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如图,两长方体木块A和B叠放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分别为m和M,A与B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B与劲度系数为k的水平轻质弹簧连接构成弹簧振子.为使A和B 在振动过程中不发生相对滑动,则(  )

A它们的最大加速度不能大于

B它们的最大加速度不能大于

C它们的振幅不能大于f

D它们的振幅不能大于f

正确答案

A,D

解析

解:当A和B在振动过程中恰好不发生相对滑动时,AB间静摩擦力达到最大.此时AB到达最大位移处.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以A为研究对象:最大加速度 a=

以整体为研究对象:kA=(M+m)a

联立两式得,最大振幅A=

故选A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一个正在振动的弹簧振子,其振幅为A,周期为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时间内,振子发生的位移一定是A,且路程也是A

B时间内,振子发生的位移可以是零,且路程一定小于A

C时间内,振子发生的位移可以小于A,且路程一定是A

D时间内,振子发生的位移一定为零,且路程一定小于A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振子若不是从平衡位置和位移最大处经过周期,位移和路程都不是A,若从平衡位置或最大位移出计时,经过周期,路程为A,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弹簧振子以O点为平衡位置在B、C两点之间做简谐运动.B、C相距20cm.某时刻振子处于B点.经过0.5s,振子首次到达C点.求:

(1)振动的周期;

(2)振子在5s内通过的路程及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大小.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振子从B到C所用时间t=0.5s,为周期T的一半,所以T=1.0s.

(2)设振幅为A,由题意BC=2A=20cm,所以A=10cm.

振子在1个周期内通过的路程为4A,故在t=5s=5T内通过的路程s=•4A=200cm.

5s内振子振动了5个周期,5s末振子仍处在B点,所以它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大小为x=10cm.

答:(1)振动的周期为1s;

(2)振子在5s内通过的路程是200cm,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大小为10cm.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简谐振动中反映物体振动强弱的物理量是(  )

A周期

B频率

C位移

D振幅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

   A、B频率和周期表示振动的快慢.故AB错误.

   C、位移大小是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距离,不表示振动的强弱.故C错误.

   D、振幅是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表示振动的强弱.故D正确.

故选D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把弹簧振子从平衡位置拉开4cm后放手让它振动,振动的频率是2Hz,则弹簧振子的振幅为______cm,1s内振子通过的路程为______cm.

正确答案

4

32

解析

解:简谐运动中,振幅是振子与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故振幅为4cm;

振动的频率是2Hz,即1s内完成2次全振动;一个全振动内通过的路程等于4倍振幅,故1s内路程为8倍,即32cm;

故答案为:4,32.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将一弹簧振子从平衡位置拉开4cm后放手使其做简谐运动,在24s内共完成30次全振动.它振动的周期为______s,1min内振子通过的路程为______cm.

正确答案

0.8

1200

解析

解:据题,弹簧振子在24s内共完成30次全振动,则完成一次全振动的时间为t=,即振动的周期为0.8s.

振子的振幅为A=4cm,由简谐运动的周期性可知,振子在一个周期内通过的路程是四个振幅,则1min内振子通过的路程为S===1200cm

故答案为:0.8,1200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2014春•上海校级期中)一质点以O点为平衡位置做机械振动,t=0时刻,它位于O点,3s末第一次到达M点,又经过2s第二次到达M点,则质点可能再经过______s或______s第三次到达M点.

正确答案

14

解析

解:假设 振子开始运动的方向先向左,再向M点运动,运动路线如图1所示.

质点从O到a再b的时间为T=3s+2s,得到振动的周期为T=s,振子第三次通过M点需要经过的时间为:

t=T-2s=s.

若振子开始运动的方向向右直接向M点运动,如图2,振动的周期为T=16s,振子第三次通过M点需要经过的时间为:

t=T-2s=14s.

故答案为:14,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弹簧振子每次通过某一个相同位置时,具有相同的物理量是:(  )

A加速度

B位移

C速度

D动能

正确答案

A,B,D

解析

解:弹簧振子每次通过某一个相同位置时,相对于平衡位置的位移x相同,根据a=-可知,其加速度也相同.

弹簧振子的机械能守恒,每次经过同一位置时动能相同.由于速度有两种可能的方向,速度不一定相同.故ABD正确,C错误.

故选ABD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做简谐运动的物体,每次通过同一位置时,一定相同的物理量是(  )

A速度

B位移

C加速度

D能量

正确答案

B,C,D

解析

解:

A、做简谐运动的物体,每次通过同一位置时,速度可能有两种方向,而速度是矢量,所以速度不一定相同.故A错误.

B、振动质点的位移是指离开位置的位移,做简谐运动的物体,每次通过同一位置时,位移一定相同.故B正确.

C、根据简谐运动的特征:a=-,物体每次通过同一位置时,位移一定相同,加速度也一定相同.故C正确.

D、简谐运动的机械能是守恒的,所以物体每次通过同一位置时,能量一定相同.故D正确.

故选BC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弹簧振子的固有周期为0.4s,振幅为5cm,从振子经过平衡位置开始计时,经2.5s小球的位置及通过的路程各多大?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时间t=2.5s=6T+,由于从平衡位置开始振动,所以在2.5s内振子通过的路程为S=25A=25×0.05cm=1.25m

经过2.5s,振子到达最大位移处,其位移大小为:x=A=0.05m.

答:经2.5s小球的位置在最大位移处,及通过的路程1.25m.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质点以O为平衡位置做简谐运动,它离开平衡位置向最大位移处运动的过程中,经0.15s第一次通过A点,再经0.1s第二次通过A点,再经______s第三次通过A点,此质点振动的周期等于______s.

正确答案

0.7

0.8

解析

解:由题意可知,第二次到达A点时,来回是对称的,故单程的时间为0.05s;则由平衡位置到最大位置所用的时间t=0.15+0.05=0.2s;则周期T=4×0.2=0.8s;

第三次经过A点时,用时t2=+2×0.15=0.7s;

故答案为:0.7,0.8.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所示,一弹簧振子在B、C两点间做简谐运动,B、C间距为12cm,O是平衡位置,振子从C点第一次运动到B点的时间为0.5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弹簧振子的周期为1s

B该弹簧振子的频率为2Hz

C该弹簧振子的振幅为12cm

D振子从O点出发第一次回到O点的过程就是一次全振动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振子从C点第一次运动到B点的时间为0.5s,故该弹簧振子的周期为1s,故A正确.

B、该弹簧振子的周期为1s,故该弹簧振子的频率为:f==1Hz.故B错误.

C、B、C间距为12cm,故该弹簧振子的振幅为6cm.故C错误.

D、振子从O点出发到再次回到O点的过程就是一次全振动的一半.故D错误.

故选:A.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质点沿直线以O为平衡位置做简谐运动,A、B两点分别为正最大位移处与负最大位移处的点,A、B相距10cm,质点从A到B的时间为0.1s,从质点到O点时开始计时,经0.5s,则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A振幅为5cm

B振幅为10cm

C通过路程50cm

D质点位移为50cm

正确答案

A,C

解析

解:A、AB分别为正负向最大位移,则AB间的距离应为2A,故A=5cm;故A正确,B错误;

C、从A到B用时0.1S,则说明质点振动周期为T=0.2s;从O点开始经0.5s=2.5T;故通过的路程为:s=2.5×4×5cm=50cm;故C正确;

D、经2.5个周期,质点回到了平衡位置,故位移为零;故D错误;

故选:A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弹簧振子以O点为平衡位置在B、C两点之间做简谐运动.B、C相距20cm.某时刻振子处于B点.经过0.5s,振子首次到达C点.求:

(1)振动的周期和频率;

(2)振子在5s内通过的路程及位移大小.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设振幅为A,由题意:BC=2A=20 cm

所以:A=10 cm

振子从B到C所用时间t=0.5 s,为周期T的一半,所以:T=1.0 s

f===1Hz

(2)振子在1个周期内通过的路程为4A,故在t′=5 s=5T内通过的路程:

s=×4A=×4×10cm=200cm

5 s内振子振动了5个周期,5 s末振子仍处在B点,所以,它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大小为10cm;

答:(1)振动的周期为1s,频率为1Hz;

(2)振子在5s内通过的路程为200cm,5s末的位移大小为10cm.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竖直悬挂的轻质弹簧下端系着A、B两个重球.质量分别为mA=100g,mB=500g.系统静止时弹簧伸长x=15cm,未超出弹性限度,若剪断A、B间的细绳,则A在竖直方向上做简谐运动.求:

(1)A的振幅;

(2)A球的最大加速度;

(3)当A球上升至最高点时.弹簧的弹力大小.此时弹簧对天花板上O点是压力还是拉力?(g取10m/s2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只挂A球时弹簧伸长量由F=kx

得:x1=

挂A、B两物体时有:kx=(mA+mB)g;

k==40N/m

剪断A、B间细线后,A球静止悬挂时的弹簧的伸长量为:xA==0.025m

弹簧下端的这个位置就是A球振动中的平衡位置.

悬挂B球后又剪断细线,相当于用手把A球下拉后又突然释放,刚剪断细线时弹簧比静止悬挂A球多伸长的长度就是振幅,

即:A=x-xA=15cm-2.5cm=12.5cm

(2)振动中A球的最大加速度为最大加速度为:

amax==×10m/s2=50m/s2

(3)A球在最高点的加速度的方向向下,重力与弹簧的弹力一起提供加速度,所以:

F+mAg=mAamax

代入数据得:F=4N,方向向下,所以弹簧处于压缩的状态,此时弹簧对天花板上O点是压力.

答:(1)最大振幅为12.5cm;

(2)最大加速度为50m/s2

(3)当A球上升至最高点时.弹簧的弹力大小是4N.此时弹簧对天花板上O点是压力.

下一知识点 : 机械波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机械振动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