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28.甲图为南美洲局部地区图,乙图为甲图中E地区的地形图。读图,D地区葡萄种植的经济效益比C地区更好的原因是(     )

AC地区的阴天日子多,光照条件差

BD地区昼夜温差更大,葡萄质量更好

CC地区人烟稀少,市场需求量小

DD地区冰雪融水量更大,水源灌溉更便利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农业的区位选择南、北美洲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27.甲图为南美洲局部地区图,乙图为甲图中E地区的地形图。读图,A地附近有色金属资源丰富,其开发困难的原因是(     )

A气候干旱,水源短缺,缺乏能源支撑

B缺少天然海港,外运不便

C地势平坦,水能资源缺乏

D受寒流影响,阴天日子多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洋流分布及影响南、北美洲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29.甲图为南美洲局部地区图,乙图为甲图中E地区的地形图。读图,乙图中B河流定期改向的原因是(      )

① 全区降水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② 全区全年高温,蒸发稳定

③ E附近区域地势平坦

④ 植被覆盖良好,水土流失少

A②③

B①③

C①②

D②④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河流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南、北美洲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8 分

(十四)读秘鲁地理简图和文字材料,回答问题。(18分)

秘鲁首都利马年降雨量仅约15毫米左右,以“无雨之城”闻名世界。的的喀喀湖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淡水湖,位于山间高原,湖区周围高山环绕,湖面海拔达3821米,面积约为8300平方千米,平均水深140-180米。的的喀喀湖处于内陆而不咸,海拔高而不冻。

36.分析利马成为“无雨之城”的主要原因。(2分)

37.简要说明的的喀喀湖处于内陆而不咸,海拔高而不冻的主要原因。(4分)

38.比较图中①②两处流水作用的主要差异,并简要分析原因。(4分)

39.简述秘鲁发展经济具有的优势自然资源。(3分)

40.说出秘鲁境内主要山脉的走向,并举例分析山脉走向对该国经济活动产生的影响。(5分)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常年受离岸的东南信风的影响;沿岸有强大的秘鲁寒流流经,降温减湿;东部安第斯山脉阻挡了来自大西洋的水汽。(任意2点,2分)

解析

利马位于南美洲10°S—15°S之间的大陆西岸地区,成为“无雨之城”主要是因为该地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其形成原因从大气环流、洋流、地形等方面进行分析。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利马成为“无雨之城”的主要原因,考查学生分析问题,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

解题思路

利马位于南美洲10°S—15°S之间的大陆西岸地区,成为“无雨之城”主要是因为该地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其形成原因从大气环流、洋流、地形等方面进行分析。

易错点

答题时注意不能遗漏要点,注意条理清晰,语言规范。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不咸:四周的高山冰川融水补给丰富;湖泊面积大,水量大。  不冻:位于低纬度地区;高大的安第斯山脉阻挡了冷气流的侵袭。(符合其中任意2点,4分)

解析

的的喀喀湖处于内陆而不咸的原因从湖泊水补给类型、湖泊水量等方面进行分析,海拔高而不冻的原因从纬度、地形等方面进行分析。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的的喀喀湖处于内陆而不咸,海拔高而不冻的主要原因,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

解题思路

的的喀喀湖处于内陆而不咸的原因从湖泊水补给类型、湖泊水量等方面进行分析,海拔高而不冻的原因从纬度、地形等方面进行分析。

易错点

本题设问简单,回答时应注意结合材料分析,条理清晰,语言规范即可。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①处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原因是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落差大,流速快。(2分)

②处以流水堆积作用为主,原因是地形以平原为主,流速缓慢。(2分)

解析

图中①属于亚马孙上游河段,位于安第斯山区,地势落差大,河流流速快,流水作用以侵蚀作用为主,②属于亚马孙河下游河段,位于亚马孙平原,河流流速缓慢,以流水堆积作用为主。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图中①②两处流水作用的主要差异及原因,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

解题思路

图中①属于亚马孙上游河段,位于安第斯山区,地势落差大,河流流速快,流水作用以侵蚀作用为主,②属于亚马孙河下游河段,位于亚马孙平原,河流流速缓慢,以流水堆积作用为主。

易错点

答题时注意不能遗漏要点,注意条理清晰,语言规范。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石油、铁矿、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森林资源;水力(水能)资源;海洋渔业资源(任意3点,3分)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秘鲁有丰富的石油、铁矿、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秘鲁位于安第斯山区,山区森林覆盖率高,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秘鲁地势落差大,河流落差大,蕴藏着丰富的水力(水能)资源;秘鲁西部有秘鲁寒流流经,形成世界四大渔场之一,所以秘鲁拥有丰富的海洋渔业资源。

考查方向

秘鲁发展经济具有的优势自然资源,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

解题思路

从图中可以看出,秘鲁有丰富的石油、铁矿、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秘鲁位于安第斯山区,山区森林覆盖率高,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秘鲁地势落差大,河流落差大,蕴藏着丰富的水力(水能)资源;秘鲁西部有秘鲁寒流流经,形成世界四大渔场之一,所以秘鲁拥有丰富的海洋渔业资源。

易错点

注意结合图中信息分析,注意条理清晰,语言规范即可。

第(5)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西北-东南走向(1分)     山脉的这种走向,使得西部平原面积狭小;造成东西陆上交通联系不便;城市和人口集中分布在西部狭小区域;西部沿海气候干旱但有众多河流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众多向西流入太平洋的河流短小急促,水能丰富。(任意2点,4分)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秘鲁的山脉呈西北-东南走向。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对该国经济活动既产生了有利影响也产生了不利影响,其有利影响从河流提供的丰富的水资源和水能资源等方面进行分析,其不利影响从平原面积狭小、阻隔东西陆上交通等方面进行分析。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秘鲁境内主要山脉的走向,分析山脉走向对该国经济活动产生的影响,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

解题思路

从图中可以看出,秘鲁的山脉呈西北-东南走向。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对该国经济活动既产生了有利影响也产生了不利影响,其有利影响从河流提供的丰富的水资源和水能资源等方面进行分析,其不利影响从平原面积狭小、阻隔东西陆上交通等方面进行分析。

易错点

答题时注意不能遗漏要点,注意条理清晰,语言规范。

下一知识点 : 大洋洲和极地地区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南、北美洲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4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