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Fe(SCN)3溶液中加入固体KSCN后颜色变深

B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CSO2催化氧化成SO3的反应,往往需要使用催化剂

DH2、I2、HI平衡混和气加压后颜色变深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Fe(SCN)3溶液中加入同体KSCN后颜色变深,是因为Fe3++3SCN-⇌Fe(SCN)3,平衡正向移动,颜色加深,故A正确;

B、升温,反应速率加快,与平衡移动无关,故B错误;

C、催化剂能同等程度地增大正逆反应速率,不会影响平衡移动,故C错误;

D、反应方程式为,H2(g)+I2(g)=2HI(g),可见,反应前后的气体体积相同,加压平衡不移动,颜色变深是因为体积减小时碘蒸气浓度变大,故D错误.

故选A.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有两只密闭容器A和B,A容器有一个移动的活塞能使容器内保持恒压,B容器能保持恒容.起始时间这两只容器中分别充入等量的体积比为2:1的SO2和O2的混合气体,并使A和B容积相等,如右图.在保持400℃的条件下使之发生如下反应:2SO2+O2⇌2SO3

请填写下列空白:

(1)到平衡时所需的时间A容器比B容器______(多、少),A容器中SO2的转化率比B容器中______(大、小).

(2)达到(1)所述平衡后,若向两容器中通入数量不多的等量的He,

A容器中化学平衡______移动(向左、向右、不移动).

B容器中化学平衡______移动(向左、向右、不移动).

(3)达到(1)所述平衡后,若向两容器中再通入等量的原反应气体,达到平衡时,A容器中SO3的百分含量______.B容器中SO3的百分含量______.(增大、减小、不变.)

正确答案

向左

不变

增大

解析

解:(1)因A容器保持恒压,反应过程中体积变小,浓度增大,根据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到达平衡的时间越短,所以达到平衡所需时间A比B少,若A容器保持恒容,两容器建立的平衡等效,而实际上A容器体积减少,压强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A中SO2的转化率比B大,故答案为:少;大;

(2)平衡后,若向两容器通入数量不多的等量He,A容器体积增大,压强不变,参加反应的气体产生的压强减少,平衡向左反应方向移动,而B容器体积不变,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故答案为:向左;不;

(3)向两容器中通入等量的原反应气体,达到平衡后,A中建立的平衡与原平衡等效,所以SO3的体积分数不变,B容器中建立的平衡相当于在原平衡的基础上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B容器中SO3的体积分数增大,故答案为:不变;增大.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二甲醚(CH3OCH3)是一种新型能源,它清洁、高效.工业合成氨时可联产二甲醚,一定条件下,在容积固定的密闭设备中发生反应:2CO2(g)+6H2(g)CH3OCH3(g)+3H2O(g);△H<0.

(1)若其它条件不变,升高反应设备的温度,H2的转化率______(填“增大”、“减少”、“不变”);若不改变反应设备的温度、不增大设备的压强,能提高二甲醚产率的措施有(写一条)______

(2)相同温度下,在两个设备中进行上述反应,某时刻设备中各气态物质的浓度及正逆反应速率关系如下表所示.

①判断设备 I中的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______(填“是”或“否”),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______

②推测表中空格处v(正)与v(逆)的关系,并写出推测过程)______

(3)若起始时CO2和H2的物质的量比为1:3,某一时刻从上述正在进行的反应设备中分离走H2和H2O,得到CO2(g)和CH3OCH3(g)的混合物.测算出该混合物中C、O两原子的物质的量比n(C):n(O)=1:x,画出以x为横坐标、上述反应中H2(g)的转化率为纵坐标的

的图象(直线).

正确答案

解:(1)若其它条件不变,升高反应设备的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所以氢气的转化率减小减少,若不改变反应设备的温度、不增大设备的压强,提高二甲醚产率即平衡正向移动的方法是减少生成物的浓度,即,及时分离出二甲醚或水,故答案为:减少;及时分离出二甲醚或水;

(2)①设备I中正逆反应速率相等的状态是平衡状态,根据平衡常数K===1,故答案为:是;K=1;

②因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1.0,而设备 II中Qc=c(CH3OCH3)•c3(H2O)/c2(CO2)•c6(H2)=1.0×10-4×(2.0×10-43/(2.0×10-22(1.0×10-26=2.0,所以Qc>K,反应正在向逆反应方向进行,v(正)<v(逆),故答案为:因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1.0,而设备 II中Qc=c(CH3OCH3)•c3(H2O)/c2(CO2)•c6(H2)=1.0×10-4×(2.0×10-43/(2.0×10-22(1.0×10-26=2.0,所以Qc>K,反应正在向逆反应方向进行,v(正)<v(逆);

(3)根据二氧化碳和乙醚的分子式中碳原子和氧原子的分子构成:二氧化碳中n(C):n(O)=1:2,乙醚中n(C):n(O)=2:1,当x=0.5时,则n(C):n(O)=2:1,此时物质的组成只有乙醚,所以二氧化碳消耗完毕,此时氢气的转化率是100%,当x=2是,则物质的组成是二氧化碳,反应刚开始,所以氢气的转化率为0,即,故答案为:

解析

解:(1)若其它条件不变,升高反应设备的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所以氢气的转化率减小减少,若不改变反应设备的温度、不增大设备的压强,提高二甲醚产率即平衡正向移动的方法是减少生成物的浓度,即,及时分离出二甲醚或水,故答案为:减少;及时分离出二甲醚或水;

(2)①设备I中正逆反应速率相等的状态是平衡状态,根据平衡常数K===1,故答案为:是;K=1;

②因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1.0,而设备 II中Qc=c(CH3OCH3)•c3(H2O)/c2(CO2)•c6(H2)=1.0×10-4×(2.0×10-43/(2.0×10-22(1.0×10-26=2.0,所以Qc>K,反应正在向逆反应方向进行,v(正)<v(逆),故答案为:因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1.0,而设备 II中Qc=c(CH3OCH3)•c3(H2O)/c2(CO2)•c6(H2)=1.0×10-4×(2.0×10-43/(2.0×10-22(1.0×10-26=2.0,所以Qc>K,反应正在向逆反应方向进行,v(正)<v(逆);

(3)根据二氧化碳和乙醚的分子式中碳原子和氧原子的分子构成:二氧化碳中n(C):n(O)=1:2,乙醚中n(C):n(O)=2:1,当x=0.5时,则n(C):n(O)=2:1,此时物质的组成只有乙醚,所以二氧化碳消耗完毕,此时氢气的转化率是100%,当x=2是,则物质的组成是二氧化碳,反应刚开始,所以氢气的转化率为0,即,故答案为: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4NH3(g)+5O2(g)4NO(g)+6H2O(g)+3623KJ;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密闭容器中充入4molNH3与足量氧气充分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为3623KJ

B平衡时v正(O2)=v逆(NO)

C平衡后降低压强,混合气体平均摩尔质量减小

D平衡后升高温度,混合气体中NO含量增大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因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的热量是物质完全转化时的能量变化,而在密闭容器中充入4molNH3与足量氧气充分反应不会完全转化,则放出的热量小于3623KJ,故A错误;

B、由方程式可知,v正(O2)=v正(NO),则v正(O2)=v逆(NO)时v正(NO)=v逆(NO)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故B错误;

C、对于该反应,降低压强,化学平衡正向移动,由M=,m不变,n变大,则M变小,即混合气体平均摩尔质量减小,故C正确;

D、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则升高温度,化学平衡逆向移动,混合气体中NO含量减小,故D错误;

故选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温室效应”是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研究的环境问题之一.CO2是目前大气中含量最高的一种温室气体.因此,控制和治理CO2是解决“温室效应”的有效途径.

(1)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降低大气中CO2浓度的有______ (填字母).

A.采用节能技术,减少化石燃料的用量

B.鼓励乘坐公交车出行,倡导低碳生活

C.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新型能源替代化石燃料

(2)一种途径是将CO2转化成有机物实现碳循环.如:

2CO2(g)+2H2O(l)═C2H4(g)+3O2(g)△Hl=+1411.0kJ/mol

2CO2(g)+3H2O(l)═C2H5OH(l)+3O2(g)△H2=+1366.8kJ/mol

则由乙烯水化制乙醇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在一定条件下,6H2(g)+2CO2(g)⇌CH3CH2OH(g)+3H2O(g).

根据上表中数据分析:

①温度一定时,提高氢碳比[],CO2的转化率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该反应的正反应为______ (填“吸”或“放”)热反应.

(4)如图是乙醇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的结构示意图,则b处通入的是______(填“乙醇”或“氧气”),a处发生的电极反应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能降低大气中CO2浓度,

a.采用节能技术,减少化石燃料的用量,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故正确;    

b.鼓励乘坐公交车出行,倡导低碳生活,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故正确;

c.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新型能源替代化石燃料,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故正确;

故选abc;

(2)2CO2(g)+2H2O(l)═C2H4(g)+3O2(g)△Hl=+1411.0kJ/mol①

2CO2(g)+3H2O(l)═C2H5OH(l)+3O2(g)△H2=+1366.8kJ/mol②

将方程式②-①得C2H4(g)+H2O(l)=C2H5OH(l)△H=-44.2 kJ/m,

故答案为:C2H4(g)+H2O(l)=C2H5OH(l)△H=-44.2 kJ/mol;

(3)①根据图表数据知,温度一定时,提高氢碳比[],CO2的转化率增大,故答案为:增大;

②[]一定,升高温度,二氧化碳转化率减小,该反应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说明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故答案为:放;

(4)根据电子流向知,a电极是负极,b电极是正极,负极上燃料乙醇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CH3CH2OH+16OH--12e-═2CO32-+11H2O,正极上氧化剂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所以b处是氧气,b处的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故答案为:氧气;CH3CH2OH+16OH--12e-═2CO32-+11H2O.

解析

解:(1)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能降低大气中CO2浓度,

a.采用节能技术,减少化石燃料的用量,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故正确;    

b.鼓励乘坐公交车出行,倡导低碳生活,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故正确;

c.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新型能源替代化石燃料,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故正确;

故选abc;

(2)2CO2(g)+2H2O(l)═C2H4(g)+3O2(g)△Hl=+1411.0kJ/mol①

2CO2(g)+3H2O(l)═C2H5OH(l)+3O2(g)△H2=+1366.8kJ/mol②

将方程式②-①得C2H4(g)+H2O(l)=C2H5OH(l)△H=-44.2 kJ/m,

故答案为:C2H4(g)+H2O(l)=C2H5OH(l)△H=-44.2 kJ/mol;

(3)①根据图表数据知,温度一定时,提高氢碳比[],CO2的转化率增大,故答案为:增大;

②[]一定,升高温度,二氧化碳转化率减小,该反应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说明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故答案为:放;

(4)根据电子流向知,a电极是负极,b电极是正极,负极上燃料乙醇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CH3CH2OH+16OH--12e-═2CO32-+11H2O,正极上氧化剂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所以b处是氧气,b处的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故答案为:氧气;CH3CH2OH+16OH--12e-═2CO32-+11H2O.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mA(g)+nB(s)⇌3C(g)达到平衡时,测得C(A)为0.5mol/L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将容积增大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测得C(A)为0.3mol/L,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混合气体密度一定减小

B平衡一定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化学计量数:m+n<3

D物质C的体积分数减小了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将容积增大一倍,如平衡不移动,则c(A)应为0.25mol/L,而达到平衡时c(A)=0.30mol/L,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质量反应前后不变,但是容积增大一倍,所以混合气体密度一定减小,故A正确;

B、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将容积增大一倍,如平衡不移动,则c(A)应为0.25mol/L,而达到平衡时c(A)=0.30mol/L,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B正确;

C、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将容积增大一倍,如平衡不移动,则c(A)应为0.25mol/L,而达到平衡时c(A)=0.30mol/L,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有m+n>3,故C错误;

D、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物质C的体积分数减小,故D正确.

故选C.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T℃时,将3mol气体A和1mol气体B通入容积为2L且固定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xC(g),2min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温度不变),此时容器内剩余了0.8molB,并测得C的浓度为0.4mol/L.请填写下列空白:

(1)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状态,生成C的平均速率为______;x=______

(2)若向原平衡混合物的容器中再充入amolC,在T℃达到新的平衡,此时B的物质的量为n(B)=______

(3)保持温度和容积不变,对原平衡混合物中三者的物质的量作如下调整,可使平衡向右移动的是______

A.均减半   B.均加倍   C.均增加0.4mol   D.均减少0.4mol

(4)若上述可逆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3A(g)+B(g)⇌xC(g);△H=-QKJ/mol (Q>0)

①若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升高体系温度,正反应速率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平衡将______(填“左移”、“右移”或“不移动”)

②若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增大压强,则体系温度将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③若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加入A,则△H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正确答案

0.2mol/Lmin

4

(0.8+0.2a)mol

D

增大

左移

不变

不变

解析

解:(1)2min达平衡时,容器中剩余0.8molB,则消耗0.2molB,c(C)=0.4mol•L-1,v(C)==0.2mol•L-1•min-1

v(B)==0.05mol•L-1•min-1,由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解得x=4,故答案为:0.2mol/Lmin;4;  

(2)向原平衡混合物的容器中再充入amolC,在T℃达到新的平衡与原平衡等效,

    3A(g)+B(g)⇌4C(g),

开始3       1             0

转化 0.6    0.2          0.8

平衡 2.4    0.8          0.8

此时B的含量为×100%=20%,

设有4xmolC转化为B,达平衡时n(B)=(0.8+x)mol,则有×100%=20%,

解得x=0.2amol,即再充入amolC,在T℃达到新的平衡,此时B的物质的量为n(B)为(0.8+0.2a)mol,

故答案为:(0.8+0.2a)mol;  

(3)由于反应前后气体总物质的量不变,选项A、B,调整后相当于将原平衡起始量均减半或均加倍,而比例不变,达平衡时仍与原平衡等效;

选项C,将均增加0.4mol分两步完成:先加入0.4molC,这与(1)相同仍为等效平衡,再加入0.4molA和0.4molB,此时使得反应体系中n(A):n(B)<3:1,

根据勒沙特列原理,化学平衡要向逆向移动;

选项D,将均减小0.4mol分两步完成:先减小0.4molC,这与(1)相同仍为等效平衡,再减小0.4molA和0.4molB,此时使得反应体系中n(A):n(B)>3:1,

根据勒沙特列原理,化学平衡正向移动.故选D.  

(4)①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平衡向着吸热反应方向移动(左移),故答案为:增大;左移;      

     ②由于反应前后气体总物质的量不变,增加压强平衡不移动,故答案为:不变;            

     ③由于△H表示3molA(g)与1molB(g)完全反应释放出的热量,所以达平衡后再加入A,对△H无影响,其值也不变,故答案为:不变.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对于可逆反应N2(g)+3H2(g)⇌2NH3(g)△H<0,下列研究目的和示意图相符的是(  )

A压强对反应的影响(P2>P1

B

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C

增加N2的浓度对反应的影响

D

催化剂对反应的

影响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该反应中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氨气的体积分数增大,并且压强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大,达到化学平衡的时间越少,与图象不符,故A错误;

B、因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逆反应反应移动,则氮气的转化率降低,与图象中转化率增大不符,故B错误;

C、反应平衡后,增大氮气的量,则这一瞬间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不变,然后正反应速率在不断减小,逆反应速率不断增大,直到新的平衡,与图象符合,故C正确;

D、因催化剂对化学平衡无影响,但催化剂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则有催化剂时达到化学平衡的时间少,与图象不符,故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在一定温度下,将等量的气体分别通入起始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Ⅰ和Ⅱ中,使其发生反应,t0时容器Ⅰ中达到化学平衡,X、Y、Z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推断正确的是 (  )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X+2Y⇌2Z

B若两容器中均达到平衡时,两容器的体积V(Ⅰ)<V(Ⅱ),则容器Ⅱ达到平衡所需时间大于t0

C若两容器中均达到平衡时,两容器中Z的物质的量分数相同,则Y为固态或液态

D若达平衡后,对容器Ⅱ升高温度时其体积增大,说明Z发生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正确答案

B,C

解析

解:A、根据XYZ物质的量的变化图象分析,Z是反应物,XY是生成物,到平衡后,X生成1.8mol,Y生成1.2mol,Z反应1.8mol,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Z⇌3X+2Y,故A错误;

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Z⇌3X+2Y,若两容器中均达到平衡时,两容器的体积V(Ⅰ)<V(Ⅱ),则容器Ⅱ达到平衡时体积增大,压强减小的过程,达到平衡所需时间大于t0,故B正确;

C、若两容器中均达到平衡时,两容器中Z的物质的量分数相同,说明达到相同的平衡,不受压强的变化影响,所以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应是不变的反应,所以X为固态或液态,故C正确;

D、若达平衡后,容器Ⅱ是恒压容器,升高温度时其体积增大,但不能说明平衡正向进行,Z发生的反应不一定为吸热反应,故D错误;

故选B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反应 2SO2(g)+O2(g)⇌2SO3(g)△H<0,达到平衡时,只改变下列一个条件,平衡不发生移动的是(  )

A升高温度

B恒温、恒容充入氧气

C恒温恒容充入SO3

D加入催化剂V2O5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A不选;

B.恒温、恒容充入氧气,氧气浓度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B不选;

C.恒温、恒容充入三氧化硫,三氧化硫浓度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C不选;

D.催化剂能同等程度的改变正逆反应速率,所以不影响平衡移动,故D选;

故选D.

下一知识点 :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化学平衡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