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平衡
- 共20016题
(I)某化学家根据“原子经济”的思想,设计了如下制备H2的反应步骤:
①CaBr2+H2OCaO+2HBr ②2HBr+Hg
HgBr2+H2
③HgBr2+__________ + ④2HgO
2Hg+O2↑
请你根据“原子经济”的思想完成上述步骤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_。
根据“绿色化学”的思想评估该方法制H2的主要缺点:________ __。
(II)氢气常用生产水煤气的方法制得。CO(g)+H2O(g)CO2(g)+H2(g) △H<0
在850℃时,K=1。
(1)若升高温度到950℃时,达到平衡时K______1(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850℃时,若向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同时充入1.0molCO、3.0molH2O、1.0molCO2和x mol H2,则:
①当x = 5.0时,上述平衡向___________(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进行。
②若要使上述反应开始时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则x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
(3)在850℃时,若x="5.0" mol,其它物质的投料不变,当上述反应达到平衡后,求H2的体积分数(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正确答案
(16分)
(I)HgBr2+CaOHgO+CaBr2(3分)
循环过程需要很高的能量,且使用重金属汞,会产生污染(3分)
(II)(1)小于(2分) (2) ①逆反应 (1分) ② 0≤x<3 (2分)
(3)解:设到达平衡时,H2或CO2减少amol,则CO、H2O增加amol,则:
CO(g)+H2O(g) CO2(g)+H2(g)
初始物质的量/mol 1.0 3.0 1.0 5.0
变化物质的量/mol a a a a
平衡物质的量/mol 1.0+a 3.0+a 1.0-a 5.0-a (2分)
K==1,解得a=0.20 (1分)
平衡时H2的体积分数=×100% = 48% (2分)
试题分析:(I)依题意,①的生成物是②的反应物,②的生成物是③的反应物,③的生成物是④的反应物,④的反应物是HgO,则③的生成物是Hg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③的另一种反应物和生成物分别是CaO、CaBr2;(①+②+③)×2+④可得:2H2O=2H2↑+O2↑;上述4个反应都需要加热,因此消耗很多的能量才能循环制氢;上述过程中使用Hg、可溶性汞盐,它们属于重金属或重金属盐,则制氢过程能产生污染;II.(1)△H<0,说明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其它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即850℃变为950℃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则K<1;(2)①依题意,起始时,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值为(1.0×5.0)/(1.0×3.0)=5/3,大于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说明起始时反应从逆反应方向开始进行,使生成物浓度减小、反应物浓度增大,当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值为1时,达到850℃时的化学平衡;②若起始时,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值小于1,即(1.0×x)/(1.0×3.0)<1,则0≤x<3.0;(3)设到达平衡时,H2或CO2减少amol,则CO、H2O增加amol,则:
CO(g)+H2O(g)CO2(g)+H2(g)
初始物质的量/mol 1.0 3.0 1.0 5.0
变化物质的量/mol a a a a
平衡物质的量/mol 1.0+a 3.0+a 1.0-a 5.0-a
K==1,解得a=0.20
平衡时H2的体积分数=×100% = 48%。
(10分)NO2和N2O4混合气体的针管实验是高中化学的经典素材。理论估算和实测发现,混合气体体积由V压缩为V/2,温度由298K升至311K。已知这两个温度下N2O4(g) 2NO2(g)的压力平衡常数Kp分别为0.141和0.363。
6-1 通过计算回答,混合气体经上述压缩后,NO2的浓度比压缩前增加了多少倍。
6-2 动力学实验证明,上述混合气体几微秒内即可达成化学平衡。压缩后的混合气体在室温下放置,颜色如何变化?为什么?
正确答案
(10分)
6-1
⑴设混合气体未被压缩,在298K(V1、T1)达平衡,N2O4(g)的平衡分压为p1,NO2(g)的平衡分压为p2,则
p1 + p2 =" 1atm " (a)
KP(298K) = (p2/pӨ)2/(p1/pӨ) =" 0.141 " (b)
解联立方程(a)和(b),得:
p1 =" 0.688" atm, p2 =" 0.312" atm
⑵设针管压缩未发生平衡移动,已知pT1 = 1atm,T1 = 298K,T2 = 311K,V2/V1 = 1/2,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T1 V1/ T1 = pT2 V2/ T2,解得:
pT2 =" 2.087" atm,N2O4(g)的分压p1 =" 1.436" atm,NO2的分压p2 =" 0.651" atm
⑶压缩引发压力变化,QP = 0.6512/1.436 =" 0.296" < 0.363 = KP(311K),平衡正向移动。设达到平衡时N2O4(g)分压减小x atm,则NO2的分压增加2x atm,有:
KP(311K) = [(p2 +2x)/pӨ]2/[(p1-x)/pӨ] =" 0.363 " (c)
解得:x =" 0.0317" atm。
N2O4(g)的平衡分压p1(311K) =" 1.404" atm,NO2(g)的平衡分压为p2(311K) ="0.714" atm
⑷浓度比等于分压比:p2(311K)/ p2(298K) =" 0.714/0.312" = 2.29,增加了1.29倍。
6-2 压缩后的混合气体在室温下放置,温度逐渐下降,平衡象放热方向移动,NO2聚合成N2O4,颜色逐渐变浅,直到体系温度降至室温,颜色不再变化。
略
工业制硫酸的过程中利用反应2SO2(g)+O2(g)2SO3(g)+Q (Q>0),将SO2转化为SO3,尾气SO2可用NaOH溶液进行吸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该可逆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 ;
(2)一定条件下,向一带活塞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SO2和1molO2发生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编号)。
a.若反应速率υ正(O2)=2υ逆(SO3),则可以说明该可逆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
b.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充入2 mol N2,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c.平衡后移动活塞压缩气体,平衡时SO2、O2的百分含量减小,SO3的百分含量增大
d.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常数K增大
将一定量的SO2(g)和O2(g)分别通入到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反应得到如下表中的两组数据:
(3)实验1从开始到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υ(S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
T1 T2 (选填“>”、“<”或“=”),理由是 。尾气SO2用NaOH溶液吸收后会生成Na2SO3。现有常温下0.1mol/LNa2SO3溶液,实验测定其pH约为8,完成下列问题:
(4)该溶液中c(Na+)与 c(OH-)之比为 。
该溶液中c(OH—)= c(H+)+ + (用溶液中所含微粒的浓度表示)。
(5)如果用含等物质的量溶质的下列各溶液分别来吸收SO2,则理论吸收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 (用编号排序)
A.Na2SO3 B.Ba(NO3)2 C.Na2S D.酸性KMnO4
正确答案
(1)K=[SO3]2/([SO2]2[O2])
(2)c
(3)0.2mol/(L· min)(2分)>; 反应放热,温度升高平衡向左移动,反应物转化率低
(4)2×105 ; (2分)c(HSO3-)+2c(H2SO3)
(5)B>C =D>A
试题分析:(1)化学平衡常数是在一定条件下,当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生成物浓度的幂之积和反应物浓度的幂之积的比值,因此根据方程式可知其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SO3]2/([SO2]2[O2])。
(2)a、反应速率υ正(O2)=2υ逆(SO3)不能满足反应速率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因此不能说明该可逆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a不正确;b、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充入2 mol N2,物质的浓度不变,则化学反应速率不变,b不正确;c、平衡后移动活塞压缩气体,压强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平衡时SO2、O2的百分含量减小,SO3的百分含量增大,c正确;D、正方应是放热反应,则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平衡常数K减小,d不正确,答案选c。
(3)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平衡时氧气的物质的量减少2mol-0.8mol=1.2mol,则根据反应式可知生成三氧化硫2.4mol,其浓度为2.4mol÷2=1.2mol/L,所以用三氧化硫表示的反应速率为1.2mol/L÷6min=0.2mol/(L· min)。X=4mol-1.2mol×2=1.6mol,而在t2时二氧化硫的平衡量是0.4mol,这说明t2时二氧化硫的转化率高。由于正方应是放热反应,所以降低温度才有利于SO2的转化,所以T1>T2。
(4)pH约为8,因此溶液中c(OH-)=10-6mol/L,溶液中钠离子浓度为0.2mol/L,所以该溶液中c(Na+)与c(OH-)之比为0.2mol/L ÷10-6mol/L =2×105 。根据质子守恒可知该溶液中c(OH—)=c(H+)+ c(HSO3-)+2c(H2SO3)。
(5)A、Na2CO3吸收二氧化硫发生的反应为:Na2CO3+2SO2+H2O=2NaHSO3+CO2↑,1molNa2CO3最多吸收二氧化硫2mol;B、Ba(NO3)2 吸收二氧化硫反应化学方程式为Ba(NO3)2+3SO2+2H2O=BaSO4↓+2H2SO4+2NO↑:1molBa(NO3)2最多吸收二氧化硫3mol;C、Na2S 吸收二氧化硫发生的反应为:2Na2S+5SO2+2H2O=4NaHSO3+3S↓,1mol2Na2S最多反应二氧化硫2.5mol;D、酸性KMnO4溶液吸收二氧化硫的反应2MnO4-+5SO2+2H2O=2Mn2++5SO42-+4H+,1molKMnO4最多反应二氧化硫2.5mol;计算分析吸收二氧化硫理论吸收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B>C=D>A,故答案为:B>C=D>A。
汽车尾气里含有NO气体是由于内燃机燃烧的高温引起氮气和氧气反应所致:
N2(g) + O2(g) 2NO(g) △H > 0
已知该反应在2404℃时,平衡常数K=64×10-4。请回答: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2)该温度下,向2L密闭容器中充入N2和O2各1mol,平衡时,N2的转化率是 %(保留整数)。
(3)该温度下,某时刻测得容器内N2、O2、NO的浓度分别为2.5×10-1mol/L、4.0×10-2mol/L 和3.0×10-3mol/L,此时反应 (填“处于化学平衡状态”、“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或“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理由是 .
(4)将N2、O2的混合气体充入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下列变化趋势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5)向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N2和O2,达到平衡状态后再向其中充入一定量NO,重新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与原平衡状态相比,此时平衡混合气中NO的体积分数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正确答案
(1)(2)4 % (3)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 K
(4)AC(5)不变
试题分析:(1)反应平衡常数表达式为。(2)设消耗c(N2)=x,则平衡时c(N2)=c(O2)=0.5mol/L-x、c(NO)=2x,代入平衡常数表达式得x=0.02,所以N2转化率为4%。(3)此时浓度商Q=(0.001)3/0.25×0.04=0.0009
2NO(g)平衡不移动,NO体积分数不变。
点评:用浓度商判断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若Q=K,则反应是平衡状态;若Q>K,则平衡向左移动;若Q
(10分)某温度时,在2 L密闭容器中气态物质X和Y反应生成气态物质Z,它们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1根据下表中数据,在下图中画出X、Y、Z的物质的量n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
2体系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3列式计算该反应在0~3 min时间内产物Z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物X的转化率α等于________;
5如果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在该反应达到上述平衡状态时改变实验条件温度、压强、催化剂得到Z的物质的量(mol)随时间t(min)变化的曲线1、2、3如上右图所示则曲线1、2、3所对应的实验条件改变分别是:1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 (2)X+2Y
2Z
(3)=0.083 mol·L-1·min-1 (4)45% (5)升高温度 加入催化剂 增大压强
试题分析:(1)根据题目中表格给出的数据,在坐标系中找出相应的点,然后用光滑的曲线描点即可。
(2)根据题意,可以利用“三步法”求解
aX + bY
cZ
开始 1.00 1.00 0
转化 0.45 0.9 0.9
平衡 0.55 0.1 0.9
根据各物质的量之比可得体系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X+2Y
2Z。
(3)根据图像可知在3min时,生成物Z的物质的量为0.5mol,其平均速率为
=0.083mol/L·min。
(4)X的转化率等于
=0.45。
(5)由题目所给图象可知,在1中,平衡时Z的物质的量小于原平衡的物质的量,说明平衡逆向移动,条件为升高温度。在2中,平衡时Z的物质的量与原平衡相同,且速率加快,条件为加入催化剂;在3中,平衡正向移动,且速率加快,条件为加压。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综合运用,注意图像和有关计算。
(14分)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同时也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物质。对其性质的研究是化学的重要任务。
(1)硫酸生产中,SO2催化氧化生成SO3:
2SO2(g)+O2(g)2SO3(g)
某温度下,SO2的平衡转化率(α)与体系总压强(p)的关系如右图所示。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将2.0mol SO2和1.0mol O2置于10L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平衡后,体系总压强为0.10MPa。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等于_____。
②平衡状态由A变到B时.平衡常数K(A)_______K(B)(填“>”、“<”或“=”)。
(2)N2O5在四氯化碳溶液中的分解反应为:2N2O5=4NO2+O2。实验测得在67℃时反应体系中N2O5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①实验进行的前1分钟和最后1分钟,用N2O5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分别是 、 。
②实验进行的最后1分钟,用NO2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是 ;5分钟时NO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3)用CH4催化还原NOx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例如:
CH4(g)+4NO2(g)=4NO(g)+CO2(g)+2H2O(g) △H=-574 kJ·mol-1
CH4(g)+4NO(g)=2N2(g)+CO2(g)+2H2O(g) △H=-1160 kJ·mol-1
若用标准状况下4.48L CH4还原NO2至N2,整个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为____kJ。
正确答案
略
现有反应:mA(g)+nB(g)pC(g),达到平衡后,当升高温度时,B的转化率变大;当减小压强时,混合体系中C的质量分数也减小,则:
(1)该反应的逆反应为 热反应,m+n p(填“>”“=”“<”)。
(2)减压时,A的质量分数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
(3)若加入B(体积不变),则A的转化率 ,B的的转化率 。
(4)若升高温度,则平衡时B、C的浓度之比将 。
(5)若加入催化剂,平衡时气体混合物的总物质的量 。
(6)若B是有色物质,A、C均无色,则加入C(体积不变)时混合物颜色 ;而维持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氖气时,混合物颜色 (填“变深”“变浅”或“不变”)。
正确答案
(1)放 > (2)增大 (3)增大 减小 (4)减小 (5)不变(6)变深 变浅
试题分析:(1)由于该反应达到平衡后,当升高温度时,B的转化率变大;说明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方向为吸热反应。实验逆反应为放热反应。由于当减小压强时,混合体系中C的质量分数也减小。说明减小压强,平衡逆向移动。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减小压强,化学 向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方向移动。逆反应方向为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m+n>p。(2)减压时,平衡逆向移动,A的含量增大,所以其质量分数增大。(3)若加入B(体积不变),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化学平衡正向移动,则A的转化率增大;但是对于B来说,佳润量远大于平衡移动的消耗量,所以B的的转化率反而降低。(4)若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A、B、的浓度减小,C的浓度增大,所以B、C的浓度之比 将减小。(5)若加入催化剂,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加快,但是加快后的速率仍然相等,所以平衡不移动,气体混合物的总物质的量不变。(6)若B是有色物质,A、C均无色,则加入C(体积不变),平衡逆向移动,产生更多的A、B。因此B的浓度增大,混合物颜色加深。若维持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氖气时,则必然要扩大容器的容积,B的浓度减小,所以混合物颜色变浅。
在某温度下,体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N2和4 molH2,发生如下反应:
N2(g)+3H2(g)2NH3(g);ΔH=—92.4 kJ/mol。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46.2 kJ。求:
(1)达到平衡时,N2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_, NH3的体积分数为 。
(2)若向该容器中加入a mol N2、b mol H2、c mol NH3,且a、b、c均为正数,在相同条件下达到平衡时,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与上述平衡相同。a、b、c取值必须满足的一般条件是 , 。
(3)科学家发明了使NH3直接用于燃料电池的方法,其装置用铂黑作电极、加入电解质溶液中,一个电极通入空气,另一电极通入NH3。其电池总反应式为:4NH3+3O2=2N2+6H2O,电解质溶液应显 (填“酸性” 、“中性” 或“碱性” ),写出正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 。
正确答案
(1)25% 20%
(2)a+c/2="2,b+3c/2=4"
(3)碱性 O2+2H2O+4e-=4OH-
试题分析:(1)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消耗了0.5mol的氮气,所以氮气的转化率为25%,氨气的体积分数为1/(1.5+2.5+1)=20%;
(2)等效平衡;
(3)氨气溶于水容易与酸性溶液或中性溶液中的氢离子发生化学反应。
(1)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M(g) + N(g)R(g) + 2L(?),此反应规律符合下图图像。
①T1 T2 ,正反应的△H 0。(填“>”、“<”或“=”,下同)。
②P1 P2 , L为 。(填“固”或“液”或“气”态)。
(2)合成氨的原理为:N2(g)+3H2(g) 2NH3(g)
H=-92.4 kJ/mol,该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①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E2的变化是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②若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N2和3molH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放出的热量 92.4kJ.(填“>”、“<”或“=”)。
③将1 mol N2和3 mol H2充入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此时欲提高该容器中H2的转化率,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填字母)。
④若在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N2和6molH2反应达平衡时N2的转化率为40%。若以NH3作为起始反应物,反应条件与上述反应相同时,要使其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与前者相同,则NH3的起始物质的量和它的转化率分别为 mol、 。
正确答案
(共12分)(1)①<、< ②<、气态 (2)①减小 ②<(以上各1分)
③AD ④4、60%(以上各2分)
试题分析:(1)①根据图像可知,当压强均为P1时,温度为T2的曲线首先达到平衡状态,这说明温度是T2>T1。但温度高,R的含量低,这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因此正方应是放热反应,即△H<0。
②根据图像可知,当温度均为T1时,压强为P2的曲线首先达到平衡状态,这说明P2>P1。但压强高,R的含量低,这说明增大越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因此正方应是体积增大的可逆反应,即L一定是气态。
(2)①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但不能改变反应热,所以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由于E1减小,反应热不变,所以E2的变化一定是减小。
②由于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因此若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N2和3molH2,不可能生成2mol氨气,因此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放出的热量<92.4kJ。
③A、向容器中按原比例再充入原料气,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氢气的转化率增大,A正确;B、向容器中再充入一定量H2,平衡向正反应方向,但氢气转化率降低,B不正确;C、改变反应的催化剂,反应速率变化,平衡状态不变,则氢气的转化率不变,C不正确;D、液化生成物分离出氨,降低生成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氢气的转化率增大,D正确,答案选AD。
④若在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N2和6molH2反应达平衡时N2的转化率为40%。若以NH3作为起始反应物,反应条件与上述反应相同时,要使其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与前者相同,这说明平衡应该是等效的。由于温度和容器容积不变,则氨气的物质的量完全转化为氮气和氢气应该是2mol和6mol,所以需要氨气的物质的量是4mol;平衡时生成氨气的物质的量是2mol×40%×2=1.6mol,因此如果从4mol氨气开始建立平衡状态,则氨气的转化率是=×100%=60%。
碘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解答下列与碘元素有关的试题:
(1)碘是人体中的微量元素之一,是一种智力元素。国家推广“加碘食盐”,其中一般加入的是KIO3,而不是KI。其原因是 。
(2)常温下,NH4I是一种固体,一定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下面的反应:
① NH4I(s) NH3(g) + HI(g)
② 2HI(g) H2(g) + I2(g)
达到平衡时,缩小容器体积,增大体系压强,混合气体的颜色 (填“加深”或“变浅”或“不变”);达到平衡时,反应②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达到平衡时c(H2)=0.5mol/L,反应①的化学平衡常数为20,则 c (HI) = 。
(3)如图,在粗试管中加入饱和的KI溶液,然后再加入苯,插入两根石墨电极,接通直流电源。连接电源负极的电极为 极,电极反应式为 。通电一段时间后,断开电源,振荡试管,上层溶液为 色。
(4)已知Ksp(PbI2)=7.1×10-9mol3/L3。在盛有澄清的PbI2饱和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浓度为0.1mol/L的碘化钾溶液,振荡,可以观察到溶液中有黄色浑浊产生,这些黄色浑浊的成分是 。
正确答案
(1)KI在空气中容易被氧气氧化,而KIO3比较稳定 (2分)
(2)加深 (2分) c(H2)·c(I2)/ c2 (HI) (2分) 4mol/L (2分)
(3)阴 (1分) 2H2O + 2e﹣ = 2OH﹣ + H2↑(2分) 紫红色(2分)
(4)PbI2(2分)
试题分析:(1)KI在空气中容易被氧气氧化变质,生成有害物质;而KIO3比较稳定;(2)达到平衡时,缩
小容器体积,增大体系压强,混合气体的颜色肯定是变深的。反应①的平衡常数k=c(NH3)•c(HI);
反应②的平衡常数k=c(H2)·c(I2)/ c2 (HI) ;由反应②可知分解的c(HI)为平衡时c(H2)的
2倍,平衡时c(HI)=xmol•L-1,则氨气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NH3)=(x+1)mol•L-1,
代入反应①的平衡常数k=c(NH3)•c(HI)=(x+1)·x=20计算,得到平衡时c(HI)=4mol•L-1。
与电源负极相连的为阴极,阳离子H+放电, 2H2O + 2e﹣ = 2OH﹣ + H2↑;阳极,阴离子
I-放电:2I- -2e﹣ =I2 ,上层是溶有碘的苯层,显紫红色。(4)Ksp(PbI2)=c(Pb2+)c(I-)2 = 7.1×10-9mol3/L3;c(Pb2+)=1.53×10-3mol/L,c(I-)=2.06×10-3mol/L,滴加浓度为0.1mol/L的碘化钾溶液,振荡,可以观察到溶液中有黄色PbI2浑浊产生。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