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8分)(现有等物质的量的NaHCO3和KHCO3的混合物a g 与100mL盐酸反应,题中涉及的气体体积均以标准状况计,填空时可以用带字母的分式表示

(1)该混合物中NaHCO3和KHCO3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碳酸氢盐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则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盐酸过量,生成CO2体积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反应后碳酸氢盐有剩余,盐酸不足量,要计算生成CO2的体积,还需要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NaHCO3和KHCO3不是以等物质的量的混合,则a g 混合物与足量的盐酸完全反应时生成CO2的体积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84:100或(21:25)        (2)5a/46       (3)22.4a/92或5.6a/23

(4)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c(HCl)      (5)(22.4/100)a~(22.4/84)a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1分)某学生课外活动小组模拟呼吸面具中的反应原理设计用下图所示的仪器来制取氧气并测量氧气的体积。图中量气装置E由甲乙两根玻璃管组成,它们由橡皮管连通,并装入适量水。甲管有刻度(0~50mL)供量气用,乙管可上下移动调节液面高低。

  实验可供选用的药品还有:稀硫酸、盐酸、过氧化钠、碳酸钠、大理石、水。

试回答:

  (1)图中各装置接口连接顺序是______(填各接口的编号,其中连接胶管及夹持装置均省略)。

  (2)装置C中放入的反应物是______和______。

(3)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

(4)写出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5)为了较准确测量氧气的体积,除了必须检查整个装置的气密性之外,在读反应前后甲管中液面的读数求其差值的过程中应注意__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a.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b.等待片刻,待乙管中液面不再上升时立刻读数

  c.读数时应上下移动乙管,使甲乙两管液面相平

  d.读数时不一定使甲乙两管液面相平

正确答案

(1)⑤③④⑥⑦②①⑧(⑥、⑦可换位) (2分)

(2)大理石 盐酸 (2分)

(3)除去混在O2中未反应的CO2、吸收CO2中混有的HCl  (2分)

(4)2Na2O2 + 2CO="="  2Na2CO3+ O2 (电子转移方向和总数略) (3分)

(5)ac  (2分)

(1)实验意图应该是先制取CO2,然后除杂,再通入过氧化钠制O2,然后除去O2中的杂质,再测量O2的体积。所以,图中各装置接口连接顺序是⑤③④⑥⑦②①⑧(⑥、⑦可换位)

(2)装置C中放入的反应物是大理石和盐酸

(3)装置A的作用是除去混在O2中未反应的CO2;装置B的作用是吸收CO2中混有的HCl

(4)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2O2 + 2CO="="  2Na2CO3+ O2 (电子转移方向由过氧化钠中的氧原子指向它本身,是过氧化钠的歧化反应,转移2mol电子。)

(5)为了较准确测量氧气的体积,除了必须检查整个装置的气密性之外,在读反应前后甲管中液面的读数求其差值的过程中应注意: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读数时应上下移动乙管,使甲乙两管液面相平,故选a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5分)Na2O2是常见的氧化剂,某化学小组的同学欲通过以下实验确定炭粉与Na2O2反应的产物。

[实验步骤]

I、按下图所示装置(部分仪器未画出)组装仪器,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II. 将0.6 g炭粉与3.9 g Na2O2均匀混合,装入试管,在靠近试管口处放置一张湿润的

氯化钯试纸(湿润氯化钯试纸遇CO变黑,可用于检验是否有CO生成)。

III. 用酒精灯微微加热试管底部。

[实验现象]

试管中发生剧烈反应并产生火花,氯化钯试纸未变黑,石灰水未变浑浊。

请回答:

(1)装置B的作用是            

(2)通过探究发现,装置A中只发生反应2Na2O2+CNa2CO3+X,则X为       (填化学式),①请设计实验证明产物X的存在,简要写出操作方法、现象和结论:

                                                                         。

②有人认为炭粉的加入量的多少会影响产物X的检验,请简要说明原因:

                                                                           

(3)CO在潮湿环境中可将氯化钯还原为黑色粉末状的钯(Pd:Mr=106),同时生成另外两种新物质。已知反应过程中转移6.02×1023个电子时,生成53 g P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将装置A中完全反应后所得物质溶于适量水,配成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①溶液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c(Na+)>c(CO32)>c(OH)>c(HCO3)  

b.c(Na+)>c(OH)>c(CO32)>c(HCO3)

c.c(Na+)=2[c(CO32)+c(HCO3)+ c(H2CO3)] 

d.c(H+)+c(Na+)=c(OH-)+2c(CO32)+c(HCO3)

②若使所得溶液与100 mL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至溶液pH=7,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正确答案

(1)防止倒吸    (2分)  (2)  Na2O      (2分)

①将产物溶于水,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有Na2CO3; 再滴加酚酞,溶液变红,说明有Na2O 。                       (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3分)

②假如加入C的量不足,过量的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碱,使酚酞溶液变红。 (2分)

(3)PdCl2 + CO + H2O ="==" Pd + CO2 + 2HCl                              (2分)

(4)① b d(少选得1分,多选、错选0分)                                        (2分)

②  1 mol/L  (漏写单位不给分)                               (2分)

(1)CO2溶于澄清石灰水中有可能倒流,所以装置B的作用是防止倒吸。

(2)根据原子守恒可知,X应该是氧化钠。

①氧化钠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钠,显碱性,据此可以鉴别。由于碳酸钠溶于水也显碱性,所以需要先除去碳酸钠,所以正确的方法是将产物溶于水,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有Na2CO3; 再滴加酚酞,溶液变红,说明有Na2O 。

②如果碳不足,则过氧化钠过量,而过氧化钠溶于水也产生氢氧化钠,会干扰氧化钠的检验。

(3)53 g Pd是0.5mol,反应中转移电子是1mol,所以氧化产物是CO2,则方程式为PdCl2 + CO + H2O ="==" Pd + CO2 + 2HCl。

(4)①所得产物是碳酸钠和氧化钠,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钠。由于碳酸钠水解,所以选项a不正确,b正确。由于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物质的量相等,所以c不正确。d符合电荷守恒,正确。答案选bd。

②过氧化钠是3.9g÷78g/mol=0.05mol,根据钠原子守恒可知,氯化钠是0.1mol,所以浓度是0.1mol÷0.1L=1.0mol/L。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把少量金属钠投入下列溶液中,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钠投入稀盐酸中                                               

(2)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                                            。

正确答案

(1)2Na+2HCl=2NaCl+H2↑。

(2)2Na+2H2O=2NaCl+H2↑、 2NaOH+CuSO4=Cu(OH)2↓+Na2SO4

试题分析:钠是极活泼的金属,极易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然后生成的氢氧化钠再和溶液中的溶质反应,据此可知

(1)钠投入稀盐酸中反应的方程式是2Na+2HCl=2NaCl+H2↑。

(2)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的方程式是2Na+2H2O=2NaCl+H2↑、 2NaOH+CuSO4=Cu(OH)2↓+Na2SO4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也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规范答题能力。该题的关键是明确钠是极活泼的金属,溶于水首先与反应,然后在根据溶质判断即可。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 4 分)据都市晨报报道,2009年1月13日一天徐州市就发生火灾19起。干粉灭火器是常用的灭火器之一,它利用压缩的二氧化碳吹出白色干粉来灭火。这种灭火器可用来扑灭油、气等燃烧引起的火灾,其中干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NaHCO3),它受热后生成纯碱、水和二氧化碳。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一条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                                                

(2)灭火时碳酸氢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点燃的镁条能在二氧化碳中继续燃烧,生成一种金属氧化物和一种非金属单质,因此金属镁着火时不能干粉灭火剂灭火,请写出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属于         反应类型。(选填“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中的一项)

正确答案

(1)受热分解生成纯碱、水和二氧化碳

(2)NaHCO3Na2CO3+H2O+CO2

(3)2Mg+CO22MgO+C  置换

(1)碳酸氢钠的主要化学性质是不稳定性、能和酸、碱及盐等发生反应。

(2)碳酸氢钠受热时分解生成CO2,用来灭火,方程式为NaHCO3Na2CO3+H2O+CO2↑。

(3)根据生成物是一种金属氧化物和一种非金属单质可知,应该是氧化镁和碳,方程式为2Mg+CO22MgO+C。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因此是置换反应。

下一知识点 : 过氧化钠的化学性质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过氧化钠的物理性质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