______族;
(2)E元素形成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
(3)元素C、D、E形成的离子半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4)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D2C的形成过程______.C、D还可形成化合物D2C2,D2C2含有的化学键是______.
(5)由A、B、C三种元素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它与强碱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6)某一反应体系中含有D2E、D2EC3、D2EC4三种物质,若此反应为分解反应,则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化学式用具体的元素符号表示):______.
正确答案
由以上分析可知A为H元素,B为N元素,C为O元素,D为Na元素,E为S元素,则
(1)B为N元素,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5,则位于周期表第二周期ⅤA族,故答案为:二;VA;
(2)E为S元素,对应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有H2SO3、H2SO4,故答案为:H2SO3、H2SO4;
(3)元素C、D、E形成的离子分别为O2-、Na+、S2-,S2-离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离子半径最大,O2-与Na+离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都有2个电子层,核电核数越大,半径越小,
则半径O2->Na+,故答案为:S2->O2->Na+;
(4)化合物D2C为Na2O,为离子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的形成过程为
,D2C2为Na2O2,为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故答案为:
;离子键、非极性共价键(或离子键、共价键);
(5)由A、B、C三种元素形成的离子化合物为NH4NO3,与强碱溶液反应的实质为NH4++OH-=NH3•H2O,
故答案为:NH4NO3;NH4++OH-=NH3•H2O;
(6)某一反应体系中含有D2E、D2EC3、D2EC4三种物质,应分别为Na2S、Na2SO3、Na2SO4,此反应为分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a2SO3=Na2S+3Na2SO4,
故答案为:4Na2SO3=Na2S+3Na2SO4.
已知五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表所示:
(1)上述元素中离子半径最大的是______(填元素符号).
(2)已知A、B、C、D、E五种化合物均由上述元素中的几种组成.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如图所示,且A、B、E三种物质含有相同的一种金属元素,C和D分别是常见的强酸和强碱,则:
①A、B、E所含的该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
②若将D逐滴滴入A的溶液中至过量,反应过程中的离子方程式依次为______.
正确答案
(1)根据a、b、c、d、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五种元素分别为氢、氧、钠、铝、硫,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越多,则离子半径最大,所以离子半径最大的为S2-,
故答案为:S;
(2)C和D分别是常见的强酸和强碱,可知E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则E应为Al(OH)3,C为H2SO4,D为NaOH,
①A、B、E所含的该金属元素为Al,则Al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故答案为:
;
②在硫酸铝中逐滴加入NaOH,首先发生:Al3++3OH-═Al(OH)3↓,
Al(OH)3具有两性,能继续与NaOH反应生成-═[Al(OH)4]-,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Al(OH)4]-,
故答案为:Al3++3OH-═Al(OH)3↓,Al(OH)3+OH-═[Al(OH)4]-.
X、Y、Z、M、G五种元素分属三个短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Z同主族,可形成离子化合物ZX;Y、M同主族,可形成MY2、MY3两种分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Y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
(2)上述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______(写化学式),非金属气态氢化物还原性最强的是______(写化学式).
(3)Y、G的单质或两元素之间形成的化合物可作水消毒剂的有______(写出其中两种物质的化学式).
(4)X2M的燃烧热△H=-a kJ•mol-1,写出X2M燃烧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
(5)ZX的电子式为______;ZX与水反应放出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6)熔融状态下,Z的单质和FeG2能组成可充电电池(装置示意图如下),反应原理为:2Z+FeG2 Fe+2ZG. 放电时,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______;充电时,______(写物质名称)电极接电源的负极;该电池的电解质为______.
正确答案
X、Y、Z、M、G五种元素分属三个短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为主族元素,所以X是H元素;X、Z同主族,可形成离子化合物ZX,Y为主族元素,且Z原子序数大于Y原子序数,所以Z是Na元素;Y、M同主族,可形成MY2、MY3两种分子,所以Y是O元素,M是S元素,G是短周期主族元素,所以G是Cl元素(不考虑稀有气体),
(1)Y是O元素,O原子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处于第二周期第ⅥA族,故答案为:第二周期第ⅥA族;
(2)非金属性越强,其相应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这几种元素非金属性最强的是Cl元素,所以其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最强的是高氯酸HClO4,非金属性越弱,气态氢化物还原性越强,还原性最强的气态氢化物是硫化物 H2S,故答案为:HClO4;H2S;
(3)Y的单质O3、G的单质Cl2、二者形成的ClO2可作消毒剂,故答案为:O3、Cl2等;
(4)H2S的燃烧热△H=-a kJ•mol-1,根据燃烧热的含义,H2S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生成物应该生成SO2,故H2S燃烧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S(g)+3O2(g)=2 SO2(g)+2H2O(l)△H=-2aKJ•mol-1,
故答案为:2H2S(g)+3O2(g)=2 SO2(g)+2H2O(l)△H=-2aKJ•mol-1;
(5)ZX为NaH,属于离子化合物,由钠离子与氢负离子构成,电子式为
,Na与水反应是氢氧化钠与氢气,反应化学方程式为为:NaH+H2O=NaOH+H2↑,
故答案为:
;NaH+H2O=NaOH+H2↑;
(6)熔融状态下,Na的单质和FeCl2能组成可充电电池,反应原理为:2Na+FeCl2 Fe+2NaCl. 放电时,为原电池,原电池的正极发生还原反应,Fe2+在正极放电生成Fe,正极反应式为,Fe2++2e-=Fe;充电时,为电解池,负极发生还原法,故Na电极接电源的负极,由电池结构可知,该电池的电解质为β-Al2O3,
故答案为:Fe2++2e-=Fe;Na;β-Al2O3.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