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平衡
- 共20016题
密闭容器中mA(气)+nB(气)⇌pC(气)达平衡后,温度一定时,将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当重新达平衡时,C的浓度为原来的1.9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mA(g)+nB(g)⇌pC(g),达到平衡后,温度不变,将气体体积压缩到一半,若平衡不移动,C的浓度为原来的2倍,当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原来的1.9倍,则体积减小时平衡逆向移动,
A.体积缩小,相当于加压,平衡逆向移动,则m+n<p,故A正确;
B.由上述分析可知,平衡逆向移动,故B正确;
C.平衡逆向移动,A的转化率减小,故C正确;
D.平衡逆向移动,C的体积分数减小,但比原来的大,故D错误;
故选D.
一定温度下将amolPCl5通入一个容积不变的反应器中,达到如下平衡:PCl5PCl3+Cl2测得压强为P1,此时向反应器中再通入amolPCl5,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再度达到平衡,测得压强为P2.则P1和P2的关系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在密闭容器中,存在平衡PCl5⇌PCl3+Cl2,再向容器中通入amolPCl5相当于两个一样的平衡叠加,然后再考虑增大压强,平衡向生成PCl5的方向移动,密闭容器中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减小,所以,2P1>P2,或者是再向容器中通入amolPCl5可看作体积为原来的一半,相当于增大压强,如果平衡不移动,应该2p1=p2,但现在平衡向体积小的方向(左)移动,所以压强p2<2P1.
故选A.
如图表示反应X(g)⇌4Y(g)+Z(g),△H<0,在某温度时X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有关该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x的平衡转化率=×100%=85%,故A正确;
B、反应达到平衡是动态平衡,正逆反应速率相同,反应仍然进行,故B错误;
C、反应是放热反应,若降低温度,反应正向进行,v正和v逆减小,减少的程度不同,故C错误;
D、反应是放热反应,升温,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进行,x的平衡转化率将小于85%,故D错误;
故选A.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溴水中加入AgNO3溶液后,生成溴化银沉淀,溴离子浓度降低,使得化学平衡Br2+H2O⇌HBr+HBrO向右移动,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A不符合;
B、该反应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所以压强不影响化学平衡的移动,增大平衡体系的压强气体的体积减小,碘的浓度增大,颜色变深,所以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B符合;
C、该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C不符合;
D、合成氨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为提高NH3的产率,理论上应采取低温度的措施,所以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D不符合;
故选B.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之一是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的状态,故A错误;
B、根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升高温度可以使化学平衡向吸热反应的方向移动,故B错误;
C、增大压强会破坏有气体存在并且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变化的反应的平衡状态,对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无影响,故C错误;
D、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但不能改变化学平衡状态,故D正确.
故选D.
一定条件下,无色的N2O5可以发生反应:2N2O5(g)⇌4ΝΟ2(g)+O2(g)△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恒温恒容,充入N2O5气体,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其转化率减小,故A错误;
B、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二氧化氮的浓度虽减小,但比原平衡时浓度大,所以混合气体颜色变深,故B错误;
C、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平衡常数增大,则一定是升高了温度,故C正确;
D、速率之比不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反应未达平衡状态,如果2v正(N2O5)=v逆(NO2)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故D错误;
故选C.
硫酸生产中,SO2催化氧化生成SO3:2SO2(g)+O2(g)⇌2SO3(g),混合体系中SO3的百分含量和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曲线上任何一点都表示平衡状态).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向上述平衡体系中通入氦气,平衡______移动(填“向左”“向右”或“不”).
②若温度T1、T2时反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______K2;状态D时,V正______V逆(填“>”“<”或“=”).
正确答案
解:①恒温、恒压条件下向上述平衡体系中通入氦气,体积应增大,反应混合物各组分的浓度降低,等效为降低压强,压强降低平衡向体积增大方向移动,即向左移动,故答案为:向左;
②由图可知,温度越高,混合体系中SO3的百分含量越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进行,即向左移动,升高温度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即该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即向逆反应移动,K值减小,K1>K2,D状态未达平衡,混合体系中SO3的百分含量小于平衡时的,反应向正反应进行,所以V正>V逆,故答案为:>;>.
解析
解:①恒温、恒压条件下向上述平衡体系中通入氦气,体积应增大,反应混合物各组分的浓度降低,等效为降低压强,压强降低平衡向体积增大方向移动,即向左移动,故答案为:向左;
②由图可知,温度越高,混合体系中SO3的百分含量越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进行,即向左移动,升高温度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即该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即向逆反应移动,K值减小,K1>K2,D状态未达平衡,混合体系中SO3的百分含量小于平衡时的,反应向正反应进行,所以V正>V逆,故答案为:>;>.
(2015秋•陕西校级月考)在新制的饱和氯水中,若改变某一条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氯气溶于水达到平衡后,再通入少量氯气,此时已经为饱和溶液,浓度比值不变,故A错误;
B.光照过程中HClO分解,使平衡Cl2+H2O⇌HCl+HClO向正向移动,导致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大,溶液的导电性会增强,故B错误;
C.加入少量的NaHSO3固体,氯气与亚硫酸氢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导致氯气浓度减小,溶液中次氯酸的浓度减小,溶液的漂白性减弱,故C错误;
D.加入少量的NaHCO3固体,HCl与碳酸氢钠反应,导致Cl2+H2O⇌HCl+HClO向正向移动,氢离子浓度减小,pH增大,次氯酸浓度增加,溶液漂白性增强,故D正确;
故选D.
如图表示可逆反应A(g)+B(g)⇌nC(g)△H<0,在不同条件下反应混合物中C的质量分数C%和反应过程所需时间的关系曲线,有关叙述一定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加入催化剂同等程度增大正逆反应速率,平衡不移动,则a、b到达平衡时C的百分含量相同,故A错误;
B、a到达平衡时间短,所以a温度高,升温平衡时C的百分含量(C%)减小,平衡逆向移动,所以△H<0,故B正确;
C、a到达平衡时间短,所以a压强高,压强越大,平衡时C的百分含量(C%)越小,可知正反应为气体物质的量增大的反应,所以n>2,故C错误;
D、C的百分含量从零开始逐渐增大,所以反应从正反应开始,故D错误;
故选B.
(1)用于净化汽车尾气的反应为:2NO(g)+2CO(g)⇌2CO2(g)+N2(g),已知该反应在570K时的平衡常数为1×1059,但反应速率极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装有尾气净化装置的汽车排出的气体中不再含有NO或CO
B.提高尾气净化效率的最佳途径是使用高效催化剂
C.增大压强,上述平衡右移,故实际操作中可通过高压的方式提高其净化效率
D.提高尾气净化效率的常用方法是升高温度
(2)还可以用活性炭还原法处理氮氧化物,反应为:C(s)+2NO(g)⇌N2(g)+CO2(g)△H=akJ•mol-1,向某密闭容器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和NO,恒温(T1℃)条件下反应,反应进行到不同时间测得各物质的浓度如下:
①T1℃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保留两位小数).
②前10min内用v(NO)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30min后,改变某一条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则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_.
③若30min后升高温度至T2℃,达到平衡时,容器中NO、N2、CO2的浓度之比为3:1:l,则该反应的a______0(填“>”、“=”或“<”).
正确答案
解:(1)A.该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完全转化,排出的气体中一定含有NO或CO,故A错误;
B、研制高效催化剂可提高反应速率,解决反应极慢的问题,有利于尾气的转化,故B正确;
C、因平衡常数已经较大,增大压强虽然平衡正向移动,但对设备要求更高,不符合生成经济效益,故C错误;
D.尾气温度已经很高,再升高温度,反应速率提高有限,且消耗更多能源,意义不大,故D错误;
故选B.
(2)①当20-30min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则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K==
=0.25,故答案为:0.25;
②根据表中数值知,前10min内用v(NO)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0042mol/(L•min),NO、二氧化碳的浓度减小,氮气的浓度增大,说明改变条件是分离出二氧化碳物质,故答案为:0.0042mol/(L•min);分离出了二氧化碳;
③30min时,容器中NO、N2、CO2的浓度之比=0.000:0.025:0.025=2:1:1,30min后升高温度至T2℃,达到平衡时,容器中NO、N2、CO2的浓度之比为3:1:1,则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逆反应是吸热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则△H<0,故答案为:<.
解析
解:(1)A.该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完全转化,排出的气体中一定含有NO或CO,故A错误;
B、研制高效催化剂可提高反应速率,解决反应极慢的问题,有利于尾气的转化,故B正确;
C、因平衡常数已经较大,增大压强虽然平衡正向移动,但对设备要求更高,不符合生成经济效益,故C错误;
D.尾气温度已经很高,再升高温度,反应速率提高有限,且消耗更多能源,意义不大,故D错误;
故选B.
(2)①当20-30min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则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K==
=0.25,故答案为:0.25;
②根据表中数值知,前10min内用v(NO)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0042mol/(L•min),NO、二氧化碳的浓度减小,氮气的浓度增大,说明改变条件是分离出二氧化碳物质,故答案为:0.0042mol/(L•min);分离出了二氧化碳;
③30min时,容器中NO、N2、CO2的浓度之比=0.000:0.025:0.025=2:1:1,30min后升高温度至T2℃,达到平衡时,容器中NO、N2、CO2的浓度之比为3:1:1,则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逆反应是吸热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则△H<0,故答案为:<.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