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下列药物具有利尿作用的是

A茵陈

B川乌

C秦艽

D独活

E防己

正确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各类中药的主要药理作用。茵陈具有利尿作用。川乌、秦艽、独活和防己均有镇痛作用。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最低有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物效应是

A毒性反应

B变态反应

C后遗效应

D特异质反应

E依赖性

正确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中药毒理。毒性反应是指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而产生的对机体组织器官的损害性反应。变态反应是指机体受到中药刺激后产生的病理性免疫反应。后遗反应是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最低有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物效应。特异质反应是指少数人应用某些中药后,所产生作用性质与常人不同的损害性反应。依赖性是指反复或长期应用某些中药,患者产生心理或生理依赖,一旦停药,就出现戒断症状,若此时给予适量该药物,症状立即消失。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退虚热,凉血,清肺火,生津的药物是

A青蒿

B黄柏

C地骨皮

D胡黄连

E银柴胡

正确答案

C

解析

地骨皮具有退虚热,凉血,清肺火,生津的功效,故答案为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急性胰腺炎诊断中,不正确的是

A血清淀粉酶在发病后3〜12小时开始升高

B血清淀粉酶在发病后24〜48小时达到高峰

C血清淀粉酶值高于128Winslow单位

D血清淀粉酶值高低与病情轻重成正比

E尿淀粉酶在发病12〜24小时后开始上升

正确答案

D

解析

血清淀粉酶在发病后3〜12小时开始升高,24〜48小时达到高峰,血清淀粉酶值高于128Winslow单位,故A、B、C正确;尿淀粉酶在发病12〜24小时后开始上升,48小时达到高峰,故E正确;淀粉酶值的升高幅度与病变严重程度不成正相关,D错,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个患者腹痛已5天,如果怀疑急性胰腺炎,最有诊断意义的指标是

A血清淀粉酶

B白细胞计数

C血清脂肪酶

D血清钙

E血清正铁血红蛋白

正确答案

C

解析

急性胰腺炎起病后6〜12小时血清淀粉酶开始升高,48小时开始下降,持续3〜5天。血清脂肪酶常在发病后24〜72小时开始升高,持续7〜10天,对病后就诊较晚的急性胰腺炎患者有诊断价值,而且特异性也较高。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某班同学去部队参加代号为“猎狐”的军事演习,甲、乙两个小分队同时从同一处O出发,并同时捕“狐”于A点,指挥部在荧光屏上描出两个小分队的行军路径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小分队运动的平均速度相等

B甲队的平均速度大于乙队

C两个小分队运动的平均速率相等

D甲队的平均速率大于乙队

正确答案

A,D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在1000m体能测试中,小明沿某圆形400m跑道从A点出发,其成绩为3分40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的平均速率为4.55m/s

B小明的平均速率为0.91m/s

C小明的瞬时速度为0.91m/s

D小明的平均速度为0.58m/s

正确答案

A,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滑块以某一初速度冲上斜面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达斜面顶端时的速度恰好为零。以知滑块通过斜面中点时的速度为υ,则滑块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为()

A

B

C

D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已知直线AC的中点为B,物体沿AC做变速直线运动,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6 m/s,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4m/s,那么AC段的平均速度是(  )

A4.8 m/s

B5.0 m/s

C5.2 m/s

Dm/s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右图所示为我国自行研制的“和谐号”动车组,它是将几节自带动力的车厢加上几节不带动力的车厢编成一组的,其中带动力的车厢叫做动车,不带动力的车厢叫做拖车.假设动车组在运行过程中所受的阻力与质量成正比,每节动车与拖车的质量都相等,每节动车的额定功率也都相等.若已知开启1节动车带动3节拖车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120km/h,那么开启5节动车带动3节拖车能达到的最大速度应为()

A60km/h

B240km/h

C300km/h

D600km/h

正确答案

C
下一知识点 :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