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学什么
- 共41题
学习历史不仅要掌握史实,更要学会解释史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国初年,全国报纸总数高达500余家,不少报纸以“民主”“民权”“民国”“国民”命名;全国报纸发行总数达4200万份,“读报者虽限于少数人,但报纸发表之意见,有公众的或私人议论,几乎下等之苦力,亦受其宣传”。
材料二 民国三年,戴季陶遇见一个老农,因戴氏身着日本服装,老农遂问其国籍。戴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戴氏告诉老农“你也是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你将如何评价辛亥革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你将如何评价辛亥革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合两则材料,你又将如何评价辛亥革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在解释历史时应该注意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大大提高了国民参政、议政意识等。
(2)辛亥革命传播民主思想的范围十分有限,没有改变当时中国,尤其是农村的现状。
(3)从横向讲,辛亥革命对城市和乡村的影响是不平衡的(材料一中的报纸主要在城市发行;材料二中的老农生活在农村);从纵向看,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有个过程,辛亥革命只是个开端。
(4)证据要全面;孤证不立;不要武断下结论。
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剖析中国古代历史的著作是
[ ]
正确答案
西方历史哲学家柯林伍德指出:“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在这里,柯林伍德强调的是
[ ]
正确答案
“时势造英雄”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之一。纵观人类历史,“英雄”要受制的客观“时势”因素主要有
①个人的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②生产力发展水平③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④阶级立场
[ ]
正确答案
希罗多德《历史》中经常有“以上所述都是我个人亲自观察、判断和探索的结果”、“我是按照我自己所相信的来讲的”、“但是我以为……还有另外的原因”、“我说不确实了”。据此推测他的治史原则是
[ ]
正确答案
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前期,许多历史学家相信,历史研究可以去除主观因素,达到完全客观的境地。下列哪些说法反映了这种对历史客观性的信心?
①“历史是一门科学,一点也不多,一点也不少。”
②“并不是我在说话,而是历史透过我的口在说话。”
③“我们只要把材料准备好,则事实自然显明了。”
④“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
[ ]
正确答案
两方历史哲学家柯林伍德指出:“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在这里,柯林伍德强调的是
[ ]
正确答案
有人认为,洋务运动、戊戌维新和辛亥革命都体现了历史的进步潮流。这种主张体现的是
[ ]
正确答案
从司马迁著《史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到刘知几著《史通》阐发历史通识,形成系统理论,我国史学历经
[ ]
正确答案
毛泽东对中国古代农民战争曾作出重要论述“每一次较大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结果,都打击了当时的封建统治,因而也就多少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只有这种农民的阶级斗争、农民的起义和农民的战争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他主要运用的是
[ ]
正确答案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