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小球按如图所示的方式在墙上形成的投影的运动是简谐运动,这是可以证明的结论。证明一个运动是简谐运动的一个判定式是a=-kx,a为作简谐运动物体的加速度。假如,此质点的质量是m,圆半径是R,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小是v,则反映此投影是简谐运动的式子a=-kx中的k是多少?

正确答案

解:据题意,圆心的投影O便是投影做简谐运动的平衡位置,过O点向上为x轴。投影的加速度为a等于小球向心加速度的分量a1,如图所示,设此时投影离平衡位置的位移的大小为x,而投影的坐标为x,则:

所以式中的k为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质量为的密度计,上部粗细均匀,横截面积为,漂浮在密度为的液体中。现将密度计轻轻按下一段后放手,密度计上、下起伏。若不计液体的阻力,试证明密度计做的是简谐振动。

正确答案

解:简谐振动的重要特征是回复力大小与位移大小成正比,与位移方向相反。

取向下为正方向,液面为平衡位置。

密度计静止时,受重力和浮力,且有;即

其中是密度计静止时浸没在液体中的体积。

当密度计向下位移为x时,所受浮力为:,回复力为:

当密度计向上位移为-x时,所受浮力为:

回复力为:

,则恒有:,密度计所受回复力与位移成正比,方向相反,故密度计的振动是简谐振动。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把图中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的小球沿斜面拉下一小段距离然后松开,试证明:小球的运动是简谐运动。

正确答案

证明:

小球处于平衡位置时弹簧伸长x0

Mgsinθ=kx0

小球由平衡位置被拉伸x时合力为F

F=k(x+x0)-mgsinθ

F=kx,F与x方向相反

所以F=-kx,小球的运动为简谐运动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一皮带传动装置如图所示,皮带的速度v足够大.一根质量不计、劲度系数为k的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一个质量为m的滑块,已知滑块与皮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当滑块放到皮带上时,弹簧的轴线恰好水平,若滑块放到皮带上的瞬间,滑块的速度为零,且弹簧正好处于自由长度,则当弹簧第一次伸长到最大时,滑块与皮带间所产生的热量是多少?

正确答案

μmg(vπ-2μmg/k)

由于皮带的速度v足够大,故以皮带为参考系,滑块始终是向右运动,滑块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方向始终是向左的.滑块实际上是向左运动,只要弹簧对它的拉力小于摩擦力,滑块是加速运动,当弹簧对它的拉力大于摩擦力,滑块做减速运动,当滑块的速度减小到零时,弹簧的伸长量最大,以后,滑块在弹簧拉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向右运动.由于滑块在运动过程中所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故此滑块在皮带上的运动类似于竖直的弹簧振子,此处的摩擦力相当于竖直弹簧振子的重力,所以滑块的运动是一个简谐运动.其振幅为A=μmg/k,弹簧伸长的最大长度也就是滑块运动的位移(对地)为:

s=2A=2μmg/k

滑块在这段位移是所经历的时间为:

Δt=T/2=π

滑块在皮带上相对路径为:

Δl=vΔt-s=vπ-2μmg/k

所以,在这段时间内产生的热量,即:

Q=μmgΔl=μmg(vπ-2μmg/k).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试证明竖直方向的弹簧振子的振动是简谐运动

正确答案

如图所示,设振子的平衡位置为O,向下方向为正方向,此时弹簧的形变为,根据胡克定律及平衡条件有

    ①

当振子向下偏离平衡位置为时,回复力(即合外力)为

   ②

将①代人②得:,可见,重物振动时的受力符合简谐运动的条件

如图所示,设振子的平衡位置为O,向下方向为正方向,此时弹簧的形变为,根据胡克定律及平衡条件有

    ①

当振子向下偏离平衡位置为时,回复力(即合外力)为

   ②

将①代人②得:,可见,重物振动时的受力符合简谐运动的条件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关于振动和波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选对1个给3分,选对2个给4分,选对3个给6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E.我们在地球上接收到来自遥远星球的光波的波长变长,可以判断该星球正在离我们远去

(2)如图所示,OBCD为半圆柱体玻璃的横截面,OD为直径,一束由红光和紫光组成的复色光沿AO方向从真空斜射入玻璃,BC点为两单色光的射出点(设光线在BC处未发生全反射).已知从B点射出的单色光由OB的传播时间为t

①若OBOC两束单色光在真空中的波长分别为λBλC,试比较λBλC的大小关系.

②求从C点射出的单色光由OC的传播时间tC

正确答案

(1) BCE(2)①λB<λC

试题分析:(1)A、单摆做简谐运动的周期,可见单摆的周期与摆球的质量无关.故A错误.

B、部队过桥不能齐步走而要便步走,是为了避免桥梁发生共振现象.故B正确.

C.可见光只是电磁波中的一小部分,可见光的频率低于X射线的频率,C正确;

D.偏振片对光不可能是百分百透射的,因此就会阻碍一部分自然光,使强度减小,只有振动方向与偏振片的透振方向一致的光才能顺利通过,透射光不是一种相干光源.拍摄玻璃橱窗内的物品时,往往在镜头前加装一个偏振片不是为了增加透射光的强度,D错误;

E.根据多普勒效应,我们在地球上接收到来自遥远星球的光波的波长变长,可以判断该星球正在离我们远去,E正确;

故选BCE。

(2)①红光的折射率小,频率小,波长大.进入玻璃后红光偏折得少,故OC光为红光,故λB<λC

②如图,作界面OD的法线,设圆柱体的直径为,入射角为θ,折射角分别为θBθC,连结OBOC

由折射定律得

已知所以,即

点评:第1问考查了单摆的周期、共振、波的叠加、偏振等现象,第2问要能熟练作出光路图,并能正确应用几何关系求解.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如图所示为一列简谐横波t=0时刻的波动图象,已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大小为0.4m/s。则在图示时刻质点a、b所受的回复力大小之比为          ,此时刻起,质点c的振动方程是:           ________________cm。

正确答案

2:1   y= 15cos10πt

试题分析:由回复力可知;此时刻c质点位于波峰,其振幅为15cm,由图像可知波长,所以周期,所以,可知c质点的振动方程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0分)如图所示,小车的质量为M,木块的质量为m,它们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一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左端固定在挡板上,右端下小车连接,让小车和木块在弹簧作用下,在水平面上做简谐振动,为了使小车和木块在振动过程中不发生相对滑动,那么它们的振幅不应大于多少?

正确答案

对木块有:   (4分)

对整体有:   (4分)

       (3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两根质量均可不计的弹簧,劲度系数分别为K1、K2,它们与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组成的弹簧振子,如图1所示。试证明弹簧振子做的运动是简谐运动。

正确答案

证明:以平衡位置O为原点建立坐标轴,当振子离开平衡位置O时,因两弹簧发生形变而使振子受到指向平衡位置的合力。设振子沿X正方向发生位移x,则物体受到的合力为F=F1+F2=-k1x-k2x=-(k1+k2)x=-kx。

证明:以平衡位置O为原点建立坐标轴,当振子离开平衡位置O时,因两弹簧发生形变而使振子受到指向平衡位置的合力。设振子沿X正方向发生位移x,则物体受到的合力为F=F1+F2=-k1x-k2x=-(k1+k2)x=-kx。

所以,弹簧振子做的运动是简谐运动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填写选项前的字母)

(A)用透明的标准样板和单色光检查平面的平整度是利用了光的偏振

(B)如果做振动的质点所受的合外力总是指向平衡位置,质点的运动就是简谐运动

(C)变化的电场周围不一定产生变化的磁场

(D)狭义相对论认为:在惯性参照系中,光速与光源、观察者间的相对运动无关

(2)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波刚好传到x=3m处。此后x=1m处的质点比x=-1m处的质点_____________(选填“先” 、“后”或“同时”)到达波峰位置;若该波的波速为10m/s,经过时间,在x轴上-3m~3m区间内的波形与t=0时刻的正好相同,则=_____________。

(3)被称为“光纤之父”的华裔物理学家高锟,由于在光纤传输信息研究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与两位美国科学家共获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光纤由内芯和外套两层组成。某光纤内芯的折射率为,外套的折射率为,其剖面如图所示。在该光纤内芯和外套分界面上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为60°,为保证从该光纤一端入射的光信号都不会通过外套“泄漏”出去,求内芯的折射率的最小值。

正确答案

(1)CD

(2)后,0.4ns (n=1、2、3……)

(3)如图所示,由题意在内芯和外套分界面上要发生全反射

当在端面上的入射角i最大()时,折射角r也最大,在内芯与外套分界面上的入射角最小,如此时入射角等于临界角则恰能保证信号不会通过外套“泄漏”

这时

在端面上时,由

得n1=2

所以,当n1=2时在所有情况中从端面入射到光纤中的信号恰能都不会通过外套“泄漏”出去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带电量分别为4q和-q的小球A、B固定在水平放置的光滑绝缘细杆上,相距为d.若杆上套一带电小环C,带电体A、B和C均可视为点电荷.

(1)求小环C的平衡位置.

(2)若小环C带电量为q,将小环拉离平衡位置一小位移x(|x|《d)后静止释放,试判断小环C能否回到平衡位置.(回答“能”或“不能”即可)

(3)若小环C带电量为-q,将小环拉离平衡位置一小位移x(|x|《d)后静止释放,试证明小环C将作简谐动.(提示:当α《1时,则≈1-nα)

正确答案

(1)在AB连线的延长线上距离B为d处   (2)不能   (3)见解析

(1)设C在AB连线的延长线上距离B为l处达到平衡,带电量为Q库仑定律F=k

平衡条件FC=+=0

解得1=-d(舍去),2=d所以,平衡位置=d

(2)不能

(3)小环C带电量为-q,平衡位置不变,拉离平衡位置一小位移x后

C受力为FC=+

利用近似关系化简得FC=-x.

所以小环C将做简谐运动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B.(选修模块3-4)(12分)

(1)一列沿着x轴正方向传播的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甲所示。图甲中某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质点N的振幅是         m,振动周期为         s,图乙表示质点     (从质点K、L、M、N中选填)的振动图象。该波的波速为           m/s。

(2)惯性系S中有一边长为l的正方形(如图A所示),从相对S系沿x方向以接近光速匀速飞行的飞行器上测得该正方形的图象是                  

(3)描述简谐运动特征的公式是x       。自由下落的篮球缓地面反弹后上升又落下。若不考虑空气阻力及在地面反弹时的能量损失,此运动         (填“是”或“不是”)简谐运动。

正确答案

(1)

(2)C

(3);不是

(1)由甲图可知波长,由乙图可知振幅,周期;所以波速.因为波沿轴正方向传播,由甲图可以判断时刻L向上振动,N向下振动,K在正的最大位移处,M在负的最大位移处。由乙图可知时刻,质点向上振动。所以为L的振动图象;

(2)由相对论中长度的相对性:在垂直于运动方向,长度不变;在沿着运动方向长度变长。所以C正确;

(3)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为初相位,可以取零。篮球的运动加速度不改变,不符合简谐运动的规律,所以不是简谐运动。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甲所示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图乙是这列波中P质点的振动图象。P点的平衡位置坐标是x=10m。

(1)试求这列波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方向;

(2)试求P质点从零时刻至t=3×10-2s时刻的路程;

(3)试在图甲中画出t=1.5×10-2s时的波形图象。

正确答案

(1)v=λ/T=5×10-2m/s, 向左传播(2)S=6A=1.2m(3)

(1)λ=10m,T=2×10-2s,波速 v=λ/T=5×10-2m/s, 向左传播(4分)

(2)S=6A=1.2m(4分)

(3)t=1.5×10-2s="3T/4," 此时波形图如图,只画图也给分(4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在水平气垫导轨上固定一立柱,轻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40N/m,它的一端连接在立柱上,另一端与滑块A相连,在A上还放着另一重物B,已知A.B的质量分别为M=0.5kg和m=0.3kg,A.B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fm=1.5N.

①现用外力拉动A.B一起从平衡位置向右移动8cm, 从静止释放后一起做简谐运动,求A.B间的静摩擦力最大多大?

②整个系统的振幅最大多大,能保证A.B间没有相对滑动?

正确答案

(1)1.2N      (2)0.1m

①当最大位移为A1=0.08m时,弹簧弹力F1k·A1=3.2N, A.B产生的加速度a1 F1/(M+m)=4m/s2

这时B的加速度也等于a1,它是由静摩擦力产生的,这时的静摩擦力最大为f1mm1=1.2N.

②当A.B间的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fm时,B产生的加速度为a2fm/m=5m/s2,这时弹簧对A的拉力为F2=(M+m)a2=4N,弹簧伸长的长度,即为最大振幅Am F2/ k=0.1m.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如图12-1-7所示的三个图线分别是用不同的传感器测出的不同物体的振动图线.从三个图线可知,这三个物体振动的共同特点是具有________;三个物体中,最简单的振动是________的振动;图中心脏跳动的图线是某人的心电图,方格纸每个小方格的宽度是0.5 cm,心电图记录仪拖动方格纸的速度是1.8 cm/s,则此人的心率是________次/分.

正确答案

周期性 弹簧振子 67.5

比较三个图象可知,这三个物体振动的共同特点是具有周期性,其中弹簧振子的振动是最简单的振动,

心电图记录仪的扫描速度为1.8cm/s,一个周期的扫描长度平均为1.6cm,所以T==0.90s

此人的心率是×60=67.5次/分

本题关键是要明确心电图的物理意义,然后根据方格纸匀速移动得到心跳的周期和频率.

下一知识点 : 机械波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机械振动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