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美国为应对经济危机,曾专门成立了“联邦储备保险公司”,对公民存款实行政府保险。当时采取这项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就业

B恢复银行信用

C刺激出口

D防止盲目竞争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34年1月10日,罗斯福总统宣布发行以国家有价证券为担保的30亿美元纸币,并使美元贬值40.94%。导致20世纪30年代美元贬值的直接因素是( )

A经济危机

B政府强制推行《工业复兴法》

C政治危机

D政府调整财政金融政策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32年美国总统说:“我看到这个国家二分之一的人住无定所,食不果腹,什么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准?那不是看已经拥有很多的人是否获得更多,而是看那些一无所有的人是否得到足够的保障。”按照他的这一理念,美国政府采取的措施有:

①以工代赈扩大就业

②削减农业,政府补贴

③保障存款,恢复银行信用

④要求企业制定章程,规定工资标准和工作时日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罗斯福新政对资本主义发展最重要的影响是

A促成垄断组织出现

B促成世界货币体系建立

C促成世界贸易体系建立

D开创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西方资本主义主流经济思想曾几度发生变化,政府的经济职能也随之经历了几次转变,正确的顺序是()

①“中间人”②“守夜人”③“大管家”

A②→③→①

B③→②→①

C①→②→③

D③→①→②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当以调查、访问和回忆等口述记录资料为主要研究对象和依据的口述史学悄然兴起的今天,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历史的当事人或亲历者以及事件内幕的解密程度等因素。下列主题最适合今天按口述史的方法研究的是(  )

A“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发生

B“国家干预经济危机”的措施

C“美苏之间冷战”的五十年

D德国法西斯制造“奥斯维辛集中营”屠杀惨案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35年,罗斯福签署了《社会保险法》,为失业者和老年人提供了救济金和养老金。这一法令

①调整了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

②干预了社会财富分配

③巩固了新政的前期成就

④缓和了社会矛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8世纪初,一位名叫伯纳德·曼德维尔的荷兰医生写了一本《蜜蜂的寓言》,叙述了一个蜂群的兴衰史。最初,蜜蜂们追求奢侈的生活,大肆挥霍浪费,整个蜂群兴旺发达。后来它们改变了原有的习惯,崇尚节俭,结果蜂群凋敝,终于被对手打败而逃散。后来,某学者根据这则寓言提出一个著名的理论。这一理论是

A经济民族主义

B自由放任主义

C凯恩斯主义

D重商主义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布林克利博士在《美国史》一书中说:“1932年6月,东北部几所名牌大学的2万名毕业生很难找到工作,连百货公司电梯工的工作也要学士学位。阿肯色州一个人为找工作步行900英里。华盛顿州有一个人放火烧林,为了要别人雇他当救火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罗斯福上台后采取的最主要措施是(  )。

A实行社会救济

B兴办公共工程

C调整工业政策

D强化社会保障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31年经济学家凯恩斯曾把上街购物的家庭主妇称作爱国者,他说:“现在我们所需要的,不是勒紧裤带过日子,而是一种发展扩张、积极活跃的精神状态,要多干一些实事,多买一些东西,多制造一些商品。”从经济学上看,凯恩斯的“消费爱国论”

A没有看到“过剩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必然结果

B表明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C没有看到消费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的品种

D提倡超前消费,反对勤俭节约

正确答案

B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